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胡宗南第一軍傷亡高達八成,軍官陣亡多支部隊死戰!

2020-12-27 騰訊網

淞滬會戰,胡宗南第一軍傷亡高達八成,軍官陣亡多支部隊死戰!

1937年8月底,胡宗南收到上級命令命全軍前去上海作戰,並接受當時戰區長官陳誠的節制。原本打算讓胡宗南的第一軍去到寶山一代的陣地,但因為戰況惡化的過於迅速寶山落入日軍的手中,所以第一軍的部隊剛下火車就去到紀家橋一帶構築防禦,來掩護剛從前線撤下了的友軍。然而當時整個上海都處在日軍艦炮的射程內,加之日軍又有空中優勢,所以日軍可以輕鬆的知道國軍部隊的調動情況並對國軍部隊進行轟炸。當第一軍剛剛進入到陣地,就受到了日軍飛機和艦炮的炮火洗禮,緊接著在大量裝甲車的掩護下日軍步兵就對第一軍的陣地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企圖乘第一軍立足未穩就將其陣地奪取。然而胡宗南的第一軍的官兵們在各級長官的指揮下與來犯日軍英勇作戰,擊退了日軍多次的進攻。戰鬥中第一軍官兵和日軍在陣地上進行數次肉搏戰鬥,其中第一師營長以下的幹部傷亡超過8成,其餘幾個師也傷亡慘重,各師基本都傷亡過半。在日軍方面的記載中,原本以為可以在3天內攻取的陣地卻因為中國軍隊的英勇作戰遲遲取得不了進展。

第一軍這支部隊是胡宗南從北伐戰爭中起家的老底子,這次為了捍衛祖國人民血染上海。在經過一周多的作戰後,胡宗南意識到部隊傷亡嚴重這樣硬撐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在和蔣介石通電後決定採取節節抵抗的戰術,且戰且退。從11日開始面對日軍的多次衝鋒,胡宗南率第一軍官兵們拼死抵抗與日軍糾纏20多日,直到9月底,第一軍得以撤到崑山做短暫的休息補充。10月日軍突破前線陣地準備迂迴到第九集團軍背後,又是第一軍迅速開赴前線及時堵住了缺口。在接下去的幾天裡,剛剛補充上了的營連級幹部幾乎全部陣亡。

11月5日,由於日軍在杭州灣登陸,整個淞滬戰場局勢已經不可挽回。7日南京方面命令淞滬作戰的國軍撤出戰場避免被殲滅的命運,胡宗南率第一軍殘部開始撤出。但由於三個多月的戰鬥導致官兵極度疲憊,在撤離的時候遭到日軍的追擊以及轟炸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犧牲,一直退到揚州,第一軍才得以修整補充。

淞滬戰場上的失敗對於國民黨各軍,尤其是營連幹部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在戰前,國民黨軍隊中剛積累的一點軍事基礎基本宣告破碎,不只是胡宗南的第一軍,還包括多個德械師等部隊都遭受到了重創。但中國軍隊在此役展現出的英勇鬥志,以及抗戰到底的精神是讓世人刮目相看的。

