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上市公司年報是檢驗其公司過去一年經營成果的真實寫照,其營狀況如何直接反應在了財務報表的數字裡。根據證券法,上市公司應在2020年4月30日前披露2019年經審計年度報告,不過,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不少公司的節奏。證監會發文指出,對部分確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公司,可以延遲披露年度報告。近日,科迪乳業(002770,股吧)就發公告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法按原定預約日期披露 2019 年經審計年度報告。
近年來,消費升級帶來了諸多領域的新變化,在營養健康領域,人們將更多的目光投射在越來越多元化的乳製品市場。作為基礎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下一代」的「民生消費品」,奶業成為「自帶流量」的焦點話題。
中國乳製品行業起步晚、起點低,從1997年開始進入高速增長階段,發展迅速。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對乳品行業帶來了重大打擊,不少乳品企業的生產近乎陷入停滯狀態,整個行業的總產量也因此出現了負增長。「三聚氰胺」事件後,隨著國家對乳品行業的整頓及企業對安全生產意識的強化,中國乳品行業進入復甦期,行業產量、產值和銷售收入均呈現緩慢平穩回升態勢,國內乳製品消費市場開始回暖。相關數據顯示,2019 年國內乳製品生產、消費依靠國內巨大的需求體量仍取得良好表現,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 年 1-12 月全國乳製品產量為 2537.7 萬噸,同比增長 5.8%。
截止4月末尾,A股市場上乳製品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也都基本披露完畢。像伊利股份(600887,股吧)、光明乳業(600597,股吧)、三元股份(600429,股吧)、貝因美(002570,股吧)、西部牧業(300106,股吧)、皇氏乳業、燕塘乳業(002732,股吧)、天潤乳業(600419,股吧)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下面我們通過具體數據來分析一下:
營業收入分析
從A股上市公司乳製品企業的2019年經營情況來看:在2019年A股上市公司乳製品企業營收排行榜中,伊利股份2019年總營收達902.23億元,位居榜首,其次是光明乳業,2019年總營收達225.63億元;三元股份2019年總營收81.51億元,位於排行榜第三。
從營收增幅速度上來看,前三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三家企業營收同比營收增速分別為:13.41%、7.52%、9.32%。營收整體情況看,除去蒙牛是港股上市公司之外,A股乳業上市公司中「百億營收俱樂部」成員僅有兩位。
歸母淨利潤分析
從淨利潤指標來看,伊利一馬當先,已是當之無愧的乳企大哥。伊利股份69.34億元利潤總額位於第一,同比增長7.67%。位於第二的是光明乳業,利潤總額為4.98億元,同比增長45.84%,三元股份以1.34億元位於第三,同比下滑25.51%。
值得一提的是,燕塘乳業在營收僅有14.71億的情況下,歸母淨利潤高達1.24億,絕對值上看,跟排名第三的三元股份相差無幾,淨利潤增幅高達193.71%。此外,皇氏集團(002329,股吧)、妙可藍多(600882,股吧)這兩家乳業的淨利潤增速都在80%以上。
扣非淨利潤分析
眾所周知,扣非淨利潤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這是單純的反映企業經營業績的指標,把資本溢價等因素剔除,只看經營利潤的高低。這樣才能正確判斷經營業績的好壞。在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扣非後歸屬淨利潤更能反映一家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情況,若公司在此財務指標上連續多年為負值,或說明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情況並不太健康。
證監會在《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規範問答第1號---非經營性損益》中特別指出,註冊會計師應單獨對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予以充分關注,對公司在財務報告附註中所披露的非經營性損益的真實性、準確性與完整性進行核實。
從扣非淨利潤這一角度來看,企業前三甲的位置就發生了變化。數據上看,伊利股份62.68億元的扣非淨利潤還是處於第一的寶座,同比增長6.64%。位於第二的是光明乳業,扣非淨利潤為4.65億元,同比增長41.12%;而第三的位置不在是三元股份,新乳業(002946,股吧)以2.04億元位於第三。
償債能力角度分析
企業的償債能力是指企業用其資產償還長期債務與短期債務的能力。企業有無支付現金的能力和償還債務能力,是企業能否生存和健康發展的關鍵。企業償債能力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標誌。償債能力是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承受能力或保證程度,包括償還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的能力。
我們從流動比率、速東比率、資產負債率三個重要的指標來看看乳製品企業2019年度的整體狀況。從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角度來看,做的最好的是三元股份,數據分別為1.23和0.98;後續兩項值就有所分化,流動比率排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西部牧業和燕塘乳業;速動比率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皇氏集團和妙可藍多。
資產負債率方面,皇氏集團、光明乳業、莊園牧場(002910,股吧)、三元股份等7家企業資產負債率均在50%以上,其中兩家公司超60%以上排名第一和第二。
每股收益與銷售毛利率
我們經常聽說銷售毛利,那麼什麼是銷售毛利?銷售毛利是銷售淨額與銷售成本的差額,如果銷售毛利率很低,表明企業沒有足夠多的毛利額,補償期間費用後的盈利水平就不會高;也可能無法彌補期間費用,出現虧損局面。通過本指標可預測企業盈利能力。
從銷售毛利率數據上看,貝因美的以50.09%的銷售毛利率位居第一,其次伊利股份和燕塘乳業分別以37.55%和35.19%位於第二和第三。
而每股收益反映上市公司每股創造的稅後利潤的大小。該指標越高,表明創造的利潤越多,獲利能力越強。分析每股收益還可以反映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如果在行業裡進行縱向的歷史比較,投資者就可以從中發現那些有較高每股收益和收益較穩定的公司,這類公司往往就是該行業裡的龍頭公司。
從數據上看,伊利股份的每股收益最高,為1.15。其次分別為燕塘乳業和天潤乳業,數據分別為0.79和0.67。單從這一指標上看,伊利股份幫股東賺錢的能力最強。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已經在全球202個國家(地區)遭到爆發流行。全球經濟和各個行業都受到重創,範圍之大、程度之嚴重是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奶業所受的衝擊和影響,在飼料和原料生產供應、奶源生產、乳品加工、物流貨運、消費者乳製品消費保障、國內國際乳品貿易等多個環節都有所表現。在上遊養殖業,已出現多個國家倒奶、奶價狂跌的現象,面對大環境的影響,乳製品行業2020年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乳品加工是承接上遊養殖業和下遊市場的中樞,它的社會與經濟功能及地位相當重要。面對疫情的挑戰,多數乳業企業積極推動復工復產,員工錯峰返程、錯峰上班,籌備足量的口罩、消毒液、體溫計等防疫物資等多措並舉築牢疫情「防護牆」。
整體來看,2019年的奶業實現了「穩中有進」,2020年行業能否實現新突破,還需拭目以待!時間將給出最適合的答案。
(責任編輯:邵曉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