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 武術世錦賽項目科普

2021-01-11 上海體育SHTY

距離武術世錦賽開幕只有10天啦!

小體繼續為你帶來

武術世錦賽比賽項目科普系列

第四集《形意拳》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什麼是形意拳?

形意拳是我國傳統武術中的一個優秀拳種,它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哲學、醫學、養生學等民族文化智慧,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300多年來廣泛流行於我國的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北方各省。

形意拳是一種特別強調外形與內在意識高度統一的拳術。要求「心意誠於中,肢體形於外「,」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象形取意、仿形會物「。因此也稱」心意拳「或」心意六合拳「。

形意拳基本內容為三體式樁功、五行拳和十二形拳。三體式為形意拳獨有的基本功和內功訓練方式,有「萬法源於三體式」之稱。五行拳結合了金、木、水、火、土五行思想,分別為劈拳(金)、鑽拳(水)、崩拳(木)、炮拳(火)和橫拳(土);十二形拳是仿效十二種動物的動作特徵而創編的實戰技法,分別為龍形、虎形、熊形、蛇形、駘形、猴形、馬形、雞形、燕形、鼉形、鷂形、鷹形 。

形意拳的特點

形意拳動作大多直來直往,一屈一伸,節奏鮮明。發拳時,擰裹鑽翻,與身法、步法緊密相合。動作要求沉著穩健,快速完整。

由於形意拳動作對稱、嚴格、完整、和諧,所以長期系統地練習形意拳能使主動肌、協同肌和對抗肌的大腦皮層相應的運動中樞之間具有高度的精確性和協調性,而且能使運動中樞與植物神經之間也具有高度的準確性和共濟的協調性,從而改善各中樞之間的協調性。

