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蘑菇別亂吃,有的毒蘑菇致死率高達80%!

2020-12-23 安安科普

山東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住進ICU

毒素導致男孩心臟和腎出現衰竭症狀

經記者採訪知

其家人是被民間流傳的「土方法」誤導了

(認為顏色鮮豔的蘑菇有毒,淺淡顏色的蘑菇沒毒)

這種判斷方法是不科學的

野生蘑菇毒性難以辨別

食用還需謹慎!

毒蘑菇又稱毒蕈(dú xùn),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野生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但毒蘑菇的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6-9月,由於部分有毒的野生蘑菇與平常的可食用蘑菇在形態上很相似難以區分,因此容易導致誤食進而引起中毒。

誤食毒蘑菇危害大

一般誤食後2-24小時會出現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輕微腹瀉、頭暈、全身無力等症狀,重者可出現皮膚黃染、肝脾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少尿、意識不清、煩躁不安、驚厥、抽搐、休克等症狀,部分毒蘑菇甚至可致死。

其中具有肝毒性的鵝膏菌屬品種中毒後死亡率甚至高達80%。不僅如此,毒菇種類繁多,所含毒素複雜,幾乎可對所有組織器官造成傷害,且目前醫學上還沒有特效藥,只能見招拆招,對症治療。

這些辨別毒蘑菇的方法不可靠

鮮豔的或外觀好看的蘑菇有毒

事實上,沒有具體絕對的標準。可食用蘑菇有顏色鮮豔的,而毒蘑菇也有顏色樸素的。比如,色彩不豔、長相併不好的肉褐鱗小傘、秋盔孢傘等極毒。但同樣很漂亮的橙蓋鵝膏,卻是著名的食用菌。

無毒蘑菇多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溼的骯髒地帶

蘑菇生長環境的「清潔」與否以及是否生長在松樹、櫟樹上,不能作為蘑菇有無毒性的判斷依據。食用菌雞腿菇常常野生在糞便上,栽培時也常用牛馬糞便作為培養基;而包括白毒傘在內的很多毒蘑菇卻生長在相對清潔的林中地上。

不生蛆、蟲子不吃、味苦、腥臭的蘑菇有毒

人和昆蟲的生理特徵相差很大,同一種蘑菇很可能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比如,著名毒菌——豹斑毒傘常常被蛞蝓吃,不少有毒種類可以生蛆。

和銀器、大蒜、米飯一起炒或煮後變黑色的蘑菇有毒

實際上蘑菇毒素不會與銀器發生反應。銀針驗毒的原理是銀與硫或硫化物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而毒蘑菇不含有硫或硫化物,無法令銀器變黑。

廣東常見毒蘑菇圖鑑

對野生蘑菇要做到「三不」!

①不採摘

不要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慾採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對於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不要輕易採摘,因為鑑別毒蘑菇並不容易。

②不購買

勿在路邊攤販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③不食用

為避免類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遊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確保飲食安全。

一旦出現中毒現象,要立即到就近醫院儘早洗胃、導瀉、清除吸收毒物,避免延誤治療造成危害。

參考資料:

1.《不能簡單通過外觀顏色鑑別 雨季謹防野生毒蘑菇中毒》,信網,2020

2.《毒蘑菇高發季!一家六口被「毒倒」,這些分辨方法都不靠譜!》,廣西普法,2020

3.《吃了「荔枝菌」,放倒一家人!廣東常見毒蘑菇圖鑑,請收藏》,廣東衛生在線,2020

部分圖源來自網絡

編輯 / 廣東省藥監局政務服務中心(QueenY)

