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家庭增多 「老大的煩惱」讓爸媽們抓狂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廣為流傳的網絡圖片「憤怒女孩」。

  父母無意的「偏心」可能將孩子帶進憤怒、嫉妒的灰色地帶。

  「兒子的新年願望竟然是:希望回到還沒有妹妹的時候。」「兒子才4歲,竟然出手打了10個月大的妹妹!」……日前在南京一所幼兒園舉行的一場關於「二孩」的大討論上,不少「二孩」媽媽拋出了這樣的困惑:自打有了老二,老大開始鬧情緒,該怎麼辦?揚子晚報記者調查發現,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迎來了「雙寶」時代,家長們開始為難:兩個孩子,如何愛?

  現象

  幼兒園統計: 近1/3家庭有二孩

  有了弟弟妹妹,老大們開始鬧情緒了

  南師大保利紫晶山幼兒園不久前做了個小調查,全園孩子來自178個家庭,其中有46個家庭有二孩。最突出的一個大班,20個孩子中,18個來自二孩家庭。「小朋友的媽媽已經懷孕或者準備懷孕的還沒計算在內。」從事幼教十多年的康萍園長關注到了這個新變化,生二胎的家庭越來越多了,幼兒園裡有小煩惱的孩子也變多了。

  「媽媽生二胎,小朋友的情緒出現波動,這種情況現在越來越多。」為了幫助孩子們順利度過特殊的情緒焦慮期,南師大保利紫晶山幼兒園邀請了家長、心理專家,來了場關於「生二孩」的大討論。

  在討論中,不少家有二寶的媽媽紛紛講述了自己遭遇的「兩孩」煩惱,「老大」在有了弟妹後的情緒反應,讓不少家長始料未及。

  「昨天家裡吃麵條,早就會自己吃的老大吵著要我喂,我在餵弟弟根本顧不上他,4歲的老大不依不饒。」

  「上中班的小樂上一個月當了哥哥,看媽媽一天到晚照顧老二,沒辦法像往常一樣接送他,晚上也無法陪他睡覺。孩子很失落,結果把對媽媽的這份依戀,轉移到了奶奶身上,纏著奶奶要奶奶陪上學。」

  ……

  記者調查

  「老大」的煩惱:「爸爸媽媽更愛誰?」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晉升哥哥姐姐的孩子,對於弟弟妹妹可謂「感情複雜」。這些「小不點」目前最關心的問題是:「我和弟弟(妹妹),爸爸媽媽更愛誰?」

  小男孩願望:「回到沒有妹妹的時候」

  兒子上大班的盧女士兩年前生了第二個孩子,是個女孩,一家人很喜歡。但讓盧媽媽煩惱的是,老大和老二碰到一塊就是「雞飛狗跳」,「女兒經常仗著家人寵愛,對哥哥大呼小叫。」

  有一次,兩人又吵上了,哥哥氣急了,一把將妹妹推倒,妹妹乾脆就趴到地上,大哭大叫。心疼女兒的盧女士不分青紅皂白把兒子訓斥一頓,兒子委屈地哭起來。

  今年元旦,媽媽問:「兒子你的新年願望是什麼?」結果孩子出人意料地說:「我希望回到小時候,回到沒有妹妹的時候,那樣我就能得到爸爸媽媽的愛了。」聽到兒子這一番話,盧媽媽又驚又痛,「我們忽略了兒子的感受!」

  五年級女生作文:媽媽愛誰多一點?

