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跑不了10公裡?原來是少了這個訓練!

2020-12-23 騰訊網

天氣越來越熱,跑步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很多都是久坐辦公室人群,或者疫情長胖人群,為了健康,為了減肥,只能繼續堅持跑步。跑了一段時間後,有些跑友就在後臺留言:為什麼我總是跑不久?為什麼跑個三公裡後,就開始又累又喘?為什麼我總是一開始狀態很好,不管跑快跑慢,到後面都掉速嚴重?為什麼我總是跑不了10公裡?

像這樣之類的問題,大多發生在新跑者當中。他們也想要越跑越快,越跑越久,越跑越輕鬆,但最終都失敗了。往往在原有自己的體能基礎上,有的跑三公裡,有的跑五公裡,過後就開始感覺身體不適,腿腳開始酸痛,呼吸開始急促,也就開始越來越喘,越來越累,最後只能放棄,停下休息。

跑不久,跑不遠的原因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跑步過程中,跑姿要始終保持一貫正確,不管跑多久;另一方面就是跑步的耐力不夠,身體沒有進行過在疲勞之下,繼續保持慢跑的能力,簡單來說也就是身體沒有進行過長距離的慢跑訓練,也就是所謂的LSD訓練。

LSD就是英語Long Slow Distance的首字母縮寫,也就是長距離慢跑的意思。LSD訓練對專業跑者來說,再熟悉不夠了,基本他們每周都會進行一次LSD訓練,用來增強自己的跑步耐力。對於新跑者來說,想要跑10公裡,想要跑得越來越好,當然也需要進行LSD訓練。

在新跑者跑了三公裡或五公裡後,身體開始出現疲勞,開始感覺越來越累。這時候可以放慢速度,調整自己的呼吸,速度慢到自己舒服的狀態,不要停下來,繼續向前慢跑。後面你會發現,跑著跑著身體開始變得輕盈,也開始感覺沒那麼累了,等到下一次跑步的時候,你就自然能夠跑得更久更遠。這就是LSD訓練的效果,提升跑步的耐力。當然疲勞狀態是在身體安全之下,而不是身體出現了傷痛還仍然繼續堅持跑,那就會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那麼,對於新跑者來說,如何更安全有效地進行LSD訓練呢?

1、先跑10公裡

很多專業跑者進行LSD訓練,都會跑個半馬21公裡多,有的甚至是跑30公裡。這樣的長距離對新跑者來說,肯定是完成不了的。新跑者平時大多是跑三五公裡,所以LSD訓練就可以先以10公裡為主。等到能夠輕鬆跑10公裡了,再加大距離,跑15公裡,這樣循序漸進地訓練。

2、全程慢跑

LSD訓練是長距離慢跑訓練,全程以慢跑為主,也就是以自己最舒服、輕鬆的速度來跑,不會喘,也不會累的狀態。千萬不要一開始就全力跑快,後面再越跑越慢,這樣會讓你在最後慢到都無法堅持。如果速度慢到相當於快走,那訓練的效果就起不到作用。另外,全程保持慢跑,舒服地跑,才能留有體力,在最後的兩三公裡加快速度,最後幾百米,還能來個衝刺。這樣整體LSD訓練的效果,就會提升很快。

3、一周一次

對於新跑者來說,有的跑過一次10公裡,感覺很爽,從而就開始過度到天天跑10公裡,殊不知沒跑兩次,就導致了腿腳酸痛,關節受損。過猶不及,在自己的體能及跑步耐力不足時,千萬不要貪練,要注意休息,適當的休息,讓身體快速得到恢復,才是更快的進步。

