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與利孰重?

2020-12-18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1.0M

文丨王小西

編輯丨小叮噹

有形與無形之間,處處用心,這是企業厚道之處,也是「君子之義」的體現。

「我的雙耳能否再聽到 / 雪融時節近處的河 / 桀驁的潮聲……」伊朗名導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曾經如此感嘆。

一場前所未有的疫情,一個姍姍來遲的春天。

福特智能生態盾技術打造新一代新風健康座艙

誰也沒想到,這種直徑在60-140納米的新型冠狀病毒,會攪得整個中國乃至於世界天翻地覆。而隨著抗疫形勢的逐漸好轉,3月開始陸續解禁,已經在家堅守整個長假的消費者們,也紛紛規划起疫情結束後的出行和旅程。

就像每一次災難之後,反思和正義總會驅使人類思考:什麼於我們才是最重要的,是大口呼吸的新鮮空氣?還是心無旁騖般馳騁的自由?

是的,正義不能總是遲到。作為一個百年品牌和一個始終銘記客戶和人福祉的企業,福特和長安福特「神盾行動」正在用行動去回答了一個問題:義與利孰重?

點擊播放 GIF 0.0M

利緣義取

壓抑許久的汽車行業,期待著儘快解除封印,迎來復甦。是的,逝者如斯夫的,是生活;春風吹又生的,也是生活。但是,生生長流的生活,更需要有安全感的守護。

江鈴汽車生產的10輛負壓監護型救護車馳援武漢

作為一家百年車企,進入中國市場多年,福特汽車在這場疫情中展現了非凡的人文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在得知疫情最初的時刻,長安福特就與福特總部Ford Fund捐助了700萬元的物資,並通過江鈴汽車將急需的10輛負壓監護型救護車生產出來馳援武漢。這都彰顯了一家百年車企應對危機的反應速度和人文關懷。

所謂「財自道生,利緣義取。」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說過,「利潤是不請自來的東西。」但前提是,提供良好的服務,「不提供服務的企業將沒有生存的空間。」

作為百年車企,福特在這次疫情中的思考自然更深一層,面對還未徹底退散的新冠病毒,什麼樣的汽車呼吸安全更有保障?面對日益複雜的道路狀況,什麼樣的汽車主被動防護更能讓人安心?面對延遲復工導致的現金流壓力,什麼樣的汽車更能讓人無壓力擁有?

福特部分車型配備AAR(Air Auto Refresh)馨風系統

所以,這次福特又打造了「神盾行動」,在健康和安全兩方面,給予用戶「無所不在」的關懷和守護。通過配備HE微米級高效空氣淨濾、空置自動換風及空氣遠程淨化的福特AAR智能生態盾技術,打造新風健康座艙,為用戶解決出行顧慮,帶來更多安心和舒心。

對於所有車主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車內環境。作為封閉環境的「第一道防線」,車內空調跟大部分的室內空氣淨化設備一樣,主要通過濾芯來淨化車內空氣。「而要能夠實現對直徑為0.05微米的含氯化鈉氣溶膠顆粒物的有效攔截,也就是能夠真正攔截新型冠狀病毒,需要高效空氣濾芯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因為,HEPA對於空氣中的0.5微米2顆粒攔截效率高達95%。」

我們也知道,近期有多家車企都先後提出了車內環境的解決方案,車企紛紛宣稱要給汽車「戴上N95」,推出具備N95級別空氣過濾能力的「健康汽車」。但是,落實到技術細節卻往往語焉不詳。記者就了解到,某品牌還對車主提出,換了「N95」濾芯後,保養間隔從10000公裡降低到5000公裡。

高端中型SUV全新福特銳際配備HE微米級高效濾芯

而福特的厚道之處在於,提醒大家,雖然HEPA濾芯對於裹挾病毒的飛沫或粉塵具有較好過濾效果,但無法起到百分百隔離病毒。因此,在疫情期間,建議車主和乘客在車內戴好口罩,做好必要防護,最大程度降低病毒感染風險。為了保證空調濾芯的高效過濾,車輛在每行駛15,000公裡後需要更換空調濾芯。

相較於其他品牌只在高端車型上配置,福特品牌在售車型中已有多款配備了HEPA濾芯,包括全新福特銳際、新一代福克斯和全新金牛座。更值得一提的是,從2020年開始,福特在中國市場推出的大部分全新車型都將配備HEPA濾芯。

而且,福特車型配備的AAR(Air Auto Refresh)馨風系統並不只有HEPA濾芯一項,這套系統還包括了解鎖新風系統、車內PM2.5傳感器以及AQS空氣品質傳感器。

