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幢正宗 | 心道法師年譜(十)(1935)

2021-02-19 南鄭縣法幢寺

1935年 乙亥(民國二十四年)  三十一歲


正月初九日(2月12日)  是日心道法師正在塔爾寺學經,西寧縣政府派公差送公文來,要去縣政府接受調查。

正月十一日(2月14日)  塔爾寺僧綱陪法師進城,晉謁馬麟主席,稟明原委,被送到金塔寺軟禁。

在青海蒙難35天。原來是青海的各種旁門外道,如青茶會、高燈會、保皇會等混入佛教,借佛教會招牌,傳其偽道,貪名奪利辦佛會。遭師批駁矯正,於是惱羞成怒,暗行造謠、恐嚇,向縣政府上告,說借戴院長名義,招搖惑眾等情。當局查清後,認為:

心道法師是行善事的人,手無寸鐵,就是有其他作用,能幹得什麼?你們去調查,看是誰造的謠。並指示:心道法師仍回塔爾寺學經,要好生照應。

心道法師在青海弘法正盛之際,忽遭磨難,心生苦悶,致書昔日好友,現職於《上海護生報》的寒世子居士,向其以在「青海蒙難略述」為題,敘述了事前醞釀、事後結果、觀音菩薩慈護等其間的詳情。

 (全文見《心道法師文存》)   

二月十六日(3月20日)  省政府馮秘書長代主席命西寧縣政府派轎車一輛,護兵四人及省政府副官二人,護送心道法師回塔爾寺。同時省城皈依男女,至金塔寺相送外,並請吹樂器者數人,上午8時,由金塔寺動身,一時古樂聲與鞭炮聲齊奏,從金塔寺門口,經省黨部省政府門口,出西門直送至南山寺(即南禪寺)山下,目視汽車揚塵遠去後,眾居士才返回,是日西山堡居士林、西寧佛學會等,諸皈依眾,亦在魯沙爾極熱烈地迎接。

二月底  心道法師被難時,曾萌生退心,弘揚佛法的態度微有消極,閉門謝客,不預外事,一心行持,以期早脫生死,並致函《青海日報》:

敬啟者:

      心道出家十載有餘,研究顯教亦有年所,為求佛學深詣起見,特來青海學習密宗,不意舊歲西上之時,正值戴院長來青之日,遂致鄉民無知,誤會有謂戴院長派來之說,其實心道住塔爾寺,乃鄭哲候先生函請青海省政府馬主席介紹也。

      至於應各地善信之請,組織青海省佛教會、湟源佛教會、西寧佛學會、西寧西山堡佛教居士林等,然皆慈善性質,並無其他作用。今既誤會叢生,有關名譽,除呈請青海省黨部、青海省政府、西寧縣政府監察外,並脫離各地佛教團體關係,特此登報申明,惟希公鑑等雲。

上海《佛教日報》也對此事做了登載:

心道法師在青海弘法,法緣殊勝,為一般外道所忌,四處造謠云:師假借戴院長名義傳教,實含有共產黨宣傳性質,並報告當地省黨部及省政府,請求查辦。一面登《青海日報》恐嚇,令師引咎自去,旋經法師親赴省府,晉謁主席,呈明被誣情形。當局派員調查屬實,主席欲懲辦該眾,師以佛子慈悲,方便為主,為息事寧人計,復為造謠輩說情免究。惟師自經此變後,深感塵世弘法之不易,波旬魔鬼之可畏。閉門謝客,不預外事,一心行持,以期早脫生死,超出三界。因此一般熱心護法的長官,常常來勸慰法師,法師就藉機緣而復弘佛化。

三月  蒙難過後,熱心護法的居士、當局政要和僧俗常來勸慰,西寧的戴復生先生吟詩多首,以資頌揚,其中有:

自古公道在人心,誤會消除來好音。

主席有悟怪他咎,爆竹千聲為公欣。

摘自 米玉梅,王運天 編著《心道法師年譜》,甘肅民族出版社,2015年

(未完待續)