審稿 / 鄒宇華教授

相關焦點

  • 致死率達80%!多人因吃這種蘑菇中毒死亡,千萬別亂吃了!
    「吃野生菌中毒致幻」頻上熱搜1雲南曲靖一男子吃菌中毒失憶,他在路上轉圈圈見車就攔、見人就問:「我是誰,家在哪......」其實,野生菌中毒的後果不僅是「致幻」,還可能產生很多其他症狀,如引發胃腸炎,嚴重者會出現吐血、昏迷以及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如搶救不及時,病死率可高達60%-80%。為了避免人們誤食有毒菌類,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實施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 致幻毒蘑菇突然受追捧!醫生緊急提醒:致死率達80%
    別拿生命開玩笑!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治醫師韓斌在醫院微信公號的科普文章中也表示,對於城市中的居民來說,對野生菌中毒的認知還停留在吃了見手青以後會看見小人,屬於比較好玩的輕微中毒。這類蘑菇的毒素較為複雜,有毒蠅鹼、蟾蜍毒,還有一種致幻物質——LSD。這種物質作用於神經系統,能讓人的感官極度敏感,眼中的一切變得像萬花筒一樣鮮豔,無生命的物體突然有了生命,仿佛能聽到它們發出聲音。
  • 遠離毒蘑菇,不然真的「藍瘦香菇」!
    (點擊空白處查看內容) ▼ 左邊是茶褐絲蓋傘,不能吃。 右邊是茶樹菇,可以吃。 我國野生蘑菇廣泛分布於森林、草原、平原、路邊等。蘑菇種類繁多,超過3.6萬種。
  • 進食毒蘑菇可致喪命!請了解它,遠離它!
    尊敬的各位市民朋友:由於野生蘑菇的種類繁雜,很多有毒蘑菇是目前我們尚未發現和認識的,加上部分有毒蘑菇與食用蘑菇從外觀上很難辨別,每年因誤採誤食野生毒菌引起的中毒事件在貴州各地都時有發生,包括一些已經確定是劇毒類的野生菌,如白毒鵝膏菌、秋盔孢傘、亞稀褶紅菇等。
  • 湖口一家三口誤食「野生」蘑菇全進了醫院!這些千萬不要亂吃!
    昨天,湖口許先生的母親在自家住的小區附近的草地上,看到有新鮮的蘑菇,便隨手摘了一些回去。回到家後,許先生的母親便和他小姨中午炒了一盤吃,因為蘑菇很鮮,許先生的母親吃了很多。
  • 一頓「蘑菇湯」讓濱州一家六口進了醫院,專家:野生的蘑菇不要採
    一碗蘑菇湯致全家入院從小在山裡長大的張女士,經常會外出採一些野生蘑菇給家人做菜吃。25日剛下完雨,小區地上比較溼潤,長出了許多的蘑菇,張女士便將蘑菇採回來熬湯給家人喝,中午喝完之後並沒有感覺到什麼異樣,但是到晚上十點的時候,一家六口開始出現腹痛的症狀。到了凌晨三點,症狀越來越嚴重,一家六口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化驗結果出來之後,確診為毒蘑菇中毒。
  • 「野生蘑菇」拍了拍你:想吃我,你真的敢嗎?
    點擊播放 GIF 0.0M近期氣溫上升夏季多雨的氣候適合野生蘑菇生長每年6月-9月是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當天中午,舒先生的母親就將蘑菇做成菜,給3個剛放學回家的孩子吃。當晚12時許,3個孩子陸續出現鬧肚子現象。案例二在湖南永州,5歲男孩樂樂吃了奶奶從山上採摘的毒蘑菇後,一家人都出現了中毒情況,樂樂被緊急送往湖南省兒童醫院救治,目前孩子情況好轉,還在進一步治療中。
  • 雨水足路邊野蘑菇大「豐收」|別採別吃容易「栽」
    雨水足路邊野蘑菇大「豐收」|別採別吃容易「栽」 2020-09-28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末世實用生存指南——《石紀元》野生蘑菇
    今天想講一講02話裡面的一個內容——採集食材:野生蘑菇。在《石紀元》第02話裡,大樹作為體力擔當,負責收集食材,最終採集了一整筐的野生蘑菇。結果被千空挑得只剩一小籃子。實際上我國的野生蘑菇約有400種,其中300多種可以食用,有毒蘑菇約100種,其中有12種有劇毒。
  • 一家四口食用野蘑菇中毒 醫生:誤食毒蘑菇要這樣做
    據醫院介紹,黃佳是因為食用了野蘑菇後毒鹼中毒,導致肝功能異常。「他們一家老小3名大人和1名兒童都中毒了,好在送醫及時,現在都沒有生命危險。」據重慶市急救中心急診科主治醫師徐鳳雲介紹,自己每年都會接診到一些市民因誤食野蘑菇而中毒的情況。「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後出現頭昏、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中毒症狀,要馬上催吐,並立即送醫。」
  • 它們不能吃!「毒蘑菇」又有「生面孔」