相關焦點

  • 《八佰》背後的淞滬會戰(七):屍山血海的淞滬陣地戰
    沒有後退的空間,只能死戰。死戰至最後一人固然很提氣,然而仗卻不是這麼打的,因為防禦作戰不能單單靠著一線陣地去拼消耗,一味死守最終只能死,而不能守。如胡宗南部中央軍第1軍是國軍精銳部隊,該部進入戰區後,防禦地帶狹窄,又沒有既設工事,在日軍的陸海空聯合攻擊下傷亡重大。
  • 淞滬會戰之陣地戰(下)
    1937年10月10日,川軍第20軍在尚未全部集結完畢情況下,即接替陳家行,頓悟寺,盛宅,橋亭宅陣地;楊森將軍第20軍是川軍數一數二的精銳;裝備大量漢陽造,但仍以簡陋的川造為主,重武器缺乏;很多川軍子弟穿著草鞋出川抗戰,故川軍又被稱為草鞋軍。就是這支草鞋軍,將在淞滬戰場上打出「無川不成軍」,「川軍不怕死」,「川軍不負國」的威名;日後將成為川軍抗戰頭號王牌部隊。
  • 淞滬會戰,30萬中國將士的鮮血染紅了黃浦江,黃埔生命徹底荒廢
    為了改變當時的被動狀態,蔣介石果斷命令駐滬部隊主動出擊,希望將日軍由北向南的戰略態勢改變為由東向西的戰略態勢,從而利用地形優勢,以空間換時間,層層阻擊和延緩日軍的進攻。為了應付中國軍隊的攻勢,日軍不得不增兵上海。最後,上海成為中日兩國第一次大規模會戰的爆發點,總投入兵力超過百萬。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會戰。
  • 不忘國恥丨淞滬會戰 一寸山河一寸血
    淞滬會戰中,中方共計70餘萬兵力投入戰鬥,時間持續近4個月,最終,傷亡約30萬人,真正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在1937年開始的八年抗戰中,300萬川軍出川抗戰,64萬餘人傷亡,參戰人數之眾、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在大陸倖存的20多位淞滬會戰老兵中,張文治只是其中一位,講述他的故事,是為讓大家回溯歷史,撫慰傷痛,以史為鑑。
  • 《八佰》背後的淞滬會戰(十一):進退失據,兵敗如山倒
    陳誠回憶:是夜,敵衝入第一軍胡宗南司令部,官兵死傷甚眾。九日拂曉,胡徒步抵崑山,我命往收集潰兵。薛伯陵(嶽)總部亦被敵衝入,薛泅水連越三河,力疲不支,幾殆,賴獲一浮木得免。值得一提的是東北軍67軍奉命堅守松江掩護部隊撤退,該軍死守松江,遭到重創,軍長吳克仁中將犧牲,是為國軍在淞滬會戰中犧牲的最高軍銜的將領。11月9日,67軍軍長吳克仁犧牲,日軍繼續發展進攻。
  • 淞滬會戰時,白崇禧說了一句什麼話,讓6萬桂軍死戰不退?
    淞滬會戰是抗戰時期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戰役之一,由於中日雙方武器裝備的巨大差距,中國軍隊傷亡慘重。在危急時刻,作為桂軍統帥的白崇禧說了一句話,讓6萬桂軍死戰不退,重創日軍。那麼,白崇禧到底是說了什麼話,有如此的魔力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淞滬會戰 | 血腥的佘山之役: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幕
    來信懇切地建議:能否在松江烈士陵園立一塊紀念碑,紀念淞滬會戰時曾在松江死守三日的陣亡將士,讓後人憑弔。寫信人是國民黨67軍319旅旅長朱芝榮長孫朱孝感。國務院原副總理、時任67軍107師師部司書的谷牧曾回憶:日軍佔領金山衛後,67軍接到命令,馳援松江,與守城的保安部隊和40軍死守三日。那時,日軍到達黃浦江南岸米市渡,距松江縣城10裡路。
  • 「淞滬會戰」每天傷亡一個師,六萬桂軍損失殆盡,白崇禧痛哭一夜
    1937年8.13「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大大小小几十個會戰中規模最大、傷亡最多的戰爭,我軍死傷慘重,但堅強的中國軍隊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為全國抗日、全民抗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日方軍隊數據:陸軍:九個師團加兩個支隊海軍:艦艇30餘艘(航空母艦3艘)空軍:戰機390架日方參戰總兵力約27萬人,傷亡約八萬人。淞滬會戰,桂軍戰鬥力頑強,在沒有重型火力的支援下,對日軍發起了衝鋒,3天9個旅長陣亡,6個師全部拼光。白崇禧眼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帶出來的部隊全部打光,痛哭一夜。
  • 無川不成軍:川軍到底多能打?抗日出兵40萬,26萬屍骨埋他鄉
    有這麼一支軍隊,在抗日戰爭時期被稱之為雜牌軍中的雜牌軍,但在淞滬會戰中卻成為了戰績最好的五個部隊之一。 有這麼一支軍隊,出徵抗日之時常凱申不給槍彈不給糧食,但這支部隊愣是穿著草鞋拿著老式步槍和日寇搏殺於前線! 這支軍隊就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川軍團!
