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探險南極點的慘痛教訓,對網際網路時代的企業競爭有何啟示

2021-01-19 大道有李

對於大多數都市白領來說,「美團APP」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了。美團在過去的十年中,從一個「團購網站」變成了「外賣平臺」,最後又一步步發展成為現在的「生活服務平臺」。

2018年9月20日,美團以69港元的發行價在香港成功上市。作為美團創始人的王興自然受到了廣泛關注。

王興在港交所敲鑼

今天,我把王興在美團上市前的八次內部講話(2011-2017)讀了一遍,很有啟發。在2012年的講話中,他講了一則關於「人類首次探險南極點」的故事,讓我印象頗深。這個故事,即便放在當下的網際網路時代,依然能給予我們很多啟示。

人類首次到達南極點,已經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那是1911年的年末,也就是中國爆發辛亥革命之後的兩個月,人類的探險隊第一次到達了南極點,並留下了標記。南極這塊冰封的大陸終於被人類所徵服。

南極的常客

當時參與探險的隊伍有兩支。一支由挪威人阿蒙森率領,總共5人。另一支由英國海軍上尉斯科特領隊,共計17人。斯科特是資深的探險者。早在1900年,他就開始在南極探險,並於1904年發現並命名了愛德華七世半島。

兩支探險隊出發的時間相差12天。阿蒙森的隊伍於10月19日出發,而斯科特的隊伍在11月1日也踏上了徵程。雖然斯科特出發時間稍晚了幾天,但當時他的位置更靠近南極點。

兩支隊伍拖運物資的工具完全不同。阿蒙森選擇的是傳統的雪橇犬,而斯科特的隊伍不僅有強壯耐寒的西伯利亞矮種馬,還有新式的雪地摩託。

基於上面這些先決條件,你猜哪支隊伍最後贏得了「率先到達南極點」的殊榮?

阿蒙森(左)與斯科特

答案是阿蒙森那支僅有5人的探險隊。

他們出發之後不久,拖運物資的工具就表現出了差距。儘管斯科特的馬匹和雪地摩託看似比雪橇犬更有力量,但它們都無法適應南極的極端環境。馬匹的力量大,但是很容易出汗,一出汗很快就凍死了;而一百多年前的雪地摩託也是才研發出來不久,在技術和硬體方面還不成熟,使用沒多久就壞了。最後,斯科特他們只能靠人力拖運著給養前進。

而另一邊,阿蒙森的雪橇犬們發揮穩定,成為探險隊的得力幫手。

阿蒙森帶著雪橇犬徵服了南極

當然,第一支隊伍率先到達南極點還不只是因為他們選對了助手。除此之外,他們至少還做對了另外三件事。

第一,攜帶了遠遠超乎所需的物資。

阿蒙森團隊的物資足足有3噸。我們絕大多數人對探險南極的物資保障沒有什麼概念,但對比一下斯科特的物資儲備就能看出差距了。斯科特團隊的人數比阿蒙森多兩倍,但物資卻是後者的三分之一。斯科特團隊的物資水平是剛好夠用,也就是說,在整個探險過程中,團隊不能出現任何路線偏差,或者耽擱時間,否則物資短缺就會發生。

在一片人類尚未開發過的大陸上,探險隊員時時刻刻都處在極端的天氣環境裡,要確保不出現任何差錯是一件不可能也不可控的事。阿蒙森團隊就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如果錯過補給站,或者某一天的行程稍有偏差都不至於對整個任務造成威脅。

第二,提前一年做準備,做路線研究,做模擬環境訓練。

阿蒙森在1911年1月就到達了自己在南極洲的大本營——鯨灣,並為接下來的徵程準備了十個月之久。此外,為了熟悉極地環境,他還跑到北極和愛斯基摩人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向他們學習在極地中生存的技巧。在北極,阿蒙森學會了如何駕馭雪橇犬,這在後來的探險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無論天氣條件如何,每天堅持前進30公裡。

最後這一點是最難做到的,但恰恰也是最重要的。因為做到這點不僅要克服惡劣的天氣,而且還要克服人性。遇到壞天氣,躲在帳篷裡睡覺,保存實力;遇到好天氣,再加快趕路,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這是最符合人性的選擇,斯科特的隊伍就是採用這種方法前進的。

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點也同樣明顯。一旦出現不可預測的惡劣天氣,耽擱的時間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和體力才能彌補回來。而且,對於補給並不富餘的斯科特團隊來說,每耽擱一天,就要白白消耗一天的物資。這些都會增加失敗的風險。