「解鎖新風系統」具體來說,是車主在熄火狀態並鎖車之後,新風系統會每隔2小時自動換氣,每次換氣持續1分鐘,從而保持車內良好的空氣品質,每個鎖車周期內會換氣3次。如果超過6小時沒有用車怎麼辦?放心,車輛還會在解鎖時自動換氣1分鐘,確保迎接車主的空氣同樣清新。

全新福特銳際的車內大屏實時顯示車內外的PM2.5數值

只有在這些「看不見的」無形細微之處,給予用戶無所不在的關懷和體貼,才是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厚道之處。有形與無形之間,處處用心,也正是福特奉行的「君子之義」信念。

點擊播放 GIF 0.0M

和利以義

眾所周知,在中國市場上要想獲得真正長久的利益,需要明白其背後的文化。而中國文化的核心問題正是「義利之辨」,背後的基本邏輯正是「和利以義」。換言之,就是「利以義制,名以清修。」

義與利孰輕孰重?無論做生意還是做企業,要基業長久,都要講究一個「厚道」。過分功利的企業,在市場大潮中終將被雨打風吹去,只有贏得尊重的企業,只有把「人」而不是「生意」放在首位,方能基業長青。

福特總部的亨利·福特像以及公司信念介紹

正如記者在《「人永遠大於生意」》一文中所言,福特的公司信條「OUR TRUTHS」,第一條就是「Put People First(以人為本)」。這正是一家企業能夠基業長青的根基所在。

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認為:每一個試圖基業常青的品牌,都必須要在現在和未來之間,搭建一座渡劫的橋梁,這不僅是它長存的基礎,更是一個通往自由的燈塔。

無論是上個世紀第一個提出五美元日薪制,還是「8小時工作制」全球標準的制定,到此次疫情中「以小見大」的口罩關懷,以及快速推進AAR馨風系統的應用,「人永遠大於生意」的企業理念,福特汽車已經持續踐行足足120年。

汽車公社2020年的開篇《格局與趨勢》中說過,汽車作為現代工業和資本主義經濟支柱,完美契合了新教運動的發展軌跡。而從福特的「T型車」流水線到通用汽車總裁斯隆的管理革命,奠定了美國工業和全球工業生產的輝煌。

福特創始人亨利·福特與著名的「平頭」V8發動機

而到了東西方文明碰撞融合的2020年時節,以疫情為觸發點,不僅國際上需要重新認識中國,同樣,需要重新認識中國文化。中國的「和利以義」,也讓福特汽車這樣的百年車企產生共鳴,繼而在中國大地上以長安福特的落地執行而顯示出文化的融合。

從無形的文化到有形的行動這個意義上說,對於安全,福特以工程師的「厚道」,用最硬核的用料保障人員的駕乘安全,用更用心的安全智慧,帶給用戶最可靠的守護。100%全車系堅固、98%語義AI智能、Co-poilt360——3大超越科技鑄就的安全防護座艙,全方位守護用戶安全出行之路。

車身方面,長安福特全系車型大量使用高強度鋼及硼鋼材質,至高達50%材料佔比(硼鋼抗拉強度高達1300-1600MPa,每平方釐米能承受10噸以上的壓力),福特銳際更是採用汽車領域最高等級的1500-1700MPa超高強度冷淬馬氏體鋼,從而構建起堅固的「籠」形車身,給車內乘客穩穩的安全感。

SYNC+提示新冠肺炎病例活動範圍

而作為位列世界自動駕駛技術三巨頭的福特,還在長安福特車型廣泛搭載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系統,如同一位副駕幫助車主觀測路面,躲避碰撞風險。此外,長安福特車型上廣泛搭載的「SYNC+智行信息娛樂系統」,自然語音語義識別準確率高達98%,完全可以做到「只動口,不動手」,讓司機專注駕駛不分心。

最重要的,這次SYNC+智慧導航還升級了「病毒躲避」功能,幫助用戶獲取實時整合的疫情信息,「繞開」敏感病毒區域,導航規劃更加安全。

在看得見的地方,長安福特在「不出戶 輕鬆購」系列政策基礎上,再次發布3000元健康基金、3個月提前擁車、3年免費保養三大增值服務,守護消費者的現金流安全。而在看不見的地方,長安福特也在默默用心,讓客戶每一次出行都能「見健康」、「見安全」。

去年的「2019年龍灣論壇」上,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也說過,「最近行業內發生了很多令人遺憾的事件,我們必須摒棄浮躁的功利主義,必須回歸人本主義,一切以人為本,人的安全、健康是第一位的,任何安全、健康方面的疏漏都有可能讓行業、企業、用戶付出慘重代價。」

