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31日訊 蘑菇,是普通市民飯桌上常見的一道菜。不過最近,濱州市有一家人卻被一盤新鮮的蘑菇給「撂倒」了,還從當地輾轉到了濟南齊魯醫院。
一碗蘑菇湯致全家入院
從小在山裡長大的張女士,經常會外出採一些野生蘑菇給家人做菜吃。25日剛下完雨,小區地上比較溼潤,長出了許多的蘑菇,張女士便將蘑菇採回來熬湯給家人喝,中午喝完之後並沒有感覺到什麼異樣,但是到晚上十點的時候,一家六口開始出現腹痛的症狀。
到了凌晨三點,症狀越來越嚴重,一家六口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化驗結果出來之後,確診為毒蘑菇中毒。因整體情況較為嚴重,一家人被轉到齊魯醫院,所幸經過幾天的治療,一家六口病情得到了好轉,五人已經出院,由於張女士吃的比較多,現在還在治療,情況逐漸在好轉中。
毒蘑菇危害巨大 嚴重可致死
據了解,由於張女士從小在山裡長大,對於蘑菇毒性鑑別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經常去野外採集蘑菇做成飯菜吃,從未出現過腹痛腹瀉,更沒有中過毒。對於這次的中毒事件,張女士一家非常意外。幸運的是,張女士在醫院的治療下,身體逐漸好轉。
「她這個中毒主要是由於這種劇毒的含鵝膏毒素的這種毒蘑菇引起的。她的谷丙轉氨和穀草轉氨酶一個2000多,一個3000多,已經是正常人的60倍到80倍,肝損害比較明顯。」齊魯醫院中毒與職業病科主任醫師菅向東說。據了解,誤食毒蘑菇後症狀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常見的胃腸炎型,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症狀相當於常見的急性腸胃炎;第二個類型是比較嚴重的肝損害型,是比較嚴重的病例;第三種是急性腎功能衰竭型,可以引起急性腎衰。還有些人食用毒蘑菇後會產生幻覺甚至喪失生命。
土方法並不能分辨蘑菇毒性 不吃不採為上策
張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在採蘑菇的時候,專門挑選了顏色淺淡的蘑菇,根據經驗,那種蘑菇是沒有毒素的,但是這種「土方法」還是出事了!齊魯醫院中毒與職業病科主任醫師菅向東說,「過去有一種錯覺,只要顏色鮮豔的就是有毒的,和大蒜一起煮,變顏色的話,那就是有毒,不是這樣的」。識別蘑菇中毒是有一套科學程序的,普通老百姓沒有辨別的能力。
此外,據菅向東介紹,在山東省內,臨床上來講,最常見的蘑菇中毒類型是白毒傘、肉褐鱗環柄菇引起的中毒,還有一些含有肝毒性的、鵝膏類毒素的蘑菇中毒。
閃電新聞記者提醒網友,野外的蘑菇一定不要採。端上餐桌的蘑菇,必須從超市等正規渠道購買。如不慎誤食毒蘑菇,可以選擇催吐的方法自救,幫助毒素物質排出,減少食物在消化系統中的殘留。
閃電新聞記者 孔然 婁冬梅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