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二回 逞強項再登幕府 走風塵初入京師

2021-02-13 讀行者讀行

第七十二回 逞強項再登幕府 走風塵初入京師

  「前一夜藩臺因為得了幕友、兒子鬧事,被河泊所司官捉去的信,心中已經不悅,及至兩次去討不回來,心中老大不舒服。暗想這河泊所是甚麼人,他敢與本司作對!當時便有那衙門舊人告訴他,說是這河泊所本來是前任制臺的幕賓,是制臺交代前任藩臺給他這個缺的。藩臺一想,前任藩臺便是現任的撫軍,莫非他仗了撫軍的腰子麼。等到天明,便傳伺候上院去,把這件事囁囁嚅嚅的回了撫臺。撫臺道:『這個人和兄弟並沒有交情,不過兄弟在司任時,制軍再三交代給他一個缺,恰好碰了河泊所出缺,便委了他罷了。但是聽說他很有點才幹。昨夜的事,他一定明知是公子,但不知他要怎樣頑把戲罷了。我看他既然明知是公子,斷不肯僅於回首縣,說不定還要上轅來。倘使他到兄弟這裡,兄弟自當力為排解,叫他到貴署去負荊請罪;就怕他逕到督憲那裡去,那就得要閣下自己去料理的了。』藩臺聽說,便辭了撫臺,去見制臺。喜得制臺是自己同鄉世好,可以無話不談的。一直上了轅門,巡捕官傳了手本進去,制臺即時請見。藩臺便把這件事,一五一十的回明白了,又說明這河泊所焦理儒系前任督憲的幕賓。制臺聽了這話,沈吟了一會道:『他若是當一件公事,認真回上來,那可奈何他不得,只怕閣下身上也有點不便。這個便怎生區處?」藩臺此時也呆了,垂手說道:『這個只求大帥格外設法。』制臺道:『他動了公事來,實在無法可設。』藩臺正在躊躇,那巡捕官早拿了河泊所的手本上來回話了。制臺道:『他一個人來的麼?』巡捕道:『他還帶了兩個犯人、一個受傷的同來。』藩臺起初只知道兒子和師爺在外鬧事,不曾知道打傷人一節,此刻聽了巡捕的話,又加上一層懊惱。制臺便對藩臺說道:『這可是鬧不下來了!或者就請了他進來,你們彼此當面見了,我在旁邊打個圓場,想來還可以下得去。』藩臺道:『他這般倔強,萬一他一定頂真起來,豈不是連大帥也不好看?』制臺忽然想了一個主意道:『有了。只是要閣下每月津貼他多少錢,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霎時間就冰消瓦解了。』藩臺道:『終不成拿錢買他?』制臺道:『不是買。你只管每月預備二百銀子,也不要你出面,你一面回去,只管揀員接署河泊所就是了。』藩臺滿腹狐疑,不便多問,制臺已經端茶送客。一面對巡捕說:『請焦大老爺。』向來傳見末秩沒有這種聲口的,那巡捕也很以為奇,便連忙跑了出去。藩臺一面辭了出來,走到麒麟門外,恰遇見那巡捕官拿著手版,引了焦理儒進去。那巡捕見了藩臺,還站了一站班;只有理儒要理不理的,只望了他一眼。藩臺十分氣惱,卻也無可如何。理儒進去見了制臺,常禮已畢,制臺便拉起炕來;理儒到底不敢坐,只在第二把交椅前面站定。制臺道:『老兄的風骨,實在令人可敬!請上坐了,我們好談天。將來叨教的地方還多呢。』理儒只得到炕上坐了。制軍又親手送過茶,然後開談道:『昨天晚上那件事,兄弟早知道了。老兄之強項風骨,著實可敬!現在官場中那裡還有第二個人!只可惜屈於末僚。兄弟到任未久,昧於物色,實在抱歉得很!』理儒道:『大帥獎譽過當,卑職決不敢當!只是責守所在,不敢避權貴之勢,這是卑職生性使然。此刻開罪了本省藩司,卑職也知道罪無可逭,所以帶印在此,情願納還此職,只求大帥把這件事公事公辦。』說著,在袖裡取出那一顆河泊所印來,雙手放在炕桌上。制臺道:『這件事,兄弟另外叫人去辦,不煩閣下費心;不過另有一事,兄弟卻要叨教。』說罷,叫一聲『來』,又努一努嘴,一個家人便送上一副梅紅全帖。制臺接在手裡便站起來,對理儒深深一揖,理儒連忙還禮。制臺已雙手把帖子遞上道:『今後一切,都望指教!』理儒接來一看,卻是延聘書啟老夫子的關書,每月致送束脩二百兩。便連忙一揖道:『承大帥栽培,深恐駌駘,不足以副憲意!』制臺道:『前任督憲,是兄弟同門世好,最有知人之明,閣下不以兄弟不才,時加教誨,為幸多矣!』當下又談了些別話,便把理儒留住。一面叫傳藩司,一面叫人帶了理儒進去,與各位師爺相見。「原來那藩臺並不曾回去,還在官廳上,一則等信息,二則在那裡抱怨師爺,責備兒子。一聽得說傳,便連忙進去。制臺把上項事,仔細告訴了一遍,又道:『一則此人之才一定可用,二則藉此可以了卻此事。閣下回去,趕緊委人接署。此後每月二百兩的束脩,由尊處送來就是了。』藩臺聽說,謝了又謝。制臺又把那河泊所的印,交他帶去道:『也不必等他交代,你委了人,就叫他帶印到任便了。』藩臺領命辭去。從此焦河廳又做了總督幕賓。總是他生得人緣美滿,這位制軍得了他之後,也是言聽計從,叫他加捐了一個知縣,制臺便拜了一個折,把他明保送部引見。回省之後,便署了一任香山,當了好些差使。從此連捐帶補的,便弄了個道臺。就此一帆風順,不過十年,便到了這個地位。只可憐他那姑丈,此刻六十多歲了,還是一個廣東候補府,自從署一任潮州下來,一直不曾署過事。你說這宦海升沈,有何一定呢。」

