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建電子研發人員薪酬缺乏競爭力,營運能力不足,主營產品產能過剩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鄭少娜

從新能源汽車、智能穿戴設備到藍牙耳機等,各類高科技產品中都有鋰電池的身影。近年來,鋰電池自燃事件頻頻發生,給產品安全問題敲響了警鐘。

重慶市紫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建電子」)的主營產品正是小型消費類可充電鋰離子電池。近期,紫建電子的IPO審核進入問詢階段,擬於創業板上市。

時代商學院查閱相關資料發現,近年來,紫建電子提供的鋰電池產品曾無故發生自燃現象,在一起自燃事件中,致使客戶的庫存商品、廠房不同程度地被燒毀,經濟損失價值達80.6萬元。再者,紫建電子的存貨、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和佔比較高,給該公司帶來一定的營運資金壓力和經營風險。

此外,2019年紫建電子方形電池、扣式電池和圓柱電池的產能利用率較上年度分別下滑了12.71、34.36和36.67個百分點,產能存在過剩現象,該公司的募投項目消化能力存疑。

針對上述相關情況,12月21日,時代商學院向紫建電子發函詢問,但截至發稿該公司仍未回復。

一、產品曾無故自燃,研發人員薪酬缺乏競爭力

紫建電子成立於2011年7月,截至招股書籤署日,紫建電子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朱傳欽。另外,股東朱金花、朱金秀與朱傳欽均為兄妹關係,兩人與朱傳欽籤署了《一致行動協議》,為朱傳欽的一致行動人,三人合計控制紫建電子約62.59%的股權比例。

鋰電池產品分為動力鋰離子電池、消費類鋰離子電池和儲能鋰離子電池。與比亞迪、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鋰電池巨頭不同,紫建電子的產品容量主要在1000mAh以下,用於藍牙耳機、智能穿戴設備、智能音箱、可攜式醫療器械、車載記錄儀等設備。

鋰電池質量安全問題不容忽視。通常情況下,質量好的鋰離子電池組比較安全,但劣質鋰離子電池組容易出現異常情況,電池內部發生化學變化導致起火或爆炸。近年來,紫建電子的產品曾發生起火事件,一度被客戶告上法庭。

天眼查顯示,2015年4月,由紫建電子所供的「鋰電池」產品無故發生自燃現象,致使原告深圳科勞德萊科技有限公司的庫存商品、廠房不同程度地被燒毀,經濟損失價值為80.6萬元。

經一審法院判定,被告紫建電子作為貨物供應商,應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十日內賠償原告80.6萬元。紫建電子因不服判決,提出上訴,2017年12月,二審法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鋰電池行業技術升級較快,不僅對企業的產品品質提出要求,對相關核心技術人才的依賴也越來越高。能否維持核心研發人員隊伍的穩定,並不斷吸引優秀技術人才加盟,關係到企業能否繼續保持在行業內的技術領先優勢。

而報告期內,紫建電子研發人員人均薪酬處於同行可比公司均等水平以下。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紫建電子研發人員人均薪酬分別為4.88萬元、6.36萬元和8.82萬元,而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8.54萬元、8.22萬元和10.05萬元。可見,紫建電子給予研發人員的薪酬缺乏吸引力,其能否吸引優秀人才加盟存疑。

此外,在紫建電子的員工結構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佔比僅4.06%,90%的員工為大專以下學歷,該公司在引進高學歷人才方面似乎存在困難。

二、營運能力不足,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大幅波動

一般而言,存貨、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和佔比較高,不僅會佔用較大規模的營運資金,而且會增加壞帳風險。

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紫建電子的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3220.38萬元、6662.56萬元、8589.45萬元和11269.3萬元,佔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5.17%、38.64%、35.58%和38.46%。

同期,該公司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3801.57萬元、6966.49萬元、12080.38萬元和11079.36萬元,佔當期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41.52%、40.4%、50.04%和37.82%。

另據時代商學院計算,2017—2020年上半年,紫建電子的存貨與應收帳款佔流動資產的合計比例分別為76.69%、79.04%、85.62%和76.28%,佔比較高,致使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以下簡稱「經營性現金流淨額」)較不穩定,給營運資金帶來較大壓力。