最後,回過頭來說,為什麼我跑不了10公裡呢?那就是缺少了LSD訓練。超長距離慢跑,可以提升我們肌肉的有氧能力,鍛鍊肌肉的耐力,耐力加強了,肌肉反覆收縮的能力就加強,就不會那麼快就導致疲勞了。另外LSD訓練,也能最快速的燃燒脂肪,對於想要減肥的人來說,再適合不過了,效果好到你想像不到。如果你想跑步進步,如果你想減肥,那就去進行LSD訓練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跑不了10公裡?看了你就明白
    跑了一段時間後,有些跑友就在後臺留言:為什麼我總是跑不久?為什麼跑個三公裡後,就開始又累又喘?為什麼我總是一開始狀態很好,不管跑快跑慢,到後面都掉速嚴重?為什麼我總是跑不了10公裡?LSD訓練對專業跑者來說,再熟悉不夠了,基本他們每周都會進行一次LSD訓練,用來增強自己的跑步耐力。對於新跑者來說,想要跑10公裡,想要跑得越來越好,當然也需要進行LSD訓練。
  • 10公裡輕鬆跑的訓練秘訣就在這裡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跑步這項運動,但相較於參加「10公裡提升計劃」課程前後的跑步數據對比,我之前並沒有做好跑步這件事。平時為了更好地跑步,我會選擇做一些力量和跑姿訓練,有氧和混氧都會涉及到,但之前跑10公裡是總是感覺很吃力,而且速度也提不上來。隨後選擇購買了「10公裡提升計劃」課程,希望自己可以更加輕鬆的完成10公裡這個目標,並且在今年之內參加一項馬拉松賽事。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 跑5公裡和10公裡,應該如何科學訓練?
    但這種情況在近幾年有了很大的轉變,許多參與跑步這項運動的跑者一開始就報名了5公裡或10公裡,甚至馬拉松比賽,以之作為他們的第一場正式比賽。考慮到這種情況,我介紹了好幾種針對這幾項距離稍長的徑賽項目或路跑項目的訓練方法。不管是為什麼跑步比賽訓練,在開始更有針對性的訓練前,你都應該安排幾周相對輕鬆的跑步訓練。而在這樣一個初期訓練中,你可能不得不通過跑走結合才能完成。
  • 跑5公裡和10公裡,應該如何科學訓練?
    但這種情況在近幾年有了很大的轉變,許多參與跑步這項運動的跑者一開始就報名了5公裡或10公裡,甚至馬拉松比賽,以之作為他們的第一場正式比賽。考慮到這種情況,我介紹了好幾種針對這幾項距離稍長的徑賽項目或路跑項目的訓練方法。不管是為什麼跑步比賽訓練,在開始更有針對性的訓練前,你都應該安排幾周相對輕鬆的跑步訓練。而在這樣一個初期訓練中,你可能不得不通過跑走結合才能完成。
  • 為什麼你全馬跑不進330?因為月跑量不夠200公裡
    累積跑量的前提是不能讓自己受傷:帶傷還去跑步,無異於雪上加霜,對成績提高無益;2. 跑量中80%~90%都應該是輕鬆跑:或者說持續有氧耐力跑,你可以簡單理解為慢跑;3. 遵循10%原則:就是這一周跑量的增加不能超過上一周的10%。可能你會覺得增加10%有些少,但是謹慎增量總是沒錯的。
  • 為什麼我要跑10公裡?看了你就明白
    對於沒跑步的人來說,跑步的快樂,你不懂,10公裡跑步的快樂,你更不懂。記得第一次跑步10公裡,用了1個多小時才跑完,但從此我便愛上了跑步。從跑1公裡都要休息兩三次,到5公裡,再到10公裡,一路的艱辛與汗水,換來的是自己的快樂、健康與自信。正如韓寒所說:體育之美,就是你能看到自己努力的結果。
  • 【長跑訓練】10公裡如何才能跑下來?
    「我建議,每周跑量比上一周增加10-15%。把增加的這部分跑量分布在一周中的2-3次跑步中。」來自北加州布洛英羅克,在Zap Fitness擔任教練的皮特·雷說。如果你一周中最長一次訓練的跑步裡程為6.5公裡,那麼可以把它每次延長1.5公裡或800米。「請注意,任何需要用腿的活動,哪怕是散步,都會讓你變得更結實。」
  • 為什麼月跑量300公裡,還是跑不下馬拉松?
    作者:老王 來源:跑步指南經常有朋友問:為什麼我跑了很久但是好像感覺跑不遠也跑不快?但為什麼會出現上面這種好像跑了沒用的事情呢?其實這個裡面有一個有效跑量和垃圾跑量的問題。上文提到的月跑量300公裡卻沒能完成全馬的事例,老王分析是因為專項訓練的跑量不夠,因為如果你每天跑10公裡,一個月總跑量300公裡,這樣的訓練也是無法完成全馬的。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決定你全馬能跑多快?
    派屈克-科蒙(Leonard Patrick Komon)保持的路跑10公裡紀錄26分44秒要比凱內尼薩-貝克勒(Kenenisa Bekele)在跑道上創造的萬米世界紀錄慢了近27秒。回到本文主題,為什麼說10公裡的成績可以預測你的全馬能跑多快呢?我們來看一張10公裡和馬拉松成績關係的表格。
  • 5公裡和10公裡,應該如何科學訓練?
    但這種情況在近幾年有了很大的轉變,許多參與跑步這項運動的跑者一開始就報名了5公裡或10公裡,甚至馬拉松比賽,以之作為他們的第一場正式比賽。考慮到這種情況,我介紹了好幾種針對這幾項距離稍長的徑賽項目或路跑項目的訓練方法。不管是為什麼跑步比賽訓練,在開始更有針對性的訓練前,你都應該安排幾周相對輕鬆的跑步訓練。而在這樣一個初期訓練中,你可能不得不通過跑走結合才能完成。