  我本來和宗生談的是焦侍郎不善治家庭的事,卻無意中惹了他這一大套,又被我聽了不少的故事。當下夜色已深,大家安睡一宿,次日便分路而行。

  我到河西務料理了兩天的事,又到張家灣耽擱了一日,方才進京,在騾馬市大街廣升客棧歇下。因為在河西務、張家灣寄信不便,所以直等到了京城,才發各路的信,一連忙了兩天,不曾出門,方才料理清楚。因為久慕京師琉璃廠之名,這天早上,便在客棧柜上問了路徑,步行前去,一路上看看各處市景。街道雖寬,卻是坎坷的了不得;滿街上不絕的駱駝來往;偶然起了一陣風,便黃塵十丈。以街道而論,莫說比不上上海,凡是我經過的地方,沒有一處不比他好幾倍的。一路問訊到了琉璃廠,路旁店鋪,儘是些書坊、筆墨、古玩等店家。走到一家松竹齋紙店,我想這是著名的店家,不妨進去看看。想定了,便走近店門,一隻腳才跨了進去,裡邊走出一個白鬍子的老者,拱著手,呵著腰道:「你佇來了(你佇,京師土語,尊稱人也。發音時唯用一佇字,你字之音,蓋藏而不露者。或曰:『你老人家』四字之轉音也,理或然歟),久違了!你佇一向好,裡邊請坐!」我被這一問,不覺稜住了,只得含糊答應,走了進去。便有一個小後生,送上一枝水煙筒來;老者連忙攔住,接在手裡,裝上一口煙,然後雙手遞給我。那小後生又送上一碗茶;那老者也接過來,一手拿起茶碗,一手把茶託側轉,舀了一舀,重新把茶碗放上,雙手遞過了來,還齊額獻上一獻。然後自己坐定,嘴裡說些「天氣好啊,還涼快,不比前年,大九月裡還是很熱。你佇有好兩個月沒請過來了。」我一面聽他說,一面心中暗暗好笑。我初意進來,不過要看看,並不打算買東西;被他這麼一招呼,倒不好意思空手出去了,只得揀了幾個墨盒、筆套等件,好在將來回南邊去,送人總是用得著的。老者道:「墨盒子蓋上可要刻個上下款?」我被他提醒了,就隨手寫了幾個款給他。

  然後又看了兩種信箋。老者道:「小店裡有一種「永樂箋」,頭回給你佇看過的,可要再看看?」說罷,也不等我回話,便到櫃裡取出一個大紙匣來。我打開匣蓋一看產物。而環境的根本東西是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制度的,裡面是約有八寸見方的玉版箋,左邊下角上一朵套色角花,紙色極舊。老者道:「這是明朝永樂年間,大內用的箋紙,到此刻差不多要到五百年了,的真是古貨。你佇瞧,這角花不是印板的,是用筆畫出來的,一張一個樣子,沒有一張同樣兒的。」我拿起來仔細一看,的確是畫的;看看那紙色,縱使不是永樂年間的,也是個舊貨了。因問他價錢。老者道:「別的東西有個要價還價,這個紙是言無二價的,五分銀子一張。」我笑道:「怎麼單是這一種做不二價的買賣呢?」老者道:「你佇明見得很,我不能瞞著你佇。別的東西,市價有個上下,工藝有個粗細,唯有這一號紙,是做不出來的,賣了一張,我就短了一張的了。小號收來是三千七百二十四張,此刻只剩了一千三百十二張了。」我心裡雖是笑他搗鬼,卻也歡喜那紙,就叫他數了一百張,一共算帳。因為沒帶錢,便寫了個條子,叫他等一會送到廣升棧第五號。便走出來。那老者又呵腰打拱的一路送出店門之外,嘴裡說了好些「沒事請來談論」的話。

