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全國年鑑研討會暨中國地方志學會年鑑分會年度會議、第四屆...
2020年12月8—12日,2020年全國年鑑研討會暨中國地方志學會年鑑分會年度會議、第四屆全國年鑑論壇、第五期全國年鑑主編培訓班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舉辦其中,12月8—9日前三會與第五期全國年鑑主編培訓班套會進行,12月10—12日為培訓班後續培訓課程。會議由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中指辦)、中國地方志學會年鑑分會主辦,中共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和地方志編纂辦公室承辦,中共三明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中共沙縣縣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協辦。
-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國際形象傳播研討會昨日在廣州舉行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國際形象傳播研討會現場當今時代,風雲變幻,如何講述中國故事,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方案?作為對外文化交流門戶,廣州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視野下提升城市形象,用國際語言展示美麗花城、幸福廣州?昨日,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國際形象傳播研討會在廣州舉行。由知名專家、媒體代表、傳播學者組成的「智庫」,現場為提升廣州城市國際形象和國際影響力建言獻策、提供智力支撐。
-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生態評價報告》編纂組訪談:科技金融生態的...
在論壇上,中國科技金融聯盟、科技金融創新研究院、東莞松山湖基金小鎮、前瞻產業研究院四個單位聯合重磅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生態評價報告》(以下簡稱生態評價報告)。圖表1:《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生態評價報告》重磅發布
-
粵港澳高校質量聯盟啟動會暨粵港澳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成功舉辦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今天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等一批重大規劃舉措的實施,深圳被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歷史新使命。為對標國家和地方發展的需要,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與國際教育示範區,夯實粵港澳高校聯盟成員院校間的交流與合作,更好地培養質量領域的人才和支撐高質量發展及質量強國建設,深圳大學聯合香港科技大學和澳門城市大學,成立了「粵港澳高校質量聯盟」。聯盟秘書處設在深圳大學中國質量經濟發展研究院。
-
粵港澳大灣區:探索香港「再融入」
直到今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至此,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開始提上日程。從自然稟賦和經濟體量看,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初具雛形。「九市兩區」面積約為5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6600萬,經濟總量超過1.4萬億美元。「無論是經濟規模、外向程度、產業形態,還是在城市競爭力和區域一體化水平,都已具備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基礎條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研究課題組在課題報告的開篇如此描述。
-
文化--深圳年鑑
》,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界交流合作新格局; 以「深圳文學季」為平臺,營造尊重文學、尊重作家的良好氛圍,面向社會, 培育新人,啟動首屆大灣區杯(深圳) 網絡文學大賽;加強對優秀作品的學術研討和宣傳推介,舉辦「梅毅說中華英雄史」作品研討會、丁力作品研討會等;舉辦名家名刊小說創作培訓班,提升深圳作家的創作水平。
-
時代中國:深耕粵港澳大灣區 共築灣區優質生活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爐近兩年,一個全新的世界級灣區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2020年11月18日,時代中國在灣區|9城百盤生活藍圖發布會在線上舉行。圖說:2020年11月18日,時代中國在灣區|9城百盤生活藍圖發布會在線上舉行。
-
段淳林教授受邀出席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國際形象傳播研討會,並發表...
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 大灣區時代,廣州城市形象如何建構和傳播?老城市如何煥發新活力? 2020年12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國際形象傳播研討會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201報告廳舉行。與會嘉賓就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傳播、探索特色城市發展的活力之路等話題進行交流。
-
搭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四梁八柱」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規則銜接是當前重要任務藍皮書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全面推進實施階段,「四梁八柱」已經被搭建起來,朝著邁向充滿活力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穩步前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 攝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大灣區智慧城市建設進入新的重要時期。藍皮書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將在全國率先建成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
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建設與數據要素市場培育研討會成功舉辦
12月15日,由國家信息中心指導,深圳市發展改革委、深圳市政數局和福田區政府共同主辦,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研究院(深圳市數聚灣區大數據研究院)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建設與數據要素市場培育研討會」在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順利召開。
-
【權威發布】中指組印發《關於地方綜合年鑑編纂出版若干問題的...
