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前幾天寫了一篇分析元春省親時皇家規矩的文章,在看新版《紅樓夢》電視劇的時候,發現裡面的插曲把元春的判詞,「虎兕相逢大夢歸」中的「兕」念作了「兔」。當時小編就覺得不對勁,還以為自己記錯了,後來又查找了資料,才知道是新版電視劇搞錯了。那個「兕」應該讀作「四」,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是一種長得像犀牛的瑞獸。《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的那個長得像牛的坐騎就叫「兕」,後來用來比喻象牛一樣的怪物。
「虎兕」兩個字連在一起最早見於《論語·季氏》,其中有一句」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這句話是孔子對自己的兩個弟子冉有和季路說的,意思是說,老虎和犀牛從籠子裡跑出來了,貴重的龜玉在匣子裡被毀掉了,是誰的錯?非常明顯,是看守人員和保管人員的錯,同時暗喻季氏要攻打顓臾的錯誤。
所以,「虎兕」兩個字應該指老虎和犀牛,是兩種怪獸,也可以暗喻兩種勢力。「虎兕」兩個字又出現在元春的判詞中,「虎兕相逢大夢歸」暗喻了元春的死亡時間或者原因。有人因為「兕」念「兔」,說元春死於虎年免月,小編覺得這種說法不可信。「虎兕相逢」四個字應該暗喻元春的死因是兩大勢力的交鋒,是勢力敗亡的犧牲品。
以上由「喜歡讀書的女生」原創寫作,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