最後,斯科特不僅晚於阿蒙森到達南極點。而且,他的隊員相繼遇難,他自己也在距離補給站20公裡的地方倒下了。全隊,無人生還。至今,還有一名隊員的遺體未被發現。

去奮鬥,去追尋,去探索,永不屈服(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這個故事至少可以給我們以下三點啟示:

第一,留足安全儲備,時刻準備過冬。

前兩天西貝董事長賈國龍的一番表態引起廣泛熱議。他說西貝的現金儲備再加上銀行貸款,也只能維持到今年三月份。像西貝這種大型連鎖餐飲企業尚且如此,眾多中小企業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所以,要留足安全儲備,時刻準備著過冬。

現代商業競爭,有時候比的不是誰更好,而是誰家底厚,誰更能撐。

西貝創始人賈國龍

第二,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一點很好理解,像我們這樣一個以農業文明為文化基底的國家,「勤奮、刻苦、不打無準備之仗」等智慧早已寫進了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

第三,「可持續的小步快跑」勝過「一次性的大步前進」。

我們做企業,環境隨時在變,消費者的喜好隨時在變,競爭格局和對手隨時在變。所以,「小步快跑」不僅可以積累階段性的「勝利果實」,而且即便出現錯誤,也能夠迅速調整。而「大步前進」,看似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一旦出現方向性的錯誤,那後果將是毀滅性的。

2012年,美團全年的交易額是55億人民幣。第二年,王興說,到2015年美團要把交易額做到1,000億。如果直接看這兩個數字,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王興給團隊算了一筆帳。

如果2013年美團可以完成188億的目標,那麼2014年、2015年,平均每年只要增長140%,到2015年就能順利完成1,000億的目標。每年增長140%,這在美團的過往的發展史中已經是最慢的速度了。這就是美團的「小步快跑」。

所以,只要把任務合理地拆解,看似不可能到達的目標也會變成有把握完成的任務。

王興

今天,美團已經是一家市值接近6,000億港幣的企業了。但作為「舵手」的王興依然保持著危機感。他說,美團離破產永遠只有6個月時間。

確實,當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灰犀牛、黑天鵝」事件的時候,遇到年景不好的時候,倒閉終結可能就是幾個月的事。如果我們能做到「不管在什麼環境下,都讓企業的發展不失速」,那麼在特殊時期對抗風險的能力就會增強,存活的概率就會提高。

