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蓯蓉——沙漠裡的「活黃金」

2021-02-07 海口帝辰康咖

    管花肉蓯蓉,又名南疆大芸、紅柳大芸。

「乃平補之劑,溫而不熱,補而不峻,暖而不洩,故有從容之名」。——《本草綱目》

地理坐標——和田市洛浦縣,位於新疆西南部,塔裡木盆地南半部。其整個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南部為崑崙山和咯喇崑崙山,整個山勢呈新月型環繞北部浩瀚的塔克拉瑪幹沙漠。

這裡被一望無際的綠色紅柳林覆蓋。仔細觀察,發現緊緊依偎著紅柳林的沙地上,冒出了一行行筆直的「金筍」。

      原來這一行行「沙漠金筍」渾身開滿了或淡紫、或淺粉、或乳白的管狀小花,好似一個個俏麗的妙齡少女嬌羞地依偎在梭梭母親的身旁。

其實,這個不是別的,正是沙漠裡的「活黃金」——肉蓯蓉。男人吃了強身健體,女人吃了滋陰美容,老人吃了安神助眠,孩童吃了開胃健脾,古時候,是西域藩國上貢給朝廷的貢品,只有皇室才消費得起的進補藥材。

◆奇特的外形

肉蓯蓉的長相很奇怪,塊根基生,莖為粗壯而扁平的圓柱形,肉質肥厚,主莖突出,下部更粗,直徑可達10釐米,長度一般為40釐米-160釐米,巨型可達91公分,重5公斤左右,全部埋藏於沙地之中。

肉蓯蓉的花蕾是唯一露出地面的部分,每年5-6月開花,粗大的圓柱形花序為穗狀,開在莖的頂端,花冠呈筒狀鐘形。每年6-7月結出果實,種子如同小芝麻粒,呈橢圓狀卵形或橢圓形,有光澤。

◆奇特的生長

肉蓯蓉是多年寄生草本,往往寄生在治沙先鋒植物紅柳的根部。每一顆紅柳都激活了蓯蓉的生命體。

源源不斷的營養從逐漸變粗的紅柳根部輸送到蓯蓉的胚胎(寄生盤),二者之間有「臍帶」相連,狀如母親與腹中的胎兒相連。

肉蓯蓉可以生長在零下40℃、零上60℃罕見的乾旱沙漠地帶,惡劣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它堅毅的品質和非凡的價值。

一粒肉蓯蓉的種子,從與紅柳結合的那天起,要經歷2-3年默默無聞的地下生長和嚴寒酷暑的歷練,待到孕育成熟的那一刻便是破土而出之時。

 它要在雨季到來前完成開花、結籽的所有過程,平均每天要生長7-8公分。從灼灼其華到油盡燈枯,蓄積三年只為一朝的傳承。

和田盛產肉蓯蓉,尤以洛浦縣的塔卡拉瑪幹沙漠為道地產區。這裡特殊的自然環境最適宜肉蓯蓉生長。由於地下有充足的崑崙山冰川融水和大氣降水的補給,加上滴灌技術在沙漠農業中的應用,使得和田縣成為中國最適宜發展人工種養肉蓯蓉的地方,肉蓯蓉也在崑崙山雪水的滋養下,茁壯成長。


◆奇特的功效

肉蓯蓉寄身在紅柳根上,一直在地下生長,當它積累了足夠的營養,長得足夠大了,就會向上伸長,鑽出沙土,露到地面以上,然後開花傳粉結籽。我們就是要即將破土而出時的肉蓯蓉,養分含量較高。

採收好的肉蓯蓉要平放在光照充足、通風的場地晾曬,不能浸水、雨淋、生蟲。當肉質莖由黃色變為棕褐色時,含水量低於15%時置於通風乾燥處。

 肉蓯蓉還被稱讚為「大漠絕品、中華奇藥」。在《神農本草經》中將其列為上品,在歷代中藥典籍中肉蓯蓉出現頻度最高,而在抗衰老、延年類藥古方中其出現頻率僅次於人參。

民間有言「寧要蓯蓉一筐,不要金玉滿床」。除了物以稀為貴和優秀的藥用功能,肉蓯蓉還有更多無價的品質。

肉蓯蓉與紅柳相生相伴,共生共榮。紅柳讓狂暴的「紅色公牛」平息止怒,讓綠色成為沙漠新的底色,而美麗的蓯蓉花,更讓沙海綠洲成為極具觀賞性的天然花園。

由於人工種養肉蓯蓉在和田的成功實現,塔克拉瑪幹沙漠——這塊曾經的「死亡之海」成了「金銀山」,曾經備受風沙之苦的農牧民都實現了「沙裡淘金」。

2007年,和田帝辰醫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註冊,目前,公司已擁有12000畝管花肉蓯蓉GAP種植基地,已通過美國OCIA有機認證,並得到了USDA(美國農業部)籤發的出口歐美市場的許可證。公司多年來致力於新疆特色優勢資源產品管花肉蓯蓉綜合開發,是集產品研發、加工、提取、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企業。

