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崀山神話故事】舜帝行宮

2021-02-23 大美崀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舜帝就是崀山的大仙,夫夷江的真龍。北大門美麗,除了與山、與水有關,與谷、與溪有緣,更重要它與歷史、與舜帝南巡密切相聯。

  舜帝是中華民族遠古歷史上著名的五帝之一。最早記載舜帝的文獻是《子夏易傳》。《子夏易傳》卷八記述:「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周易》、《尚書》、《禮記》、《論語》、《孟子》均有記載。《史記》記述:「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年父曰句望……舜,冀州之人也。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漢書》、《晉書》、《宋書》等等都有記載。

  據傳說,四千多年前的舜帝時代,天下時時瀑發洪水,「湯湯洪水方割,浩浩懷山嚷陵」。老百姓有的擠在山頂,有的困於樹梢,有的坐著木排順水漂泊。這一年,年輕時的重華(即後之舜帝),從外地回家,突遇暴風驟雨,只見兩邊山峰一道道瀑布從山谷狂瀉而下,山坡被洪水衝下的碎石堆滿了路面。頓時,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一場山體滑坡已不可避免。為此,他趕緊朝山頂攀爬,好不容易爬到了山頂。他回過頭朝下一望,發現洪水已經漲到了只離自己幾米遠的山腰,這時,重華極為驚悚,幾乎要癱軟下去。不一會,在他附近隱隱傳來呼救的叫喊。他定睛張望,果然不遠處有一個男孩掛在水中的樹梢上,洪水不斷地衝擊著這顆樹,眼看這男孩的生命危在旦夕。情急當中,重華四處無助地盼望。這時候,發現一個山衝停泊著一條飄葉般的小木船,重華急忙解開船繩,冒著驚濤駭浪奮力劃著小船駛向江中,救起這個小男孩。小男孩告訴重華,當地有一條孽龍潛伏在這一帶深壑的石洞裡,時常在此殘害百姓,像這樣的山洪暴發之事,常有發生,他住的小山村已被洪水淹沒,村裡許多人都被洪水衝走了……

  其時,帝堯派鯀治水。鯀採用「湮」的辦法,水小時,被「湮」住了,水大時,越「湮」水越兇,結果「水龍」為此震怒,洪水更加泛濫。在此危難之時,為了拯救百姓,舜帝即位後,他派兒子禹治水,禹採用「導」的辦法,經過兩次率眾治水,黃河中下遊果然成效卓著。於是,禹經常深入各地,陸地乘車,遇水乘船,風裡來,雨裡去,爬山涉水,四處奔波,將洪水導於海中。為根治水患,他十三年如一日,三過家門而不入,舜帝為他這種治水精神所感動。

  自從堯禪位給舜,舜帝執政後,一方面注重以德感人,使德澤眾生。特別他從嚴治國,議定五年巡狩之制度,闢四門,明通四方耳目,行厚德,遠佞人,廣開言路,傾聽民眾呼聲,使政令暢通。另一方面推行以和為貴的方略,以德感化三苗,使他們棄惡從善,基本初創了國家雛形,開創了政治清明,千邦合和的太平盛世。

  禹接位後,非常尊重年事已高的舜帝,並親自為舜用藤條造出了一個簡陋的行宮。但舜住在藤條的行宮裡,心中卻放不下黎民百姓。為了開發南方,造福天下百姓,於是,在一個風和日朗的早晨,舜帝帶領幾名老臣,幾名僕從,從屬地出發,渡過黃河、長江,經中原大地,向南方行進。

  遠古時代,我國的南方發展遠落後於北方,南方一派茫茫原始森林,各種猛獸時常出沒,稱為南蠻之地,散居著南蠻之人。南方更是我國降雨量最多的地域,時常突發洪水,淹沒村落(遠古先民都是近水而居)。據《山海經•海內經卷》記載,這年舜帝南巡的目的主要視察水旱災害,經長沙,過湘江,跋涉蒼梧。