美團股價

在現代商業社會中,企業競爭就像「阿蒙森和斯科特角逐誰先到達南極點」一樣,是時時刻刻存在的。但落敗一方的下場已經不是「慢一點,少一點」了,而是「一切歸零,直接退場」。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我們最該做的就是「走好眼前的每一步」。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光明日報:紀念人類抵達南極點100周年
    太陽很低,暖黃色的光線靜靜地鋪灑在雪白的冰面上,仿佛為這極寒之地敷上一層薄薄的絨毛。成群的帝企鵝仿佛優雅的紳士,挺著雪白的腹部,擺動著華麗的燕尾服,翹首望向遠處的冰山……這是曾獲得2005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法國電影《帝企鵝日記》為觀眾呈現的南極場景——不少人因為痴迷於這些絕美的畫面和帝企鵝的有趣故事而對南極心生嚮往。
  • 「張謇精神」對數據化智能化時代下的企業發展有何啟示?
    面對新一輪科技浪潮的來襲,企業該如何在大浪中掌好舵,把握髮展新的機遇?「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2020年度論壇日前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舉行,與會人士對此給出了各自見解。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京稱,從張謇事跡中可感受到中國內生商業文明的血脈及其重要借鑑意義。
  • 有爭議的南極探險
    他在一所攀巖學校做教練,參加大量冒險運動。在他的目標中,他要徵服七大洲的最高峰。其中一些已經被它收入囊中,2016年他將向珠峰發起挑戰。他用運動遏制自己的疾病。如今他摘得了自己探險生涯中的皇冠:僅僅用了14天又18小時,他就獨自一人步行抵達南極點——比此前的紀錄保持者挪威人克裡斯蒂安·艾德(Christian Eide)快了整整十天。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不過這是真的麼?
  • 都是慘痛的教訓!
    都是慘痛的教訓!人類誕生至今已形成非常成熟的文明,這一切都在不斷發展中。儘管發展的歷程極其艱辛,好在人類堅持了下來,最終成為地球上的主人。作為地球上最特殊的高等生命體,面對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大腦的智慧一一解決。
  • 為中國船長祈福 探險勇士不信極限丨真相
    讓我們為這位勇於探險的中國船長祈福,希望他可以平安歸來。縱觀歷史,志在徵服自然的冒險家們其實有很多,他們那無畏的冒險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斯科特被英國人稱為20世紀初探險時代的偉大英雄。1910年6月1日,他帶領探險隊離開英國,向南極點發起衝刺。當時,挪威人羅爾德-阿蒙森也率領著另外一支探險隊向南極點進發。
  • 這場戰爭過去102年了,但它留下的啟示仍在迴響
    在國際局勢紛繁複雜的當下,人們能從歷史的慘痛教訓中,找到今日難題的答案嗎?  【人類歷史上的空前災難】  ——1顆子彈,1600萬條人命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在塞拉耶佛,被一名塞爾維亞青年開槍射殺。
  • 山西五臺山2死1傷 驢友慘痛教訓還當引以為戒
    一次次慘痛的教訓,應當引起廣大戶外愛好者的重視。是否牢牢掌握戶外生存和自救的能力,是否具備足夠的登山知識和經驗,是否能夠應對突如其來的天氣變化?雖然「無限風光在險峰」,但大自然面前,人是很渺小的。小編認為,享受自然不等同於野外探險,廣大驢友決策前,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則開心之旅,稍不留神或變成傷心歸途。
  • 蘇聯航天員的慘痛教訓,仍歷歷在目
    2003年10月15日,中國太空人楊利偉乘坐由長徵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是我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而有些人發現楊利偉在上天時佩戴了一支手槍,這是為何?難道太空中會遇上什麼嗎?人類進入太空存在有不少的危險,當年蘇聯將尤裡·加加林送入太空前也先是用了動物做實驗,確保對人體不會構成大的威脅,才決定將人送入太空。而楊利偉之所以帶把手槍進入太空,也是因為蘇聯太空人的慘痛教訓,仍歷歷在目。1965年3月時,蘇聯將兩名太空人別利亞耶夫和列昂諾夫送入了太空,而這兩名太空人更是實現了人類首次在太空行走。
  • ...好好的,慘痛,海鮮,獵奇,動物,華南,敬畏,大自然,教訓,貪嘴...
    而「病毒來源就是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的專家論斷,再一次把人們從SARS的慘痛回憶中喚醒:上次是果子狸背鍋,這次是什麼動物?  動物是好好的動物,原本生活在野外,與人類和平共處,互不侵犯,但就是有那麼一些人,為了一己私慾,或是為了獵奇,或是為了炫耀,催生了需求鏈條,致使貪財者將動物們從野外捕獲,大喇喇擺上餐桌。於是,吃出個人仰馬翻,吃出個硝煙四起、人心惶惶、地動山搖。
  • Compute Goes Brrr:重溫強化學習之父Sutton關於AI的70年慘痛教訓
    懷特森反駁道,搭建機器學習系統的人類智慧對解決複雜問題而言是必需,而不是阻礙。對「慘痛教訓」發聲的批評人士中,也包括不少對深度學習整體都存有懷疑的研究者。OpenAI在去年從非盈利組織轉變為有限合夥企業,而它的核心人員從未掩飾過他們對於海量算力的偏愛。其創始人格雷格·布羅克曼與伊爾亞‧蘇茨克維,與許多蓬勃成長的公司裡的科技人士一樣,正是理察·薩頓的「慘痛教訓」所形容的那樣的人。OpenAI為衝刺裡程碑所需的大量訓練任務,促使相應的基礎工程建設成為一大亮點。
  • 【見智】美國政府打壓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本質是中美兩國的國家競爭
