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成一鍋粥,為何卻沒有外族入侵?你看看是誰在鎮守邊疆

2020-12-16 林小木Vlog

前言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裡的浮萍。各朝各代都有外族入侵的事件,統治者或是隱忍、或是背水一戰。

自漢高祖劉邦病故,剛剛建立的大漢王朝迎來了外族勢力趁虛而入,而這些入侵者主要分為烏丸(烏恆)、南蠻、山越、氐(di),羌,匈奴這六大外族勢力。漢武帝之前的漢朝多為採用無為之治的的方針,不輕易動武,通過多地聯姻的方式來化解危機,以保大漢王朝穩固。

而漢武帝中後期採用有為之治的方針,通過以戰維穩的方式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使得當時的整個匈奴勢力土崩瓦解,而分裂的南匈奴退居河套地區,並常年向漢朝俯首稱臣;而分裂後的北匈奴,直接潰敗逃往歐洲或者更遠的北方。

而東漢末年,又開始出現三雄爭霸的局面,群雄割據,按歷史的角度來說外族勢力可以趁虛而入。但是,奇怪的是打了那麼多年我們看到的焦點依舊是魏蜀吳三國爭霸的場景。是什麼原因讓內亂紛爭的三國依然沒有被外族勢力入侵?他們又是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外族勢力的呢?

吊打山越的孫吳

山越是漢末三國時期江南五省類山賊式武裝集團的一種統稱,他們不是一個完整的民族,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山民武裝勢力。山越是從秦始皇時期的百越之地沿襲下來的,在三國時期改為山越,後來,在位於中國東南地界的孫吳,凡是跟孫吳統治對立的都被孫吳定義為山越。

山越人平時耕種穀地,經常會利用山中出產的銅鐵礦,製作各種武器和農具。山越人勇猛,同時善於山地作戰,經常會用武力漢人所居住的部落,其名聲極為惡劣,這也是為什麼孫吳統治者想要極力剷除山越異族的一個原因。

早在孫策時期,為了加強對東南地界的統治,就經常採用閃電般的方式橫掃山越異族,這樣隔三差五使用粗暴手段使得多地歸於平靜;後期在孫權時期,大將軍陸遜更是極力向孫權建言,若想孫吳能夠更加有效的經營北方,必須儘快除掉更多的山越異族,陸遜並親自帶兵,抽調精兵強將,不斷的吊打南方山越異族最終使得整個江南更好的發展。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整個山越異族被統治,山越人要麼被發配從軍,要麼被編戶農,整個東南地界最終回歸孫吳統治。

蜀漢平定南蠻與羌

三國勢力的形成其中最屬蜀漢最為艱難,但是自從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經過多年的管理統治,最終佔據了中國西南片區。再加上其蜀漢擁有成都平原這塊難得的資源,以及在軍事上擁有關張趙、馬超、黃忠這五員大將,整個蜀漢政權日漸強盛。

一心想匡扶漢室,恢復中原大一統局面的劉備在其所在的西南地理位置防備南蠻和羌族勢力成了整個蜀漢大一統的重要問題。羌族隸屬於藏系遊牧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中國西部(現位於甘肅、青海、四川一帶)的異族,一直是在蜀漢與魏之間搖擺,有時聯魏抗蜀,有時聯蜀抗魏,沒有統一的立場。但是在不斷為了利益反覆倒戈的同時,也被蜀魏壓制其無法壯大,最終成了一個利益驅使國,成不了大氣候。

而南蠻(現今的雲南、貴州)在三國時期,經常對蜀國發動叛亂,其中武陵蠻是勢力最強大的蠻族異族,其次是長沙蠻和零陵蠻。經常發生叛亂的蠻族,在荊州劉表時期多是通過安撫合作的方式來防止其叛亂,在西蜀劉備時期蠻族極為不配合,西蜀不得不採用武力統治。劉備死後,南蠻趁機威脅蜀漢政權,發動叛亂,最終諸葛亮率大軍南下,平定南蠻,而七擒孟獲就是諸葛亮平定南蠻時期的故事,至此,南蠻最終勢力衰弱,對蜀國心服口服,在蜀漢後期再無叛亂之心。

