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時所有將領都逃了 唯獨他一人留了下來 最後飲彈自盡
蕭山令,一個普通的憲兵副司令員,在南京大屠殺時卻表現英勇,當所有的高官權貴統統逃之夭夭時,唯獨他留了下來,繼續為國效力,成為茫茫逃兵中一個逆流而行的人。
談及南京大屠殺事件,總令所有國人都痛心不已。整整幾十萬同胞的性命被奪,無數士兵倒在血泊中。
但是說起南京大屠殺就不得不說起南京保衛戰,當時的最高指揮官叫唐生智,是國軍陸軍上將,雖然他遭到了很多人的唾罵,因為他最後選擇了撤軍。
但是當時他曾三次接到了蔣介石的撤退命令,卻仍然堅守在前線,不願離去。在生死關頭,唐生智不願再犧牲戰士們的性命,不得已下達了撤退命令。
但是當時擔任憲兵副司令員的蕭山令卻選擇堅守了下來,一個人背負起所有指揮抗戰任務。
當時蕭山令除了擔任憲兵司令,還擔任首都差人廳長、南京警備司令、防空司令、南京市市長。總指揮官唐生智下達撤退命令後,他一人背負起了所有的指揮任務。
他一人身兼六職,看起來很風光,但是這何嘗不是無奈之舉,是多麼的嘲諷!
其實蕭山令當時完全可以逃走,他的部下也勸他儘快離開,但是蕭山令卻表示誓死守住此地,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死了也算死得其所。若是直接逃走,實在是無顏再來面對江東父老。苟且偷生的事情,自己實在幹不了。
在部下們多次勸阻無效後,他們只好拿來擔架,強行將他抬走,蕭山令卻硬是從上面跳了下來,指揮掩護百姓離開。
但是由於撤離的時候太過於倉促,幾十萬人一窩蜂地走到了岸邊。日軍聽到這個消息後,直接派軍隊過來圍剿,數十萬的民眾橫屍遍野,宛如人間地獄一般!
面對這種情景,蕭山令大動肝火,再也無法掩蓋心中的怒火,親自帶領軍隊和日軍對打了整整幾個多小時,將江水染成一片鮮紅。
在戰爭最後,他知道自己難逃一死,為了避免被日本活捉,蕭山令先是朝天磕頭三下,然後拿起扳機對著腦袋就是一槍......
根據當時的倖存者回憶,蕭山令犧牲後,遺體依然屹立在江面之中,過了很久才倒下。
事後蔣介石為他召開了追悼會,悲痛地說道:「抗倭之戰,能與城共存亡者,實以蕭司令為巨頭。」
蕭山令殉國的音訊傳到家園後,他的妻子張惠蘭也吐血而死,追隨老公而去,家人將她的遺體,與老公的衣冠埋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