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兒童買賣暗網觸目驚心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送養」字眼的背後,是一條龐大而隱秘的產業鏈。這張暗網之下,那些父母們打著送養的旗號,卻收取巨額「營養費」「補償費」,尚未出生的胎兒或者呱呱墜地的孩子,早已暗中標註了售價,生命成為一件商品。

  近日,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拐賣兒童案。一名男嬰被人打著送養的旗號,以6萬元價格通過QQ群販賣。而發布信息、聯絡買家的人,竟是其親生父親......

  50元入群,明碼標價6萬元賣掉親生兒子

  「我原先有個家庭,後來因工作原因離婚了,有兩個孩子。兩年前認識了現在的女友,有了十個月的兒子。不久前她突然走了,把錢都帶走了,我帶著孩子什麼事都做不了……」

  這段慘痛的經歷把QQ群裡不少網友打動了。殊不知,這是黃某某編造的故事。

  今年1月,由於與女友多次發生爭吵,加上酒水生意經營慘澹,黃某某花了50元加入一個網絡送養QQ群,決定瞞著女友把兩人所生十個月大的兒子送養。

  在近300人的大群裡,他的「悲慘」經歷迅速引發關注,有不少人通過QQ、微信、電話找他私聊。他提出,以6萬至10萬元的「保證金」送養兒子,並承諾其後老死不相往來。

  家住河北的鄧某夫婦被黃某某選中。雙方以6萬元的價格達成交易,未滿一歲的孩子被帶回鄧某老家。

  辦理該案的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王彥琳介紹,鄧某和妻子婚後多年無法生育。親生父母送養孩子,在鄧某看來是「乾淨」「合法」的。

  不久後,黃某某的女友返回廣州,從手機聊天記錄裡發現了兒子被賣的真相,隨即向警方報案。近日,白雲區人民法院以拐賣兒童罪判處黃某某有期徒刑6年,並處罰金4萬元,追繳其違法所得6萬元,予以沒收。

  「六歲了,你要不要女孩?」

  今年4月,為打擊網絡送養兒童的不法行為,騰訊、知乎等網絡平臺對涉及「兒童送養」的違規內容和群組進行了清理和整治。記者調查發現,網絡送養轉入更為隱秘的角落,從大眾化網絡平臺潛入母嬰社區。

  在「媽媽幫」「媽媽網」「寶寶知道」等母嬰論壇上,記者發現了不少新發布的送養內容,每條關聯帖子都能得到幾十條回應。

  10月10日,「媽媽網」社區的一名網友發布帖子,稱想送養男孩,預產期是11月23日。「媽媽幫」論壇內,與「送養」關聯的帖子有近200個。在「寶寶知道」社區內,一個標題為「2020年,我想領養一個女孩」的帖子中,有125條回覆:「六歲了,你要不要女孩」「我有個預產期十月份」……

  潛伏在網絡販嬰圈12年的打拐志願者上官正義告訴記者,如今,不法分子對入群人員的審核更加嚴格,要提供身份信息、繳納數百元認證費才能入群,而且QQ群和微信群會時常更換。

  記者在一個名為「SL班同學群」的送養微信群看到,一名群友於10月7日發送了一個紅包,並留言「補8,誠心領男寶」。知情人向記者解釋,群友交流用的是圈子裡的暗語,「S」代表送養,「L」代表領養,「補8」的意思是領養方願意出8萬元的補償費。

  在另一個名為「未婚先孕交流群」的QQ群,一個群友稱:「本人經濟困難,老家在貧困山區,年齡還小,沒結婚,送養一個女孩,預產期12月8號,最好這兩天過來見面談。」

  上官正義告訴記者,送養孩子的人多數是未婚生育,無力撫養,也有人因為離婚分手想把孩子處理掉,而領養孩子的多數是有生育困難的。通常女孩的價格是5萬到6萬元,男孩的價格是8萬到10萬元。有些嬰兒是「預售」的,出生前已經談好價格。