福特中國CEO陳安寧先生在發布會上

這雖然說的是新能源汽車的亂象,但是汽車行業的浮躁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就像《大學》所云,「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面對疫情,只有靜下心、耐住寂寞,以義為利的企業也才能走得更加長遠。因為,度盡劫波,新的傳奇必將誕生在生機勃勃的中國,只有「和利以義」才有更美好的未來。

比天空更遼闊的……

王小西

THE END

更多有趣的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右邊給我一朵小花花

點擊播放 GIF 0.0M

相關焦點

  • 義重於利,欲利先行義
    義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它不僅是一種素質的體現,更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格。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話:「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可見在那會兒就已經出現了利與義的結論,我還是傾向於義的。義是成為朋友的基礎。
  • 「舍」利取義,義與利不可得兼
    「舍」利取義,利義二者不可得兼,」舍」利而取義者也。利與義有先後之分,不同人的選擇不同。先義後利的人稱為榮,先義後利之人稱為辱。選擇第一種人作為自己的目標。「舍」利取義,義可理解為責任,義氣;利,則可認為是金錢利益。」
  • 義以生利,義利統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那麼,我們可以推出「義」的本義是殺羊分肉。「細切」是為了「均勻」。後來,義的意義有所引申,分配就是義。再引申,分配合理才是義。再引申,合理的就是義,不限於物質分配。利是收穫財富,義是分配財物。實際上那時的義利關係相當於現在所謂生產與分配的關係。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裡克說:「克聞之:夫義者,利之是也;貪者,怨之本也。廢義則利不立,厚貪則怨生。」鼎是三隻足支撐著。
  • 義我所欲也,義者榮,利者窮
    身處繁華世界,義與利的取捨,往往成為每個人的思考問題,其實問題的答案早在古人留下的話語中就已揭曉:捨身而取義者也。荀子曾云:「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凡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則萬事可通矣。著名喜劇演員馬麗,他不為名利所驅,真誠待人,好爽待事,最終收穫了許多好友,以及發掘他的」貴人「沈騰,在演藝圈受到一致好評。孔子亦云:「生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古代偉大聖人,也為我們對義與利的取捨做出了建議,生我所欲,義,亦我所欲,如二者不可兼得,則捨身而取義。
  • 先義而後利,舍利而取義
    眾所周知,古人曾在《魚我所欲也》中發表了「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的觀點。在當今物質充裕,生活美好的社會中,面對利益的取捨,我們又當如何抉擇呢?孟子曾經說過:「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古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花了幾億年進化的現代人?
  • 義者,利之和也:深明大義、見利忘義中的義到底指的是什麼
    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路說「不仕無義」,這裡的「義」即是後文所說的「君臣之義」,君臣之義,即是為君者應該怎麼做,為臣者應該怎麼做。子路所謂的臣之義即是身為人臣,當事君能致其身,不可欲潔其身而亂君臣之大倫。  【二,義者,利之和也。】
  • 細讀《資治通鑑》:什麼是義?什麼是利?
    (舊版《紅樓夢》裡的賈雨村與甄士隱)人民文學出版社版的注釋裡說:《論語.裡仁》:「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義:道義。利:功利,這裡指錢財。顯然,意思很明確,跟君子交往,多講道義,就是講義;跟小人交往,就多講利,就是講利益。可憐的是賈雨村後來判斷葫蘆案時,並沒把舊人甄士隱被拐子拐賣的女兒英蓮放在心上。
  • 晉商精神:以義制利、以利弘義
    故善商者,處財貨之場,而修高潔之行,是故雖利而不汙;善士者、引先王之經,而絕獲利之徑,是故必名而有成。故和利以義制,名以清修,格守其業,天之鑑也。如此則子孫必昌,自安而家肥高。」這是一段話,但這又絕不僅僅只是一段話。
  • 解讀丨朱熹如何看待義和利
    難就難在如何拿捏利與義的分寸,既不能把義與利撇得一乾二淨,又不能把義與利的關聯理解為沒有離開利的義,即所謂「義無利則不和」。朱熹像02新典範的成型朱熹詮釋義利問題的要點為門人後學所承繼,並得到新的概括與凝練。
  • 每天學點國學:以義制利
    【原典】不能以義制利,不能以偽飾性,則兼以為民。(戰國 《荀子·正論》) 【註譯】以偽飾性:以後天學得的禮儀去糾正天生的性 偽:人為,指後天學得的禮儀 飾:整頓,糾正。全句譯意為: 那些不能以道義制約利,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造惡的本性的人不能當官,只能做一般的平民。【品讀】 為官要有官德,有修養。荀子認為,「能以義制利」,就是有官德 「能以偽飾性」 就是有修養。這是為官的兩個基本條件,沒有這兩個基本條件,就只能做一般的平民。
