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賈元春的判詞「虎兕相逢大夢歸」,賈家滅亡真相隱藏其中

2021-01-09 君箋雅侃紅樓

很多版本都寫「虎兔相逢大夢歸」。但按照原本原意考證,我更認為是「虎兕相逢大夢歸」。

據《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 就講了虎兕單猛虎與犀牛猛獸,又指兇惡的人。而漢王逸《九思·逢尤》:「虎兕爭兮於廷中。」這裡就有點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意味了。

我認為《紅樓夢》講述了一個官僚家族的興衰史,其後必然會有政治鬥爭的存在。這不是《甄嬛傳》,但王朝的進程從來不缺政治鬥爭。

一,從忠順王和吳天家(無天家)看賈家的立場。

《紅樓夢》的官場存在兩個派系大家都知道。但皇宮裡也有兩個皇帝不知道大家注意沒?而就出現在元春晉封賢德妃出現省親這種重來沒有過的事。

「當今自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盡孝意,因見宮裡嬪妃才人等皆是入宮多年,拋離父母音容,豈有不思想之理?」

皇帝下旨讓嬪妃家人定期進宮看望,但太上皇下旨只要家裡有省親別院的就可以回家省親。皇帝很節省,太上皇很浪費。這兩個意見要是你,你聽誰的?賈家聽了太上皇的。與他們一起的是周貴人家,還有吳貴妃(無貴妃)的父親吳天家(吳天家),這個無貴妃和吳天家很明顯表示了藐視皇權的意思。元春是貴妃,又出了個無貴妃,我認為元春這個貴妃有問題。

梳理完了這個我們突然發現賈家原來更聽太上皇的話,和賈家一樣行為的叫吳天家(無天家),而總和賈家過不去的卻叫忠順王,這根本就不意外皇帝為什麼最後抄了賈家的家。因為他們心中「無天家」,而皇帝喜歡對自己「忠順」的人,而不是對太上皇言聽計從的。

二,虎兕相逢是新舊勢力重新洗牌。

歷史上發生過太多的新舊勢力重新洗牌的殘酷鬥爭。而這段鬥爭就隱藏在《紅樓夢》歌舞昇平背後。賈家最大的問題是不知感恩現在的皇帝。在新皇登基後徹底沒有調整忠誠態度。

以賈家為代表的四王八公同氣連枝,四大家族是又一個小的細分。這些老牌勢力深耕皇朝幾十年,腐化墮落,已經嚴重影響了國家政策方針。皇帝要想動他們,就必然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而且一定要有完全的準備,也要試探這裡邊有誰是忠心的,有誰已經徹底無法救藥了。

所以類似像賈元春晉封賢德妃就屬於這種試探之一。我曾經說這一段時舉了《甄嬛傳》的華妃的例子。皇帝要收拾年羹饒之前,就各種給予華妃優待和權利,麻痺了年羹饒,直到最後時機成熟,一擊必中!

賈家一家不值得皇帝如此用心,但這些老牌勢力要想一網打盡,就需要更加深謀遠慮。

我認為新皇帝明顯更喜歡文官,所以林如海很受器重。可唯一能救賈家的人卻提前死了。而賈家為代表的武功世家已經越來越不受重視。甚至成了新皇執政的阻礙。而比賈家更早被消滅的是義忠親王老千歲。這裡有個「義」字顯然有武功成名的意思。而老千歲也明顯是先皇的人。而他犯事了。連準備好的壽材都用不上了。其後被秦可卿給用了。我認為這就是賈家覆滅的導火索。

綜上,賈元春晉封賢德妃是一個信號,表明元春並不是受寵才被晉封。而是皇帝有目的一次行為。這應該是一整套的行為,不光針對賈家。賈家只是一環。甚至賈家的勢力不過是從眾的一環而已。而「虎兕相逢大夢歸」我認為就是朝中新舊兩個勢力的一次攤牌。賈家因為不能夠及時站到皇帝的一面,心中「吳天家」,最後被抄家,覆滅。這件事清朝前期發生過很多次。江南織造曹家還有和珅最有代表性。他們都忠於老皇帝,結果都被新皇帝幹掉了。

所以最後我們就知道,虎兕相逢不會是賈家和敵對勢力。只能是新舊兩股勢力的對決。而最先犧牲的,一定從皇帝身邊的人開始。就像年羹饒的妹妹華妃一樣,元春最先倒黴。元春死,就是賈家倒黴的開始,其他還用說麼?不說了!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非常感謝 !