  • 《八佰》上映,你真的了解淞滬會戰嗎?中國主動出擊卻沒守住上海,但...
    《八佰》時隔一年終於上映,截止到8月30日票房已經突破18億,八十三年前的那段血與火的歷史——淞滬會戰,又引起了許多關注,但是,你真的了解這場深刻影響了抗戰,乃至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巨型戰役嗎?
  • 抗日戰爭規模最大最慘之淞滬會戰:碎日本速勝迷夢
    中國軍隊以劣勢的裝備對抗日本最為精銳的部隊和陸海空立體化大兵團進攻。與對方抗爭的惟有不屈的精神、空前的鬥志。此次會戰,規模之巨大、作戰之持久、傷亡之慘重、戰鬥之激烈、影響之廣泛,不僅在中國抗戰史上絕無僅有,就是在中外戰爭史上也極為罕見。  寶山是淞滬抗戰的主戰場。慘烈無比的羅店爭奪戰、薀藻浜兩岸的陣地戰都發生在這片土地上。
  • 1937年淞滬會戰,參加戰鬥的師以上軍官有多少畢業於黃埔軍校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此時在通往上海戰場的所有交通幹線上穿行著來自全國各地的軍隊,有穿著草鞋的四川部隊,有戴鬥笠的江西部隊,來自全國的武裝力量與中央嫡系部隊或步行或車運,星夜兼程目標直指上海,近百年來,派系林立,四分五裂的中國地方軍隊從未有過如此高度團結,淞滬會戰的爆發匯聚起中國軍民所有的熱血與力量
  • 全面抗戰22場大型會戰不含追授陣亡84位將軍,每場會戰陣亡將軍名單
    注:本篇僅指22場大型會戰所陣亡的將軍及軍銜為陣亡時軍銜,不含追授軍銜。 全面抗戰共爆發22場大型會戰,分別為:淞滬、太原、南京、徐州、蘭封、武漢、隨棗、第一次長沙、桂南、棗宜、豫南、上高、晉南、第二次長沙、第三次長沙、浙贛、鄂西、常德、豫中、長衡、桂柳、湘西會戰。 全面抗戰含追授殉國及殉職將軍271位。
  • 淞滬會戰中川軍向文彬團長卻只得了少將的空頭支票和一元五角獎金
    馬民康摘要:1937年8月淞滬會戰開始後,各地部隊相繼開赴上海戰場,其中川軍20軍投入了戰況最激烈的大場,以傷亡七千多人的代價,在頓悟寺一線與日軍血戰五天,這也是川軍在淞滬會戰中最慘烈的一戰,因此受到了軍事委員會的嘉獎,有向文彬團長在一天之中從中校晉升少將,實際上卻只是一張空頭支票,20軍得到的獎金,向文彬最終拿到手的只有一元五角。
  • 比國軍精銳部隊還強悍的稅警總團,軍官全畢業於英美著名軍校
    民國時期,有一支不隸屬於國民黨軍正規部隊,但卻比國軍精銳部隊還強悍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直屬於財政部的緝私警察部隊,稅警總團。這支部隊在民國時期是一支特殊的武裝力量,在抗戰時立下了赫赫戰功。
  • 志願軍50軍,第一支整軍起義的國軍部隊,抗美援朝率先打進漢城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雲南王龍雲立刻宣布出兵10萬人,出動壯丁30萬人,而當時雲南的地方軍隊並不多,也不過十萬之眾。龍雲迅速從法國購買了一批法式裝備,將滇軍60軍擴充到了四萬人的規模,由盧漢擔任軍長,率部開赴前線。最初這支部隊因為裝備精良,軍紀嚴明,被蔣介石派到了武漢閱兵,以鼓舞國人的抗戰熱情。1938年徐州會戰期間,60軍奉命開赴魯南地區。
  • 淞滬會戰最慘烈之戰—羅店戰役
    電影八佰稱:淞滬會戰打了三個月,敗了三個月。那麼淞滬會戰真的敗了三個月?這顯然是謬論。而羅店至劉行一線,則是整個稜形防禦地帶的中心樞紐;勢必成為整個淞滬會戰的主戰場。 羅店一帶是平原,地近長江口,土質疏鬆,無天然屏障可以依託;國軍倉促上陣,根本來不及構建防禦工事,又缺乏重火力,只得憑著血肉之軀抵擋日軍海陸空優勢火力的攻擊。造成國軍第一線部隊整連,整營浴血沙場,然後增援部隊再填進去反攻。
  • 14年抗戰,國軍陣亡師級以上將領206人,悲壯的豈止「八佰」
    14年抗戰,國軍陣亡師級以上將領206人,悲壯的豈止「八佰」14年抗戰,中國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僅人員損失,就高達3500萬以上。整個中國都為戰火波及,焦土一片,哀鴻遍野。真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
  • 從淞滬會戰看海防的重要性,中國永遠不能缺少海軍!
    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期間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的一場戰役,國民政府投入了當時中國軍隊的主力同裝備、素質均佔據優勢的日軍展開了長達三個月的鏖戰,徹底粉碎了日寇三月亡華的迷夢。在這場時間長達三個月驚天動地的會戰中,中日雙方動員兵力超過一百萬人,日方動員兵力約30萬人,傷亡近5萬餘人;中方動員兵力約70萬人,傷亡25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