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為何願意花一億投資《白銀帝國》?晉商的發家史盡在於此

2020-12-16 軌道為你而來

曾經的臺灣首富郭臺銘在2008年投資了一部電影《白銀帝國》,電影的導演是郭臺銘的朋友,話劇界很有影響力的一位女性姚樹華,這也是她的電影處女作。

郭臺銘祖籍山西晉城,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初期,郭臺銘投資本片,其中有兩層考慮:1、國際經濟一體化在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與晉商的發家史有諸多的相似之處,通過拍攝這部電影,希望能夠帶給更多人關於化解金融危機的啟示。

2、郭臺銘有一個精神情結,他一直希望能夠有一部能夠反映中國人商德的電影,而作為晉商的後代,「白銀帝國」恰恰滿足了他這種內心的需要。

《白銀帝國》第一幕「天地真大,人真小,人何以自處?」深刻雋永,故事講述了屹立於中國商界500年的強大商業集團「天成元」在清朝滅亡、八國聯軍侵華等內憂外患條件下家族傳承的故事。

影片改編自成一的小說《白銀谷》,小說中就以「天成元」票號為代表,試圖挖掘晉商從盛極一時到黯然退場再到東山再起的歷史成因和精神脈絡。

晉商曾是中國明清十大商幫之首,以運糧賣鹽起家,後來又創建了票號,商號不僅根植於全國,更是在巴黎、阿拉伯、莫斯科等地生根發芽。梁啓超如此評價晉商「鄙人在海外十餘年,對於外人批評吾國商業能力,常無辭以對。獨至此,有歷史,有基礎,能繼續發達之山西商業,鄙人常自誇於世界人之前」,由此看出,晉商在海外的地位甚至可以代表中國的商業形象。

在歷史上,並不存在天成元這一名號,但小說和影片中的「天成元」故事卻是真實發生的,比如天成元以口外生意起家,口外總櫃在歸化(現為呼和浩特市)便是商號大盛魁的發家史,當年大盛魁正是通過販賣茶磚、馬匹、羊群等物品積累了數目驚人的財富。

康笏南作為康家的傳人,有四個兒子,老大信佛善良,老二暴戾兇狠,老三留戀紅塵,老四老實忠厚。

在所有兒子中,如果要選康家接班人,怎麼也不會選到老三,但隨著其他三個兒子陸續出事,老三成為唯一可以繼承的人選,這顯然是出乎康笏南意料的。

郭富城飾演的康老三如同《教父》中的邁克,看似最為柔弱,與世無爭,但當家族面臨危機時,他依然能夠挺身而出,成為獨當一面的「掌門人」。與邁克不同的是,康笏南在商業理念上與兒子有很大分歧。

康笏南認為「為富不仁」天經地義,既然老祖宗將家業傳到了這輩,那麼決不能毀於自己手中,於是他不斷暗示兒子,要找一個能力差而且犯過錯的人作為自己的幫手,他就是邱掌柜。而另一位能力、眼界都要強很多的戴掌柜應該擱置起來,因為功高震主,能力強往往不好管理,更不容易為己所用。

但這種觀點與康老三徹底相反,他在口外歷險時,發覺邱掌柜貪生怕死,這種人在危急關頭容易臨陣倒戈,而戴掌柜的能力足以應付亂世的掌控,考慮到清朝的岌岌可危,戴掌柜應該是自己不二的人選。

事實證明,康笏南看人相當的不準,邱掌柜最終真的吃裡爬外,勾結強盜把自家銀子吞了,驗證了康老三的判斷,這其實揭示了晉商發家的一個很重要因素:知人善任。

晉商的第二個成功要素則是商界歷練和沉浮,康老三的眼界其實和兩次遠行密不可分,一次他向北去了口外,一次他向南去了江南,這個過程與晉商的歷史完全一致,傳統晉商正是通過「走西口、闖關東、下江南」和「「挾輕資牽牛走四方」完成了眼界開闊和商業積累,由此形成了「博學、有恥、腿長」的特點,此次康老三沿著祖先的足跡,完成的就是對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晉商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重信義、講名節」,當局勢混亂,康老三勇於改革,他將把總號搬到了京城,又吸納小額存款用戶,將商業觸角延伸到普通民眾,正是商譽口碑的積累。

