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之前在網上看到有人對晚清四大名臣做了一番經典的評價,所謂晚清四大名臣乃是晚清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四大漢臣,分別是曾文正公曾國藩、李文忠公李鴻章、左文襄公左宗棠、張文襄公張之洞!評語是這樣的,說「李鴻章近神,張之洞近人,左宗棠近妖,曾國藩近聖賢!」
李鴻章神不神的且不說,張之洞的確是會做人,當年清流派基本團滅,只有他張南皮異軍突起,不降反升,一直幹到了軍機大臣才算完,可以說是一代人精!曾國藩的這個賢字也很好理解,他一輩子做的就是「內聖外王」那一套,說他是聖賢也不為過!可是,左宗棠的這個妖,是從何說起呢?
左宗棠行為之「妖」
左宗棠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什麼樣的?德高望重,不畏強權,平定洪楊,收復新疆,可謂國士無雙!不過這都是後來的左宗棠了,年輕時期的左宗棠可謂是個不折不扣的狂人,他學問極好,年僅二十歲就高中舉人,可謂少年得意!
但是,此後的左宗棠在考取進士的道路上卻屢屢受挫,六年之中三次趕考全都名落孫山。憤恨之餘,左宗棠大筆一扔,老子不考了,轉而埋頭鑽研經世致用之學,練就了一身的本事!
太平軍攻掠湖南,左宗棠被推薦進入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幕府擔任幕僚,大家看電視劇的幕僚師爺都是什麼形象?文文弱弱,對長官也都是恭恭敬敬,但是左帥何許人也?做幕僚也得做天下第一豪橫的幕僚!
當時駱秉章事事都聽左宗棠的,後來乾脆把政務悉數委託於他!用左宗棠自己的話說就是:「您好似木偶,沒有我牽著,哪裡動得起來呢?」
左宗棠脾氣古怪自視甚高,一次永州鎮總兵樊燮來覲見駱秉章,見了左宗棠沒有參拜,這倒無可厚非,畢竟人家是總兵,左宗棠雖然權力大,不過名義上是幕僚人員,堂堂二品武將的樊總兵自然不會向左宗棠行禮!結果,左宗棠大怒,抓起樊燮就開揍,邊打邊罵道:「王八蛋,滾出去!」,左宗棠行為之狂妄可見一斑!
左宗棠才氣之「妖」
第二點我覺得是左宗棠的妖,妖在才氣!左宗棠足智多謀,文武全才,清史稿盛讚他「為人多智略!」,林文忠公也對左宗棠青眼有加,兩人的「湘江夜話」也傳為一時美談,尤其是經略湖南期間,左宗棠的才氣更是廣為天下流傳,所謂「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就是時人對左公的讚譽!
左宗棠對自己的才氣也頗為自負,他經常自比「今亮」——我左宗棠是當代諸葛亮。
如果大家讀過《三國演義》的話,就會發現諸葛亮其實一直給人的感覺就比較妖,「借東風火燒赤壁」、「木牛流馬運糧草」、「五丈原七星借命」等等,多多少少都沾點兒神鬼之說,所以左宗棠以諸葛亮自居,說他近妖倒也不為過!
左宗棠眼光之「妖」
我覺得左宗棠最妖的並不是他的行為和才氣,而是他的眼光!可以說,左公眼光之長遠,在當時來說無人能及。
就拿左宗棠與李鴻章的「塞防」「海防」之爭來說,李鴻章主張興辦海軍,左宗棠主張操練新式陸軍,孰是孰非呢?很多人覺得李鴻章的做法是對的,因為近代中國吃了太多這方面的虧了,就是因為沒有海軍被列強打得鼻青臉腫,果真如此乎?
試看,如果朝廷按照左宗棠的設想,大規模編練陸軍的話,甲午戰爭和庚子之變就不會輸得那麼慘了!或許會有人說,如果沒有海軍,豈不是又回到鴉片戰爭時期,有海無防,列強想從哪兒打過來不就從哪兒打過來了嗎?其實並非如此,因為我們得從當時清朝的綜合實力來看。
以清朝當時的現狀而言,僅靠幾艘大噸位戰艦根本無法應付來自海上的入侵,戰爭最終還是會回歸到陸地上,當然這是特定時期的特定戰法,並不適用於現在!如果說陸軍比較能打的話,勝負就未可知了,大家想一下抗戰的時候咱們國家海軍實力跟日本能比嗎?國民政府基本把所有的精力都去發展陸軍了,民國的海軍綜合實力還不如北洋水師呢!但是事實證明這是對的,小鬼子號稱三個月滅亡中國,結果把自己的牙啃崩了也沒打垮中國,反而把自己拖死了,這主要都是幾百萬陸軍拼死抵抗的功勞!
所以,您看在當時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左宗棠的這個戰略眼光實在是太超前了,您說夠不夠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