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紫建電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524.73萬元、8.11萬元、5308.66萬元和-3266萬元,波動較大。

此外,與同行相比,紫建電子的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指標均低於同行可比公司均值。例如,2017—2019年,紫建電子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3.63次/年、3.06次/年和3.85次/年,而同期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4.89次/年、4.4次/年和4.67次/年。

對此,紫建電子坦言,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波動較大,主要因為公司為滿足生產需要,增加原材料的採購及員工薪酬開支,部分原材料供應商規模較大,行業地位高,帳期較短,應收款項的信用期無法完全傳導至採購環節,而員工薪酬需及時支付;同時,隨著規模增大並及時響應客戶,公司存貨相應增加,流動資金佔用增加。

三、產能利用率下滑,新增產能消化存疑

本次IPO,紫建電子擬募資4.88億元用於增強主營業務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3.18億元用於消費類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主要是對紫建電子硬殼扣式電池、軟包扣式電池、方形電池等產品進行擴產;7021.81萬元用於紫建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將對「4.4V高能量密度矽基體系開發」「高倍率電解液開發」「固態電池開發」等課題進行研發;剩餘1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而從產能利用率情況看,紫建電子主要產品方形電池、扣式電池、圓柱電池的產能利用率下滑嚴重,2019年這三種類型電池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4.47%、63.04%和54.37%,較上年度分別下滑了12.71、34.36和36.67個百分點。

此外,紫建電子新推出的針型電池產品更是存在開工不足、產能過剩的情況,2018—2020年一季度,該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27%、43.35%和57.15%,產能利用率甚至不足60%。

在產能利用率大幅下滑的情況下,紫建電子仍計劃投入較多資金進行擴產,其合理性有待商榷。

【嚴正聲明】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撰寫,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未經時代商學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及其他公眾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獲得授權轉載,仍須註明出處。(聯繫郵箱:sdshangxueyuan@sina.com)

