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內容,擅自搬運者必究
在健身房訓練的小夥伴們,你們是怎麼安排訓練流程的呢?科學的鍛鍊方法並不是瞎練,而是有計劃安排的。
初入健身房的小夥伴大都是比較迷茫的,健身器械有很多,但是他們不知道從何開始訓練。比較熟悉的只有跑步機,而力量區域的訓練,大都是比較陌生的。
那麼新手健身,應該怎麼開啟訓練呢?
首先,你需要知道自己的就目標是什麼?你是為了增肌還是減脂,或者是強化身材曲線,只有知道自己的健身目的,你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取得成功。
不過,無論你的健身目的是什麼,你都需要遵循這套健身流程,才能減少受傷的機率,提高訓練效果。
科學的健身流程應該是這樣的:
健身訓練之前,你需要先進行5分鐘拉伸熱身,活動身體各個關節跟肌群,然後再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10-40分鐘的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則是安排在有氧運動後面,根據自己的健身計劃安排30-50分鐘的力量訓練。
最後,你還需要進行一組拉伸放鬆訓練來結束這一次的訓練。一次健身時長大概在1-1.5小時左右。
有氧運動的選擇:
我們可以從中低強度的運動慢慢過渡到中高強度的運動,因為剛開始身體的體能素質比較差,需求從低強度的運動入手,比如快走、動感單車、慢跑、瑜伽、有氧操等訓練。
隨著體能的強化,你再選擇高強度的訓練,比如跳繩、拳擊、慢跑快跑結合的訓練或者HIIT間歇訓練,這些運動可以有效預防肌肉流失,每次訓練後身體會處於超氧耗狀態,提高身體代謝水平,塑造易瘦體質。
力量訓練的選擇:
無論你是增肌還是減脂,力量訓練的時候我們都需要注重大肌群的訓練。而大肌群訓練的時候,會帶動身上的小肌群一起發展。剛開始訓練的人,不用那麼細分肌群訓練,我們可以一天鍛鍊上半身肌群,一天鍛鍊下半身肌群,還有一天可以鍛鍊腹部肌群或者休息。
我們可以從複合動作入手,比如上半身力量動作推薦:啞鈴/槓鈴推舉、啞鈴/槓鈴臥推、引體向上、伏地挺身、啞鈴側平舉、俯身划船等動作;下半身力量動作推薦:深蹲、箭步蹲、保加利亞分腿蹲、腿舉、深蹲跳躍、羅馬硬拉、臀推等動作;腹部推薦動作:卷腹、懸掛舉腿、仰臥腳踏車、兩頭起、交替平板支撐等。
當你健身取得一定成效,動作越來越熟練、規範後,你可以選擇分肌群訓練,比如今天練背,明天練胸+手臂,後天練肩部+腹部肌群,第四天鍛鍊大腿+臀部肌群,可以有效強化肌群,促進增肌素質。
拓展閱讀:
減肥期間,這5種蔬菜能讓你吃飽,還能越吃越瘦!
健身為什麼要練腿!一組練腿動作強壯下肢,促進睪酮分泌!
想要突破減肥瓶頸期?只需做出3個改變,讓體脂率繼續下降!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