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經濟學家馬光成了,談論延遲退休闡述了兩個觀點。1.延遲退休,並不是我國面臨的問題,而是全世界面臨的問題。2.馬光遠表示,如果有可能自己願意工作到80,終身工種。這兩個觀點,提出的簡直令人髮指。為什麼這麼說,主要有以下原因。
1.延遲退休,並不是我國面臨的問題,而是全世界面臨的問題
這樣的說法的言外之意,也就是說我國延遲退休要與國際接軌,要向西方的發達國家看齊。這樣的說法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目前我國仍處於發展中的階段,老百姓的人均壽命和各種福利保障,相比較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欠缺的。
如果延遲退休這件事,要向發達國家看齊,那麼人均壽命和各項福利保障,是否也應該配套制定。很顯然,這樣的配套制定,對於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是很難達到的。
就比如說,近些年我國的新生兒出生率直線下降,雖然開放了二胎政策,生育率不但沒有提升不說,反而繼續呈現下降趨勢。要直到現在絕大部分的年輕人,一臺都要父母幫忙照看,實施延遲退休後又有多少人願意生養二胎呢?
反觀一些發達國家,一個家庭有兩三個孩子是比較普遍的事情,生育補助,各種社會福利待遇都有穩定的保障。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誰又不願多生幾個孩子呢?
2.馬光遠表示,如果有可能自己願意工作到80,終身工種
這樣的說法更加荒謬,要知道我們現在延遲退休最大的障礙就是就業問題。馬光遠作為一個經濟學家,從事腦力勞動,如果身體允許當然可以終身工作。畢竟動動腦,就會有穩定的收入,而且收入也不是很低,這樣的工作環境和條件,相信大多數人都願意工作幾年。
但是對於企業中的一線勞動工人來說,60歲的年紀部分員工已經患有一些職業病,或者長時間付出體力勞動,各項機能迅速衰減。如果在工作幾年,身體患病突然離世,也就達到馬老師對自己的要求,「終身」工作了。
當今社會有很多下崗工人和靈活就業人員,年輕的時候省吃儉用繳納社保,等著早點退休,改變生活的現狀。雖然這些人退休後的養老金不是很多,單位維持基本生活是沒問題的,最起碼不再用為生計奔波。延遲退休的實施,無疑會讓這兩個群體的生活更加艱難。
所以,馬老師提出以上這兩個觀點,只能說沒有經過周全的換位思考,這樣的觀點和理論,一些人感覺到了差異。相信馬老師如果是一名下崗工人,也就不會發送這則微頭條了。
最後希望大家,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延遲退休,雖然目前有制定實施的具體細則,但是漸進式延遲退休已經是主流趨勢,這樣的實施還是比較人性化的。
對此你有哪些看法,歡迎交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