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譚毅解讀粵港澳大灣區戰略- 梅州日報數字報

2020-12-27 梅州日報數字報

本報訊 應廣梅產業園管委會邀請,梅州市重要的知識分享平臺和思想盛宴「客商大講堂」將首次走出梅城,第十期於1月3日走進廣梅產業園開講。主講嘉賓為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形勢與政策教研部主任譚毅,將為園區管委會幹部職工、企業家、公司高管等解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

這期客商大講堂也是梅州高新區·廣州(梅州)產業園人才節系列活動之一。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我國的國家戰略,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粵港澳大灣區五個戰略定位。對中國來說,粵港澳大灣區意味著什麼?發展規劃綱要將給粵港澳大灣區、梅州地區帶來什麼影響?就這些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譚毅將進行詳細講解。

譚毅是世界歷史學士、國際關係史碩士、世界經濟博士,曾被推選為「廣東最受歡迎十大教授」「全國211大學百強教授」。此前他受邀參加客商大講堂第八講,作題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主要熱點分析》的演講。

客商大講堂由市委宣傳部指導,梅州客商銀行主辦,梅州日報社、市工商聯、市社科聯協辦,宗旨為「立德、立行、立言」,2019年4月17日開講以來已舉辦了9期。此前客商大講堂固定每個月在梅州客商銀行舉行一期,每一期都吸引各階層人士踴躍報名聽講,每一期精彩演講均受到聽眾好評,大講堂影響力越來越大。

客商大講堂以弘揚客商精神、客家人文、新時代商業文明為己任,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成功創業者等人士主講,免費向社會開放,傳播新思想、新理念、新文化,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進步。(嚴海苑)