不懼北方匈奴的曹操

三國勢力曹操是盤踞北方的勢力,而與曹魏接壤的地帶就是匈奴,匈奴是歷史以來最難對付的外族勢力。雖然在漢武帝時期,早已擊潰匈奴勢力,讓北匈奴徹底解散,南匈奴對漢朝稱臣,但是東漢末年面對著大漢統治衰亡,又生出了造反之意。

曹操對北方匈奴的管理,為了防止匈奴不斷勢力的發展以及其爆發式增長的人口,防止其南侵影響魏的統治,快速的採取了分而之治和「漢化」這兩個政治策略。一邊通過出兵南匈奴五部,不斷的離間削弱其各部勢力,通過收權的方式從其匈奴掌權的各部貴族手中收回權力,遴選有聲望有能力的貴族擔任統帥,同時另選漢人作為司馬進行全面監督。一邊曹操還使用一種人口遷徒的政策,讓很多匈奴婦幼遷至中原,讓其適應中原農耕生活,逐漸漢化,這樣就其整個匈奴慢慢的就失去了造反之意,對整個曹魏政權再也沒有威脅。

除此之外,位於東北方的烏恆也對曹魏政權起到了一定威脅,而當時曹操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南徵政策,防止在其南徵途中烏恆趁機作亂,於是在建安十二年,率大軍親徵烏恆,斬首、俘獲二十餘萬,其首領袁尚、摟班、烏延等在逃離到遼東時被當時的遼東太守公孫康斬殺並交於曹操,至此烏恆整個東北方勢力土崩瓦解。而當時依附於烏恆的鮮卑勢力,在曹操的高壓勢力下,最終選擇投降,並且在後期不斷肅清後,再無反抗之力,至此,曹操解決了南徵政策上的北方憂患。

結語

漢末三國魏蜀吳紛爭多年,但是對於面對外來入侵的外部勢力而言,他們的選擇永遠都是一致對外,且態度極為強硬,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趁虛強佔華夏的每一寸土地。

魏蜀吳三國之戰,採用的攘內必先安外的手腕,這也就說明了三國再亂也沒有任何外族勢力敢入侵中原的原因,同時,更應證了那句話,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參考文獻:

