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過後,要保護呼吸道
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
大雪節氣後,預示著正式進入冬季最寒冷的時候。此時節的天氣乾燥、溼度較小,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哮喘、慢阻肺等,上述疾病尤以嬰幼兒或老年人多發。寒冬季節,當重生活調養,更應進行正確的調養護理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
增加室內溼度,保持呼吸道溼潤
大雪節氣的特點是乾燥,空氣溼度很小。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保健科主任王鑄說,冬季乾燥,加之暖氣較熱,呼吸道成了最易發病的「重災區」。
建議儘量增加室內溼度,多喝水以保持呼吸道的溼潤。如果室內空氣太幹,可在暖氣上搭一條溼毛巾,或使用加溼器。一般來說,冬天室內的溼度在30%~60%之間是較為合適的「度」。這樣的溼度下,人體總體感覺良好。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邪傷肺
風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頭部和腳部,與一些疾病的發生有很大關係。航天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張向群介紹,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腳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頭是「諸陽之會」,不戴帽子的人頭部散失熱量的佔比較大。
同時,風寒侵人人體,首當其衝的還有胸部和腹部。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後,易折傷體內陽氣,從而引發心臟病的發作。此外,寒冷還可誘發胃腸病的發生。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層較薄,保暖性較差,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使抗病力下降導致上呼吸道感染。
建議根據氣候的變化適當增減衣服;戴帽子、圍巾,穿保暖鞋不失為防寒的最佳選擇。另外,患有心腦血管病、關節炎、消化系統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
慢跑、快走有助鍛鍊心肺功能
中醫素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冬季養生,當以「斂陰固陽」為法則。東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中醫師葉劍聰介紹,大雪節氣是「進補」的大好時節,冬令進補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應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以提高人體禦寒能力。切忌大量進食以免燥熱傷陰,同時還要多吃蘿蔔、青菜、蓮藕、豆腐及新鮮水果等補充維生素和水分,也可適當多吃些堅果,以助驅寒。
運動也有助驅寒。張向群建議,冬季戶外運動選擇慢跑、快走等耐力項目最為適宜。這些項目主要以鍛鍊心肺功能為主。同時,儘可能減少足球、籃球等對抗類運動。還要注意冬季運動前熱身活動要充足,熱身工作要做到微汗為宜。運動中要逐漸脫減衣服,鍛鍊後及時擦乾汗水並添加衣服保暖。另外要注意晨練不宜過早,戶外運動時,最好選擇早上太陽出來之後的8~9點,或者下午4~5點之間進行。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 || 燕聲 李娜
值班主任 || 範宏博
轉載及投稿 || 010-62969002轉8486
郵箱:ln8103@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