  「鬧情緒」的老大可不是僅限於幼兒園孩子。前不久南京力學小學一次現場作文PK中,五年級女生小妍的一篇《我不想長大》獲得高分。小妍字裡行間表達了自己晉升姐姐以後的種種失落,「晚上我坐在書桌旁在寫那總也寫不完的作業,我的書房門虛掩著,媽媽和弟弟捉迷藏的嬉鬧聲總是傳過來,我躡手躡腳地走到門口,天哪!媽媽居然手腳並用地在地上爬著追著弟弟,弟弟興奮得大喊大叫。」

  小妍在文中感嘆道:「唉,爸爸媽媽多久沒陪我好好玩了,為什麼被追著玩的不是我?長大了真是沒意思。」而文章的末尾,小妍也質疑媽媽道:「你究竟是愛我多,還是愛弟弟多?」

  爸媽的難題: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愛

  因為有一段獨寵的經歷,所以對不少「老大」來說,突然而至的「小二子」更像一個爭奪父母的「競爭對手」。而不少70後、80後家長坦言,生了「小二子」,不僅生活上壓力變大,還遭遇了「情感分配」難題。

  有家長愧疚:不小心就會偏向小的

  「其實不是故意的,但經常不小心就會偏向小的。」駱女士有兩個孩子,老大是女孩,老二是男孩。「人總會習慣性地讓大孩子讓著小孩子,而這會讓大孩子感到很多委屈。」

  駱女士告訴記者,比如吃飯的時候,老大已上小學,老二還沒上幼兒園,所以肯定是要忙著餵小的,大孩子自己吃,吃多吃少有時候就顧不上了;出去玩的時候,大人也是抱小的多;而最要命的是兩個孩子在一起會有爭搶,大人總是習慣性地叫老大讓老二。

  「其實想想大女兒也還是孩子,如果不是因為生了小二子,這所有的愛本來都是她的,想到這裡我就會覺得對老大有些愧疚。」

  有家長叫苦:不想委屈哪個但力不從心

  「現在總有人羨慕我們兒女雙全,卻不知道我們生兩個的壓力有多大。」採訪中,80後何先生苦笑著告訴記者,現在和父母那一代兄弟姐妹多可不一樣。「以前只要能養活就行了,現在最大的壓力來自於能否給孩子好的教育和陪伴。」何先生家大女兒現在上四年級,小兒子才一年級。「兩個孩子要上學,你想想,從早上起來跟打仗一樣,到晚上回來輔導作業,所有的任務都是雙倍的。其實,在我們心裡,兩個孩子都一樣愛,可是孩子們並不這麼想。我們不想任何一個受委屈,但往往力不從心。

  專家建議

  1 老大老二隔4—6歲最合適

  生了老大過多久才適合生老二呢?南師大保利紫晶山幼兒園的「二胎」討論會上,江蘇省家庭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金利波老師認為兩個寶貝間隔4—6歲最合適。

  「這是有科學依據的。」金老師認為,首先孩子0—3歲是情感依戀建立期,這段時間特別需要媽媽的陪伴,以和媽媽建立親密關係,「如果這段時間媽媽有了第二個寶寶,肯定無法專心地照顧其中一個。」其次,兩個孩子間隔4—6歲,相互競爭感不會過於強烈,「間隔過短,兩個孩子常會互相比較,容易有從眾心理。最常見的是搶玩具,甚至搶媽媽。老大說這是我的媽媽,老二說是我媽媽。」而年齡相隔過大,兩個孩子之間會有疏遠感,玩不到一塊。「從孩子身心健康考慮,4—6歲的年齡差較合適。」

  2 發揮老大的「榜樣」力量

  金利波認為,「鬧情緒」的老大出現在各個年齡段。前不久,金老師碰到一位厭學的初三女生,「快中考了,不肯上學了,把媽媽急壞了。」聊了幾次,女孩三緘其口,在金老師耐心地勸導下,女孩才說出心事,「去年11月份,妹妹出生了,媽媽不再關心我了。」為了重新獲得媽媽的關注,這個女孩想到不去上學。

  「其實有兩個寶寶的家庭,兩個孩子會相互模仿、相互影響。」比如大孩子生活習慣好、認真學習,會給小的樹立榜樣,「小二子的成績一般不會差。」如果大孩子在家庭中總受委屈,小二子容易出現煩躁、哭鬧的情緒,逐漸演化到兩個孩子間相互不容。「兩個孩子如何相處,關鍵看家長如何引導,家長公平對待兩個孩子,不要給老大造成情緒的喪失感,另外要積極引導老大樹立榜樣的力量。