  我別過了,走到一家老二酉書店,也是最著名的,便順著腳走了進去。誰知才進了門口,劈頭一個人在我膀子上一把抓著道:「哈哈,是甚麼風把你佇吹來了!我計算著你佇總有兩個月沒來了。你佇是最用功的,看書又快,這一向買的是誰家的書,總沒請過來?」說話時,又瞅著一個學徒的道:「你瞧你,怎麼越鬧越傻了(傻音近耍字音,京師土諺,痴呆之意也)!老爺們來了,茶也忘了送了,煙也忘了裝了。象你這麼個傻大頭,還學買賣嗎!」他嘴裡雖是這麼說,其實那學徒早已捧著水煙筒,在那裡伺候了。那個人把我讓到客座裡,自己用袖子拂拭了椅子,請我坐下,然後接過煙筒,親自送上。此時已是另有一個學徒,泡上茶來了。那人便問道:「你佇近來看甚麼書啊?今兒個要辦甚麼書呢?」

  我未及回答,忽見一個人拿了一封信進來,遞給那人。那人接在手裡,拆開一看,信裡面卻有一張銀票。那人把信放在桌上,把銀票看了一看,縐眉道:「這是松江平,又要叫我們吃虧了。」說著,便叫學徒的,「把李大人那箱書拿出來,交他管家帶去。」學徒捧了一個小小的皮箱過來,擺在桌上。那箱卻不是書箱,象是個小文具箱樣子,還有一把鎖鎖著。那送信的人便過來要拿。那人交代道:「這鎖是李大人親手鎖上的,鑰匙在李大人自己身邊,你就這麼拿回去就得了。」那送信人拿了就走。這個當口,我順眼看他桌上那張信,寫的是「送上書價八十兩,祈將購定之書,原箱交來人帶回」云云。我暗想這個小小皮箱,裝得了多大的一部書,卻值得八十兩銀子!忍不住向那人問道:「這箱子裡是一部甚麼書,卻值得那麼大價?」那人笑道:「你佇也要辦一份罷?這是禮部堂官李大人買的。」我道:「到底是甚麼書,你佇告訴了我,許我也買一部。」那人道:「那箱子裡共是三部:一部《品花寶鑑》,一部《肉蒲團》,一部《金瓶梅》。」我聽了,不覺笑了一笑。那人道:「我就知道這些書,你佇是不對的;你佇向來是少年老成,是人所共知的。咱們談咱們的買賣罷。」我初進來時,本無意買書的,被他這一招呼應酬,倒又難為情起來,只得要了幾種書來。揀定了,也寫了地址,叫他送去取價。我又看見他書架上庋了好些石印書,因問道:「此刻石印書,京裡也大行了?」那人道:「行是行了,可是賣不出價錢。從前還好,這兩年有一個姓王的,只管從上海販了來,他也不管大眾行市,他販來的便宜,就透便宜的賣了,鬧的我們都看不住本錢了。」我道:「這姓王的可是號叫伯述?」那人道:「正是。你佇認得他麼?」我道:「有點相熟。不知道他此刻可在京裡?住在甚麼地方?」那人道:「這可不大清楚。」我就不問了。

  別了出來,到各處再逛逛。心中暗想:這京城裡做買賣的人,未免太油腔滑調了。我生平第一次進京,頭一天出來閒逛,他卻是甚麼「許久不來」啊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1957年1,「兩個月沒來」啊,拉攏得那麼親熱,真是出人意外。想起我進京時,路過楊村打尖,那店家也是如此。我騎著驢走過他店門口,他便攔了出來,說甚麼「久沒見你佇出京啊,幾時到衛裡去的,你佇用的還是那匹老牲口」,說了一大套。當時我還以為他認錯了人,據今日這情形看來,北路裡做買賣的,都是這副伎倆的了。正這麼想著,走到一處十字街口,正要越走過去,忽然橫邊走出一頭駱駝,我只得站定了,讓他過去。誰知過了一頭,又是一頭,絡繹不絕。並且那拴駱駝之法,和拴牛一般,穿了鼻子,拴上繩,卻又把那一根繩,通到後面來,拴後面的一頭。如此頭頭相連,一連連了二三十頭。那身軀又長大,走路又慢,等他走完了,已是一大會的工夫,才得過去。