《過零丁洋》

《三國志》

相關焦點

  • 三國打的亂成一鍋粥,可為何沒外族入侵?你看是誰在鎮守邊疆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中原大地烽火遍地,民不聊生,為了奪取天下,各路豪傑你爭我奪,兵來將往,原本太平的天下,再起喧囂。經過一番混戰,牌桌上最後僅剩下魏蜀吳三國,三方勢力各佔一方,將天下攪成了一鍋亂粥。中原內亂,在漢人內戰不休的時候,為何三國時期卻沒有發生外族入侵中原的事情?關外的少數民族可不是吃草的羊,而是吃肉的餓狼,一旦聞到了一點肉腥味,便會一窩而上。
  • 三國亂成一鍋粥,為何卻沒外族入侵?你看看鎮守邊關的是誰
    在中國過去的歷史上,遊牧民族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每當中原政權陷入內亂爭鬥不已的時候,遊牧民族就會趁勢入侵,給中原的王朝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難,這種詳細事例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參考秦末漢初的匈奴、西晉八王之亂時期的羯族、隋末唐初的突厥,五代十國的契丹以及明末的清軍
  • 三國時期的中原亂成一鍋粥,為何沒外族進犯?你看是誰在鎮守邊疆
    在晉惠帝時八國之亂導致國力衰弱並且遭到了漢人歷史上受難最深的五胡亂華事件,胡人便是趁著中原實力薄弱發起進攻,並且在中原地區建立了十多個大小不一的外族政權,一時間導致中原地區民不聊生。那麼實力薄弱的晉國被外族抓住時機一舉進攻為什麼同樣是在外族環伺並且自身又長期處於戰亂的三國時期卻沒有胡人敢發起進攻呢?
  • 三國時期中原亂成一鍋粥,為何外族要在完成統一時「五胡亂華」?
    了解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每個朝代有會有抗擊外族的戰爭。即使秦漢時期,或者唐朝、明朝這樣強大的時期也不乏外族過來搗亂。膽敢在大一統時代過來找碴的外族,為什麼在三國這種內亂時期沒有大舉進攻中原?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外族無法戰勝任何一家。
  • 三國打成了一鍋粥,為何沒被異族趁虛而入?你看誰在邊疆就明白了
    不過管仲最為著名的頭銜則是「華夏文明保護者」,因為當時的華夏正處於一個內憂嚴重的年代,各國之間鬥來鬥去,那一些遊牧民族也紛紛虎視眈眈,是管仲輔佐齊桓公尊王攘夷,一匡天下,成功地打敗了那一些遊牧民族,所以孔子評價管仲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如果沒有管仲
  • 三國相互徵伐60年,為什麼卻沒有外族入侵,到底是誰在鎮守邊疆
    三國時代正式結束,中國歷史正式進入了晉朝時代。280年,晉滅東吳,統一中國,三國時期徹底結束。歷史上事實上中國經歷許多外族侵略的歷史,例如大家常說的匈奴人也是包括在其中的一種。而比較嚴重的一次大約是五胡亂華期間,那時候的西晉發生了八王之亂。這是由於王后賈南風專權造成的,參與內戰的不僅八個王,原本也就是皇族成員相互間的鬥爭,可是由於參加的總人數太多。造成 了規模性的動亂,塞外的遊牧民族覺得機會來到。
  • 三國群雄逐鹿,為何沒有外族入侵?只因此人鎮守邊關
    說起三國,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了,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其中很多人都是在三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三國時代也是一個典型的亂世,這所謂在「亂世造英雄」,所以三國時期一直是人們比較熱議的年代,不過三國亂世群雄逐鹿中原,那個時候為何沒有外族入侵?只因一個人鎮守邊關。
  • 漢末三國亂成一鍋粥,胡人怎麼沒來渾水摸魚?不看看誰在那
    好比春秋戰國時期,山東各國為何看不起秦國?是因為秦國地處西陲?不不不,而是秦國不尊王化,先進的華夏文明並不是他們的國家文明,各種中原各國早已摒棄的野蠻習俗都在秦國保留著,你說不把他看作戎狄把誰看作戎狄?中國的天朝上國不是自詡得來的,而是海內外各國長時期共同給予的,共同認可中國是先進、發達、文明、富有、強盛的國家。周王朝時期,建立起朝貢體系,一步一步將戎狄蠻夷納入我華夏文明圈中。
  • 三國混亂了60年,異族為何不趁勢入侵?要等西晉建立才五胡亂華?
    說到五胡亂華和滿清執政,很多人心裡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何三國時期沒有外族入侵?當時也是比較亂,外族勢力也存在不少,像烏桓國、羌戎部族等等。這中間不是沒有外族想過侵犯中原,而是沒有機會,剛剛有動作就被攔在了門外。據了解,當時烏桓國想要趁著中原大亂撿點便宜,但是遇到了公孫瓚,最終都沒埋進中原的大門。後來烏桓國沒有放棄,過了一陣又來,結果又遇到了曹操。最終,曹操刻意派軍隊攻打了烏桓國的老巢,直接斷了這個隱患。
