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營鎮是黃河流入永濟的第一站,這裡也是舜帝的故鄉,舜帝村就座落在這裡,這裡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彰顯舜帝「孝」「德」之本。
舜帝村 原名「諸馮村」,孟子曰「舜生諸馮」。舜帝村有瞽叟墳,傳說為舜王父母的墳地,處在一大片田地之間。在瞽叟墳的西邊,有一條比較寬的土道,稱為「飲馬道」,相傳是舜王當年牽馬去黃河邊飲馬常走的道。村裡還有寄馬樁,相傳娥皇、女英為了爭當皇后,相約看誰先到某一個地方,結果女英騎的馬在這個地方下了個馬崽,被叫成了「寄馬樁」。 舜帝村原有舜廟,由一座高寺和一座低寺組成,圍繞中間的土堆形成「二龍戲珠」的圖案,現在土崖上還有許多磚石遺蹟。
黃龍村 傳說是遠古時代,黃龍和青龍作戰,黃龍打敗了青龍,把青龍逼到了黃河以西陝西境內,黃龍負傷落在了黃龍村。據說,黃龍村在明萬曆年間叫過「拾恰村」,歸諸馮裡管轄,村民朱福星手中還保存著許多有關黃龍村繁榮時期的地圖。黃龍村以前一直是個大渡口,與蒲津渡口、風陵渡口並稱為黃河三大渡口,從清雍正至解放前的幾百年間,北山的煤從龍門沿河而下,運到黃龍才轉陸路運到蒲州府的各個地方,後來因河道變遷,鐵路運輸的興起,這個渡口才被廢棄。
龍行村 傳說舜的後母和弟弟想謀害舜王,把舜王推到井裡,娥皇女英在井下挖了一條地道,舜王從這條地道出去後,來到距舜帝村不遠的龍行村。因了這個傳說,龍行村的水特別甜,做出的豆腐特別筋道,受到十裡八鄉人們的喜愛。據當地百姓講,同樣的豆子在別的村出不了那麼多豆腐,口味也不好,所以龍行村人十之八九都在賣豆腐。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竭誠歡迎廣大讀者、專家學者參與評論,提出意見建議,同時歡迎大家不吝賜稿,共享永濟文化之香醇。
:0359—8022180
:yjslswhyj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