和田帝辰公司,相繼推出帝辰康咖片、肉蓯蓉飲片、肉蓯蓉提取物等多個產品。隨著市場的深入開拓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帝辰康咖」品牌已成為和田肉蓯蓉領軍企業。

帝辰公司在業內具備GMP片劑生產車間和生產許可證,現有符合GAP要求和SOP規範管理示範管花肉蓯蓉種植基地12000畝。目前,全世界管花肉蓯蓉10000噸總產量中的8000噸由帝辰公司收購,所產提取物長期出口日本、韓國、臺灣、馬來西亞及海外市場,並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

管花肉蓯蓉的臨床應用

1.增強免疫力功能;

2.增強腎功能;

3.保護神經元、提高記憶力作用;

抗神經細胞凋亡作用;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

改善學習記憶力作用;

4.潤腸通便作用;

5.護肝作用;

6.美白增效、改善黑色素沉積作用;

7.延緩中年女性更年期。



相關焦點

  • 管花 肉蓯蓉——沙漠裡的「活黃金」
    其實,這個不是別的,正是沙漠裡的「活黃金」——肉蓯蓉。男人吃了強身健體,女人吃了滋陰美容,老人吃了安神助眠,孩童吃了開胃健脾,古時候,是西域藩國上貢給朝廷的貢品,只有皇室才消費得起的進補藥材。肉蓯蓉可以生長在零下40℃、零上60℃罕見的乾旱沙漠地帶,惡劣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它堅毅的品質和非凡的價值。
  • 肉蓯蓉: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的沙漠人參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有「沙漠人參」之稱的中藥肉蓯蓉。2004年,香港浸會大學中藥標本中心收藏了一棵1.74米高的肉蓯蓉,被列入了金氏世界紀錄。這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的中藥。我曾在日本做過一次關於肉蓯蓉的學術講座。討論時,對方向我提出了一系列問題。
  • 肉蓯蓉是沙漠人參,補腎益精養顏之聖品!肉蓯蓉怎麼吃?
    蓯蓉它比較平補,補益力量還比較大,適合長期的補,因為對人的補益是和人參相似的,所以它有沙漠人參之稱。肉蓯蓉肉質莖呈長扁圓柱形,長3至15釐米,直徑2至8釐米,下粗上細。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狀排列的肉質鱗葉,鱗葉菱形或三角形。體重,質硬難折斷。斷面棕褐色,有淡棕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波狀環紋,木部約佔4/5,有時中空。氣微,味甜,微苦。以條粗壯,密生鱗葉,質柔潤者為佳。
  • 管花肉蓯蓉 :沙漠人參,講述草本傳奇
    肉蓯蓉,具有沙漠人參的美譽。在中國各路草本典籍、民間傳說、騷客佳句以及西域貢品裡,它的傳奇已越千年。
  • 肉蓯蓉是什麼?
    「沙漠人參」肉蓯蓉,又名金筍、地精、俗稱「大芸」,為列當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主要生長在新疆、內蒙、甘肅、青海等地日照強烈、極端乾旱、土壤貧瘠的沙漠裡。《神農本草經》謂:「肉蓯蓉,味甘,微溫,主五勞七傷,補中,養五臟,益精氣,久服輕身」。《本草綱目》稱其「補而不峻,溫而不熱,暖而不燥,滑而不洩」,故有「從容」之號。在歷代補益性處方中,肉蓯蓉出現率第一,在抗老、防衰類方劑中僅次於人參。由於肉蓯蓉獨特的生長習性和極高的藥用價值,其被歷代醫家稱為「沙漠人參」。肉蓯蓉為名貴中藥,有經濟價值。
  • 肉蓯蓉是沙漠人參,補腎益精養顏之聖品!肉蓯蓉有什麼功效?怎麼吃?一天吃多少?
    肉蓯蓉帶鱗葉的肉質莖。主產於內蒙古、甘肅、新疆、青海等地的沙質土壤和半沙質的草原地帶。蓯蓉它比較平補,補益力量還比較大,適合長期的補,因為對人的補益是和人參相似的,所以它有沙漠人參之稱。肉蓯蓉肉質莖呈長扁圓柱形,長3至15釐米,直徑2至8釐米,下粗上細。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狀排列的肉質鱗葉,鱗葉菱形或三角形。
  • 「沙漠人參——肉蓯蓉,補腎壯陽,護肝利膽、降三高、增強免疫力、越來越年輕了!
    央視曝光的「沙漠人參」跟你有直接關係!自從央視《健康之路》專欄報導肉蓯蓉這個寶貝,節目一經播出,肉蓯蓉就慘遭瘋搶!「沙漠人參」——肉蓯蓉就成了熱點話題!人們都說:用它燉肉燉湯、泡水喝,好處特別多!比如——
  • 肉蓯蓉泡水喝的功效_肉蓯蓉圖片
  • 梭梭樹下產黃金,沙生百草儘是寶!
    這曾是當地人對沙漠的形容。然而今天,驅車行進在金葉榆護衛的穿沙公路上,卻是一番「梭梭樹下產黃金,紅柳梢頭有財源,沙生百草儘是寶,荒漠披綠勝良田」的勃勃生機。這裡的沙漠被一望無際的綠色梭梭林覆蓋。仔細觀察,發現緊緊依偎著梭梭林的沙地上,冒出了一行行筆直的「金筍」。
  • 肉蓯蓉是沙漠人參,補腎益精養顏之聖品!肉蓯蓉有什麼功效?怎麼吃?吃多少?
