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養老床位社會力量提供 穗鼓勵社會組織提供養老服務

2020-12-26 瀟湘晨報

央廣網廣州11月28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廖培金)近年來,廣州注重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培育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的主體,激發養老服務市場活力。目前,廣州市73%的養老床位、85.5%的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95%的長者飯堂、84.5%的家政養老服務由社會力量提供。其中,民辦公益性養老機構62家,養老床位佔全市的25%。社會組織負責運營的長者飯堂佔全市社會化運營長者飯堂總數的37%。2014年以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已連續7年共投入5336.8萬元,擇優資助了354個養老服務類項目,培育了一批專業化、品牌化的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投身參與養老服務。

為進一步引導、支持和規範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充分發揮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在構建具有廣州特色、走在全國前列的「大城市大養老」模式,打造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示範城市中的積極作用,助推養老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印發了《廣州市促進和規範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發展工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

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實行分類登記管理

《指引》提出,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主要包括民辦公益性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和以提供扶老服務為主的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其中,民辦公益性養老機構是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照料服務和醫療康復的養老機構,含提供全託服務的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和以提供扶老服務為主的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不提供老年人集中居住和照料的全託服務。社區養老服務類、以提供扶老服務為主的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可直接向社會組織管理部門申請登記。直接登記的社區養老服務類和以提供扶老服務為主的公益慈善類社會服務機構,經本級養老服務業務部門同意後,可增加提供老年人集中居住和照料等全託服務的業務內容。

優化發展環境激勵社會組織提供養老服務

為激勵推動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社會組織將養老服務做精做專,《指引》通過放開服務地域限制、鼓勵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資助、建設培育發展基地、拓寬籌資渠道、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等扶持措施,優化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發展環境,大力支持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指引》提出,堅持開展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每年安排不少於50%的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資金資助為老服務類公益項目,重點支持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面向獨居、空巢、留守、失能、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難老年人開展助餐、助浴、助急、助醫、助行、助潔、臨終關懷等幫扶服務。鼓勵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參與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運營、養老機構公建民營等政府購買養老服務項目。政府購買養老服務中新增公共服務支出部分,向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購買的比例原則上不低於30%。

加強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自身建設

為提升社會組織自身建設水平,鼓勵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做優做強,《指引》通過加強黨的建設、落實養老機構備案管理、落實年度報告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健全財務制度、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推動行業自律等措施,推動社會組織成為養老服務建設的重要力量,助力落實「保基本民生」任務,切實兜牢民生底線。《指引》提出,要結合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登記、檢查、評估以及日常監管等工作,督促推動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開展黨的工作,推動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成立行業黨組織,示範帶動行業從業黨員和工作人員立足崗位服務養老事業發展。依託廣州市社會組織「紅苗計劃」「成長計劃」「同行計劃」等品牌培訓項目,著力提升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服務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提高養老服務人才的專業性、儲備性。支持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參與行業信用建設,充分發揮行業組織自律功能,健全行業自律規約,建立行業性誠信激勵和懲戒機制,自覺維護和規範養老市場競爭秩序。支持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開展行業標準化工作,制訂養老服務團體標準,積極參與制定行業規劃和政策法規,不斷提高養老服務質量。