  • 潁川郡義門堂義和寨陳氏支祠義興堂升座安龕儀式暨慶典聚會略記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羅香鄉大垌村那黎屯,義門陳氏後裔-定齡公子孫後代為緬懷祖先豐功偉績,慎終追遠,報本思恩,飲水思源,集全族之力興建分支祠堂義興堂,以傳承和弘揚家族優良傳統。    2019年11月18日,歲次己亥年農曆十月廿二,義興堂全體族人在利練、都立、大蘭等上階祠堂四興堂族人和古碌、山頂、利倆、新利、大垌、狼狂、鎮隆、柳州等陳氏宗親兄弟姐妹及祠堂駐地的親朋友鄰的觀禮下,隆重舉行升座安龕儀式暨慶典聚會。
  • 拙讀《論語》第八十二篇:現代的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利與義
    原文: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主流譯文:孔子說:「君子懂得義,小人只知道利。」而小人則相反,凡事都是考慮自己的利益的,義對小人來說,是不會考慮的,最少不是優先考慮的,有點「唯利是圖」的意味。對我們來說,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講的是要創造價值,要創造財富,那麼我們如何去衡量義與利的關係呢?記得有記者曾對拙說過這樣一句話:特別是在深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以利益為紐帶聯繫在一起的。這話說得很不好聽,但細想一下,事實似乎不也正是這樣嗎?
  • 義與利究竟有何關係
    在古代,我們所倡導的是義、利兼顧的價值觀,而且義在利前。我們的國度,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一群人,才在殘酷的世界中始終屹立不倒。在今天的這個經濟社會環境下,再倡導義在利先還有其現實意義嗎?義究竟是什麼?1、義與利的同一性義與利作為對立的雙方,是必然尤其同一性的,這是對立的本質決定的。這個同一性是指,義不是別的,恰恰是我們自身的利益,而且是我們的利益中最根本的,利反而是我們的利益中較為次要的。
  • 357.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就能夠讓出去世間的名與利。名利就是遮蓋在我們本性上面的障礙物。能夠讓出去,才能夠明了本性的。前面四個人的長處,在加上禮樂,才能夠成人,人格才能樹立起來。懂得這個道理我們跟人家相處的話,我們就能夠把關係改善。所以這樣就可以成人了。當然這個標準是很高的。前面的那四個人都是孔子那個時候的人,但是他們有不同的個性。後面子路說。上面你說的這些人,恐怕做不到。
  • 以義為先,努力用行動來詮釋義的含義
    這就是義。說到底,你終究是為了愛與親情,只不過有些人的義表現得更加明顯而已。就像為救護車讓行的寶來車司機,地震中為醫生讓出安全帽的解放軍戰士……時勢造英雄,他們的事例告訴我們,我們的愛同樣是偉大的,只是沒有展示的機會。「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時代的腳步使我們不得不快步上前,但同時也造成了我們缺乏深度又急躁的狀態。
  •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原標題: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2014年7月4日,習近平主席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演講中指出:「倡導合作發展理念,在國際關係中踐行正確義利觀。『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在國際合作中,我們要注重利,更要注重義。」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出自《禮記·大學》。
  • 「義」字之新解釋
    正德子「義」字乃中國儒家核心思想之一,中國自三皇五帝以降,上至公卿大夫,下至文人士子無不深究其義,以期言行可不與「義」字相悖;歷代聖賢亦無不釋「義」字,以期「義」行能深入人心矣。「義」與「仁」。義者平也,有生必有不平,必以義平之,所以仁義前後相隨,不可偏頗。又仁者人也,義者我也,必平我以及人。《易經》有乾之四德之說。
  • 吳君哲:願在網際網路堅守以義制利、以利弘義的儒商精神
    吳君哲:我自成立青島君哲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之初,便以做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為奮鬥目標,儒商精神講究重義薄利,我願在網際網路堅守以義制利、以利弘義的儒商精神,願做具有優秀企業文化的青島網際網路公司。在實現企業自身價值的同時,不斷地回饋社會、造福社會。
  • 「見利思義,義然後取」,這才是正道
    儒家認為,只有能夠合理分配利,才是義。所以儒家說「見利思義」儒家思想中的義並不排斥利,如果利分配得不合理,取與不取都是不義。那麼如何去拿捏義與利之間的分寸呢?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孟子在戰國時代捍衛儒學並發展儒學,成為亞聖,所以稱孔孟之道,也叫仁義之道。可見仁義是儒學的核心內容。孔子只講仁與義,仁義聯稱還是孟子的創造。
  • 黑蟻在線:以義制利守望相助 讓融資更容易
    最後,刁樺東還提到「以義制利,守望相助」是黑蟻在線一直堅持的發展原則,期望平臺與客戶相互陪伴,共同成長,不斷為更多的人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