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式的出身、曹操式的奸狡——後梁太祖朱溫評傳(上)

2020-12-22 史海微言

五代十國的亂局和邦國興替

從朱溫篡唐開始,到趙宋取代後周的這五十三年時間裡,中國進入了空前絕後的五代十國亂世:大唐王朝的傀儡皇帝被跋扈的軍閥趕下帝位,仿佛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南北各地的藩鎮們有樣學樣、紛紛稱王稱帝,兵強馬壯者就可以自為天子,華夏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大一統王朝建立之前的春秋戰國時代。

朱溫的後梁小朝廷只存在了十六年就亡於宿敵河東李氏之手,不過它已經是五代各朝中最為長壽的一個了,此後的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個短命王朝相繼而立,其中壽命最短的後漢僅立朝短短四年就被滅掉。在中原朝代輪換得像走馬燈似的同時,其他地區也先後誕生了眾多獨立王國:淮南有吳和繼起的南唐、浙江有吳越、兩廣有南漢、湖南有馬楚、四川有前後兩蜀、福建有閩國、荊州有荊南、以及後漢餘孽在太原建立的北漢。

而這五代十國不過是對這一時期的習慣稱謂,還有眾多實力強大的藩鎮和異族政權沒有計入其中,包括曾經稱帝的幽燕劉氏父子、陝西歧國李家、西北党項人的定難軍勢力、河西的歸義軍曹氏、成德軍鎮的王鎔和義武軍鎮的王處直等。更有雄踞北國、威震中原的契丹也是此時的一個特殊存在。

這麼多大小不等的勢力將中國大地分割得支離破碎,他們之間的爭鬥頻繁而激烈,使得此時的百姓平民們遭受了深重的苦難,特別是北方各地自晚唐以來就沒有消停過,兵災和饑饉摧毀了無數鄉村和城鎮,連長安和洛陽這樣的千古名城都無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但在南方,由於各國勢力相對均衡,互相制約下維持了較持久的和平,大量北地民眾逃亡到江南、甚至遠遠的遷徙到福建和兩廣,使得整個中國南方的經濟和文化飛速發展,影響了以後千年中國歷史的走向。

在亂世中能夠開基立業的梟雄們自然都有其過人之能,而且由於眾多傳承千年的世家大族都在唐末戰亂中灰飛煙滅,所以此時的梟雄大多出身草根階層,他們在戰亂中掙扎打拼的經歷堪稱傳奇。不過由於沒有一部影響力達到像《三國演義》一樣的鴻篇巨著記錄這段歷史,五代歷史人物在後世的知名度遠不如漢末三國群雄。

其實在兩宋的時候,五代名人們在民間的人氣並不遜於三國人物,畢竟對於宋人來說,五代是屬於他們的近代史,兩宋的勾欄瓦子裡一直流傳著五代名將的英雄傳說,只是由於缺乏系統整理,最後大多湮沒無聞。不過在網絡時代到來以後,五代十國的歷史和人物已經被從故紙堆中翻了出來,各路民間史學家們再加之以自己的演繹,讓這段紛紜複雜的史事開始廣為人知,我也試圖按照自己的理解,將當時那些既殘暴不仁、又自有英風豪氣的人物們用文字細細描述出來,展示給同好者一讀……

劉邦式的出身、曹操式的奸狡——後梁太祖朱溫評傳(上)

輝煌的大唐王朝在安史亂後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潰,藩鎮節度使們自己的地盤裡威福自專,早已權威掃地的朝廷中樞又在宦官和朝臣的傾軋中日漸失控,到了晚唐時的黃巢橫行天下後,至高無上的天子已經徹底淪為傀儡、天下各地五十多個藩鎮都開始自行其事,此時空前的大分裂時代實際上已經出現。而給了垂死的大唐以最後一擊的則是後來建立的後梁王朝的朱溫,由於他在五代歷史上的核心地位,此人的崛起歷程和其一生的成敗得失,值得我們好好評說一番。

一、投身時代大潮的鄉間惡少

朱溫的老家在宋州碭山的鄉下,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的碭山縣,這個地方離漢高祖劉邦起家的地方比較近,而他在青少年時的作為和劉邦也有些相似,都是橫行鄉裡的惡少無賴。不過他的家境比之劉邦還有所不如,不僅沒有進入體制內混成亭長一類的基層官吏,而且一度淪落到和家人一起幫同鄉地主劉崇家幫傭的地步。其實朱溫家起初應該是闊過的,他的父親能識文斷字,靠給鄉間小兒教書為生,這在識字率低下的古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不過到朱溫出生後早已家道中落,靠幾畝薄田勉強度日。

雖然如此,朱溫畢竟跟著父親讀過點書,在晚唐崛起的軍閥中算是有些見識的了,這也讓他發跡後和其他軍閥行事有些不同。朱溫排行第三,上面還有兩個哥哥,他哥哥和劉邦家的大哥一樣,忠厚謹慎,對後來當了皇帝的三弟也看不大慣,總覺得他會給家族招禍。而朱溫對老實的大哥不屑一顧,帶著二哥開始了自己闖蕩天下之路。