【來源:央廣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州鼓勵社會組織提供養老服務,有了這些指引!
    其中,民辦公益性養老機構是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照料服務和醫療康復的養老機構,含提供全託服務的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和以提供扶老服務為主的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不提供老年人集中居住和照料的全託服務。
  • 鼓勵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廣州有新《指引》
    《指引》通過放開服務地域限制、鼓勵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資助、建設培育發展基地、拓寬籌資渠道、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等扶持措施,優化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發展環境,大力支持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 73%的養老床位由社會力量提供 據市民政局介紹,目前,廣州市73%的養老床位、85.5%的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95%的長者飯堂、84.5%的家政養老服務由社會力量提供。其中,民辦公益性養老機構62家,養老床位佔全市的25%。社會組織負責運營的長者飯堂佔全市社會化運營長者飯堂總數的37%。
  • 【全國兩會聯合訪談】鼓勵社會力量進入 提供多樣化養老
    破除養老焦慮,讓晚年更幸福,代表委員紛紛獻計獻策 鼓勵社會力量進入 提供多樣化養老 記者 趙持 攝 【提要】 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7年將穩步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確保按時足額發放;開展新一輪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支持社會力量提供教育、養老、醫療等服務。 如何破除養老焦慮,讓晚年更加幸福?
  • 淮上區2020年社會養老服務和智慧化養老、困難人員救助績效自評報告
    (二)評估項目:智慧養老發展情況完成情況:今年以來,我區小蚌埠鎮荷花園社區養老服務站成功入選「第二批省級智慧養老示範工程」。通過打造「網際網路+智慧養老」大數據運營調度中心,引入智慧產品,形成1個區級信息平臺、N家線下服務隊伍協同發展的「1+N」智慧養老服務網絡,為老年人提供代購、助餐、助潔、探視和諮詢等「六助」服務。自評結果:全面完成。
  • 民政部發布:捐贈、社會組織、社工、養老、兒童等大數據來了!
    (建議轉發、收藏,以備不時之需)慈善:捐贈收入下降5.1%《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經常性社會捐贈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1.3萬個(其中:慈善超市3528個) 。全年共有1664.2萬人次在民政領域提供了4326.9萬小時志願服務。
  • 國常會:鼓勵保險公司提供老齡照護、養老社區等服務
    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推進完善金融服務,促進人身保險發展,有利於更好服務民生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我國人身保險平穩較快發展,目前商業人身保險已在全國達到一定覆蓋面,但也存在保險產品供給不足、保障水平不高等問題。要適應群眾對健康、養老、安全保障等需求,推動保險業深化改革開放、突出重點優化供給,提供豐富優質的人身保險產品。一是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 揚州探索智能居家養老今年試點開設300張家庭養老床位
    資料圖揚州市探索「網際網路+居家養老」模式家住揚州市朱塘小區的馬阿姨今年71歲,因中風已臥床10年,每月6000元的護理院住院費用,讓一家人備感吃力。正當一家人為費用發愁時,近日揚州市出臺《關於開設家庭養老床位的實施意見(試行)》,為他們帶來了福音。
  • 【學會動態】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養老服務分會通訊
    同時,楊立雄教授對中心參加答疑環節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議,使中心的項目申報在總會的評審中獲得專家們的一致好評,在向財政部的匯報時也得到了肯定和鼓勵。從財政部綜合司及總會反饋的情況來看,中心的申報在總會整體經費削減的情況下,「十四五」期間還增加了1000萬元。目前,財政部社保司組織專家進行最後的評審工作。
  • 城企聯動普惠養老開啟養老新模式一文看懂什麼是普惠養老?(圖)
    國家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和引導城市政府系統規劃建設養老服務體系。城市政府通過提供土地、規劃、融資、財稅、醫養結合、人才等一攬子的政策支持包,企業按約定承擔公益,提供普惠性養老服務包,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專項行動堅持普惠導向、自願參加、公開透明、競爭擇優、規範管理的基本原則。
  • 上海完成「農村養老服務三年行動計劃」 鋪開養老服務三級網絡-中...
    閔行區、奉賢區建成全國智慧健康養老試點示範基地,浦東新區建設家門口的科技助老服務站,寶山區推出「居家寶」等智慧養老服務項目,嘉定區推出「網際網路+老齡」養老服務,促進農村地區遠程健康監護、居家安防、定位援助等新技術應用。  四是創新運營方式。各區加大培育本土專業組織開展養老服務,並引導中心城區專業化水平較高的養老服務機構到農村地區落地生根。
  • 新增近2萬張養老床位 青島市民政局兜牢民生底線