《補充規定》是在中指組《地方綜合年鑑編纂出版規定》基礎上,結合近年來全國地方志系統優秀成果(年鑑類)評審活動和中國精品年鑑打造過程中發現的涉及政治性、常識性、普遍性的常見質量問題,經過廣泛徵求意見、反覆討論修改,研究制定而成。
-
正略鈞策:粵港澳大灣區,對外貿易變革
以香港港、廣州港、深圳港為核心,以珠海港、東莞港等周邊港口為支撐,形成世界級港口群格局,未來港口合作與對外貿易將更有質量、更有效率。在世界級港口群的基礎上,粵港澳大灣區依託華南地區「世界工廠」的加工製造體系,還具備密集的國際機場群和專業批發市場等商貿物流支撐設施,進一步為對外貿易的增長夯實基礎。
-
香港特區政府駐加拿大代表:粵港澳大灣區可提供龐大商機
香港特區政府駐加拿大代表:粵港澳大灣區可提供龐大商機 2020-08-26 09:43:14責任編輯:葉攀 中新網多倫多8月25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巫菀菁當地時間8月25日參加港加商會(大多倫多地區)舉辦的一個網上研討會並致開幕辭時表示
-
粵港澳高校質量聯盟啟動會在深舉辦
本報訊 (記者徐建華)近日,由粵港澳高校質量聯盟、深圳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和中山大學共同主辦的粵港澳高校質量聯盟啟動會暨粵港澳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深圳大學舉辦。據悉,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等一批重大規劃舉措的實施,深圳被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歷史新使命。為對標國家和地方發展的需要,更好地培養質量領域的人才和支撐高質量發展及質量強國建設,深圳大學聯合香港科技大學和澳門城市大學,成立了「粵港澳高校質量聯盟」。聯盟秘書處設在深圳大學中國質量經濟發展研究院。
-
輝煌2018:耀眼全球的粵港澳大灣區
在2019年「兩會時間」即將開啟,「粵港澳大灣區」無疑會成為2019年全國「兩會」的熱詞,並以嶄新姿態吸引各界關切的目光。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目標是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充分發揮三地互補的優勢,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實際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頒布正當其時,水到渠成。
-
粵港澳大灣區,憑什麼讓世界重新排序?
東京灣區 圖源網絡以上絕非個案,觀之全球,大灣區即為繁華宜居城市群。高淨值人群、大型企業、尖端人才的湧聚,讓大灣區周邊的城市不僅擁有大量財富,更享國家優越政策扶持與先進規劃奠基。隨著灣區內部人口質量提升,以及灣區形象成熟,對於高知人才的吸引力進一步加強。高職人才的快速流入又帶來了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的導入,最終形成正向反饋。對於粵港澳大灣區而言,目前正在由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是價值兌現最為快速的階段。
-
在中國的世界四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英文名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縮寫GBA)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個珠三角城市組成,總面積
-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收聽收看《山東自然資源年鑑》編纂工作...
11月17日,省自然資源廳召開《山東自然資源年鑑》編纂工作培訓會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設分會場組織收聽收看會議,副處級幹部齊立東,各科室、事業單位年鑑工作撰稿人參加會議,各區縣局分別設分會場參會。會議邀請山東省委黨史研究院(省地方史志研究院)年鑑工作處二級調研員溫書義做專題講座。從「年鑑的基本常識」「年鑑的語言文字規範」等5個方面進行專業輔導。省自然資源資料檔案館副館長、廳史志辦副主編徐品以「《山東自然資源年鑑》條目編寫方法和範例」為題,從「年鑑條目內容的寫作要求及實例分析」「年鑑條目編寫中常見的問題及實例分析」兩方面,為大家具體講授編纂技巧。
-
數位技術搭起粵港澳大灣區「連接橋」
探索數位技術提升互聯互通 為便利粵港澳三地群眾出行,廣東省近年來積極推動探索數位化技術在大灣區交通運輸領域的創新集成應用,不斷提升大灣區的交通運輸服務水平。 推動行動支付工具跨境互通使用,加快打造大灣區行動支付無障礙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