  為逃避法律制裁,很多人會用「保證金」「補償費」「感謝費」這類說法掩蓋買賣兒童的事實。記者從多個送養群的聊天記錄看到,很多人刻意講述悲慘故事,強調自己走投無路,不是人販子,卻在發出孩子的照片、視頻後公然出價。

  一個名為「為了孩子XX」的微信公眾號,聲稱內容主要是「領養孩子及送養孩子交流與經驗分享」。這個公眾號日常發布混雜銷售、醫療等方面的文章掩人耳目,留言區內卻時常留下非法送養的QQ群信息。關注公眾號後,管理員會發送自己的微信號,聲稱是「為了進一步溝通交流」。

  暗箱操作,「洗白」孩子身份

  組建這些交流平臺的多數是一些黑中介,「他們賺錢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對目標客戶進行篩選,發布送養和領養信息,促成交易,從中賺取差價;另一種是暗箱操作辦理出生證明、親子鑑定,偽造被送養兒童身份,方便買方落戶登記。」王彥琳說。

  「『洗白』孩子身份主要靠黑中介與私立醫院、鑑定中心的內部人員勾結。」上官正義說。

  據了解,有的媽媽不願意暴露自己的身份信息,於是,在黑中介幫助下,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給孩子辦理出生醫學證明。

  上官正義告訴記者,中介還會提供造假的親子鑑定報告。他提供的一個案例顯示,在男方、女方、孩子均未到場的情況下,用假名字、假照片和中介備好的假血樣,廣東華醫大司法鑑定中心作出了孩子與男女方為親子關係的司法鑑定報告。但實際上,孩子與這對男女毫無血緣關係。

  目前,廣東華醫大司法鑑定中心已停止受理司法鑑定業務,接受調查。廣州市司法局通報,已掌握其違反司法鑑定程序的相關證據,正在抓緊全面調查工作,並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嚴肅處理。該局已將發現的涉嫌犯罪的線索和證據材料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相關焦點