影片中康老三說「(民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正是晉商看中商譽的歷史再現。當政局飄搖,擠兌成風,康老三對父親說「我們的信譽是百年存下來的,得民心者得天下,錢賺得回來」。而當他把祖先積攢的家業銀子從土地裡挖出時,裡面有一封信,只寫了「仁義」二字。晉商講究「至誠至信,大義參天」,這是晉商的精神內核,也是郭臺銘多年來的切身體悟。

影片中郝蕾飾演的英文教師杜筠青原本是康老三的女人,卻被老爸霸佔,通過三角戀的形式揭示出人性的複雜以及欲望的貪婪,看似杜筠青造成了康老三的一意孤行,實際上,正因為心中有愛,才能體會到「家業傳承的重要性」,杜筠青為了愛情寧可拒絕同床、切除子宮,溺水假死,奔赴美國。這在當時是無法想像的。

康老三更是一個情種,甚至為了愛情可以放棄一切家業,想與杜筠青私奔,由此看出愛情的重要性和盲目性。

康老三用散盡家財保住了晉商的百年誠信,似乎與《喬家大院》原型喬致庸極其相似,這是一種致敬,也是一種超越。《白銀帝國》表現上是晉商衰落的一曲輓歌,但成也蕭何敗蕭何,得到了人民的擁護,東山再起之日還會遠嗎?

