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可以到處看到好多關於網課學習孩子不適應、不習慣的言論,作為孩子也在學習網課的家長,我覺得這樣其實挺不好的,不是網課不好,而是父母的這種態度很不好。
孩子不適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走神、孩子會偷玩遊戲……說真的,在我看來這都不是網課的錯。而是學生本人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有問題,再往深了說就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在過去是存在問題的。
這鍋不是甩給了「網課」問題就可以被掩蓋和無視。
這些父母有沒有考慮這樣的一個問題: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是來自於知識本身的,有的是來自於老師、學校的,有的是來自於自身的,有的是來自於家庭(父母)的……
任何一個環節有問題,孩子在某個階段都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那麼是不是我們都要給孩子換掉,然後給孩子換上一個適應孩子的呢?
課本、知識怎麼換?
學校、老師怎麼換?
父母怎麼換?
找來找去我們就可以發現最靠譜的方式就是幫助孩子去儘快做出調整以適應新的方式、新的環境等等。
平常很多父母都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還時不時會拿他們來刺激一下自己的孩子,這其實是很正常的。因為父母總是希望孩子會變得更加優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多跟更加優秀的孩子們學習一下那些好的習慣、態度以及方法等等。
但是到了網課這個問題的時候為什麼這些父母就不願意去提及「別人家的孩子」了呢?
只是單純的吐槽自己、孩子不喜歡和不適應網課,難道取消了網課大家都自學就好了?
說真的,「別人家的孩子」真不怕這個!
沒有網課人家一樣學得好好的。
但是這些不適應網課的孩子呢?給點學習資料就能夠自學了嗎?
我真的是一點都不信的。
事實上,在我看來,有這樣的網課存在其實是在幫助那些在學習上稍有吃力的孩子不至於被落下的太多——否則從寒假再加上這段時間,對於那些「別人家的孩子」來說,他們完全有能力把一整個學期的課程都自學一遍的,而且沒準還進行了大量的課外學習!
尤其是今年,過了年之後幾乎所有人那都沒去,那麼我們隨便想想就行了,這些「別人家的孩子」他們每天會做什麼?
因此,與其抱怨不如趕緊做出調整,如此還能夠縮小點差距——畢竟「網課」已經成功的託住了那些孩子們的進度,使得他們不得不拿出時間來應付這些可能原本他們早就掌握了的內容。
我這裡有幾點建議供遇到這個困難的父母們參考:
1、多跟孩子聊聊天,聊點積極的。
聊點關於學習對一個人的重要影響和重要意義。孩子在思想上認同學習是有意義的是有必要的而且還是挺緊迫的事情,那麼才會重視起來。這種事情不說要經常去做,但是每當孩子出現思想明顯過於放鬆的時候就真的需要關注一下的。
2、把孩子學網課遇到的問題一一列出來。
然後跟孩子討論這些問題的影響都有什麼,還有沒有辦法我們自己就能夠把它們解決了?另外父母也可以多跟其他家長、老師甚至是網友交流一下具體的問題具體解決辦法,而不是只是浪費時間去抱怨說這個不好那個不便的,除了能發洩一下,對事情本身沒有實質意義不是嗎?
3、網課學習的內核其實還是線下課
想要學好網課其實跟學好線下課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這兩種學習的方式內核完全都是一致的。
不要在這個會後把老師的作用放的那麼大,其實在學校裡上課的會後對很多學生而言也跟網課沒有太大區別——他們也跟也不會融入到課堂。
想要學好、學明白,首先你要先做好預習,然後是你要提前進入學習的狀態——別上課的前一秒孩子還在被窩裡呼呼睡懶覺!早點起來,洗刷吃飯,然後坐在書桌前,擺放好各種用得到的資料、筆記本、文具,然後一本正經地去學,而不是趴在床上,躺在沙發上吊兒郎當的看。
把作息調整到正常上課的作息,可以適當延長點起床時間,但是不要延長太久。
4、聽不懂、走神等別著急怪網課,沒準這就是孩子真實水平。
真的,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嚴重的問題,嚴重之處不是孩子聽網課沒聽懂,而孩子竟然聽不懂課內教學課程!
這是課內的網課啊,不是奧數也不是競賽英語更不是什麼複雜的國學、文化、文言文等等課程,這就是普普通通的課內教學。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幾乎是可以完全自學的課內課程、
自己孩子聽不懂這是多可怕的事情——父母把責任推給了網課,那麼父母們有沒有想過其實這就是孩子的真實水平?孩子上學的時候其實就這這麼一個狀態?
只不過上學的時候父母看不到,現在能夠看得到了而已。
5、千萬別替孩子找理由
這是接著上面繼續說的問題,這些諸多不好的表現,可能恰恰反應了孩子的真實學習能力和習慣,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不去解決這些問題,而是「替」孩子找藉口,把這鍋讓網課來背,那麼對孩子能有什麼積極的意義?
孩子會非常坦然的繼續表現自己的不足——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相信這不是他們的錯,而是網課的錯!
想過這個問題有多可怕麼?
接下來等他們上學再沒學好的時候,他們就會說是老師的錯,是同學們的錯……反正理由總是能夠找到的,就是沒有自己的錯!
未來吃虧的是誰?
6、不懂就問,不會就在看一遍看到會了為止!
簡單粗暴對嗎?
就跟孩子講:聽不懂沒關係,來,我們再聽一遍,以後都這樣,一遍聽不懂我們聽兩遍,兩遍不行就三遍,三遍不行就四遍,總之我相信你多聽幾次一定會聽懂的。因為你的智商沒問題!
不妨試試,我琢磨著孩子最多聽第三遍的時候就主動說懂了。
完事兒你就讓他做題、做作業,如果不會就讓他繼續重新聽課去。
來上一次孩子就長記性了……
遇到困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們總不能遇到困難就總是希望把問題直接切掉來解決吧?有問題怕什麼?孩子的學習過程不就是不斷地暴露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嗎?
過去孩子在學校,我們不方便整天去聽課看著他們怎麼學,但是現在有個機會和條件了,為什麼不花點時間去解決一下孩子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呢?
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