  • 揭秘買賣兒童暗網,有人6萬元賣掉親生孩子
    這張暗網之下,那些父母們打著送養的旗號,卻收取巨額「營養費」「補償費」,尚未出生的胎兒或者呱呱墜地的孩子,早已暗中標註了售價,生命成為一件商品。近日,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拐賣兒童案。一名男嬰被人打著送養的旗號,以6萬元價格通過QQ群販賣。
  • 揭秘買賣兒童暗網:50元入群,男子瞞著女友6萬元賣掉親生兒子
    這張暗網之下,那些父母們打著送養的旗號,卻收取巨額「營養費」「補償費」,尚未出生的胎兒或者呱呱墜地的孩子,早已暗中標註了售價,生命成為一件商品。  近日,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拐賣兒童案。一名男嬰被人打著送養的旗號,以6萬元價格通過QQ群販賣。而發布信息、聯絡買家的人,竟是其親生父親......
  • 暗網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世間萬物皆可買賣,人性醜惡沒有下限
    自從2017年中國訪美學者章瑩穎遇害後,暗網開始廣為人知。此後,暗網便成了罪犯聚集地,非法活動的代名詞。但是大家都知道,在現在這種資訊發達的背景下,有不少新聞甚至相關資料都並非真實,暗網又是否真的如傳聞中那樣不堪呢?
  • 都說「暗網」可怕?那麼暗網到底是什麼?
    最近這幾年,「暗網」這個詞彙不斷出現在公眾面前。那麼,「暗網」到底是什麼?並且,很多人認為「暗網」可怕,「暗網」可怕之處就是在哪裡?一、暗網的可怕性自古以來,人類社會就存在著黑市。而古代朝廷的鹽稅是朝廷主要的稅收來源,因此造價讓老百姓不願意接受,於是,古代老百姓就會通過黑市購買「私鹽」:因為這種買賣在當時是犯法的,因此,在當時,經營這種生意不能公開做,故名黑市。暗網其實是古代黑市的網絡版——姑且這麼理解。而現代世界各國所禁止交易的商品其實都差不多:不外乎軍火、人口之類的。
  • 義大利恐怖「暗網」:未成年人付費看虐殺兒童直播,簡直毛骨悚然
    影視作品中的暗網據群裡兩位17歲少年的描述,只有懂得一定的黑客技術再加上付費才能進入到加密過的站點看視頻。兩個孩子多次提到了暗網的紅色房間,這裡是最殘酷的直播間,不但有對人對動物施暴的視頻,而且還有對未成年兒童的迫害。
  • 檢察官揭秘:個人信息已經被賣到了「暗網」上
    其實,你的個人信息可能已經在「暗網」論壇等平臺上流傳。近日,上海市青浦區檢察院依法對一名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的被告人熊某提起公訴。檢察機關指控,熊某通過「暗網」論壇、telegram等社交平臺非法獲取、買賣公民個人信息40萬餘條,指使他人群發包含賭博等違法內容的簡訊至3萬多名手機用戶。
  • 看破冰行動,了解暗網是張什麼網?進入並不容易
    來源:科技日報原標題:看破冰行動 了解暗網是 張什麼網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破冰行動》,講述的是緝毒警不畏犧牲,粉碎地下毒網的故事。劇中,毒販用「暗網」這一網際網路手段,聯繫賣家,構建販毒網絡。進入暗網並不容易,需要密鑰,而密鑰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的。那麼,這神秘莫測的暗網究竟是什麼?
  • 維基百科:暗網.
    Disambig gray.svg  「暗網」重定向至此。關於所有無法正常方式訪問的網路,請見「黑暗網絡」。Disambig gray.svg  此條目介紹的是黑暗網絡中的網站。關於傳統的網絡搜尋引擎無法訪問到的網站內容,請見「深網」。暗網是由深網的一小部分所構成的。
  • 網際網路時代下的至暗之網,從初衷到歸路
    儘管大多數人對「暗網」並不陌生,但似乎少有人真正了解暗網。暗網作為網絡犯罪的代名詞,藏汙納垢的「潘多拉魔盒」從何而來,又該如何管制?據FreeBuf報導,2018年8月28日,暗網中文論壇中出現一個帖子,聲稱售賣華住旗下所有酒店數據,數據標價8個比特幣,約37萬人民幣,數據洩露涉及到1.3億人的個人信息及開房記錄。此事件曝光後在中國網際網路一片譁然,而這樣的事件卻並不是孤立事件。除數據洩露外,暗網中色情服務犯罪問題也極為惡劣,特別是兒童色情問題更加猖獗。
  • 什麼是「暗網」?帶你走近暗網
    近些年來毒品交易網站「絲綢之路」的兩度興衰給暗網蒙上些許神秘色彩。最近有新聞機構把暗網描述成「一個巨大的秘密網絡黑社會」,規模「佔到整個互聯的90%」。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訪問暗網的頁面,但是想知道是誰訪問了哪些內容就非常困難。它隱藏在最普通的場景中大部分的暗網使用名為Tor的軟體,小部分使用I2P。這兩種系統功能相似,都是通過網際網路上的隨機路由來確保隱私得以進行層層加密。
  • 被稱為罪惡天堂的暗網,真有那麼可怕嗎
