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山
阿蒙森的探險船「費拉姆」號
羅爾德·阿蒙森
羅伯特·斯科特
這是地球的盡頭,這是世界的邊緣,這也是光榮與夢想的頂峰——一百年前,人類的勇士終於抵達了南極點,一百年後,我們還在這冰封大陸上前行……探索永無止境!
太陽很低,暖黃色的光線靜靜地鋪灑在雪白的冰面上,仿佛為這極寒之地敷上一層薄薄的絨毛。成群的帝企鵝仿佛優雅的紳士,挺著雪白的腹部,擺動著華麗的燕尾服,翹首望向遠處的冰山……這是曾獲得2005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法國電影《帝企鵝日記》為觀眾呈現的南極場景——不少人因為痴迷於這些絕美的畫面和帝企鵝的有趣故事而對南極心生嚮往。
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人成功登陸南極並發現了帝企鵝這種可愛的動物,不過時至今日,去南極探險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依然只是遙遠的夢想。
2011年是人類抵達南極點100周年,1911年12月14日,挪威人羅爾德·阿蒙森和他的探險隊成功到達那裡。35天後,英國的極地探險家羅伯特·斯科特一行於次年1月12日也到達了南極點。雖然斯科特不是登陸南極的第一人,但他在科考方面的成就更大,因此在探索南極方面與阿蒙森齊名。斯科特一行人在返程的途中不幸遇難,但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科考材料,包括化石、日記等,他以生命為代價為後人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的死讓人扼腕嘆息。不難想像,以一百年前的科技水平,深入南極腹地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為了紀念這百年前的壯舉,人們牢牢記住了這些南極探險先驅的名字,並對這些敢於挑戰自然的真正勇士給予了永遠的敬意。
兇險之地——南極
南極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二百二十餘種,那裡還有世界上最吸引人的漂亮動物——帝企鵝。南極由於氣候條件非常惡劣,因而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並且唯一沒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陸。
南極素有「寒極」之稱,其平均氣溫比北極要低20攝氏度,在南極有記錄的最低溫度達到零下80攝氏度以下。南極低溫的根本原因在於南極冰蓋將80%的太陽輻射反射掉了,致使南極熱量入不敷出,成為永久性冰封雪覆的大陸。南極大陸還是風暴最頻繁、風力最大的大陸,每小時100公裡以上的大風在南極是經常可以遇到的。
勇士之爭——探索
百年以來,挪威人羅爾德·阿蒙森與英國人羅伯特·斯科特的登陸南極點之爭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他們二人在抵達南極點的時間上相差一個月,但在探索南極的貢獻上不分伯仲,因此,美國1956年在南極建人類最南(緯度高達90度)的科考站時就同時使用了兩個人的名字命名,叫「阿蒙森-斯科特站」。
其實,阿蒙森與斯科特競爭從一開始就充滿了不公平。當時,阿蒙森虛晃一槍說是要去北極探險,但在路上突然改道衝向南極點。斯科特一行最開始根本沒有想到自己登陸南極點的計劃還有競爭者,他們是在已經登陸了南極大陸之後才知道阿蒙森在鯨灣也紮下了營地。不過,斯科特並沒有因為競爭者的出現而改變自己的計劃,他沒有為了搶先抵達南極點而放棄計劃好的大量科考工作,他最終的遇難也與對科考的執著不無關聯,這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讚譽。
當然,阿蒙森畢竟還是抵達南極點的第一人,他在極地探索上的出色性勿庸置疑。阿蒙森是挪威人,他於1872年7月16日生於奧斯陸附近的博爾格。1910年8月,阿蒙森和他的同伴們乘探險船「費拉姆」號從挪威起航。經過4個多月的艱難航行後,1911年1月4日,阿蒙森一行人到達南極大陸的鯨魚灣。阿蒙森在這裡進行了10個月的充分準備。在準備工作完成後,10月19日,阿蒙森率領探險隊員從基地出發,開始了遠徵南極點的艱苦行程。儘管遇到高山、深谷、冰裂縫等許多險阻,但由於準備充分再加上天公作美,僅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阿蒙森一行5人就於12月14日勝利抵達南極點。他們在南極點設立了一個名為「極點之家」的營地,進行了連續24小時的太陽觀測,測算出了南極點的精確位置。最後阿蒙森的探險隊又成功撤回了鯨魚灣。
相比之下,斯科特就遠遠沒有這麼幸運了。他的南極探險一開始就遭遇了種種麻煩,首先是被困浮冰20餘天,耽誤了準備過冬的計劃。然後,卸貨的時候一臺拖拉機掉進海裡,加上馬匹不適應天氣致使他們的補給站沒能按計劃布置在南緯80度,而是偏北了56公裡,這些都成為他們後來全部遇難的關鍵。斯科特發現比阿蒙森晚了35天到達南極點後心情也比較沮喪,不過返程時,他並沒有全速撤退。雖然天氣非常惡劣,他們還是偏航進行了不少科考。最終,壞天氣、凍傷、雪盲、飢餓和勞累讓斯科特一行全軍覆沒。
傳承之路——前行
時至今日,人類對南極的研究已經大步地邁進了。踏著前人的足跡,我們在南極的科考工作正逐步深入。目前,世界上共有近30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70多個科學考察站,不過其絕大多數都建在南極邊緣地區。除中國外,只有美國、俄羅斯、日本、法國、義大利和德國幾個國家在南極內陸地區建立了內陸科考站。
我國的南極科考工作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1984年11月20日,我國派出的南極考察隊乘「向陽紅10號」考察船首次赴南極建站。1985年2月中國第一個南極科考站——長城站在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南端落成。1988年11月20日至1989年4月10日,中國東南極考察隊在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第二個科考站——中山站。由於我國南極長城站、中山站都在南極大陸邊緣地區,20多年來,我國南極考察也大都在這些區域展開。直到2009年,崑崙站的建成,終於實現了我國南極考察從南極大陸邊緣地區向南極大陸腹地的歷史性跨越。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