相關焦點

  • 劉邦式的出身、曹操式的奸狡——後梁太祖朱溫評傳(下)
    五、千年帝都長安的毀滅和所有大權在握的權臣一樣,朱溫的野心開始再度膨脹,曾經高居九重的天子寶座現在就近在咫尺,從一個鄉間惡少奮鬥到這個地步他再也不想做曹操式的忍耐。作為出身底層的軍漢,朱溫對坐享富貴的朝堂諸公自然有著本能的敵意,於是崔胤、鄭元規等朝廷重臣都被他藉故殺害。不過朱溫還是對殘餘的朝廷勢力不放心,又感覺長安離自己的根據地汴州距離稍遠,不便於他完全操控,於是他強迫昭宗遷都到離汴州更近的洛陽。
  • 後梁太祖朱溫:毫無仁義禮智信,禮義廉恥的亂世梟雄
    一六一八年,聞知隋煬帝在江都(揚州)被宇文化及所殺,李淵便強迫隋恭帝楊侑退位讓賢,並改國號為唐,是為唐太祖高皇帝。後來,李淵下令處死楊侑,隋朝皇帝的親信也大多被殺。九九七年,世道輪迴,時移世易,唐末五代皇帝李安成了任人宰割的對象,唐末五代皇室也遭到了劫掠,皇子,公主,妃嬪,宗室等大多被殺害。摧毀盛唐帝國的,是五代十國第一個君主,亂世梟雄,後梁太祖朱溫。
  • 後梁太祖朱溫:亂世梟雄,殘暴皇帝
    同年六月,朱溫得勝回朝,黃巢於灞上勞軍。九月,朱溫又擊敗敗唐將李孝昌和李思恭,威名遠揚,聲望日隆。從公元877年到公元882年,短短五年間,朱溫從一個兵卒成為大齊政權的中流砥柱,被他打敗或降服的大唐將軍數不勝數,其軍事才華,可見一斑,這些為他日後建立大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從王彥章之敗入手,探析後梁十七年即滅亡的原因
    不過後梁政權存在的時間十分短暫,一共只有十七年,在面對李存勖的進攻時,梁末帝朱友貞先是派遣大將王彥章據守,後來卻臨陣換將,導致防線崩潰,王彥章被捕,後梁也就此亡國。王彥章之敗是後梁滅亡的直接原因,但是這場戰爭的結果卻早有端倪可尋。故藉此機會,我將從王彥章兵敗入手,分析後梁之立國十七年即滅亡的原因。
  • 閩太祖王審知——王氏文化
    惠宗王鏻 926,在位3年      康宗王昶 935,在位3年      景宗王曦 939,在位6年      天德帝王延政 943,在位3年      閩太祖  閩太祖王審知(862年-925年),字信通,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五代時期閩王,909年至925年年間在位。
  • 【猴格:始祖是始祖,太祖是太祖,大宋的始祖太祖百年之爭】
    趙匡胤篡周建宋後,有司就請立宗廟,群臣提出,自從隋文帝只立高、曾、祖、禰四廟以後,唐朝沿用,五代梁、晉、漢、周也繼續效仿,他們都沒有變更這個開國追崇四親的制度,我們當然也要沿用。禮官商議後都贊成李宗訥的意見,認為按《春秋正義》躋魯僖宮云:禮,父子異昭穆,兄弟同昭穆,應該以太祖為皇伯考,太宗為皇考,每逢大祭,太祖太宗昭穆同位,皇帝稱孝子嗣皇帝。真宗又下詔都省複議,眾臣認為:「太祖受命開基,太宗纘承大寶,則百世不祧之廟矣。」
  • 太祖和高祖有何區別?為什麼朱元璋叫明太祖,李淵只配叫唐高祖?
    而高祖一般出身於王侯將相之家,父祖本來就是封疆大吏,他們之所以能開創新王朝,很大程度上是得到了祖宗蔭蔽,沾了先人的光。比如,最典型的太祖朱元璋,他出身於社會最底層,早年當過和尚要過飯,祖宗十八代都是窮人。他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完全是自己奮鬥的結果,與祖宗基業毫無關係。所以,朱元璋也是史上最名副其實的太祖皇帝。
  • 後梁 聖孝帝宣陵(朱溫墓)
    後梁太祖朱溫(852年-912年),五代時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碭山(今安徽碭山縣)人,因功唐僖宗賜名朱全忠,即位後改名朱晃。
  • 出身尊貴的梁夫人,為何在婚姻裡成了「失敗者」?
    因為,清高的梁夫人,不僅沒有打馬球,更沒有給人家女兒們介紹婚配。而出身高貴的她,因為這一點,還讓她成了婚姻裡的失敗者!永昌侯梁夫人與英國公夫人是手帕交,相比英國公夫人的長袖善舞,梁夫人和她差了不止一點:英國公夫人為了女兒,能在大宴上護著庶女明蘭,只是希望她能多多勸慰、開導女兒。當女兒受了委屈後,她一再隱忍,直到拿捏住扳倒對手的籌碼,才放大招,一擊即中。
  • 中國歷史上四大賢后
    歷史上賢良淑德的皇后又很多,但是我國歷來喜歡以四大命名,所以也就產生了「四大賢后」俗話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這四大賢后分別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位皇后衛子夫,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五代十國後梁朱溫張皇后,和明太祖朱元璋德馬皇后。
  • 後周太祖駕崩後,為何是養子晉王郭榮繼承皇位?
    然後在陵前立一塊碑,上面刻上『大周天子平生好儉素,只令著瓦棺紙衣葬,嗣天子不敢違也』,就可以了。」 安排好後事後,郭威再召見外甥、殿前都指揮使李重進,加封其為武信節度使,命他在病榻前向晉王郭榮行君臣禮,以定名份,同時也有消除其覬覦皇位之心。