    這些前沿的科技和商業思維,成就了暗網裡的生意,以及一個個傳奇的暗網商城。一、網際網路+黑市研究員 Gwern Branwen常年潛伏在暗網的市場裡,搜集到大量的一手資料。《經濟學人》雜誌在去年曾選取了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的部分數據,展示了包括Agora、Evolution以及Silk Road等較大的三家地下網站在內的暗網中毒品交易的狀況。
  • 揭秘真實暗網:人被明碼標價,隱私宛若商品,歐巴馬也在名單之列
    然而大眾不知道的是,「N號房」不過是「黑暗網絡」中的冰山一角,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隱藏著一個更可怕的存在——「暗網」,在這裡,你幾乎可以買到任何一個人的隱私,甚至是人命。暗網(Dark Web),即「黑暗網絡」的縮寫,通常它們被人進行了加密傳輸、P2P對等網絡、多點中繼混淆等,普通用戶是無法自己進入的,甚至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普通人)是無法看到(搜索到)別人的微信聊天記錄的,這些隱私內容對我們來說,就算是「深網」,但它的層次,遠遠沒有到達「暗網」。
  • 歐美警方突襲暗網交易,179人被捕,打擊暗網之路為何道阻且長
    暗網,也稱隱藏網,是需要通過專門技術進行訪問的網絡,不同於我們平日在網際網路上的所見,暗網中集合了幾乎所有的非法交易,人口買賣、槍枝、成癮藥物、非法交易等等,暗網就像是這些犯罪者的保護地
  • 斬斷借收養名義買賣兒童的犯罪鏈條
    同年4月15日,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檢察院以崔某涉嫌拐賣兒童罪、張某涉嫌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向法院提起公訴。同年10月12日,該案在萬柏林區法院宣判,被告人崔某犯拐賣兒童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3萬元;被告人張某犯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由於養父張某稱在收買時不知道孩子是被拐賣兒童,且對其疼愛有加,引發社會對張某定罪量刑的討論。
  • 暗網是什麼? 暗網到底是怎樣的一張「網」?
    暗網是什麼? 暗網到底是怎樣的一張「網」?時間:2020-03-23 17:37   來源:天晴資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暗網是什麼? 暗網到底是怎樣的一張網?暗網(HiddenWeb)如其釋義所說,通常是指網絡上大部分內容是不能通過靜態連結獲取的,特別是大部分隱藏在搜索表單之後的頁面只有通過用戶鍵入一系列關鍵詞才可以獲得。形象的理解是,這些頁面是目前搜尋引擎所無法抓取   原標題:暗網是什麼? 暗網到底是怎樣的一張「網」?
  • 暗網是什麼?你真的了解暗網嗎?
    一: 暗網是什麼?你真的了解暗網嗎?為什麼大家都想上暗網?你真的知道暗網是什麼嗎?每次被自媒體提及暗網都充滿著神秘,黑暗和恐怖時時刻刻都在勾引著你去那裡看看,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提到暗網就不得不說到這張廣位流傳的冰山圖,引用這張圖的文章都宣稱我們現在所接觸的網際網路實際上只佔了整個網際網路的4%,還有更廣闊的空間在等著你去探索,但是其實這只是對暗網的一種錯誤理解,你知道嗎這張圖片水下的部分指的並不是暗網而是另一個概念,就是深網。那麼暗網和深網有什麼區別呢?
  • 全球最大暗網黑市平臺被剷除,郵箱「露餡」創辦者竟是90後
    他們發現,「阿爾法灣」被封殺後,其用戶開始尋找新的暗網黑市,許多人轉移至「漢薩」。「事實上,他們成群結隊蜂擁而來,」溫賴特說,「緊隨著『阿爾法灣』被剷除,我們看到『漢薩』的用戶數量增加了8倍。自荷蘭警方接管『漢薩』的秘密行動以來,成千上萬個非法商品買賣方的用戶名和密碼已被確定,將成為後續調查的對象。」
  • 探尋網際網路隱秘的角落:暗網監控
    暗網是網際網路神秘危險的角落,暗網的匿名性特點已使其成為犯罪份子的理想活動場所。 企業和機構面臨暗網的潛在威脅:新冠疫情大流行促使遠程工作激增,暗網的網絡憑據交易成為熱潮。
  • 5000多萬條個人信息在「暗網」倒賣
    所謂「暗網」,是利用加密傳輸、P2P對等網絡等,為用戶提供匿名網際網路信息訪問的一類技術手段。「暗網」的最大特點是經過加密處理,普通瀏覽器和搜尋引擎無法進入,且使用比特幣作為交易貨幣,很難追查到使用者的真實身份和所處位置,受到網際網路犯罪分子青睞。
  • 揭秘暗網經濟騰飛的「加速器」
    資料庫洩露和銷售工具 許多網絡攻擊最初都始於從受損網絡中獲取到的憑據資料庫,這些信息如今都在暗網論壇中出售或拍賣。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這些資料庫還在Pastebin等平臺上免費發布。資料庫破壞,是威脅行為者對網絡進行未經授權訪問的結果,訪問本身可以為威脅行為者提供諸如特權提升和數據洩露之類的向量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