  舜畢竟上了年紀,連日的奔波,體力已大不如從前了,加之一生操勞,人到晚年,病也就多了。開始,日行百裡,不太費力,後來日行八十、六十、五十,最後行一日息半日,顯然已感體力不支。一天,舜帝一行人從寧遠出發,經東安,入靖位,過橫鋪。在舜皇山,因雨中受寒,舜帝病倒了,身邊的老臣勸他說:「舜帝,如果不行的話,還是不去南方,返回蒲坂為好?」可舜帝說:「不!風寒小病不是大事,無礙,你們放心,休息靜養幾日就會好的。」在休養的那幾天,當地官員和當地百姓聽說舜帝病了,也紛紛趕來看望,有的上門看病送藥,有的勸舜帝多住一些日子,等病好了再走。可舜帝仍堅持不肯,說:南方偏遠之地,有些地方至今還不懂農耕,一定要早點去南方體察民情,一日也耽誤不得,聽說那裡的山民很窮,吃的是野菜野果,穿的是獸皮草裙,住的是茅屋山洞,作為一國之君,決不能讓那裡的山民受苦。我要親自去了解民情,教化他們,指導農耕、養蠶、手紡麻線、織布等技能。娥皇、女英跟隨舜帝一起南巡。在一旁照顧,深知丈夫脾性,她附耳對勸舜帝的人說:不要再勸了,他要辦的事情,必須去辦的,從不半途而廢。舜帝的病在兩位愛妃每天的精心照料下,加以舜皇山水土養護,草藥治療,身體得到好轉,病情有了減輕。儘管身體還未完全痊癒,但他就掙紮起身,又繼續跋山涉水,向南方地域進發。

  又一天,舜帝來到了一奇美山水之處。這裡山青水秀,奇花異草,奇峰異石,形成了奇異多姿的山川。特別是將軍石、老虎石、駱駝峰、辣椒峰和神秘莫測的溶洞,舜帝望著這奇山秀水,不覺神清氣爽,竟脫口而出:「山之良也!」並賜名「崀山」。

  隨後他又來到了北大門(古時叫鏟子坪),舉目四望,這裡山峰聳立、群山環抱、楊柳依依、樹木蔥蘢,即有清純素雅的自然景致,又有獨特的民族風情,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於是,他把南巡臨時辦公和居住之地設在這裡。後來當地的百姓也接連著舜帝居所建屋而居,房屋建得多了,連成了村子,此地就叫連村。舜帝又在行宮前的小坪裡,發明製造了一種治水和農耕的工具——鏟子,行宮前的小坪又叫鏟子坪(就是現在的北大門)。

  這裡,主要居住的是三苗人的部落。舜帝帶諸位老臣,走村串戶,訪問民情。他親眼看到,有的地方人仍住在山窯土洞裡,陰暗湖溼,病倒的人很多。為了教化當地的苗人,舜帝命令隨從們選擇一臨水的地方,用樹木藤條和茅草修建一座座土屋,並教當地苗人怎樣建造土屋,改變居住條件,讓他們懂得這樣的土屋能達到冬暖夏涼,既安全又舒適。舜帝又見當地苗人有的以獸皮為衣,又髒又厚,夏天穿著熱得要命,便教他們手紡麻線織布,改變服飾。還見當地苗人有的不懂牛耕,舜帝又教他們耕作技術,發展農業。當時三苗人見舜帝如此聰明,又這樣仁慈,老老少少每晚走到舜帝臨時居住的行宮裡,主動接受教化,更對舜帝的仁德打心眼裡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時期該地域的三苗人便是夫夷候國的先祖。

  舜帝在此遊山玩水,治水農耕,打魚狩獵,經歷了一段段極為逍遙自在的生活,也留下了許多感動山民的美好佳話。已到暮年的舜帝,在行宮裡時常回憶過去,多次想起這裡淳樸的山民,懷念這一方美麗的山水。

  不久,那是一個深冬的黃昏,積勞成疾,且年事已高的舜帝遠遊了九嶷山後,不幸病逝在蒼梧之野的舜皇山。娥皇女英二妃聞訊,悲傷不已,其淚灑滴翠竹,後來沾有淚水的翠竹成為一種斑竹,人們又稱它為「雙妃竹」,如今已成為舜皇山24種竹類中具有最神奇色彩的一種竹類。