法幢正宗贊偈

法幢正宗   圓頓法門

禪淨雙修   顯密並宏

破邪顯正   是其宗風

法幢正宗派偈

心融諦理   道振大千

法演三乘   師資一貫

止觀雙照   顯密通圓

開示了義   體離言詮

信解清淨   善超聖賢

徹悟實際   證入幽玄

海印發光   妙音普宣

六度齊修   福智莊嚴

應機設教   殊勝因緣

和敬溫良   禮讓益謙

戒定慧學   永遠流傳

相關焦點

  • 心道法師年譜 附錄:法幢正宗緣起序
    總之,師緣之特殊,希有難得,若非乘願再來,無以臻此,尤其民國三十年九月十五日,師在西京大興善寺傳千佛大戒時,而恩久活佛為師受記丹巴增貝堪布佛,自中國有佛法以來,漢僧得此記者,師為第一,況師於民國二十二年既得法於上海興慈老法師,為天台正宗四十三世,復授記於章華,紹淨月老和尚之法統,為臨濟正宗第五十代,其淵源之深,誠非凡情可測。
  • 法幢正宗 | 心道法師年譜(八十五)
    這次新得戒弟子積極性很高,主動承擔弘法重任,永登的比丘尼如林(開悟)這次圓具後,因為蘭州、永登、皋蘭等地同修的沙彌、沙彌尼未能滿願受戒,深為愧疚,遂發心籌措準備,恭請廣義、長靜、隆濟諸師支持,待機緣成熟,在蘭州設法幢戒壇請心道法師傳戒;武威的比丘僧融法、願經護持武威海藏寺藏經;張掖的比丘尼妙顯、本覺護持張掖大佛寺藏經;融光法師組織重印原寶靜法師作序之《朝暮課誦》,並以淨業學僧的名義加序於張掖大法幢寺拈花丈室
  • 心道法師與法幢宗
    曾在青海、甘肅、北京等地受到喜饒嘉措大師多次的親切接見,在西北五省享有很高的聲譽,對西部近代佛教的發展具有很大貢獻。當時由於西北處於多民族、多宗教、多信仰的地區,大師本人又精通顯密二宗,提出「釋穆一家」的宗教觀,主張「顯密並弘,禪淨雙修」的佛教思想。
  • 法幢正宗 | 心道法師年譜(六十七)
    當此動亂的時代, 怒濤震蕩到瞬息千變的今日,吾師心道法師創辦之《西北佛教周報》應時代的需要,而誕生於佛教第二策源地的關中,其意義的重大與今後的展望,當非吾人意料所能企及!會是時吾師心道法師因習密抵甘,旋復來青,目睹佛法凌夷,宗風掃地,弗禁愴焉於懷,感慨良深。乃本弘揚佛法力挽頹風之旨,不避艱險,從事宣傳。一時本省有志之士聞風興起景然樂從,法緣之盛,嘆未曾有。良以心師學貫天人,道融顯密,語文流利,辯才無礙,聞者心悅誠服故也。
  • 深切緬懷法幢宗初祖心道法師
    心道法師(1905一一1968)是近代西北地區佛教法幢宗的開拓者,他以大無畏的弘法精神為西北地區的佛教輸入了較有力的新鮮血液,使西北五省的佛教重新步入正統的佛教修道模式,挽救了西北五省佛教的命運,革新了大眾對佛教的認識。法幢宗在西北五省現已傳到了第六代,已是這個區域內佛教的主流。
  • 心道法師在湟源
    提起法幢寺,就不得不提起法幢宗和心道法師。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正月初十,心道法師出生於湖北省松滋縣(今屬荊州市),俗名李安祥。李安祥家境貧寒,少年時就到當地一家綢緞店當學徒。父母相繼離世後,李安祥深感人世無常,遂於十八歲那年在松滋縣岱輔廟剃度出家,法名源福,法號心道。同年,他又在章華寺淨月和尚門下受具足戒。
  • 法幢正宗緣起