相關焦點

  • 福布斯2020全球億萬富豪榜出爐,郭臺銘55億美金成全球晉商首富!
    世界晉商網注意到,榜單上有兩位晉商上榜,分別是鴻海精密的郭臺銘(排名293,資產55億美元)和百度的李彥宏(排名345,資產49億美元)。 而近日風頭正盛的孫宏斌,卻沒有出現在福布斯這次的榜單上。 1966年郭臺銘進入臺灣「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學習,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服完兵役後,郭臺銘在復興航運公司當業務員。1971年,臺灣「中國海專」畢業,進入當時臺灣前三大船 務公司復興航運工作;當年進入臺灣復興航運公司工作。1985年,成立美國分公司,創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
  • 張譽發的「發家史」:從「白手起家」到千億傳銷「帝國」
    他又是通過什麼手段建立起了一個千億傳銷「帝國」的呢?張譽發的「發家史」之紅島咖啡館據網上宣稱,張譽發,英文名叫TedyTeow,馬來西亞第三代華人,祖籍是廣東省潮州市人,並擁有30年以上的行銷經驗,幾乎對國際流行的所有「資金盤」、「集資盤」、「固定返利盤」等盤,都進行了非常透徹的研究。
  • 大明帝國有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白銀,最終還是垮了!
    從幣材有效性來講,白銀為幣的限制是很多的。皇帝權力再大也不能變出白銀來,有多少白銀才有多少貨幣。白銀貨幣體系束縛了封建專制帝國的掠奪之手,帝國再也不能隨意動用貨幣政策這種殺手鐧來劫掠民間資財,是好事嗎?未必,因為大明帝國沒有多少銀礦,不適合以白銀作為貸幣。
  • 神仙師姐命理:富士康郭臺銘八字
    文/師姐說八字郭臺銘娶曾馨瑩時傳言合八字。大部分臺灣人非常相信玄學佛學。不管你信與不信,我們任何人都擺脫不了五行的影響。可見,郭臺銘先生非常重視生辰八字,當然也很信命。為何如此?這不能不說與他近十年所經歷的事情有關。郭先生生於陽曆1950年10月八日午時。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右玉站:哥哥走西口,唱盡千年晉商萋萋滿別情...
    山西晚報記者馬立明攝哥哥走西口,唱盡千年晉商萋萋滿別情蒼蒼殺虎口,承載萬裡茶路歲歲枯與榮公元前475年,戰國時代,趙國從晉西北開闢了一條通往蒙古大草原的東西大道,取名「參合陘」,也稱「參合口」。這就是後來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殺虎口。
  • 晉商4大佬榮膺胡潤全球富豪榜,「四小天王」Brenda、孫喆一、郭守正、楊一鳴浮出水面……
    1974年,郭臺銘在臺北土城創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後轉型靠製造黑白電視旋鈕和連接器起家,當時的他完全沒料到,以30萬元新臺幣成立的鴻海,40年後竟成為全年營收逼近4兆元新臺幣(約合8136億元人民幣)、全球最大電子專業製造業(EMS)龍頭的鴻海帝國。而鴻海的事業版圖,也從臺北跨越海峽,延伸至大陸。
  • 晉商傳奇五百年
    >(喬家、常家、曹家、侯家、渠家、亢家、範家、孔家)史載當時晉商總資產比國庫存銀還要多絕對是「富可敵國」今人要了解晉商曾經的輝煌莫過於走進那些晉商豪宅大院晉商豪宅大院集中分布在山西省晉中一帶尤其是祁縣、太谷、平遙三地有「金太谷,銀祁縣,銅平遙」
  • 帝國巨富:因政治興,因政治敗
    當時,從南方崛起、迅速掃蕩整個中國的太平軍,以及在北方差不多同時興起的捻軍,使得作為大清帝國財賦重地的江南地區遭到重創,由於各省餉銀和糧稅都無法正常押解到帝都北京,這對於當時一年軍費耗費達到2900多萬兩白銀的鹹豐皇帝來說,無疑是一場噩夢。 也就是在這時候,在全國經營票號金融業的晉商一躍而起,幫助大清帝國化解了這場危難。
  • 白銀帝國的締造者,平遙票號尊稱一聲祖師爺,百年晉商傳奇雷履泰
    150年前,這裡遙控指揮著帝國半數的金融往來,總號一聲令下,遍布各地的分號隨即震顫。晚晴的晉商們,在票號業開闢出新的天地,逐步形成山西票號中的平、祁、太三幫。平遙票號以日升昌和「蔚」字五聯號著稱,而太谷的志成信、祁縣的合盛元等,一時也是風光無兩。
  • 白銀產業研究與投資分析:白銀產業帝國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貨幣之一,白銀甚至在黃金之前就充當價值尺度的角色。銀幣曾經作為銀本位制國家的法定貨幣,盛行一時。但隨著貨幣制度改革、信用貨幣的產生,銀幣逐漸退出流通領域。即使現在人們不再使用白銀作為貨幣,白銀也仍然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保值功能。目前,鑄造的銀幣主要是投資銀幣和紀念銀幣。