相關焦點

  • 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研究中心今日揭牌
    據悉,新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研究中心,將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注重政策協調,深入研究、協調解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化快速發展帶來的城市空間需求壓力與有限的國土資源之間的矛盾,保障社會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創造宜居的城市環境,對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規劃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並提出政策建議,全面提高粵港澳大灣區國土空間規劃決策的科學、民主和法制水平,不斷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 搭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四梁八柱」
    粵港澳大灣區優勢互補的產業和空間協作進一步加密,正由「製造-貿易」的合作發展到智能製造、科技研發、金融貨幣等多領域深入合作階段,在數字經濟、跨境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方面也探索了更多合作空間。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 攝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大灣區智慧城市建設進入新的重要時期。藍皮書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將在全國率先建成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 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北京會議透露這些關鍵信息!
    撰文|張銀銀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呼之欲出。 8月15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對於關心區域經濟發展、我國新一輪開放創新,以及相關投資的朋友來說,會議通稿不長,但信息量很大,細微的一些變化非常值得關心。
  • 數位技術搭起粵港澳大灣區「連接橋」
    探索數位技術提升互聯互通  為便利粵港澳三地群眾出行,廣東省近年來積極推動探索數位化技術在大灣區交通運輸領域的創新集成應用,不斷提升大灣區的交通運輸服務水平。  推動行動支付工具跨境互通使用,加快打造大灣區行動支付無障礙示範區。
  • 廣州:天河區要建成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
    《規劃》明確了天河區2020-2030年電競產業發展思路、發展目標、戰略布局、發展舉措、實施保障,為電競產業未來發展描繪了美好的藍圖。    劍指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
  • 理論圓桌會|新發展格局下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智庫執行主任麥均洪出席會議。曾偉玉在致辭中強調,新發展格局既是對「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路徑作出的重大調整完善,也是著眼於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這既對我國改革發展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也對學術界研究與智庫發展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
  • 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數字經濟科技成果對接會舉行
    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重要指示和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及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11月27日上午,由廣東省委統戰部、廣東省工商聯、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廣州市工商業聯合會、白雲區人民政府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
  • 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立法之探討
    他建議,一是通過中央立法明確並擴展中央與粵港澳大灣區地方政府之間的實權劃分範圍;二是通過大灣區協商立法,構建大灣區內經濟行政主體平等高效的議事機制;三是通過立法司法途徑構建大灣區立法互信與司法機制;四是構建有關大灣區區域立法高度授權機制;五是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靈活多樣的區域協同立法機制。
  • 禪城兩會|政協委員黃志偉:建議籌辦粵港澳大灣區藝術學院
    佛山市禪城區政協常委、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志偉建議,結合佛山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傳統文化底蘊的傳承發展、未來藝術發展的方向和國家、社會戰略發展,籌辦粵港澳大灣區藝術學院。黃志偉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藝術學院可借鑑廣州美術學院佛山校區和景德鎮陶瓷學院的經驗,以打造特色鮮明、國際知名的高水平藝術類大學為總體目標,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發展戰略、佛山市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為核心,重點布局藝術與科技融合發展新趨勢的方向,充分發揮佛山本土陶瓷文化的特色,向全世界展示嶺南文化,也便於本土特色文化藝術不斷吸納西方現代藝術元素
  • 青島市民營中小企業駐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青島市民營中小企業駐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2020-06-21 0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九舞數字成功入選粵港澳大灣區網際網路聯盟團體會員單位
    12月8日,粵港澳大灣區網際網路聯盟會員大會第一次會議及成立儀式在廣州隆重舉行。廣州市的標杆企業九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宮聞豐作為特邀嘉賓參會。九舞數字亦在此次大會上,憑藉科技實力與品牌價值成功入選粵港澳大灣區網際網路聯盟團體會員單位,受到了業內外的一致好評。
  • 粵港澳大灣區,憑什麼讓世界重新排序?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而言,目前正在由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是價值兌現最為快速的階段。粵港澳大灣區是複製還是超越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文件橫空出世,一個坐落在華夏大地的世界級超級城市群顯露雛形,悄然成為世界第四大灣區經濟。
  •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城市共享加工集配中心啟動
    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城市共享加工集配中心啟動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0日訊 (深圳特區報記者劉良龍)12月19日,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州市農業農村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作辦公室指導,廣州市增城區農業農村局主辦,廣東雪印集團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城市共享加工集配中心啟動儀式暨雪印集團『百億'合伙人戰略發布會」活動在廣州市增城區舉行。
  • 探訪粵港澳大灣區「大農場」:田邊設置電子眼 產品信息可追溯
    在梅州生長地公司五華高山紅薯倉儲中心,記者看到幾名分揀員站在紅薯自動稱重機前,對新採收的紅薯進行質量和重量等級篩選。不遠處,一筐筐分揀好的紅薯準備進入常溫庫。 「供港澳地區的紅薯數量佔總收成的三成,預計今年約100萬公斤可以出現在港澳街市。」
  • 【梅州聲音】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董事長兼CEO劉偉建議:以新...
    要積極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協同推進區域互補與合作,發揮產業特色和優勢,實現與大灣區城市錯位發展和協調發展。 劉偉建議,梅州可充分用好穗梅對口幫扶這一抓手,積極爭取廣州在新基建方面的支持。一方面可以做好以軌道交通、高鐵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拉近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距離,推動合作交流。
  •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免稅城、發展數字經濟……TA們為深港口岸...
    「羅湖最有條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免稅城」 「建議在羅湖打造深港文化融合RBD」 「打造特色口岸經濟帶,重塑『深圳速度』」 …… 深港口岸經濟帶如何建設?
  •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年鑑編纂規範化培訓班、研討會舉行 高質量做好...
    江門日報訊 (記者/皇智堯) 12月11日,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年鑑編纂規範化培訓班、研討會在我市舉行,來自粵港澳大灣區9個城市的編纂工作負責人、專家學者和地方志工作者
  • 梅州稻豐實業 數字賦能鄉村振興 當好大灣區「米袋子」
    對於農業大市,同時也是全省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梅州而言,農業產業的帶動作用顯得更有分量,更為關鍵。在農業產業扶貧工作中,梅州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效應,為貧困村、貧困戶鋪就「致富路」。稻豐實業成立30多年,從一間小米廠成長為涵蓋一、二、三產業的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始終不忘踐行社會責任,為蘇區梅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米袋子」貢獻著不可忽視的力量。「稻豐依靠梅州自然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稻米全產業鏈條,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讓更多人從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中受益。」稻豐實業董事長鄧琪說。
  • 新形勢下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新模式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圳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區域,世界知名的加工製造基地和出口基地,世界產業轉移的首選地區之一,已具備建設世界一流灣區的基本條件,但也面臨著經30多年發展遺留下來的複雜的資源、環境、生態等問題,同時高速城市化又催生了獨特的城市氣候效應,如颱風、暴雨、高溫、乾旱、強對流乃至寒潮。
  • 輝煌2018:耀眼全球的粵港澳大灣區
    作者: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魏傳光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