  • 超詳細10公裡訓練計劃,這樣跑就對了!
    超詳細10公裡訓練計劃,這樣跑就對了!那該如何完成每一公裡呢?下面就通過學習十條來自跑步專家和職業運動員的經驗原則,掌握10公裡跑的要領吧。1.初跑者:逐漸增加跑量只要能跑完5公裡,就可以嘗試10 公裡。不過,要想完成翻番的距離,必須經過充分準備。「我建議,每周跑量比上一周增加10-15%。把增加的這部分跑量分布在一周中的2-3次跑步中。」
  • 為什麼很多跑者喜歡跑10公裡?
    如果你還沒跑過10公裡,那就去嘗試吧,10公裡給你的不止是快樂,更有你意想不到的意義。 但事實上,有些人靠跑步減肥明顯 ,而有些人卻始終瘦不下來。這是為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飲食控制與堅持。減肥期間,飲食儘量少吃高GI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飯,麵食,吃多了就容易堆積脂肪。可以改吃低GI的碳水,如:全麥麵包。 2、解壓,宣洩的快感 跑步,能夠解壓,能夠治癒抑鬱與焦慮。
  • 跑步訓練先從5公裡和10公裡開始,基礎訓練才是跑者的能力體現
    5公裡和10公裡有很大的不同,但對於跑者卻是很好的跑步訓練距離。經常進行5公裡訓練有助於提高10公裡的表現,而10公裡的訓練使得5公裡的距離顯得很短。5公裡訓練距離的必要性5公裡這個距離對於想開始跑步的跑者來說是個很合適的距離,對於經常進行跑步鍛鍊的跑者來說是個提高速度的距離。把5公裡作為一個經常性的目標,既不會因為目標太遠而放棄,也不會因為目標太容易實現而失去動力。經常性準時完成5公裡的目標,能為你順利完成10公裡,15公裡甚至半馬,打下紮實的體能基礎和跑步習慣。
  • 每天都跑5公裡,還是隔天跑10公裡?跑個步而已,要不要這麼難?
    剛開始喜歡上跑步的朋友們估計都會遇到困擾:是每天跑,還是隔天跑,每次要跑多少才合適?馬拉松愛好者、常年跑步的朋友通常不會有這樣的困擾,因為訓練目標很明確,這些都不是事兒了。針對跑步新手而言,不妨先問自己幾個問題:1)我為什麼開始跑步?2)我此前跑過5公裡或10公裡嗎,每次的感受如何?3)我的身體是否已經準備好開始接受考驗?
  • 為什麼5公裡才是跑步的關鍵距離?5公裡跑,你在哪個級別?
    對於很多大牛來說,5公裡已經只能算是個熱身的距離了。對於許多初跑者來說,5公裡則是一個值得挑戰的距離。要知道,10公裡的跑步距離對於一些不怎麼運動的人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戰,而5公裡更像是跑者的入門坎、基本功。5公裡中的每一步雖然各有各的酸甜苦辣。
  • 每天都跑5公裡,還是隔天跑10公裡?跑個步而已,要不要這麼難選擇?
    剛開始喜歡上跑步的朋友們估計都會遇到困擾:是每天跑,還是隔天跑,每次要跑多少才合適?馬拉松愛好者、常年跑步的朋友通常不會有這樣的困擾,因為訓練目標很明確,這些都不是事兒了。 針對跑步新手而言,不妨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我為什麼開始跑步?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能決定你全馬跑多快?
    達子根據自己給跑友們的建議就是:去提高自己的10公裡成績,因為在他剛跑步的那段時間就是這樣做的。來看看達子的經驗分享:相信不少業餘跑者,馬拉松成績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進入瓶頸期,這個時候你會覺得無論怎麼訓練似乎都很難再進步。
  • 有些人跑10公裡很輕鬆,而我5公裡都費勁,跑神是如何練成的?
    按八妹的話來說:「有腳就能跑。」但是跑10公裡簡單嗎?八妹當時也覺得簡單,但是當她堅持了6天膝蓋腫了之後,她就再也不敢說這種話了。現實中能跑10公裡的萬裡挑一,都不是凡人。能跑10公裡基本上可以稱之為跑神。那八妹就問我:「為啥別人跑10公裡很輕鬆,我跑5公裡都費勁,怎麼練呢?」
  • 為什麼我月跑量200公裡以上,還是無法進步?
    為什麼我月跑量200公裡以上,還是無法進步? 為什麼我月跑量200公裡以上,還是無法進步?如果只進行低強度的慢跑,是不可能達到高水平的。
  • 跑量更重要?知道這個之後,再也不敢天天跑步10公裡了!
    跑量是高了,但是天天跑這麼多真的有必要嗎? 現在,跑個3km,都不好意思在朋友圈發了;一個月不跑個300km,只能算是新手;光跑步不去跑馬,都不算進階跑者。幾乎人人都陷入到追求跑量的怪圈!跑步有個輕傷那都輕易不下火線,努力到無能為力的毒雞湯不由分說地勸你喝下。一番狂轟亂炸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離跑步的初衷——追求健康,越行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