相關焦點

  • 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等56家廣播媒體同步直播崀山 — 丹霞之魂 詩畫崀山
    ▲崀山紅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徐橋清接受央廣記者蔡明採訪▲       徐橋清談崀山之美:崀山的美,我概括有四種,一是色澤美:崀山是丹山碧水,導遊形象的把崀山山體說成「頭戴綠帽子身披紅腰帶 腳穿綠裙子」;二是造型美,崀山的造型非常奇特,比如:將軍石、辣椒峰、駱駝峰等等,很多這種奇觀,一看就知道像什麼
  • 舜帝和蒲坂
    因為民間傳說往往比較荒誕,神話,而舜的故事相當充實。其中,舜帝那一年收到那個諸侯進獻的貢物,都有記載。5、所以後來學界大量推崇堯舜,可能是因為民間美麗的傳說,再加上孔子從文獻中發現的歷史記載。鄭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東高密)人,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他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
  • 舜帝本來叫什麼名字?舜和娥皇女英的故事是怎麼樣的?
    舜帝我們都非常了解了,他是上古時期的一位部落首領,他和娥皇女英的傳奇故事也一直流傳,很多人也都知道。
  • 舜帝與韶關
    雖然韶關距古中原遙遠,但由於遠古時期舜帝南巡至此,欣然奏韶,隨後,韶關這一地名,就延續至今了。舜帝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舜帝還是擁有現今二億多後裔的共同始祖,主要有陳、胡、袁、姚、虞、田、孫、陸、車、王等十個姓氏。從平常人的角度來看,用現代社會的話說,舜帝是最以德報怨、最不怕吃虧的人。
  • 追逐夢想 唱響崀山 新寧音樂人李孟獨資舉辦音樂會宣傳崀山
    中華網12月27日訊 12月27日晚,崀山鴻基華天大酒店演藝廳燈火輝煌,200餘名音樂愛好者歡聚一堂,追逐夢想,在這裡用歌聲歌唱崀山、宣傳崀山。據了解,李孟老師與唐飛玲老師夫妻二人堪稱新寧音樂界的「鳳凰傳奇」,他們回新寧創業近一年的時間已經培養了100多名愛好音樂的學生,他們獨資舉辦這次迎新音樂會的主題是歌唱崀山、宣傳家鄉。
  • 中國崀山有多美!看看這些攝影展作品可見一斑!
    中國丹霞·崀山,屬世界自然遺產崀山風景區,素有「北有張家界,南有崀山」的旅遊發展新格局之稱。是一座罕見的大型「丹霞地貌博物館」。轄八角寨、天一巷、辣椒峰、紫霞峒、夫夷江、天生橋六大景區。在中國丹霞地貌中出類拔萃,有著景色優美、發育完整、類型齊全、特色典型、生物豐富、人景和諧的顯著特點,被譽為「丹霞之魂,國之瑰寶」。
  • 永濟地名:舜帝 黃龍 龍行村名故事
    張營鎮是黃河流入永濟的第一站,這裡也是舜帝的故鄉,舜帝村就座落在這裡,這裡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彰顯舜帝「孝」「德」之本。舜帝村   原名「諸馮村」,孟子曰「舜生諸馮」。龍行村   傳說舜的後母和弟弟想謀害舜王,把舜王推到井裡,娥皇女英在井下挖了一條地道,舜王從這條地道出去後,來到距舜帝村不遠的龍行村。
  • 新寧在南京舉辦崀山臍橙推介會
    (秦立軍現場推介崀山臍橙)秦立軍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簡要介紹了新寧的縣情縣貌和歷史文化,並重點向大家推介了純天然、全生態、無汙染的崀山臍橙。崀山臍橙歷經約240天的原生態生長,其色澤橙紅,果面細膩,風味濃甜,汁胞細嫩,富有香氣,營養豐富,品質上等,鮮食極佳,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欲知臍橙美,待君到新寧。秦立軍誠摯邀請所有參會領導、嘉賓、客商多到新寧觀崀山景、遊臍橙園、採臍橙果、品臍橙香、看臍橙戲、訂臍橙單、發臍橙財,親自體驗「夢入丹霞煙水中,夷江兩岸臍橙香」的美景。
  • 舜帝在臨武的傳說
    丈夫責備幾句,你改正就是了……」舜帝安慰道。「昨日為父親做壽擺酒,家中剩下許多白米飯。我看著可惜,於是就同浸泡的米一起磨成了漿,沒想到被老公責罵。我只是看著白米飯浪費太可惜……想到一片好心反被責備,因此感到委屈!」舜帝點了點頭,說道:「惜糧節約,值得肯定。既已磨好,那就炸幾個給大家嘗嘗,看看口味如何?」當時炸餈粑用的是圓口平底的餈粑鏟盤。女子很快就炸出了三個餈粑,交給了舜帝。
  • 【大灣區之窗】舜帝與韶關
    講到韶關,不能不提到韶樂,不能不講到奏韶樂者:遠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華夏至聖、道德始祖——舜帝。雖然韶關距古中原遙遠,但由於遠古時期舜帝南巡至此,欣然奏韶,隨後,韶關這一地名,就延續至今了。舜帝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舜帝還是擁有現今二億多後裔的共同始祖,主要有陳、胡、袁、姚、虞、田、孫、陸、車、王等十個姓氏。