    會上,省食安辦主任、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劉湘凌要求,要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定期組織開展應急防控演練,發布風險預警信息,開展野生蘑菇中毒事故調查,不斷提高野生蘑菇中毒應急處置能力。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彭振國介紹,2016年以來,隨著監測工作的加強和野生蘑菇中毒研究的深入,湖南發現14種有毒野生蘑菇新菌種,其中就有導致急性肝損害的肉褐鱗環柄菇、急性腎損害的擬卵蓋鵝膏菌等劇毒野生蘑菇,「肉褐鱗環柄菇長在城市公園、小區雪松下面,城市居民容易採摘,全省已發生多起中毒事件,有向城市轉移的苗頭。」
  • 吃完野生蘑菇她中毒住進ICU:就吃了指甲蓋大小
    都說野生蘑菇營養價值高、味道又鮮美。最近幾場降雨之後,野生蘑菇大量生長,很多市民拎著小桶、拿著鏟子相約採蘑菇。不過要提醒您,這野生的蘑菇絕對不能亂吃。通遼市開魯縣的李女士就吃了指甲蓋大小的一塊兒,結果進了醫院重症監護室。
  • 這些「高明味道」,別亂吃!
    但由於對野生菌菇認識不足,在國內近年因採摘誤食毒菌菇引起中毒的事件頻發。專家表示,目前沒有簡單易行、快速有效的方法識別蘑菇是否有毒。不採、不食野生蘑菇才是預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關鍵。
  • 東北的野生蘑菇都有哪些?怎麼做好吃
    本人就是在東北長白山林區長大的,從小就愛跟著大人採蘑菇,漸漸的認識許多種蘑菇。我也特別愛吃蘑菇,有幾種蘑菇營養豐富,而且味道鮮美無比,吃過一次就會令人一生難以忘懷。可食用蘑菇鑑別起來容易和毒蘑菇混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容易搞混的蘑菇。
  • 平度人千萬別吃這個,青島已有一人中毒身亡,緊急提醒
    野生蘑菇雖樣子好看,但很有可能藏有劇毒!近日,青島一人因採食野生蘑菇中毒身亡……據了解,近日,我市一市民在小區附近山頭散步時,採集了一把野生蘑菇回家燉食。據市疾控中心食品衛生科工作人員介紹,毒蘑菇致病原因複雜,致死率高。近年來,毒蘑菇中毒已成為我們國家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佔死亡總人數的60%以上。它的致病原因也最複雜,有肝腎損害型、神經精神型、溶血毒型、胃腸毒型。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複雜,經烹調加工或曬乾都不能消除毒性。中毒後,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胃腸道症狀。
  • 有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圖片介紹,必看
    這8種蘑菇千萬別吃1、家園鬼傘最常見毒蘑,小區裡生長的比較多。家園鬼傘個體較小,菌蓋呈黃色,成熟後菌褶為黑色。這種蘑菇非常脆弱,用手輕輕一碰就會碎掉。這種蘑菇雖然沒毒,但幾乎沒什麼營養,食用後,還會對人體的胃腸消化起反作用,不易消化,影響食慾。幾種鑑別有毒蘑菇的方法    初採集野生食用菌者最好相約一位會識別毒菌的夥伴同行,有把握可食的就採,不認得的千萬別亂採。
  • 撿蘑菇! 撿蘑菇 !大家一起撿蘑菇!
    辣蘑菇    不能吃看到千萬不能取        經調查了解,這是一起家庭誤食毒蘑菇事件:當日上午,喀喇沁旗某村村民採摘了一些野生蘑菇,中午全家六口人食用,12:30左右,家裡有三人出現不同程度的眩暈、眼睛發花、嘔吐和手腳發麻的症狀,立即就近到寶山醫院就診,經過三個小時搶救,三名患者症狀得以緩解。
  • 勝豐找竹筍時發現野生蘑菇,像靈芝一樣,不知道能不能吃?
    特別是在這個時候,就是在勝豐所在的地方,山上的野生竹林裡很多竹筍開始長出來了。勝豐喜歡去山上找竹筍,只要不下雨的話就會去。當然山上不是有竹筍,還有其他的很多野生植物等等。有一天,我去找竹筍的時候,在山上發現了一些蘑菇。因為前一天一直下雨,可能是由於天氣溼潤的原因吧,所以山裡面會出現一些蘑菇。
  • 杭州49歲男子上山採蘑菇,回家吃了後腹痛腹瀉、噁心嘔吐……
    連日的雨天,山林裡、灌木叢甚至是小區裡都有野蘑菇冒出了頭。蘑菇因為獨特的鮮味,引得無數吃貨涉險。家住餘杭黃湖鎮賜壁村的吳先生(化名)今年49歲。一周前的一個下午,他趁著雨後放晴,在黃湖四角涼亭山上採了一些蘑菇回家。當晚吳先生一家人做了炒蘑菇,一家四口除了女兒沒吃,其他人都吃了。
  • 雲南野生蘑菇特產———野生蘑菇大會
    【分類】:真菌門、多孔菌目(Aphyllophorales)、珊瑚菌科(Clavariaceae )珊瑚菌(掃帚菌)有部分品種是有毒的,食用後會造成死亡,一般白色的不宜食用(不但不鮮美,還可能引起腹瀉,中毒),紅色,黃色,淡紫色的珊瑚菌都可以食用,豔紫色的不能食用,實踐中已經出現過很多這樣的例子,輕者腹瀉,嚴重者造成食用者全部死亡的例子都出現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