  「實戰」經驗

  1 讓孩子自己解決矛盾

  王女士的小女兒今年上幼兒園大班,大女兒上小學四年級。「兩個女兒也時常拌嘴甚至打架,小女兒愛告狀,大女兒說我們偏心。」如果媽媽置身事外,「你們倆的事情自己解決。」這時小女兒沒了撐腰的,兩人鬧點小脾氣很快就和好了。

  2 提醒親友別冷落老大

  「小女兒出生後,串門的親戚朋友一個勁誇寶寶長得漂亮。大女兒非常失落,見到妹妹從以前很開心慢慢變得排斥。」一位大班孩子的媽媽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如果有媽媽想二胎,一定記得和親友打招呼,上門探望新生兒時,別冷落了大孩子。」

  另外,這些話, 最好別對孩子說

  「這是妹妹(姐姐/哥哥/弟弟)的玩具,你玩自己的。

  有時父母為避免孩子爭奪玩具,同款玩具會買兩件。其實父母應該讓孩子借著互相分享玩具的時機,懂得體諒別人的需要,從而獲得與人分享的喜悅。反之可能會讓孩子建立起「楚河漢界」的觀念,不懂得分享的重要,令孩子間關係疏遠。

  「你們兩個,哪個乖就愛哪個。

  「誰乖就愛誰」會向孩子灌輸「愛是有條件」的錯誤觀念。長輩這樣的心態,會在不知不覺間加劇孩子們的競爭,為了爭取長輩的愛,遮掩自己的真性情,以各種方法來取悅長輩。一些自信不足的孩子往往會認為長輩的愛不可靠,愈加自卑。

  「妹妹(弟弟)一個人呢,快去陪她(他)玩玩。

  這種命令式的吩咐,只會令孩子反感。即使孩子陪弟弟妹妹一起玩,也未必出自真心。相反,年長的孩子會覺得父母只顧及其他孩子的感受,卻不理會自己,讓大孩子感覺失落,這樣無形中還可能加深兄弟姐妹間的隔膜。記者 蔡蘊琦 王璟