近代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形意拳得到了快速發展,由北方傳播到祖國的四面八方甚至世界各地。2011年5月23日,形意拳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來源:綜合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武術世錦賽項目科普:形意拳,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
    距離武術世錦賽開幕只有10天啦!小體繼續為你帶來武術世錦賽比賽項目科普系列《形意拳》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什麼是形意拳?形意拳是我國傳統武術中的一個優秀拳種,它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哲學、醫學、養生學等民族文化智慧,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300多年來廣泛流行於我國的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北方各省。形意拳是一種特別強調外形與內在意識高度統一的拳術。要求「心意誠於中,肢體形於外「,」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象形取意、仿形會物「。因此也稱」心意拳「或」心意六合拳「。
  • 實戰性武術-形意拳
    形意拳,又稱行意拳,中國傳統拳術之一。據傳最初創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際可(1602年—1680年)。形意拳創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神與氣合,氣與意合,意與力合,肩與肘合,胯與膝合,手與足合。現行流傳的形意拳為道光年間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礎上改革創立而成,形意拳講究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後世尊李洛能為形意拳祖師。
  • Justice盛夏新款「形意拳」上市,接招吧
    七萬滑手關注的滑板媒體順四時,適寒暑,Justice盛夏新款「形意拳Justice「國風」不斷,全新呈現以國粹武術為靈感的「形意拳」系列。,講究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因此又叫心意六合拳,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
  • 形意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形意拳與太極拳、八卦掌齊名,同屬內家拳。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差別。形意拳,又稱行意拳。雖然起源說法不一,但廣泛認可的最初創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濟市)姬際可。形意拳創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要知道形意拳是心意拳的增強版,而不是獨立出來的東西。現行流傳的形意拳為道光年間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礎上改革創立而成,形意拳講究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 。後世尊李洛能為形意拳祖師。
  • 形意拳柔練法
    凡練形意,入門首須站樁,或為而且每次練完後必散步拍打以消火氣山西派形意拳入門先練柔勁之法,我個人認為是入門捷徑。較先習明勁可更快領悟形意拳實質。即便無太大成就,總不致於流入左道,初學者不妨一試。練明勁為外剛內柔,要求外形發剛勁,內意柔自然。而練柔勁則要在周身和順後逐步做到外形雖柔,內意卻是堅剛,一舉一動,圓活而沉實,動作到位後,不管發勁與否,總帶著剛的意識,心中稍微一動,便從丹田發抖摟之力。
  • 形意拳「懂勁知法」者才是上乘功夫
    拳經云:「武藝雖精竅不真,費盡心機枉勞神。」今將尚派練功、找勁之秘公之於此,願與識家、同道共勉。 二、鷹捉與劈拳之異同 尚派形意在築礎建基的五行拳之外,比別人多出一趟名為「鷹捉」的拳,而且特別重視它,列為母拳,稱之為開啟形意奧秘之門的金鑰匙。五行拳中的劈拳,多數人都以俯掌的練法來代替,尚派形意用的是立拳而非俯掌。
  • 武術形意拳--劈拳勁力練法
    劈拳的動作極其簡單,嚴格地講劈拳就兩個動作,上一步鑽一拳,再上一步劈一掌。如果複雜點說再加上回身和起式、收式動作。但我們不能小瞧了這兩個動作,它代表的是兩個勁路(若細論它又內涵著若干種勁道)。實踐證明,初學者對劈拳勁路的認知,越簡單越好,不要太複雜了,搞複雜了一個勁也練不出來。相對來講,在傳統武術中形意拳是比較剛硬的拳種。但本門的練法,第一步功是慢練、練柔、不發力。
  • 他是日本''拳聖'',面對誇獎卻說:我的中國師傅才是最厲害的
    不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地表最強實戰武術''可不是吹的,這是日本《格鬥Kァカヅヅ》綜合格鬥雜誌認真挑選出了20世紀最強的10位武術家,不拘泥於日本本國,選的是世界上最能打的10個人,其中就有一位被稱為日本''拳聖''的澤井健一。
  • 南京著名武術大師張金生先生之太極拳形意拳