  • 三國中原亂成一鍋粥,為什麼遊牧民族不敢入侵?漢朝太牛了
    「三國鼎立時期,吳國、蜀國、魏國割據佔領我國中原,戰亂不斷,乃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亂世之時。」但是在戰爭之中,只有中原地區的混亂,是中原地區人民死傷不斷,人口遷移。卻是從來沒有發生過遊牧民族侵略中原地區的事情,這是因為什麼呢?主要有三個原因,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三國打成一鍋粥,外族為啥不趁機入侵?看看他們當時都經歷了什麼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 三國這段充滿紛爭的歷史時期,成為如今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得到了「不是英雄,不讀三國」的高度讚譽,令無數人為之傾倒著迷。然而,在歷史之上,中原王朝與與遊牧民族之間的戰爭似乎從未間斷,在三國這段亂世期間,那些遊牧民族趁機入侵,三位「霸主」是如何應對的呢?
  • 三國戰亂不斷,為何沒有異族大面積入侵?只因有這5位虎將存在
    在煙波浩渺的中國5000年歷史當中,東漢末年的三國時代一直戰亂不斷時代,為何在三國時代沒有出現異族大面積入侵的情況,其實這些都是因為有這五位虎將的存在,這才讓外族沒有一點機會,下面小編帶大家認識一下。夏侯淵:雖然他在三國爭霸中的戰績,不如曹仁等名將突出,但是他在打擊異族方面的貢獻,卻不容忽視——他曾剿滅了割據三十餘年的宋建勢力,也曾數度大敗馬超及其部將,甚至重新打通了河西走廊,恢復了中原與西域的聯繫,被評價為「虎步關右」。
  • 東漢末年,群雄爭霸,為何沒有異族趁虛而入?
    最終曹魏、蜀漢、東吳三大勢力在角逐中強勢勝出,得以各踞一方,成三國鼎立之勢。三國之間為了一統天下贏得最終勝利,常年也是混戰不已。而自古以來,每當中原地區局勢混亂之際,便是邊疆外族趁機進犯之時。華夏民族最為黑暗和慘烈的歷史——「五胡亂華」,就是西晉王朝王族內部爆發了「八王之亂」,被胡人趁虛而入而導致的滔天災禍。
  • 印度歷史上被外族入侵的時間很長,獨立後為何變得主動擴張?
    印度名義上是四大文明古國,然而翻開印度的歷史,你會發現,經常被外族輕易入侵,並且外族統治的時間很長。
  • 亞冠恆大亂成一鍋粥,還爆發了衝突。
    今天與水原三星的比賽,恆大攻防兩端亂成一鍋粥,沒有有效的配合和進攻。幾乎被韓國球隊壓著打。最後好不容易憑藉下半場韋世豪的一記精彩的進球扳回1:1。但是好景不長,鍾意浩犯規讓本來好轉的局面喪失殆盡。看球的都覺得這哪裡還是當年那個最低消費三球的廣州恆大。
  • 美國亂成一鍋粥,川普卻走火入魔攻擊中國,中方為何還能淡定?
    然而,反觀現如今疫情之下的美國,顯然已經亂成一鍋粥了,疫情蔓延的形勢幾乎失控、反種族歧視抗議騷亂持續發酵、大選在即、經濟衰退這些都是川普需要面對的問題,但是他卻依舊走火入魔式的攻擊中國,近日,這位美國總統再次熟練的對中國甩鍋。
  • 三國紛爭,內亂不斷,為何東漢末年沒有出現外敵入侵的現象?
    但是很少聽到東漢時期關於外敵入侵的事情,像是漢武帝時期的匈奴,對朝廷的威脅十分大。唐朝時期的突厥,宋朝時期的金人。每當國家混亂的時候,就是外敵入侵的最好時期。但東漢末年是一個神奇的時期,內亂的戰火彌散全國,但是在歷史上卻沒有特大外敵入侵的記載,這是什麼原因呢?首先東漢末年國內亂,外方也亂,不過事情沒有那麼的嚴重。
  • 遼籃亂成一鍋粥,李洪慶冥頑不靈
    目前八一男籃站在了風口浪尖,誰也猜不透他們的心思,如果說八一退出目前八一男籃確實有破罐破摔的嫌疑,既然有征戰CBA的想法,而且此前也申請了延期特權,那就應該拿出態度吧,八一男籃仍未註冊而且管理層沒有任何說法,這並不是球迷們想看到的。
  • 巴薩亂成一鍋粥!球隊3高層直接請辭,巴託梅烏直接拒絕主動離任
    但是這場會議結束以後,巴薩才徹底亂成一鍋粥,目前巴薩排在西甲的第12名,已經和皇馬的差距越來越遠了。巴薩亂成一鍋粥!球隊3高層直接請辭,巴託梅烏直接拒絕主動離任。目前巴薩真的亂成一鍋粥,不僅內部問題重重,球隊踢比賽也是遇到一些難題。
  • 西部亂成一鍋粥,猛龍綠軍有望奪賽點,東契奇要黑七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這四場比賽的戰況如何。猛龍104-99戰勝了籃網,系列賽大比分2-0領先。爵士124-105戰勝了掘金,系列賽大比分1-1平。凱爾特人128-101戰勝了76人,系列賽大比分2-0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