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寫情,但涉及政治就一定有鬥爭,卻不一定為了寫鬥爭。由於賈元春是皇妃,生活在皇宮,難免讓人與宮鬥產生聯想。可以肯定元春封妃一定會在後宮攪入鬥爭,但《紅樓夢》不寫,我們就無緣得見。關於元春的死因,有一句判詞說:虎兕(兔)相逢大夢歸,因為版本不同,到底是虎兕還是虎兔,這確實是個問題。
虎兔的說法認為元春是在寅卯之交的時間去世,她去世後,賈家失去庇護而土崩瓦解。支持這個說法的前提是賈元春封妃是榮寵。賈家省親是皇帝的恩典。最後元春去世,賈家也一敗塗地。這裡元春是主導,我本人不支持這一說。虎兔一說根本沒有咀嚼的味道,乾巴巴的不符合文學性。
虎兕的說法就有意思多了。虎兕本就是勢均力敵的兩種猛獸,這兩種兇狠的動物碰撞,必有一傷。宋朝周密有《齊東野語·景定彗星》:「 董宋臣 巨奸宄也,乃優縱之,以出虎兕之柙,人心怨怒,致此彗妖。」
虎兕作為兩股勢力的代表,顯然更貼切。那麼《紅樓夢》中有兩股勢力麼?還真的有。
第一,以北靜王為首的四王八公。他們忠於老皇帝,是王朝的建立者。雖然老人盡去,但他們屬於王朝最大最頑固的既得利益者。老皇帝對這些家庭非常優待,基本要啥有啥。林如海家明明三世襲爵完事,竟然又多給了一世。賈政明明要科舉,竟然直接給了主事之職,這是多大的恩寵和榮耀。當時的皇帝,可謂將四王八公這些勢力當成左膀右臂。他們也對老皇帝無限盡忠。
第二,以新皇帝為首的忠順親王,仇都尉一方。之所以是新皇帝,因為十六回說到元春省親,講了宮中有太上皇。按年限看這個皇帝絕不是給林如海家續爵,封賈政恩科的皇帝。忠順親王可以肯定是宗室之人,要麼是叔叔,要麼是兄弟,屬新皇帝勢力是不言而喻的。賈家近百年家族,和忠順王府素無往來,隱隱還有敵意,也證明忠順王是新勢力,不然不會幾十年沒來往。而兩家素無來往也說明兩方面矛盾的不可調和。
賈家作為老牌勢力,又是皇帝的老丈人,按理責無旁貸的是皇帝的人。可四王八公是一個整體,他們才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就使得他們必須步調一致,賈家也絕不可能倒戈。更可悲的是四王八公這一股勢力要挾皇帝,藐視皇帝都通過賈家表現出來。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登基並不是所有人都立即效忠以四王八公為首的老牌勢力自以為老資格,既不想幹活,還想要吃好喝好當大爺,皇帝要掌權也需要培植自己的勢力,這樣必然引發矛盾。作為新皇帝來說,誰聽話,少花錢多幹事就用誰。這一點和焦大何其相似。
「有了好差事就派別人,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爺蹺蹺腳,比你的頭還高呢!二十年頭裡的焦大太爺眼裡有誰?別說你們這一起雜種王八羔子們!」 那焦大哪裡把賈蓉放在眼裡,反大叫起來,趕著賈蓉叫:「蓉哥兒,你別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兒。別說你這樣兒的,就是你爹、你爺爺,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個人,你們就做官兒享榮華受富貴?你祖宗九死一生掙下這家業,到如今了,不報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來了。不和我說別的還可,若再說別的,咱們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
焦大醉罵最大的意義就在於他罵出了賈家這些開國老臣的心聲。一句「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等同謀逆!試問有逆心(未必敢)的四王八公勢力,皇帝如何敢用,不是遲早要有一次清算。那清算的時候不正是虎兕相逢?
至於賈家等四王八公的不臣之心的證據:
第一,秦可卿葬禮的變規模;
第二,北靜王等四王八公人等悉數出場,四王是領袖北靜王做代表,八公的孫子輩都來參加,因為八公都死了。孫子也等同賈赦,賈珍等;
第三,北靜王隨手將皇帝御賜的手串擼給了賈寶玉;
第四,四王八公一系列展示肌肉,展示團結的行徑,倒逼皇帝不得不做出回應,果然葬禮後元春就晉升賢德妃了。
第五,響應太上皇旨意修蓋大觀園迎接元春省親。
賈元春的悲哀是她在夾縫之中對於四王八公勢力還是皇帝的勢力來說都是棋子。當十六回賈璉口中說出太上皇的時候一切已經真相大白,四王八公屬於太上皇勢力,太上皇竟然反駁了皇帝的旨意,讓妃子史無前例(就是鬧笑話)的省親,這是巨大的政治危機。只要是皇帝就絕不可能等閒視之。所以兩方最後攤牌的結果是:虎兕相逢大夢歸!
對於賈元春來說,她的死,代表了皇帝準備好了,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幹掉四王八公這些人,他就可以說得算了。而對於賈家來說,可能還洞悉不到如此嚴重,還像焦大一樣罵罵咧咧以為皇帝還像以前的皇帝一樣不敢把他們怎麼樣,所以元春曲子還有一句:天倫啊,需要退步抽身早!就是告誡家族,皇帝要動手了,你們快想辦法脫離四王八公勢力,及早抽身自保。可惜,已經晚了!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歡迎收藏轉發。非常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