    張金生先生與武術結緣始於1950年,恰逢形意拳大師、全國武林五壽星之一的時佩文(原名時蘊章)先生和少林拳名師馬明鑫先生在位於南京市府西街的城隍廟教授拳術。張金生先生摯友餘金根患肺疾已深,吐血逾升,醫生宣告不治。有人建議除日常休養外,可習拳健身。餘金根得知時佩文先生在城隍廟教拳後即前往拜師,練習形意拳半年有餘,精神漸增。遂去醫院,醫生驚其健在,做X光透視,肺部病灶已然鈣化。
  • 首屆形意拳網絡大賽通知
    形意拳國際大聯盟以弘揚形意拳為己任,通過品牌授權,拓寬發展渠道,利用現代網絡信息平臺,為形意拳傳承人及愛好者提供更便捷的武術交流學習機會,展現形意拳傳承人的精神風貌和浩然正氣,發展壯大形意拳隊伍,弘揚形意拳文化。
  • 形意拳傳人郭志東先生演練的散手連拳
    由於從小體弱多病,13歲時,經二爺爺介紹拜豐鎮著名武術家馬德山先生為師,學習彈腿,長花拳類武術傳統套路及各種器械和形意拳,尤其擅長形意拳。跟隨馬德山先生習武十年,在馬德山先生的悉心傳授下,加之自己刻苦學習,認真練功,深得「形意拳」精髓,成為「河北形意拳"第六代傳人。後期又師承一代太極宗師、中國武學泰鬥馮志強老先生修煉心意混元太極,是馮志強先生的得意弟子、高徒和重要傳人,是真正實戰派的太極通家。
  • 綻放傳統武術的魅力——形意拳故裡的「武」「校」聯動實踐
    新華社太原12月9日電 題:綻放傳統武術的魅力——形意拳故裡的「武」「校」聯動實踐新華社記者王菲菲出拳、掄肘、頂膝、掃腿……練功房內,12歲的小平眼神堅定,步伐穩健,一招一式中,形意拳風採盡顯。「我喜歡練拳。」一套拳練完,頭頂出了一層細密的汗,小平過來禮貌地與記者打招呼。
  • 形意拳:中華真功夫尋根永濟
    武術,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文化內涵博大精深,是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而誕生於山西永濟的形意拳,則是中華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 形意拳與晉商
    一、形意拳形意拳乃中華民族之國粹,是我國四大拳種之一。她起源於山西永濟縣,發展完善於山西晉中一代,傳播於海內外。目前已列入武術院校的重點課程,為全民健身做出了貢獻。1935年,在孔祥熙(中央政府財政部長)資助下,太谷成立了國術館;布學寬任館長,國術館成為"三晉"武術活動中心。以拳會友,切磋拳藝,培育後人起到促進作用。布學寬指導下,在研究形意拳套路基礎上,側重於散打(撕扒)訓練項目。吸引了省內,外形意拳愛好者參加國術館活動。湧現出一批技擊能手,如張永義、孟立綱、呂家麟、吳立孝、車採藻、孫德義、閻芝蘭、吳連富、梁煥章等。
  • 緬懷形意拳大師李文彬先生往事
    陝西著名武術家張桐感慨地說:「這趟劍是形意的寶貝!」上海武術名家蔡龍雲也感嘆地說「形意拳練得真神 !」。雲南武術名家沙國政先生為當代形意名家,擅長形意拳、八卦掌等。賽會後國家體委成立形意拳研究組,由李先生任組長,組員有山西李三元、李桂昌、武躍文、北京吳玉寶、許小魯、雲南沙國政等,在創編形意拳健將套路過程中,每個人都提出了不同練法進行比較以便擇優。李先生的動作和練法受到任同。所以那次編的形意拳健將套路有半數以上動作是採納他的練法,並由他編寫了形意競賽規程和技術要求。
  • 論形意拳與仿生學的淵源關係
    隨著生產的需要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先是模仿生物的簡單外形,隨之逐漸發展到模仿生物複雜器官的機能。這樣,生物學和工程技術互相滲透,彼此結合,從而產生一門嶄新的邊緣學科——仿生學。許多科學家不斷探索生物界的奧秘,使它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仿生學的起源很早,人類通過魚類遊泳本領,領會了船舶設計的改進方向;從飛鳥翱翔的啟發,發明了飛機。我國傳統武術和保健功法中,更有源遠流長的樸素性的仿生練法。
  • 形意拳培訓班_八極拳協會
    形意拳培訓班,八極拳協會,(三)面向社會開展培訓教學,配合主管部門普及宣傳傳統武術文化;組織參加專業比賽,開展學術研究與交流活動。, 在濟南的部分大學內設分會傳授培訓班。簡介形意拳 形意拳是中國武林大名拳之一,屬內家拳系。它健身、技擊並行不悖,是優秀武術拳種。
  • 他是民國武術大師,形意拳無人可敵,解放後做了什麼被槍斃?
    他是民國武術大師,形意拳無人可敵,解放後做了什麼被槍斃?說到民國時期,除了有戰爭之外,其實很多傳統藝術和武術都在蓬勃發展,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成龍的功夫電影也讓很多人對武術痴迷,其實在民國時期,有一個武術大師,他的一手形意拳無人可敵,本來以為他也能和葉問等武術宗師一樣,成為一代名家,但是沒想到的是,解放之後他竟然被槍斃了,他究竟做了什麼呢?
  • 凌云云課堂,一起來學形意拳(文末福利)
    在我們徐匯區的凌雲社區還有一個傳統體育項目:形意拳。形意拳是中國傳統拳術之一,與太極拳、八卦掌並稱為「三大內家拳」,既是獨樹一幟的武術運動形式,也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形意拳」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六批上海市級非遺名錄,保護單位是上海梅隴文化館。在我們徐匯區,活躍著一批形意拳的愛好者。
  • 形意拳之精髓
    劈拳的動作極其簡單,嚴格地講劈拳就兩個動作,上一步鑽一拳,再上一步劈一掌。如果複雜點說再加上回身和起式、收式動作。但我們不能小瞧了這兩個動作,它代表的是兩個勁路(若細論它又內涵著若干種勁道)。實踐證明,初學者對劈拳勁路的認知,越簡單越好,不要太複雜了,搞複雜了一個勁也練不出來。相對來講,在傳統武術中形意拳是比較剛硬的拳種。但本門的練法,第一步功是慢練、練柔、不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