  • 山西最大P2P晉商貸案今日開審,實控者曾被稱為「晉商金融少帥
    02郝曉海 率先在國內一手締造了晉商在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帝國的地位據百度百科介紹:郝曉海,山西孝義人,大德通集團創始人。現任晉商貸執行長,明清時期的晉商票號是中國金融界的鼻祖,在中國金融史上寫下燦爛的一章。郝曉海為了弘揚晉商精神 率先在國內一手締造了晉商在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帝國的地位,曾獲選為推動中國金融改革創新發展2013年度十大風雲人物。
  • 折戟恰克圖:晉商開闢的中俄萬裡茶路為何走向衰敗?
    如果說《尼布楚條約》的主要意義在於劃定兩國邊界,那麼1727年籤訂的中俄《恰克圖條約》的主要意義則在於溝通兩國貿易。條約規定:「按照所議,準其兩國貿易。······除兩國通商外,有因在兩國交界處所零星貿易者,在色愣河之恰克圖、尼不潮之本地方,擇好地建蓋房屋,情願前往貿易者,準其貿易。······毋庸取稅。」自此,恰克圖正式成為中俄兩國陸路唯一通商口岸。
  • 《白銀帝國》鄭重地告訴我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作者:胡一一(一組《白銀帝國》圖片)俗話說,歲月是把殺豬刀。在它的刀鋒之下,無論是輕裘華服,還是紅粉嬌娘,無不蟲蛀鼠咬、鶴髮雞皮,都是面目全非、不復當年。在電影《白銀帝國》中,郭富城飾演的康三爺這樣說。姚樹華導演的電影《白銀帝國》,以昏黃蒼茫的色調,低沉舒緩的語調,仿佛一卷厚重積年、落滿灰塵的畫卷,將百年票號「天成元」的興衰沉浮、及個人命運的跌宕流離,在世人面前徐徐展開,緩緩道來。
  • 13年前,富士康投資阿里2.3億!13年後,郭臺銘賺走馬雲68億
    馬雲能成功,除了因為自身以及團隊實力,也與當年願意投資阿里巴巴的資本家息息相關。例如軟銀孫正義,當年若不是孫正義把數千萬美元交給馬雲,恐怕也不會有如今這麼強大的阿里巴巴,除了孫正義之外,富士康郭臺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阿里巴巴的發展壯大。
  • 富士康在外建廠投資,如今前景如何?郭臺銘心聲是回國
    富士康在全球的投資是非常寬泛的,雖然這之前郭臺銘依靠的是在大陸的投資,但是隨著資本的累積,郭臺銘似乎也發現了一個有著很好前景的海外市場。再者曾經郭臺銘也說過,中國市場離不開蘋果,而自己的富士康企業,也是給了大陸人一口飯吃。
  • 「原創」老電影推薦:《白銀帝國》-啟示錄
    宏大主題,當然也可以微觀敘事,譬如《白銀帝國》,以情畫人,乃及時代。01末世的飄零晚清時代的中國,瀰漫著腐敗的氣息,充斥著黯淡的光影,空前虛弱的國力承接著外侵內患,就象一幢年代久遠而為蟻蟲深蛀的竹樓,在風雨裡悲鳴。山西有個望族,康家。
  • 郭臺銘為何向他三次下跪?郭臺銘時代下的富士康為何會被罵?
    王永慶去世之後,有很多商界大佬都去追悼了,其中還有一些十分著名的商界大佬,包括富士康的創始人郭臺銘。郭臺銘一直都很崇敬王永慶,在王永慶的追悼會上,郭臺銘三跪王永慶,哭的十分傷心。雖然郭臺銘也是一位企業家,但是網友對他的評價一直都不是很高,稱他創辦的富士康是「血汗工廠」,稱他是一個「毒瘤」。
  • 「打敗」郭臺銘拿下庫克,手握4000億電子帝國,卻是「廠妹」出身
    7月17日,立訊精密發布公告,公司將出資收購緯創投資有限公司,以及緯新資通有限公司100%的股權,本次收購涉及交易價格約為33億元,其中立訊精密出資不超過6億元。消息一出猶如驚雷,畢竟緯創投資雖然名氣不大,但是他的背後可是蘋果公司,而立訊精密收購緯創猶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不就是在和富士康「搶飯碗」嗎?
  • 曾是古惑仔,後來逆襲成為臺灣首富,今身價超600億,僅次郭臺銘
    他曾經一年花了1億元,但現在他的身價已經超過600億。他是陪伴我們長大的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在2016年,蔡衍明首次成為臺灣首富。當時,他以646億元成功擊敗了郭臺銘,並贏得了新臺灣首富寶座。去年,發布了一份新的富豪名單。郭臺銘,69歲,仍然是臺灣首富,緊隨其後的是蔡衍明。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是使用旺旺的產品長大的。
  • 晉商的崛起
    但此時的晉商已經完成了原始的資本的積累,並且在官僚體系中打出了一張龐大的 關係網。在投資皇權方面,晉商有著一脈相傳的經驗,無論是當時的山西木材商人資助李唐王朝奪天下,還是八大皇商向滿清售賣戰爭物資與情報,直到孔祥熙投資蔣介石,晉商都在投資皇家權力中賺的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