  我初到此地,路是不認得的,不知不覺,走到了前門大街。老遠的看見城樓高聳,氣象雄壯,便順腳走近去望望。在城邊繞行一遍,只見甕城凸出,開了三個城門,東西兩個城門是開的,當中一個關著。這一門,是只有皇帝出來才開的,那一種嚴肅氣象,想來總是很利害的了。我走近那城門洞一看,誰知裡面瓦石垃圾之類,堆的把城門也看不見了。裡面擠了一大群叫化子,也有坐的,也有睡的,也有捧著燒餅在那裡吃的,也有支著幾塊磚當爐子,生著火煮東西的。我便縮住腳回頭走。

  走不多路,經過一家燒餅店,店前擺了一個攤,攤上面擺了幾個不知隔了幾天的舊燒餅。忽然來了一群化子,一擁上前,一人一個或兩個,搶了便飛跑而去。店裡一個人大罵出來,卻不追趕,低頭在攤臺底下,又抓了幾個出來擺上。我回眼看時,那新擺出來的燒餅,更是陳舊不堪,暗想這種燒餅,還有甚麼人要買呢。想猶未了,就看見一個人丟了兩個當十大錢在攤上,說道:「四十。」那店主人便在裡面取出兩個雪白新鮮的燒餅來交給他。我這才明白他放在外面的陳舊貨,原是預備叫化子搶的。

  順著腳又走到一個胡同裡,走了一半,忽見一個叫化子,一條腿腫得和腰一般粗大,並且爛的血液淋漓節變化。戰國末鄒衍開始把朝代更替和陰陽消息、五行生成、,當路躺著。迎頭來了一輛車子,那胡同很窄,我連忙閃避在一旁,那化子卻還躺著不動。那車子走到他跟前,車夫卻把馬韁收慢了,在他身邊走過。那車輪離他的爛腿,真是一發之頃,幸喜不曾碰著。那車夫走過了之後,才揚聲大罵,那化子也和他對罵。我看了很以為奇,可惜初到此處,不知他們搗些甚麼鬼。又向前走去,忽然抬頭看見一家山東會館,暗想伯述是山東人,進去打聽或者可以得個消息,想罷,便踱了進去。

  正是:方從裡巷觀奇狀,又向天涯訪故人。未知尋得著伯述與否,且待下回再記。

 

相關連結:

紅樓夢

三國演義

西遊記

水滸傳

進入公眾號,輸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或「怪現狀」可閱讀所有回目

點亮右下方在看分享本文

相關焦點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楔子
    到了上海,居住了十餘年。從前也跟著一班浮蕩子弟, 逐隊嬉遊。過了十餘年之後,少年的漸漸變做中年了,閱歷也多了;並且他在那嬉遊隊中,很很的遇過幾次陰險奸惡的謀害,幾乎把性命都送斷了。他方才悟到上海不是好地方,嬉遊不是正事業,一朝改了前非,回遍從前那些交遊,唯恐不迭,- -心要離了上海,別尋安身之處。
  • 民國名妓小鳳仙名動京師,寫給蔡鍔一首情詞,盡顯風塵女子的風骨
    小鳳仙生於1900年,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為躲避戰亂逃離了故鄉,開始賣唱為生,正式取名為「小鳳仙」。兩年後,她輾轉到達北京,13歲的小鳳仙已然成為一個豆蔻風華的美人坯子,於是便到八大胡同裡賣唱接客做生意。小鳳仙會的才藝很多,二胡、琵琶、古琴不在話下,而唱曲子甚至寫歌詞都是得心應手。
  • 目睹造句和解釋_目睹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巴金《〈家〉後記》:「在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常常被逼著目睹一些可愛的年輕生命橫遭摧殘。」]目睹在教材中的例句:1、「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是太空人遨遊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的感嘆。
  • 東方衛視《媽媽咪呀》盲人媽媽王蕾蕾時隔二十年再登T臺
    東方衛視《媽媽咪呀》盲人媽媽王蕾蕾時隔二十年再登T臺 2017-05-20 10:46: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姚濬昌與曾國藩幕府
    這種風格的作品,殆出於飽經憂患的中年詩人之手,無足為奇。但是出自年僅二十餘歲的姚濬昌之手,故而引起了曾國藩的大加嘆異,這充分反映出年青時期的姚溶昌就已顯露出非同尋常的詩才和孺子可教的潛力。 姚溶昌本人「亦以親承謦欬於曾公之側為平生大幸過望,故從之遊」。曾國藩非常注重對姚溶昌的培養,除閒暇之餘與姚濬昌深談交流、諄諄教誨外,還特意延請西南巨儒莫友芝教導姚溶昌。
  • 曾國藩幕府
    第二、 曾國藩在士林中的聲譽和地位也是其他三人無法比擬的。胡、左、李三人雖有真才實學,堪稱有清一代之大手筆,但若論治學根底和在土林中的名氣,卻遠不如曾國藩。曾國藩學兼漢、宋,尤善詞章,早在京師為官時,即已稱譽士林,聞名全國,故能將錢泰吉、劉毓崧、羅汝懷等名儒宿學一一聘請入幕。這也是其他三人所不能及的。
  • GAME OVER 三十年間目睹中國遊戲業之怪現狀
    GAME OVER 三十年間目睹中國遊戲業之怪現狀 來源: 不凡遊戲網 發布時間:2015-01-12 18:02:10 轉到個人空間
  • 走進京師大學堂
    那是當年京師大學堂及而後的北京大學之學生宿舍。據有關資料記載,當年的學生宿舍,有14 排、165 間平房。青磚灰瓦、坡屋脊、拱券門窗,頗為中西合璧,稱「西齋」。除了宿舍,還配有食堂。1919 年 5月4日那天,就是在西齋,學生食堂前,北京大學二院的學生集合,前往沙灘民主廣場會合一院學生後,向天安門進發。可以說,這裡走出了「五四」運動的第一支隊伍。
  • 湖北鄂州樊口:我有一杯酒 與你慰風塵
    因此樊口,可以看出赤壁之戰的策源地和謀劃地之地。樊口,以一杯武昌酒,慰藉過千裡輾轉、徵塵滿衣衫的關羽、劉備、張飛們,也同樣也一壺武昌酒,激發了羽扇綸巾的周瑜、孫權們,去檣櫓灰飛煙滅,北方的戰甲和雲集的艦船。對於樊口而言,我有一杯酒,與你慰風塵。
  • 二十年目睹之貴州詩
    二十年目睹之貴州詩新世紀20年是中國詩歌文化又個新時代。至今,在盛大的傳播環境裡,詩歌文化種種基因性特徵潛移漸變,詩歌相關生產機制、流通程序及傳播、認知接受及評判均被觸動被「改造」,幾乎所有詩人都先後涉網入局,百家同在百花盛行,各種現象及癥結亦如影隨形。
  • 「風塵三俠」之《虯髯客傳》賞析
    公元604年—公元618年在位,在位15年。華陰人(今陝西華陰),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後率軍南下消滅南陳,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在位期間好大而喜功,開修京杭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修建洛陽倉,改全國的州為郡;改度量衡;對後世頗有影響。
  • 糊塗之爭:京師同文館風波始末
    俄羅斯文館的教習主要由俄人擔任並一度招收俄國留學生,其間跨越了近一個半世紀,直到同治元年(1862 年),俄羅斯文館才被併入新設立的京師同文館。京師同文館附設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當時仍沿用俄羅斯文館常例,以旗人子弟為招生對象,主要教授英文、法文。開辦之初,同文館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因其最初設想不過是培養翻譯以助於對外交涉,但 4 年後恭親王奕訢的一個奏摺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 LPL三大新生代​天才AD現狀,阿水已然封神,走A怪淪為傷仲永
    2015年開始,以jakeylove、走A怪琪琪、iboy為代表的新生代AD在RUAK裡大殺四方,成為了最受期待的三大新生代ADC。轉眼5年已經過去了,三大AD現狀卻天壤之別。jakeylove登上神壇在未打職業之前,jakeylove便嶄露頭角,在韓服與國服大殺四方,犀利的操作吸引了大批粉絲的關注,強大的實力開始受到各大俱樂部的青睞,最終選擇了IG戰隊。
  • 從1192年到1867年,日本幕府將軍的驚人崛起
    幕府將軍是日本封建時期的軍事統治者。雖然日本有天皇,但幾個世紀以來,他們只是作為傀儡存在,實權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很多人都聽說過的幕府是德川幕府(Tokugawa shogunate),它建立於17世紀初,一直持續到19世紀。然而,日本的幕府將軍統治在12世紀就已經開始,遠早於德川家族的崛起。此外,在他們之前還有另外兩位幕府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