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知識分享▕ 專業解讀
? 訂閱NewMediaLab ?
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
大灣區時代,廣州城市形象如何建構和傳播?老城市如何煥發新活力?
2020年12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國際形象傳播研討會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201報告廳舉行。與會嘉賓就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傳播、探索特色城市發展的活力之路等話題進行交流。
會議現場
本次會議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等主辦,中國外文局中山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等聯合承辦。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段淳林受邀出席本次會議,圍繞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廣州如何進行城市形象國際傳播發表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會議現場
在上午場的會議中,與會嘉賓就「大灣區視野下廣州國際形象傳播」的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會上,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局長于濤,中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李善民,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鄧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東總站暨粵港澳大灣區總部籌備組召集人蔡萬麟發表了重要致辭。
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局長于濤
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中央黨校原副校長徐偉新作了題為「讀懂中國,讀懂廣州」的主旨演講,就如何為世界讀懂中國提供一個廣州樣本作出精彩解讀;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裁劉加文在發言中就「融媒態」的傳播形式提出了「採用人文故事、用好新傳播形態、加強多渠道傳播分發」的三點建議;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陶韶菁表示,廣州所特有的務實創新包容的氣質,要助力學校形成學養和風度。
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中央黨校原副校長徐偉新
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裁劉加文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陶韶菁
此外,《中國新聞周刊》《中國慈善家》社長呂振亞、中國網副總編輯楊新華、上海電影集團前副總裁、上海市電影評論學會副秘書長、中國著名編劇、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汪天雲、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志安也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出發,為廣州城市形象傳播建言獻策。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志安
在午間交流時間,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段淳林接受新華網採訪,圍繞廣州如何提升城市傳播影響力等話題進行交流,並給出廣州應當找準定位及目標人群、全方位做有溫度的城市形象傳播等建議。
採訪視頻
在下午場的活動中,各學界、業界代表進行了「老城市新活力城市國際傳播」的交流活動。
會上,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曹雪帶來了精彩演講,其領銜的14人團隊設計出了2022北京冬奧會吉祥物,用行動展示了近年來廣州持續提升的國際傳播力,正助推其活力故事展翼世界。在一件件別出心裁的作品、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背後,也反映出廣州正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
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曹雪
在廣州市優秀新聞發言人代表分享環節中,廣州市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躍國從「重內容、重質量」「建平臺、用平臺」「塑品牌、提形象」三方面對城市形象國際傳播經驗進行了介紹;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副局長吳敏從歷史傳承、自然稟賦、城市發展、建設管理四方面闡述了千年花城的自信;廣州市番禺區副區長麥潔萍則分享了番禺打造國際美食之都的生動實踐。
會議現場
接著,段淳林教授發表了主題演講《粵港澳大灣區與廣州城市形象的國際傳播策略》。段教授表示,當下廣州在進行城市形象的國際傳播時,要立足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圍繞「一個中心,一個願景,戰略定位,七大重點,四項措施」的重要內容,在發揚廣州「千年商都、美食之都、花城、購物天堂、千年羊城」等城市定位的同時,致力於挖掘廣州城市新定位,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轉變,展現廣州「高站位、大視野、強擔當」的城市新形象。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段淳林
為此,段淳林教授提了五點建議:一是聚焦抗疫,展現廣州強擔當形象;二是以廣州故事,支撐國家形象傳播;三是拓展網絡外宣,講好灣區共建的故事;四是統籌打通融合,講好廣州創新故事;五是打造一區一品,講好城區特色的故事。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段淳林
此外,段淳林教授還就「廣州城市形象傳播的實現路徑」,發表了自己的重要看法。首先,立足於「老城市新活力」的政策背景,廣州必須致力於實現「老城換新」的新目標。在傳承城市歷史文化的同時,注重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推動嶺南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並最終推動城市品牌傳播,打造廣州城市IP化。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段淳林
其次,在實現廣州城市形象的國際化傳播方面,段淳林教授提出了三個重要路徑:一是廣州城市發展必須堅持走品牌化道路,並建立新型智慧化城市;二是要重視內容傳播,從國際傳播、文化傳播、旅遊傳播等不同層次入手,尋求適合廣州形象構建的多元化策略;三是要在傳播渠道上進行更新,利用大數據技術、境內外跟蹤、交流合作等手段,採用行動裝置、網際網路、AR/VR、定位系統等形式,最終實現傳播效果的最大化。
除了以上精彩發言,中山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主任盧宇彤、新華社廣東分社對外報導中心主任馬曉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東總站籌備組成員彭小毛、廣州市廣播電視臺紀錄片導演李林、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計文波、粵港澳大灣區美術聯盟主席、廣州市美協主席汪曉曙、海南三沙衛視總監黃丹、廣州花都區七星小學體育老師兼跳繩隊教練賴宣志、例外方所創始人、董事長毛繼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國際城市創新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劉超等也在會上進行了精彩的主題內容分享。
在會議的最後,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小燚分享、回顧2020年廣州國際傳播交流活動。朱部長從三個方面總結了廣州城市形象國際傳播工作。面對疫情來襲,廣州第一時間開展高頻次、高質量、高規格的新聞發布,為疫情防控敲響了"定音鼓"。市長出席的「頂格發布」,成為全國一線城市創舉;鍾南山院士六次出席,讓人民群眾吃下"定心丸";友好外籍人士現身說法,有效澄清不實謠言;開進復工復產一線,打出「花樣發布」組合拳。
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小燚
把握機遇,才能不被時代拋棄。廣州要搶抓粵港澳大灣區這一機遇,為廣州這座老城市注入不竭的新活力,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全面上新水平,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至此,本次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國際形象傳播研討會圓滿結束!
陳沐純 | 文字
吳曦 | 編輯
羅玉清 | 責任編輯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