    98處,新增養老床位19305張,為10萬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發放救助資金7億元、物價聯動補貼7393萬元,另開展無名路專項整治活動,新命名道路283條,整治無名道路148條,組織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救助流浪乞討人員965人。
  • 「三民」報告|新增近2萬張養老床位,青島市民政局兜牢民生底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 2020年,青島市民政局著力實施民生「八大工程」,建成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98處,新增養老床位19305張,為10萬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發放救助資金7億元、物價聯動補貼7393萬元,另開展無名路專項整治活動
  • 「養老床位」搬進家智能監護都有啥 青島獨居養老難這樣破題
    ■有備無患20分鐘沒出衛生間就報警解了王興政老人愁心事的「兩全之道」,是由臺東街道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家庭養老床位項目提供的「居家智能看護設備」。依託智慧健康養老雲系統,通過居家智能看護設備,可以實現養老機構與老人的實時互動。
  •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養老服務分會成立暨首次研討會舉行
    青連斌和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席恆分別主持了養老服務分會成立大會和首次養老服務發展研討會。  鄭功成指出,養老服務分會是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的第五個分支機構,肩負著組織開展養老服務理論與政策研究以及推進養老服務實務發展的使命。
  • 珠海市養老服務被點讚了,快來看一看吧!
    其中,橫琴新區引入澳門街坊總會運營小橫琴社區服務中心,向居住在橫琴的澳門居民,提供澳門特色居家養老服務;香洲區拱北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引進香港仁山優社養老品牌,打造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同時,引入專業社工組織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主要載體,為本地及港澳籍常住老人提供助餐配餐、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文體娛樂等服務,促進港澳老人融入本地社區生活,參與社區事務。
  • 濰坊多舉措推進養老服務綜合改革
    對公辦和民辦、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內資和外資養老機構一視同仁。充分發揮市場在養老服務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放開價格控制,允許養老服務機構根據市場需求自主制定價格,促進公平競爭、有序發展。允許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提取一定比例的年度盈餘收益,用於獎勵投資者,形成良性的收益機制,充分激發民間資本的投資熱情。鼓勵引導社會力量成長為發展主體。
  • 廣州每個街鎮將建一個綜合養老服務中心
    《行動計劃》要求以老年人服務需求為導向,在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基礎上,統籌具備全託、日託、上門服務、對下指導等綜合功能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建設,將街鎮居家養老綜合服務平臺升級打造為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拓展全託、日託、助餐配餐、「家政+養老」、家庭養老床位、醫養結合、輔具租賃等功能,增加中心城區嵌入式、綜合性、多功能、普惠性優質養老服務供給
  • 江蘇泰州「泰有福」聯盟提供247項養老服務
    老年活動中心內,老人們或在打桌球,或在聊天、看書,一派安樂、祥和;福利中心內,面對腦癱孩子,工作人員不厭其煩地幫助其站立、挪步……在江蘇省泰州市委網信辦組織的「e路同行 共奔小康」走進民政網絡主題活動中,一幕幕動人的情景、一項項實實在在的民生舉措,讓與會者感受到泰州民政的民本情懷
  • 關於機構養老問題的調研報告
    在政府主導下,通過中央設立專項補助投資、增加福利彩票公益資金投入、給予建設補貼或運營補貼、保障用地、信貸支持和政府採購等政策支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採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購買服務、補助貼息等多種模式,引導和鼓勵企業、公益組織和其他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運行和管理。「十二五」期間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 完善家庭養老支持政策 廣東將大力發展「家庭養老床位」
    羊城晚報訊 記者符暢,通訊員莫冠婷、李宇棟報導:8日至9日,廣東在雲浮市召開全省居家社區和農村養老服務推進會,套開省養老服務部門間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據悉,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養老機構1834家(其中,農村敬老院1186家),養老床位48.27萬張(其中,農村養老床位22萬張),比「十二五」末分別增長了41.3%和108%;全省建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超過1.2萬個;1737名社工以「社工+志願者」的方式提供養老服務,累計走村入戶服務26.3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