    法幢正宗由其始祖上心下道法師所創立。心道法師1905年出生於湖北省松滋縣。18歲剃度出家,廣參博學,遍學大小乘經論,修淨土,習禪宗,學戒律,得法於天台,並為禪門臨濟宗第五十世傳人。在弘化過程中,為進一步擴大正信佛教在信眾中的影響,並使之不斷發揚光大,心道法師遵佛陀「建大法幢,擊大法鼓,吹大法螺」之旨,根據西北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徵,經充分醞釀準備,於1942年在甘肅河西走廊民勤、張掖等地正式創建了以禪淨雙修、顯密並弘為宗旨的圓頓法門——法幢正宗。
  • 《心道法師傳記》
    (法幢正宗 初祖 源福心道大師)《心道法師傳記》心道法師張掖古佛寺住持僧請法師為該寺方丈,改古佛寺為大法幢寺,即在此寺建立了法幢宗。創建法幢宗的由來1933年,師得法於上海興慈老法師,為天台宗四十三世,復受記於沙市章華寺淨月老和尚之法統,為臨濟正宗第五十代。1941年9月15日在西安大興善寺傳戒時,恩公活*佛 為師授記為丹巴增貝堪布佛。
  • 心道法師年譜 (九十一)
    主要講《法華經》、《華嚴經》及《心經》,特別是以問答形式講了創立法幢宗的要義。是年,心道法師在烏魯木齊數十位居士陪同下,到昌吉、瑪納斯、阜康、吉木薩爾、奇臺等地講經弘法,皈依漢、蒙等民族信徒三千餘人,剃度僧人十餘名。本欲繼續西去伊犁(伊寧)等地,但正值「三區革命」時期,因而作罷。      在奇臺觀音閣講《般若心經》及其他大乘佛教經典,著力在破邪顯正上。
  • 心道法師 | 獲班智達稱號的漢僧第一人
    我們以虔誠之心,深細研讀了王運天老居士退休之後用了16年心血,收集整理第一手資料,撰寫編輯的《心道法師年譜》及其巜文集》。1960年,十世班禪和其經師恩久活佛訪問江西期間,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國家民委主任汪峰及江西省有關領導陪同,專程參觀南昌心道法師任方丈的佑民寺,「師徒三人在方丈室內交談了兩小時之久,」可見十世班禪大師、恩久活佛對這位承繼了密宗法脈的心道法師的器重。
  • 隴原佛教高僧心道法師
    從1934年到1948年,心道法師在西北弘法長達15年之久,長年來往於西北五省,每一處講經弘法都由地方領導出面接見。西北地區當時佛教式微,民間信仰混雜於佛教之中,心道法師鑑於當時佛教的歷史背景,創建了以「破邪顯正」為宗旨的法幢宗,使得西北佛教得以振興。
  • 紀念心道長老誕辰116周年
    法幢正宗由其始祖上心下道法師所創立。丹巴增貝堪布佛上心下道法師者,湖北荊州松滋縣人,俗娃李,生於1905年正月初十日。父諱明洲,母羅氏,法師年十五父歿。在弘化過程中,為進一步擴大正信佛教在信眾中的影響,並使之不斷發揚光大,心道法師遵佛陀「建大法幢,擊大法鼓,吹大法螺」之旨,根據西北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徵,經充分醞釀準備,於1942年在甘肅河西走廊民勤、張掖等地正式創建了以禪淨雙修、顯密並弘為宗旨的圓頓法門——法幢正宗。
  • 武威鳩摩羅什寺舉行法幢宗傳法大典
    上午九時,傳法大典正式開始,在莊嚴的梵音聲中,理方大和尚按照法幢宗傳法儀規,將祖衣、掛珠、缽、法卷等法幢信物逐一傳授於大慧道隆、心賢道融、妙正道圓、繼廣道宏、悟鎮道林、究慧道智等六位法嗣,並殷勤叮囑諸法嗣護持法幢法脈,代代相傳;又開示教導諸法嗣精進修行,切勿懈怠,務使法幢正宗法身慧命永遠延續