    肉蓯蓉帶鱗葉的肉質莖。主產於內蒙古、甘肅、新疆、青海等地的沙質土壤和半沙質的草原地帶。
  • 【額濟納旗】額濟一寶,油肉蓯蓉
    探究「沙漠人參」,額濟納的油肉蓯蓉和人類的幸福關聯
  • 中藥知識必學:「黑司令」肉蓯蓉
    人們因為金錢種植蓯蓉,因為蓯蓉開始種植梭梭,因為梭梭易遭受鼠患養殖駱駝(沙漠結構疏鬆,駱駝走後地道容易坍塌從而壓死老鼠),而駱駝亦可以換成金錢,沙漠因為梭梭而成為綠洲,人們因為綠洲和金錢而得以生存,這就是本期要介紹的治沙功臣——肉蓯蓉。  《素問•異法方宜論》載有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多風而水土剛強。
  • 內蒙古阿拉善盟野生肉蓯蓉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從梭梭寄主中吸取養分及水份。
  • 管花肉蓯蓉&冬蟲夏草
    它生長於「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邊緣與崑崙山北坡的交接地帶,由雪水滋育而生,素有「沙漠人參」的美譽。它所含有的有效成分「苯乙醇總苷」 又被日本人稱為「養命因子」。 「養命因子」的有效成分能將人體腎細胞增殖速度提高8-10倍,它的有效成分還能降低人體脂質過氧化物(LPO)含量,清除體內自由基並對自由基引起的DNA損傷起保護作用。「養命因子」是管花肉蓯蓉補肝補腎強身、改善記憶力、緩解體力疲勞的主要因素。
  • 肉蓯蓉功效
    肉蓯蓉(學名:Cistanche deserticola Ma),別名疆芸、寸芸、蓯蓉、查幹告亞(蒙語),屬瀕危種。高大草本,高40-160釐米,大部分地下生。花期5-6月,果期6-8月。主產於新疆、內蒙古阿拉善盟,甘肅、寧夏也有分布。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從梭梭寄主中吸取養分及水份。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肉蓯蓉在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也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度最高的補益藥物之一。
  • 肉蓯蓉這麼好,會吃才是硬道理!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紅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對土壤、水分要求不高,是一項較有前景的產業。分布於內蒙古、寧夏、甘肅和新疆,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也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度最高的補益藥物之一。
  • 食藥同源中草藥之-- 肉蓯蓉
    傳說,先有的蓯蓉後有的沙漠,因為蓯蓉吸盡了大地的精華,萬物的靈氣,所以才使大地變成了沙漠。蓯蓉頑強的生命力,賦予了它神奇的功效。肉蓯蓉生長於荒漠之中,性溫,具有補腎陽氣的功效。肉蓯蓉(學名:Cistanche deserticolaMa),別名疆芸、寸芸、蓯蓉、查幹告亞(蒙語),屬瀕危種。高大草本,高40-160釐米,大部分地下生。花期5-6月,果期6-8月。主產於新疆、內蒙古阿拉善盟,甘肅、寧夏也有分布。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從梭梭寄主中吸取養分及水分。
  • 名貴藥材——肉蓯蓉
    【栽培】  1.生物學特性 肉蓯蓉為寄生植物,寄主為梭梭和白梭等。適於生長沙漠環境。土壤為中細砂,呈中性或偏鹼性,含鹽分較高。種子多,小而輕,千粒重0.086-0.091g,種子壽命較長。  2.栽培技術 用種子毓殖:可選沙土或半流沙沙漠地帶,適宜寄生梭梭生長,利用天然梭梭林較集中的沙不墓了,或培育人工梭梭林,在梭梭林東側或東南側方向約50-80cm處挖苗床,苗床大小不等,長1-2m,寬1m左右,深50-80cm,或寄生密集處,可挖一條大苗床溝圍線許多株寄生,將種子穴播於苗床上,施駱駝糞、牛羊糞等,覆土30-40cm,上面留溝或苗床坑,以便澆水,播種後保持苗床溼潤,誘導寄主根延伸苗床上
  • 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從梭梭寄主中吸取養分及水分。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肉蓯蓉在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也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度最高的補益藥物之一。
  • 人間仙草、中藥之花——肉蓯蓉
    肉蓯蓉,又名大芸,主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塔克拉瑪幹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