  • 淺談崀山主要景點的英語翻譯
    十年前,為了迎接崀山申請世界自然遺產,我在業餘時間做了一個英語小站,介紹了崀山的一些主要景點,後來這些英文介紹被湖南省政府網站和張家界政府網站所引用。天下文章一大抄,如今網上關於崀山的英語介紹基本上採用此小站的譯文。
  • 老故事——洞庭湖中二妃墓、柳毅井的神話
    二妃墓楚國貴族屈原被放逐到沅湘之後,他根據當地神話歌謠創作了《九歌》,專門寫下了《湘君》、《湘夫人》,二妃的神話傳說從此經久不衰。二妃是帝堯的兩個女兒,名叫娥皇、女英,同時嫁給舜帝。娥皇、女英的故事,謳歌的是愛情,女子對丈夫忠貞不貳的愛情,在中國男權社會演義幾千年,是不奇怪的。秦始皇南巡到君山,對這個故事不以為然,並下令伐盡山上林木,以示懲罰,但世俗社會的「神」沒有贏得最後的勝利,在二妃故事流傳中,秦始皇成為一個反面人物,而湘妃則世世代代受到人們的紀念。柳毅傳
  • 春日出遊,到崀山豔遇一場「花事」
    崀山北大門桃花盛開三月到來,嚴寒稍退,崀山腳下的油菜花便青一陣黃一陣悄然開放了,南風吹過,一片片黃色花海撲面而來,春天甦醒了。   往年油菜花海包圍了整個崀山景區,駱駝峰、辣椒峰、八角寨、裡溪、扶夷江沿岸,油菜花隨處可見。在青山、頑石、流水掩映之下,比別處的油菜花,似乎多了一絲清麗之態。
  • 《中國神話傳說》——11.大禹時代的神話傳說
    今天我們來讀《中國神話傳說》的最後一章,第十一章——大禹時代的神話傳說。大禹成功治理了洪水,解救了天下百姓。人民感念大禹的恩德,各地諸侯也都擁戴他。於是,舜帝放心地把天子之位禪讓給大禹。3.聯繫故事內容,說說我們生活中常用的詞語「一言九鼎」是什麼意思。
  • 湖南邵陽市新寧在南京舉辦崀山臍橙推介會
    (秦立軍書記現場推介崀山臍橙)邵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新寧縣委書記秦立軍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簡要介紹了新寧的縣情縣貌和歷史文化,並重點向大家推介了純天然、全生態、無汙染的崀山臍橙。崀山臍橙歷經約240天的原生態生長,其色澤橙紅,果面細膩,風味濃甜,汁胞細嫩,富有香氣,營養豐富,品質上等,鮮食極佳,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欲知臍橙美,待君到新寧。秦立軍誠摯邀請所有參會領導、嘉賓、客商多到新寧觀崀山景、遊臍橙園、採臍橙果、品臍橙香、看臍橙戲、訂臍橙單、發臍橙財,親自體驗「夢入丹霞煙水中,夷江兩岸臍橙香」的美景。
  • 舜帝—中國工業文化始祖
    據考證,舜帝「作什器」的壽丘位於今山東曲阜,是龍山文化重要承載地。學界普遍認為,舜帝時期先民以這些石器、骨器、蚌器等先進裝備為生產工具,對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可見,舜帝時期有了專門分管手工業的官,說明手工業已經從農業中間分化出來。舜帝委任垂擔任百工,負責國家工程,垂主管百工,恪盡職守;百工不折不扣作好本職工作,恢復工商貿易。
  • 武漢「屹立不倒」行宮,留存8百多年,雕梁畫柱都是「神獸」圖案
    這處行宮叫做禹稷行宮,簡稱「禹王宮」,是一座建在龜山之上的祭祀行宮。南宋初建,至今已有8百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屹立不倒」的行宮。其實根據行宮的名字,不難推測,這座行宮主要祭祀的就是大禹。對於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的這位人物,在國內婦孺老少截至,大禹是一位治水能人。
  • 郭靜雲 郭立新 | 中國洪水與治水故事:範型神話或歷史傳說
    不過,前引《淮南子·本經訓》關於舜帝時候治水的事情,與「大禹治水」大告成功的故事,並不是同一件事,這是「大禹治水」之前的另一場治水。這一點與女媧補天或各地所傳世界大洪水的故事很不一樣,世界大洪水是一次性發生的重大災害與世界的再生,而不是人們長期管理水的記錄。但是,在有關大禹治水這一傳說之不同版本的描述中,曾經在堯帝和舜帝時代都發生了多場持久重複的浩大洪水。
  • 舜帝,不靠譜的「道德楷模」
    舜帝陵牌坊說到舜帝,可能很多人會先想到那個悽美的愛情故事。相傳舜有兩個妻子:娥皇、女英,都是堯帝的女兒。舜和兩個妻子感情都很好。當然,舜帝的傳說,遠不止於此。舜帝被稱為中華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記》所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據說他為人處世、治國理政,皆以德為先導,以和諧為依歸,一生追求和合、和平、和諧。
  • 900名選手相聚崀山參加瀟湘100越野賽
    供圖/御峰體育紅網時刻8月30日訊(記者 周雨墨)8月29日凌晨,湖南省新寧縣崀山北大門廣場,伴隨著發令槍響,900餘名來自全省各地參加2020瀟湘100第四屆湖南·崀山越野賽的選手們,分組別向著目標發起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