相關焦點

  • 「虎兕相逢大夢歸」,賈元春在皇宮發現的真相,賈家難逃抄家
    關於「虎兕相逢大夢歸」,有版本是「虎兔相逢大夢歸」,個人認為「虎兕相逢大夢歸」更適合,因為元春的判詞圖畫描繪的「弓」,與「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孰之過」的都指向「軍事衝突」這個本質。
  • 虎兕相逢大夢歸,賈元春在宮中發現,針對賈家持續20年的陰謀
    紅樓夢真事隱之七|虎兕相逢大夢歸|作者|君箋雅侃紅樓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事隱」最後一期,講講賈元春的判詞「虎兕相逢大夢歸」。關於「虎兕相逢大夢歸」,有版本是「虎兔相逢大夢歸」,個人認為「虎兕相逢大夢歸」更適合,因為元春的判詞圖畫描繪的「弓」,與「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孰之過」的都指向「軍事衝突」這個本質。
  • 元春:「虎兕相逢大夢歸」中的「兕」該怎麼念,什麼意思?
    小編前幾天寫了一篇分析元春省親時皇家規矩的文章,在看新版《紅樓夢》電視劇的時候,發現裡面的插曲把元春的判詞,「虎兕相逢大夢歸」中的「兕」念作了「兔」。當時小編就覺得不對勁,還以為自己記錯了,後來又查找了資料,才知道是新版電視劇搞錯了。
  • 讀懂「榴花」含義,才知晉升貴妃的真相
    賈元春判詞圖畫,畫了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弓主軍事和殺伐。香櫞隱喻沒有福壽不得恩寵。賈元春的結局會「虎兕相逢大夢歸」也就不奇怪了。不過金陵十二釵薄命冊,每個人都由圖畫和判詞兩部分組成。圖畫當然最重要,可判詞作為圖畫解釋,能更直接的表現出圖畫的意思,也是重要線索。賈元春的判詞前後矛盾不免令人好奇。
  • 她判詞中的「虎兕相逢」有何深意?
    從現有的文本內容,我們很難推斷出來;「三春爭及初春景」,歷來也有很多解釋,有的認為是賈家三春都希望能夠得到元春的榮耀;也有的認為是賈府在元春省親後三年就大廈將傾;總之,這一句,是描述了元春與賈府之間的某種關係;而末一句「虎兕相逢大夢歸」,卻毫無疑問指出了賈元春的死因。有很多版本,此處是「虎兔相逢大夢歸」。三順認為,「虎兕」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 《紅樓夢》裡賈元春的判詞透露了什麼秘密?紅樓死結指的是什麼?
    《紅樓夢》第五回的判詞裡面,預示了賈元春今後的命運,由此可以推測,曹雪芹的八十回之後,賈元春的戲份會增多。《紅樓夢》的第五回,以詩句形式,對書中一些主要人物的最終命運做了暗示。這些詩句暗示,就是「判詞」。
  • 賈元春的四句判詞講了啥?了解弓和香櫞的含義後,倒吸一口涼氣
    判詞圖畫是判詞的眼,真正理解了賈元春判詞的內容,一股肅殺之氣撲面而來,不禁令人倒吸一口涼氣,有大不妙的預感油然而生。 如果「二十年來辨是非」,是一句略帶諷刺的判詞,結合賈元春進宮多年不被皇帝喜歡,晉升賢德妃後不得寵,是其人生格局的體現。 不過「二十年來辨是非」不應該只是賈元春的個人判詞,還要結合判詞中兩方勢力敵對,對她造成毀滅性打擊解讀。
  • 蔣玉涵:讓兩個王爺為他爭奪的男人,才是賈家抄家的「導火索」
    如果再反推回去,忠順親王→賈家→賈寶玉→蔣玉菡→北靜王,才是一條清楚的「矛盾鏈」。賈寶玉不巧成了雙方矛盾的中心點,所謂導火索。如果再清楚一點,結合北靜王出席秦可卿葬禮拉攏賈家。忠順親王上門刁難賈家。反映的是北靜王、賈家、忠順王三家的拉鋸戰。二王爭一個戲子波及賈寶玉,根源就是在爭賈寶玉和賈家。
  • 虎兕相逢大夢歸:元春命運之謎
    這是《紅樓夢》中第五回裡,作者給元春的判詞,概括了元春的命運。怎麼理解這四句話呢?我認為是這樣的——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是說元春在宮裡度過了二十個春秋之後,懂得了不少道理。所以在她青春年少的時候,才能像火紅的石榴花開那樣,光彩照人,被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是非」即「對錯」也即道理。
  • 賈元春判詞虎兕相逢新解:賈家五點不臣之心導致皇帝出手剷除異己
    第二,以新皇帝為首的忠順親王,仇都尉一方。之所以是新皇帝,因為十六回說到元春省親,講了宮中有太上皇。按年限看這個皇帝絕不是給林如海家續爵,封賈政恩科的皇帝。忠順親王可以肯定是宗室之人,要麼是叔叔,要麼是兄弟,屬新皇帝勢力是不言而喻的。賈家近百年家族,和忠順王府素無往來,隱隱還有敵意,也證明忠順王是新勢力,不然不會幾十年沒來往。而兩家素無來往也說明兩方面矛盾的不可調和。
  • 線索便隱藏在這一道聖旨中
    然而從賈元春的判詞中看,「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暗示元春省親的過後兩個春天后失寵的,並死於宮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她突然又失寵了呢? 賈璉應得慢了些就遭到了周太監的不滿,問人要錢還這麼趾高氣昂,看來太監們向賈府伸手要錢由來已久。
  • 《紅樓夢》:元春的判詞出現的兩種情況,究竟那一種更符合本意
    在《紅樓夢》裡,關於元春的判詞因為版本的不同而出現了兩種情況。但在小白看來,還是認為第二種情況更可靠一些。第一種情況:虎兔相逢大夢歸。元春判詞中的這句話,本意是,人們遇到虎年、兔年時,會行大運,但隨後的「大夢歸」,又似乎是對這種意思的諷刺。
  • 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的判詞,揭秘古代封建社會女子的真實寫照
    今天,我們一起剖析"金陵十二釵"中的林黛玉、賈元春、薛寶釵、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根據她們的判詞來感受她們的生活和人生歷程。賈元春是賈家最大的政治靠山,她的命運關乎賈府興衰,只有在後宮謹小慎微,步步為營,為家族謀得聖上青睞。
  • 賈家抄家後,賈蘭金榜題名非常難,李紈母子的經歷和努力令人欽佩
    李紈在太虛幻境薄命司的判詞,預示了她和兒子賈蘭的最終結局。李紈年輕守寡,僥倖有兒子賈蘭。她一門心思培養賈蘭,即便賈家抄家都不忘初心,最終為賈家點燃復興之火,賈蘭金榜題名,爵祿高登。李紈得以母憑子貴得封誥命。只可惜留給她的時間不多了,人到老年黃泉路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