相關焦點

  • IPO雷達|多租賃廠房存問題或將到期,產能利用不足的紫建電子仍欲大...
    記者 | 趙陽戈產品用到華為、小米、OPPO等品牌上的紫建電子,帶著自己的融資計劃叩響了創業板的大門,一旦募投達產,紫建電子的產能將放大一倍。不過從公開的數據來看,該公司目前尚未達產,擴產後如何消化,將考驗公司操作。
  • 薪酬設計:研發人員的薪酬模式設計與特點(內附案例圖表)
    研發人員薪酬設計研發人員是指在企業中從事產品研發、技術開發工作的人員。通常這類崗位的專業性較強,工作的複雜程度較高,對學歷、專業能力、創新能力等要求較高。研發人員的薪酬特點研發人員的薪酬水平主要取決於兩方面:一是內部崗位價值,二是外部薪酬水平。一方面,研發人員對於以研發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至關重要。比如,一些高端技術行業的企業對研發投入較大,對研發人員的水平要求較高,因此研發人員的薪酬水平也較高;而對技術創新要求不高的企業,其研發人員的薪酬水平相對較低。
  • 薪酬設計:研發人員的薪酬結構如何設計?
    薪酬設計:研發人員的薪酬結構如何設計?研發人員的工作特點:知識生產與運用、腦力勞動方式、專業分工團隊合作、成果價值難量化和持續性、對研發人員價值評價的複雜性和難度。1、職業成熟曲線及其薪酬決定。研發人員的技術水平高低取決於正規教育和訓練水平,工作經驗年限與實際工作能力。職業成熟曲線反映了研發人員的技術水平隨著工作時間推移發生變化的情況,以及與其薪酬水平變化之間的關係。
  • 皓元醫藥IPO:研發人員能力薪酬雙低 技術服務採購費2年暴增12倍
    如果公司屬於科創板重點支持的6大戰略新興產業,但研發能力不足怎麼辦?或許皓元醫藥的做法值得借鑑——研發能力不夠,對外採購技術服務來湊。皓元醫藥招股書顯示,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與產業化應用的平臺型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業務包括小分子藥物發現領域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研發。
  • 廣合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研發技術人員月平均薪酬不足5000元
    廣合科技目前共有研發技術人員548人,今年上半年研發人員總薪酬為1,607.5萬元,研發人員上半年的平均薪酬為2.93萬元,月平均薪酬為4888.99元。廣合科技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0,000萬股,擬募資14.6億元,將用於黃石廣合精密電路有限公司廣合電路多高層精密線路板項目一期第一階段工程、廣州廣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
  • 募資總額遠超淨資產、產能利用率不足|港創建材上市蜀道難
    (二)產能利用率最高不足七成 募投擴張能否消化 必要性又何在?67.26%、69.97%和68.87%,地鐵盾構管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1.22%、70%和49.2%;2019年,這兩種主營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均不足70%,出現部分產能閒置。
  • 澳弘電子今日登陸上交所主板 IPO募投項目聚焦PCB產能擴充
    原標題:澳弘電子今日登陸上交所主板 IPO募投項目聚焦PCB產能擴充   10月21日,澳弘電子(605058)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
  • ...做好2020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發改運行〔2020〕901...
    嚴格安全、環保、質量等方面執法,堅決淘汰不具備安全環保條件、不符合產業政策的落後產能。堅持產能置換長效機制,引導低效無效產能有序退出。深入推進煤炭行業「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動在建煤礦投產達產,合理有序釋放先進產能,實現煤炭新舊產能有序接替。統籌推進煤電聯營、兼併重組、轉型升級等工作,促進煤炭及下遊產業健康和諧發展。著力加強煤炭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持續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增強能源保障和應急調控能力。
  • 中瑞電子大客戶以貨抵債,近半產能充裕募資擴產
    此次IPO中瑞電子或面臨不少問題,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呈現雙下滑趨勢,未來盈利性面臨極大挑戰;產品單一,研發投入低於同行;應收帳款佔比大;供應商關聯交易,受託支付;產能利用率低仍募資擴產。中瑞電子稱自成立以來一直高度重視自主研發能力,2017年-2019年研發投入分別為2,257萬元、2,259萬元和1,657萬元,投入金額逐年減少。與其招股書中列舉的幾家同行業公司相比,中瑞電子研發投入明顯不足,僅以2019年為例,科達利、寶馨科技、科森科技、徠木股份全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3億元、5,363萬元、1.81億元和2,629萬元。
  • 說不清研發人員薪酬的新亞強矽,疑點重重
    主要產品以六甲基二矽氮烷為核心的有機矽功能性助劑和苯基氯矽烷兩大產品類別,包含十多種有機矽產品,其中有機矽功能性助劑廣泛應用於有機矽新材料、製藥、電子化學等領域,苯基氯矽烷是合成下遊苯基系列應用材料的基礎原料。新亞強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此前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司IPO曾一度停滯,此次,新亞強IPO過會,但招股書透露出的財務數據卻前後矛盾,問題重重。
