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徽派建築外,安徽還有眾多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築,不勝枚舉的有「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華山,因「一柱擎天」而得名的天柱山,以及「中國五大仙山」之一的齊雲山……當然,還有許多名不見經傳、風景如畫的山峰,頗受戶外徒步愛好者喜愛的「龍鬚山」便是其中之一。
龍鬚山位於安徽績溪縣登源河東岸,東與七姑山相接,龍鬚山有兩個山峰,其主峰是龍峰,海拔1048米,山雖不高,但尚未開發,要登上最高峰,必須完全靠七姑山野道,因此吸引了眾多驢友前來挑戰登山,被驢友譽為安徽「徒步者的天堂」。
一般而言,都是從山下的龍川村出發,先經過登源河上的滸川官橋到達對岸的滸裡村,在滸裡村有一條通向東南方向的田地小道,約30分鐘後就來到了龍鬚山。剛開始的時候,有一小段修過的棧道,經過這條棧道後是茫茫的大山,沒有路,只有一條野道,驢友常走。
即使是有豐富登山經驗的人,去龍鬚山遠足也需要找一個當地嚮導,在嚮導的帶領下上山,畢竟山上無路可走,一旦迷路,後果不堪設想!導遊可到山下村莊尋找,他們世代居住在這裡,對龍鬚山已十分熟悉,且中途有補給站。
事實上,當初來績溪主要是為了遊覽績溪龍川,並沒有計劃去龍鬚山遠足,後來行程改變了,一行人找了一個嚮導,穿著休閒服裝,甚至還有一個小夥伴穿著布鞋、裙子,背著沉重的單反,就這樣上山了…
攀巖的路上還是挺辛苦的,畢竟沒有什麼臺階,腳踩滿了枯枝,碎石或者很滑的山脊,一步步地向山頂慢慢移動,好在龍鬚山的風景很美,雖然設備不專業,但走一會停一會兒,看看風景,也很愜意。
當遇上更陡峭的山坡時,嚮導像猴子一樣很靈活地爬上了山,然後又把繩索一根接一根地往下拉,我們一個接一個地被嚮導拉了上去,儘管腳下不時地滑落,幸好手中有「救命草」,小心翼翼地挪動著腳步,慢慢地爬上去。
有些人認為,龍鬚山是「高山沙漠」,山脊上的巖石基本上都被風化,變成了砂礫和白沙,腳一動,沙子就流到了懸崖上。不穿防滑鞋,一步一個腳印,兩邊都是懸崖,危險得很,我們就靠著嚮導的這條山繩慢慢地往前移動,就這樣成功地徵服了龍鬚山。
有些山脊狹長,僅能容下一隻腳,而兩側有萬丈懸崖,索性坐下來,欣賞這絕妙的山巔風光,之前也走過了許多名山大川,但像龍鬚山那樣的風景,實在是少見。明朝畫家章侯曾這樣賦詩道:「大峰小峰如鐵,絕頂摩空更奇絕;道人何處架雲,直上峰頭看龍穴。」
從山頂上俯瞰龍鬚山,景色特別美麗,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意。不知道為什麼,龍鬚山已經風化得這麼厲害,綠林裡到處白茫茫地點綴著白茫茫的樹林,那些都是被風化過的巖石,難怪龍鬚山到現在還沒有開發過,如果沒有登山的經驗,這裡稱得上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山區。
一路上,我們也來到了嚮導所說的補給站,到時已有一隊驢友在這裡休息,旁邊的房子裡還掛著向龍鬚山發起挑戰的驢友的旗幟。看了我們的穿著,尤其是穿著紅色裙子、布鞋的搭檔,他們的表情顯得很吃驚,說真的,我們來這裡走一走,全是全副武裝,真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