  • 心道法師青海蒙難記
    1935年 (民國二十四年)  三十一歲的心道法師在青海弘法如日中天。一邊為青海信眾講經說法,一邊在塔爾寺學經,同時又創辦《西北佛教周報》籌建各地居士林,工作異常繁忙。心道法師在各居士林講經,法緣殊勝,信眾像潮水般湧來聽經。雖然當時社會經濟落後民眾生活艱苦,但人們對心道法師弘法充滿了堅定的信念,出資出力修建了多處居士林,以便敬請法師講經。
  • 大般若宗 | 能海法師對五臺山藏傳佛教發展的貢獻(四)
    《五臺山靈鷲中峰大圓照寺樹般若正宗法幢緣起碑》中雲:「仁者金剛聖僧大寶法王釋清海,忍悲吞聲不輕雄偉唳, 毅然屹立慷慨痛楚不低泣, 更顯慧眼大圓鏡智, 憶起往昔之宏圖,妙法大雄大力大悲願, 壯志雄心於聖宇之間,大展宏圖興古剎, 鞠躬盡瘁揮雙臂, 萬鈞勁力蕩滌墉垣, 春去夏來歲月轉, 數載碌碌奔騰興建金剛道場大圓照寺, 乾隆龍章御跡, 震那金界映山門……現出吾清公大寶上師, 代聖梵僧, 嗣績元明清淨法至傳承
  • 法尊法師簡介
    民國時期,出現了一批有志赴藏求學密法的漢人,翻譯藏文經典一時蔚然成風,有大勇法師、能海法師、觀空法師、湯鄉銘居士、郭和卿居士等積極投入,成績斐然,其最有成就者,則當推精通漢藏的法尊法師。據早先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顧問趙樸初老先生的記述,法師俗姓溫氏,河北深縣南周堡村人,1902年12月14日生,1980年12月14日示寂,世壽79歲。
  • 法尊法師簡介及其師承淺述
    民國時期,出現了一批有志赴藏求學密法的漢人,翻譯藏文經典一時蔚然成風,有大勇法師、能海法師、觀空法師、湯鄉銘居士、郭和卿居士等積極投入,成績斐然,其最有成就者,則當推精通漢藏的法尊法師。據早先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顧問趙樸初老先生的記述,法師俗姓溫氏,河北深縣南周堡村人,1902年12月14日生,1980年12月14日示寂,世壽79歲。
  • 藏文化一肩挑的高僧:法尊法師
    法尊法師俗姓溫,名庚公,1902年生於河北深縣。在五臺山玉皇廟(今普化寺)出家,法名妙貴,字法尊,在北京法源寺受具足戒。曾先後入武昌佛學院、北京藏文學院學習,師從太虛大師和大勇法師。後隨大勇法師組織的赴藏學法團到西康甘孜,從昌都安東格西專攻藏文。
  • 法尊法師《入中論講記》| 前言
    按:法尊法師是中國現代著名高僧、佛學家、翻譯家。法師俗姓溫,字妙貴,1902年生於河北深縣(今河北深州市)。法尊法師在五臺山顯通寺玉皇頂出家,在北京法源寺受具足戒。曾先後入武昌佛學院、北京藏文學院學習,師從太虛大師和大勇法師。後隨大勇法師組織的赴藏學法團到西康甘孜,從昌都安東格西專攻藏文。1932年入藏,在拉薩哲蚌寺學習。1936年在重慶代理太虛大師主持漢藏教理院至解放前夕。新中國建國後法尊法師歷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佛學院副院長、院長之職。1980年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