    美國給出的理由是安全隱患,但實際上TikTok早就完成了國際業務與國內業務的分割,美國此舉是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打壓。黃日涵認為,只要中國企業做到了世界第一,美國就必定會出手打壓,這與國際話語權競爭有關。在全球話語體系中,美國一直佔據優勢。而TikTok猶如一艘闖進美國控制海域的「核潛艇」,且實力強勁,這給美國帶來極大衝擊。因此,川普政府認為有必要遏制TikTok,否則將不利於自身主導國際話語權。
  • 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踐行承諾 公平競爭 規範發展|薛軍、劉鵬教授:科學...
    薛軍劉鵬■問 記者:您如何評價平臺企業加強自律在構建網際網路治理體系中的作用?對於更好地發揮平臺企業的作用進而提升網際網路治理效能,您對市場監管部門以及企業有哪些具體建議?■問 記者:對於平臺企業切實踐行承諾的六方面內容,您有何建議?■ 答薛軍:要樹立誠心正意的合規發展理念。
  • 網際網路已步入高鐵時代!中國企業有哪些核心科技?是時候醒醒了!
    網際網路已從蒸汽時代步入高鐵時代!中國企業提供了哪些必要服務?先從網際網路主要基礎服務看起自1969年網際網路誕生於美國開始!直至今日已經成為這個世界近50億人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作業系統:目前主流的有1.微軟的Windows系列2.谷歌的Android移動端3.蘋果的ios移動端Mac OS X 桌面端4.公共開源的Linux的各種優化改進版本和變種版本通信網絡:固網端由剛開始的撥號上網,ADSL,到現在的100M1000M光纖入戶移動端有剛開始的gsm到3G到4G
  • 中國探險協會探險家溫旭:南極之路的前進者
    世界極地探險史紀錄刷新者 以實際行動喚醒公眾環保意識的冰川保護行動者 一個人歷經58天,行程1400多公裡 最終抵達地球最南端 在南極點插下五星紅旗 他說, 新時代的探險
  • 南極冒險(上),108年前的南極點搶先登陸挑戰賽
    南極是自然條件異常惡劣的一塊大陸,冬季平均氣溫會低至-50℃;事實上,直到今天,這裡都不適合人類長期定居;說句不好聽的,南極的地皮啊,就是免費送給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我估計他們都不想接這項目。受此鼓舞,越來越多人踏上了徵服南極洲之路,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和大英帝國探險家斯科特之間的南極點搶先登陸挑戰賽!本來,登陸南極點是斯科特單方面的挑戰;他在南極附近,剛剛開始建站做前期準備的時候,突然收到了阿蒙森發出的一封電報;內容很簡單,就寫著我也要去南極。
  • 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對危廢監管有何啟示?
    現實中,中介機構環評報告水平低下或者與企業串通惡意造假,以至於誤導監管和執法的教訓已經不少,這次事故一個很大的教訓也是當地生態環境部門在監管和執法過程中過分依賴中介機構。事實上,企業如果有專業中介機構幫忙從技術上專業弄虛作假,生態環境部門有時很難識別。響水這起事故中,本來企業提出將「硝化廢料」補充到論證報告中,但是中介機構提出「增加硝化廢料屬於重大工藝變更,需要重新進行環評、審查和竣工驗收」,於是企業怕麻煩要求中介機構不要寫了,中介機構聽從了企業的意見,最終造成論證報告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
  • 人類歷史上10次不可思議的探險(下)
    原創 小畫君 中國畫報出版社自從文明誕生以來,人類就已經進入了未知世界。這10次探險,拓展了邊界,發現了新的疆域,是人類探索精神的無限延伸。▲ 大衛·利文斯通利文斯通出生於蘇格蘭,是一名醫生,於1841年首次來到非洲。他的第一次探險是在到達非洲八年之後進行的,這位堅定的反奴隸制傳教士穿越了卡拉哈裡沙漠,發現了恩加米湖,並於1851年看到了贊比西河。第二次探險開始於1852年,利文斯通在接下來的四年裡從東到西穿越了非洲大陸的南部。
  • 鼓勵高頻創新和動態競爭 構建數字經濟新規則
    會上,中國人民大學競爭法研究所發布《數據競爭的國際執法案例與啟示》研究報告,報告以Google Search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和Facebook/WhatsApp合併案為例,指出取得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更容易發現市場動態競爭的走向,在競爭策略上取得時間上的優勢,甚至通過事前將有發展潛力或未來可能與之競爭的平臺併購,更加鞏固市場地位,成為網絡平臺與算法技術研發及創新服務發展的領導者。
  • 何良慶:新時代網際網路生態及全媒體應用邏輯
    網際網路生態圈」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後,構建一個完整的、良性的、有效的企、事業網際網路生態圈成為新時代行業發展趨勢。通過不斷升級的網絡基礎設施與智能機等信息工具,網際網路—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信息技術,人類處理大數據的數量、質量和速度的能力不斷增強,推動人類經濟形態由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智慧經濟形態轉化,極大地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提高資源優化配置效率,提高產品、企業、產業附加值,推動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
  • 棉田施肥不當,施肥罐爆炸,造成死亡,教訓慘痛!
    石河子一農戶在滴灌井房給棉花地施藥不當,造成死亡,教訓慘痛。7月17日中午,石河子團場一個連隊的職工在滴灌井房打肥料的過程中,將含量為40%的三氯異氰尿酸消毒粉殺菌劑和尿素等肥料一塊倒入施肥罐,結果造成爆罐,當場死亡。教訓十分慘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