相關焦點

  • 孫儷談育兒:二孩家庭,老大比老二更重要!一番話真的很有道理
    這樣的情況,在不少二孩家庭裡都會上演。那二孩家庭,父母要怎麼對待兩個孩子?關於這個問題,"娘娘"孫儷談到了自己的育兒觀:"二孩家庭,老大比老二更重要!"孫儷的大兒子等等以及小女兒小花,他們兩個相處起來並不會想其他的二孩家庭一樣,整天雞飛狗跳,反而是十分和諧友愛。
  • 【特別關注】全面放開二孩,你生不生?
    小編想告訴您,即使您並沒有生二孩的打算,這項政策也會真實地影響您的生活呢! 圝圝圝圝全面放開二孩可不等同於全面放開二胎,如果第一胎生的是雙胞胎或多胞胎的話,那該家庭就不再適用新政了。圝圝也就是說,二孩是指孩子的數量是兩個,而不是懷孕胎數的次數!
  • 中國二孩政策帶來「成長煩惱」 嬰幼兒託育機構成新風口
    吳婷婷 攝中新網西寧11月21日電 題:中國二孩政策帶來「成長的煩惱」嬰幼兒託育機構成新風口作者 孫睿 吳婷婷「寶貝們,早上好!」「老師,好!」隨著中國二孩政策的放開,許多家庭面臨著「無人帶娃」難題,女性休完產假就要上班,又擔心老人「只帶不育」。目前,德令哈市幼兒園託育班內設2個班,招收1歲半至3歲半的嬰幼兒,每班20人,配備6名專職教師,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地年輕父母「無人帶娃」的難題。
  • 孫儷揭秘育兒秘訣:二孩家庭,老大比老二更重要!
    看慣了二胎家庭的雞飛狗跳,老大老二和平相處已是難得的「風景」。陳小春說,有了二胎後, Jasper 為了引起他的重視,故意打電話給他,問他什麼叫jealous(妒忌)。孫儷的回答出人意料:二胎家庭,要「偏心」老大。一、知乎上有個提問:生了二寶以後,你對兩個孩子的愛一樣嗎?一個高贊回答說:會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不一樣。
  • 孫儷揭秘育兒秘訣:二孩家庭,老大比老二更重要
    看慣了二胎家庭的雞飛狗跳,老大老二和平相處已是難得的「風景」。陳小春說,有了二胎後, Jasper 為了引起他的重視,故意打電話給他,問他什麼叫jealous(妒忌)。孫儷的回答出人意料:二胎家庭,要「偏心」老大。1、知乎上有個提問:生了二寶以後,你對兩個孩子的愛一樣嗎?一個高贊回答說:會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不一樣。
  • 獨生子女家庭的未來,能和多孩家庭相比嗎?20年後差距一目了然
    近幾年,獨生子女家庭和多孩家庭的爭議越來越大,有的人覺得獨生子女家庭很好,減輕自己的經濟壓力,一家人的生活水平也可以達到一個不錯的標準。但也有人覺得多孩家庭很好,尤其是二胎政策發布之後,很多家庭都加入了二胎生育大軍,雖然經濟壓力有些大,但是,看著孩子們又覺得很幸福。
  • 二孩時代
    有專家表示,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增加勞動力供給,減緩人口老齡化壓力;有利於提高家庭抗風險能力,增加未來勞動力的供給和緩解老年扶養負擔;有利於擴大國內需求和經濟平穩增長,煥發社會活力和增強創新能力,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均衡人口結構 激活發展動力全面二孩政策的提出,是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的重大舉措。
  • 家有二孩如何平衡愛?海寧媽媽為此寫出《二孩時代》
    ,但二孩養育對如今的父母來說卻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馮穎和兩個兒子。衝突,成長的必修課和嫉妒一樣,衝突同樣是二孩家庭生活的主題詞。媽媽、玩具、好吃的、好玩的……任何你想得到想不到的對象,都有可能引發兩個孩子的衝突!在準備要兩個孩子的時候,家長們應該或多或少,也能預見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但是我們絕對想不到,它們會發生地如此頻繁、如此出其不意。
  • 被二孩顛覆的生活:經濟關身體關關關難過(圖)
    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元旦起正式落地,當眾多家庭在生或是不生間糾結時,我們身邊已悄然多了不少二孩家庭。第二個孩子的到來,讓眾多年輕的父母體驗到闖關般的辛苦勞累,也在辛苦過後享受著加倍的幸福。第二個孩子的到來,也潛移默化地顛覆著一些年輕父母的育兒觀,獨生子女時代的教育烙印在慢慢淡去。
  • 提高「老大」出生率,期待更普惠...
    事實上,「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四年以來,江蘇省二孩及以上比例逐年升高。  生二孩的家庭:甜蜜大於煩惱  家住南京市鼓樓區的林女士最近很忙——她的「二姑娘」十天前出生了。「生二孩完全是計劃之外,剛發現懷上時有很多顧慮。」
