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鄭少娜
從新能源汽車、智能穿戴設備到藍牙耳機等,各類高科技產品中都有鋰電池的身影。近年來,鋰電池自燃事件頻頻發生,給產品安全問題敲響了警鐘。
重慶市紫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建電子」)的主營產品正是小型消費類可充電鋰離子電池。近期,紫建電子的IPO審核進入問詢階段,擬於創業板上市。
時代商學院查閱相關資料發現,近年來,紫建電子提供的鋰電池產品曾無故發生自燃現象,在一起自燃事件中,致使客戶的庫存商品、廠房不同程度地被燒毀,經濟損失價值達80.6萬元。再者,紫建電子的存貨、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和佔比較高,給該公司帶來一定的營運資金壓力和經營風險。
此外,2019年紫建電子方形電池、扣式電池和圓柱電池的產能利用率較上年度分別下滑了12.71、34.36和36.67個百分點,產能存在過剩現象,該公司的募投項目消化能力存疑。
針對上述相關情況,12月21日,時代商學院向紫建電子發函詢問,但截至發稿該公司仍未回復。
一、產品曾無故自燃,研發人員薪酬缺乏競爭力
紫建電子成立於2011年7月,截至招股書籤署日,紫建電子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朱傳欽。另外,股東朱金花、朱金秀與朱傳欽均為兄妹關係,兩人與朱傳欽籤署了《一致行動協議》,為朱傳欽的一致行動人,三人合計控制紫建電子約62.59%的股權比例。
鋰電池產品分為動力鋰離子電池、消費類鋰離子電池和儲能鋰離子電池。與比亞迪、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鋰電池巨頭不同,紫建電子的產品容量主要在1000mAh以下,用於藍牙耳機、智能穿戴設備、智能音箱、可攜式醫療器械、車載記錄儀等設備。
鋰電池質量安全問題不容忽視。通常情況下,質量好的鋰離子電池組比較安全,但劣質鋰離子電池組容易出現異常情況,電池內部發生化學變化導致起火或爆炸。近年來,紫建電子的產品曾發生起火事件,一度被客戶告上法庭。
天眼查顯示,2015年4月,由紫建電子所供的「鋰電池」產品無故發生自燃現象,致使原告深圳科勞德萊科技有限公司的庫存商品、廠房不同程度地被燒毀,經濟損失價值為80.6萬元。
經一審法院判定,被告紫建電子作為貨物供應商,應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十日內賠償原告80.6萬元。紫建電子因不服判決,提出上訴,2017年12月,二審法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鋰電池行業技術升級較快,不僅對企業的產品品質提出要求,對相關核心技術人才的依賴也越來越高。能否維持核心研發人員隊伍的穩定,並不斷吸引優秀技術人才加盟,關係到企業能否繼續保持在行業內的技術領先優勢。
而報告期內,紫建電子研發人員人均薪酬處於同行可比公司均等水平以下。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紫建電子研發人員人均薪酬分別為4.88萬元、6.36萬元和8.82萬元,而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8.54萬元、8.22萬元和10.05萬元。可見,紫建電子給予研發人員的薪酬缺乏吸引力,其能否吸引優秀人才加盟存疑。
此外,在紫建電子的員工結構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佔比僅4.06%,90%的員工為大專以下學歷,該公司在引進高學歷人才方面似乎存在困難。
二、營運能力不足,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大幅波動
一般而言,存貨、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和佔比較高,不僅會佔用較大規模的營運資金,而且會增加壞帳風險。
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紫建電子的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3220.38萬元、6662.56萬元、8589.45萬元和11269.3萬元,佔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5.17%、38.64%、35.58%和38.46%。
同期,該公司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3801.57萬元、6966.49萬元、12080.38萬元和11079.36萬元,佔當期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41.52%、40.4%、50.04%和37.82%。
另據時代商學院計算,2017—2020年上半年,紫建電子的存貨與應收帳款佔流動資產的合計比例分別為76.69%、79.04%、85.62%和76.28%,佔比較高,致使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以下簡稱「經營性現金流淨額」)較不穩定,給營運資金帶來較大壓力。
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紫建電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524.73萬元、8.11萬元、5308.66萬元和-3266萬元,波動較大。
此外,與同行相比,紫建電子的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指標均低於同行可比公司均值。例如,2017—2019年,紫建電子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3.63次/年、3.06次/年和3.85次/年,而同期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4.89次/年、4.4次/年和4.67次/年。
對此,紫建電子坦言,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波動較大,主要因為公司為滿足生產需要,增加原材料的採購及員工薪酬開支,部分原材料供應商規模較大,行業地位高,帳期較短,應收款項的信用期無法完全傳導至採購環節,而員工薪酬需及時支付;同時,隨著規模增大並及時響應客戶,公司存貨相應增加,流動資金佔用增加。
三、產能利用率下滑,新增產能消化存疑
本次IPO,紫建電子擬募資4.88億元用於增強主營業務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3.18億元用於消費類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主要是對紫建電子硬殼扣式電池、軟包扣式電池、方形電池等產品進行擴產;7021.81萬元用於紫建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將對「4.4V高能量密度矽基體系開發」「高倍率電解液開發」「固態電池開發」等課題進行研發;剩餘1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而從產能利用率情況看,紫建電子主要產品方形電池、扣式電池、圓柱電池的產能利用率下滑嚴重,2019年這三種類型電池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4.47%、63.04%和54.37%,較上年度分別下滑了12.71、34.36和36.67個百分點。
此外,紫建電子新推出的針型電池產品更是存在開工不足、產能過剩的情況,2018—2020年一季度,該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27%、43.35%和57.15%,產能利用率甚至不足60%。
在產能利用率大幅下滑的情況下,紫建電子仍計劃投入較多資金進行擴產,其合理性有待商榷。
【嚴正聲明】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撰寫,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未經時代商學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及其他公眾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獲得授權轉載,仍須註明出處。(聯繫郵箱:sdshangxueyua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