  • 太祖洪拳
    近日,在鄄城縣彭樓鎮東範莊村太祖洪拳研習基地,太祖洪拳、流星錘、落花槍、雙拐、大刀等十八般武藝正輪番上演著,表演者有80多歲的老拳師,也有十幾歲的孩童,精彩的表演吸引了許多村民駐足觀看。東範莊村村民範貫洋告訴記者,東範莊村自古就有習武的習慣,尤其是太祖洪拳在村裡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
  • 為什麼劉邦、李淵的廟號是高祖,而趙匡胤、朱元璋廟號是太祖?
    你要叫了朱元璋一聲「明太祖」,那就要倒大黴了。祖有功而宗有德。按照規則來說,「祖」是一個皇朝的開拓者,而「宗」則是皇統的合法承繼者。讀過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這個「祖」有好多種,常見的例如「太祖」、「高祖」和「世祖」。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幾個「祖」的區別,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一、太祖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宋太祖趙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
  • 傳統體育 || 太祖長拳
    太祖長拳,源遠流長,經久不衰,自成一門,獨門傳授,風格獨特。由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所創,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武術史上流存於世的古老武術流派之一,對其他武術流派及拳種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清朝中後期,太祖長拳傳入山東,距今已有150餘年。《臨朐縣誌》記載,早在漢朝臨朐境內就有武術活動,歷代沿襲相傳。民國時期設國術館,培養了不少武術人才。
  • 太祖本紀三
    三月乙卯朔,周鄭王殂於房州,上素服發哀,輟朝十日,諡曰恭帝,命還葬慶陵之側,陵曰順陵。己未,復密州為安化軍節度。庚申,覆試進士於講武殿,賜宋準及下第徐士廉等諸科百二十七人及第。乙亥,賜宋準等宴錢二十萬。大食國遣使來獻。翰林學士、知貢舉李昉坐試人失當,責授太常少卿。試朝臣死王事者子陸坦等,賜進士出身。丙子,幸相國寺觀新修塔。夏四月丁亥,召開封尹光義、天平軍節度使石守信等賞花、習射於苑中。
  • 《煙雨江湖》太祖拳經屬性介紹 太祖拳經招式是什麼
    導 讀 上一期我們聊到了煙雨江湖基礎拳法,本期再來看看散修武學的拳法太祖拳經的強度介紹。
  • 李華瑞:宋太祖的惻隱之心
    近臣營救頗切,上(太祖)流涕曰:「興師吊伐,婦人何罪?殘忍至此,當速置法,以償其冤。」(《皇朝編年綱目備要》)乾德五年(967)削平後蜀,率軍出徵的王全斌等人因「貪殘無厭,殺戮非罪,稽於偃革,職爾玩兵」遭到降職處分。
  • 大明王朝之太祖朱元璋和他的淮西二十將
    朱元璋和淮西二十將塑像 大明朝開國,從太祖朱元璋到崇禎朱由檢國祚276年,離不開文臣武將的付出,而太祖能奪取元朝的天下卻離不開我們今天講的主角--和太祖是同鄉,還是朱元璋的光腚夥伴。徐達農家出身,土裡刨食。他性情剛毅,不甘屈居人下。他長得面貌清癯,顴骨稍高,身材魁偉。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功夫。郭子興在濠州舉義,反叛元朝,自立為除陽王,濠州人湯和率壯士10餘人參加。應湯和之邀,朱元璋也投身郭子興部。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奉郭子興命回鄉募兵,年僅22歲的徐達欣然應召。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 【歷史人物】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裡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
  • 王連國講三合風水——龍祖及出身
    如果大山高聳,有龍樓寶殿,自太祖而下一路蜿蜒曲折,期間奇特星峰、辭樓下殿,呈帝坐寶蓋之類,只有這樣才稱得上是真龍。在尋龍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龍脈有遠祖、太祖、太宗、少祖、乃至父母一說,我們在考察龍時大多以少祖為主,因為它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龍脈到頭結穴的吉兇,龍長福澤就長,龍短福澤就短。在高山要看起伏,在平陽要看放收。雖然一望平洋,必有水流不過之處,此即是龍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