  • 父母如何迎接二孩時代? 寶寶樹專家來支招
    寶寶樹專家來支招 去年是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第一年,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說, 2016 年全國住院分娩嬰兒活產數為 1846 萬,其中,有45%來自兩孩家庭。 2016 年是 2000 年以來出生規模最大的一年。
  • 家裡只有一間兒童房,二孩家庭該怎麼辦?
    近幾年,隨著二孩全面放開,不少家庭追生二孩,家庭成員多了,居住壓力也就大了,不知道如何給孩子提供舒適的成長環境。 但是對於寸土寸金的一線城市,大多數家庭可能就需要兩個小孩同住一間兒童房。那麼怎麼平衡臥室裡面空間的分配呢?
  • ...孩政策實施五年了,蘭州的這幾家二孩家庭這麼說:有苦有樂 樂的...
    胡蝶家的兄弟倆從2015年10月通過「全面開放二孩」的決議,2016年1月1日正式開放二孩政策,到現在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首批二孩寶寶,也已經上了幼兒園。記者調查發現,那些生了二孩的家庭雖有負擔卻是甜蜜滿滿。二孩到底要還是不要?讓我們走進這些二孩家庭或準二孩家庭,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參考和建議。
  • 誰說我們反"二孩" 滬高中生開展調研後建議讓父母做主-肖希宇,弟弟...
    從寒假開始,來自世界外國語中學、復旦附中和華師大二附中的8名高一學生開始了一項名為《單獨與全面二孩放開後二孩家庭中一孩的心理特徵研究》,在通過千餘名家長的問卷調查和17戶家庭的深入走訪之後,他們發現,絕大多數的青少年對家中添個弟弟妹妹
  • 二孩時代已來臨,我們在給二孩取名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二孩的佔比不斷提升。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其中二孩的比例達到了57%,二孩佔比連續幾年提高。 全面放開二胎是一個長期政策,二孩的比例也將越來越多,那麼我們在給二孩取名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 二胎家庭中老二為啥比老大「精」,這3個原因,媽媽們要知道
    樂樂的二女兒今年雖然才剛剛四歲,但周圍的人都認為樂樂的二女兒要比大她兩歲的哥哥聰明,其實樂樂也明白其中的原因,因為她在教育二女兒的時候改變了許多教育孩子的方式,她糾正了自己許多以前教育大兒子時不正確的行為,也正因為這樣,如今二女兒才會比大兒子更加機靈聰明。
  • 「二孩時代」已來,家會變成什麼樣?
    2015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從之往後,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選擇「二孩」這樣的家庭結構。面對這種新興的家庭結構,參賽設計師們又有怎樣的思考呢?
  • 12歲女孩作文哭訴:別讓你媽生二孩 我是過來人
    田田的《我不想媽媽有二孩》作文 記者 鄭三波  昨日,渝北某小學六年級學生田田(化名)的作文《我不想媽媽有二孩》,引發網友熱議。寵這個不行,寵那個也不行,這二孩也是一個道理,而且一般父母都會偏心二孩。」最後,這個學生總結:愛情上,不能讓小三插手;生活上,怎能容忍有二孩爭寵。  也有一名學生希望媽媽生二胎:「搬了家才感到孤獨,這麼大的房子裡,只有我一個人做作業,一個人看電視……在這棟房子裡沒有快樂。現在我極力支持生二胎……如果能回到小時候,我一定告訴爸媽我想要他們生二孩。」
  • 每天品讀一首詩:二孩矛盾怎麼解決?在《七步詩》中感悟兄弟情深
    二孩家庭的現實指導意義: 這首詩雖然反應的是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手足殘害的醜惡一面,但它在當今仍有其現實指導意義。 首先是家長朋友們,你們在讀這首詩中有怎樣的體會,多子女家庭中贍養老人常有矛盾分歧,常常鬧得兄弟姐妹之間如仇人一般,這首詩是否能讓你回想起小時候兄弟姐妹一起玩,父母省吃儉用把你們培養成人的辛苦?贍養老人,不要兄弟姐妹相互比較,父母養你一場,你就儘自己最大努力回報就可以了,不要看別人。 其次是二孩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兩個孩子的關係。
  • 中超第11輪盤點:老大們過得好 大佬們煩惱卻不少
    A組的廣州恆大和B組的上海上港仍然在各自小組中扮演領頭羊的角色,但除了兩個組的「老大」外,其餘的「大佬」們過得並不怎麼開心。 老大的高枕無憂 小組第一「說當就當」 2比1,廣州恆大還是在山東魯能身上完成了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