  • 杉杉股份淨利滑坡謀轉型 產能過剩哨響如何激流勇進
    而實際上,隨著擴建產能的逐漸釋放,以及2016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熱度的逐漸下行,產能過剩的風險已出現苗頭。公司也在公告中披露了相關產品產能過剩的風險:「六氟磷酸鋰供需將發生變化,屆時可能會出現一定的產能過剩情況」。作為一個放棄主業完全轉型的公司來說,杉杉股份一直在進行著大膽的賭注,但在競爭已經白熱化的汽車市場,它的生存與發展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 上聲電子IPO:毛利率利潤均逐年下滑,主要產品產能利用率不足70%
    來源:上聲電子招股書值得注意的是,上聲電子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預計總投資達4.47億元,而目前公司主要產品車載揚聲器系統、車載功放及AVAS產能利用率卻不超過70%。對此,上聲電子方面告訴時間財經,本次擴產揚聲器項目產能的增加,是在充分考慮市場的實際需求狀況、公司的設計能力、生產能力基礎上作出的,對於公司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公司已經制定了具體產能消化措施,新增產能的消化具有可行性。
  • 2020年規劃2000萬輛 新能源汽車產能已過剩十倍!| 中國汽車報
    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不是一個新話題,但過剩到什麼程度,可能引發何種風險,還需要通過客觀數據尋求答案。也就是說,目前各家車企規劃的產能總量已經達到了這一規劃的10倍之多。規劃產能未必能落地針對可能引發的新能源汽車產能泡沫,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現象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規律,新興產業在快速發展期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膨脹。
  • 科思科技:募投項目提質增效拓產能 加碼研發布局行業新方向
    隨著公司訂單的快速增加,此次募投項目不僅有助於公司強化技術水平、提升盈利能力、擴大公司產能;更有助於公司投入前沿技術的研發、保持技術領先性、拓展業務範圍、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享受行業增長紅利。同時,募投項目落地之後,不僅能為公司帶來高質量的成長,也會為投資者帶來相應的回報。
  • 偉時電子IPO尷尬:研發能力弱主營收入增長停滯日本老闆對員工苛刻
    在偉時電子的研發團隊中有36%的研發人員的學歷為高中及高中以下學歷,84%的研發人員的學歷是大專及大專以下。由此有業內人士質疑該公司的研發能力。最後,近年來,行業發展「賽道」的轉換對偉時電子也極為不利,這從該公司近年來主營收入增長放緩也能看出。
  • 偉時電子IPO尷尬:研發能力弱 主營收入增長停滯 日本老闆對員工還...
    此外,我們還注意到,偉時電子的老闆是日本人,「傳承」了日本企業對員工的苛刻,2019年在營收下滑時該公司就毫不猶豫地裁掉了1/4員工,而且該公司的很大一部分員工未繳納社保和公積金。在偉時電子的研發團隊中有36%的研發人員的學歷為高中及高中以下學歷,84%的研發人員的學歷是大專及大專以下。由此有業內人士質疑該公司的研發能力。
  • 市建投集團招人!基本薪酬每年18萬!
    、溝通協調能力、處理加油站糾紛和突發事件能力。6.近期同底2寸免冠彩色電子照片。(三)錄用人員執行試用期一年,試用期滿經考核合格後,正式聘任相應崗位。考核不合格的,結合具體情況調整崗位或依法解除勞動合同。九、待遇(一)錄用人員基本薪酬按照集團公司職業經理人統一薪酬標準執行,基本薪酬標準為18萬元/年。
  • 薪酬設計:生產人員計時工資制與計件工資制(附案例圖表)
    生產人員薪酬設計生產人員是企業產品的直接生產製造者,對於製造行業來說,生產人員的數量佔相當大的比重。生產人員的薪酬特點1.薪酬水平相對較低由於生產崗位所需的學歷、知識技能相對簡單,因此生產人員的薪酬水平相對較低。一些企業生產人員的基本工資設置會參考國家每年推出的工資指導線和最低工資標準。
  • 轉發國家安監總辦公廳關於明查暗訪河南省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
    撫安監製造[2018]31號轉發國家安監總辦公廳關於明查暗訪河南省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安全生產執法專項行動和粉塵防爆專項整治工作情況的通報的通知各縣區安全監管局、市直相關企業:現將《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明查暗訪河南省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安全生產執法專項行動和粉塵防爆專項整治工作情況的通報》(安監總廳管四函〔2018〕34號)和《省安全生產監管局轉發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明查暗訪河南省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安全生產執法專項行動和粉塵防爆專項整治工作情況的通報的通知》(遼安監製造〔2018〕7號)轉發給你們,請按照上級工作要求,結合年度執法計劃和全國
  • 超80%車企產能過剩,他們接下來該怎麼做?
    不過,鎂光燈之下,大家或許不曾關注到產能過剩這一問題。實際上,市場的急劇變化,導致整個車市增速放緩,加上資源向頭部車企集中,使得產能過剩問題爆發,已經成為部分車企要面臨的一個不小的危機了。產能過剩呈現兩極分化來看乘聯會公布的消息,去年全年,公開資料可獲得的乘用車現有總產能為3990.5萬臺,而事實上,去年整個乘用車的銷量僅為2144.44萬臺,同比下降了9.56%。這意味著,去年產能的利用率僅為53.7%,高達46.3%的產能處於閒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