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有才華的三大奸臣,作品家喻戶曉,聲名卻狼藉不堪!

2020-12-22 騰訊網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有載: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德才兼備,才是人人敬仰的聖人。倘若德行有虧,再多的才能也挽救不了自己的名聲。例如以下這三個我國最有才華的大奸臣,作品家喻戶曉,名聲卻狼藉不堪!

宋體字創始人秦檜,才華敗於名聲

提起宋朝人秦檜,後世人難免將其與愛國將士嶽飛再次聯繫起來。「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亂臣賊子,便是世人對於秦檜的普遍評價。

在兩宋交接的混亂時局裡,秦檜當真是從一開始就當了奸臣嗎?並非如此,實際上他是在國家的現實處境面前迅速換了一個人設:從堅持大義到賣國求榮。他遺臭萬年的名聲,也從力主退讓求和開始。

秦檜早年期間頗具學識,曾經當過私塾先生。後來經過考試,正式開始了入朝為官之路。而在這之後,針對不斷進犯宋朝的金人要求的割地議和,秦檜持強烈的反對態度,甚至三番兩次上奏,想要勸皇上拒絕這樣的屈辱條約。

但隨同皇帝一起被俘虜之後,秦檜便很快換了一副嘴臉,逃生回宋之後,他就開始了力主議和的計劃。秦檜心計了得,回朝之後很快取得皇帝的信任,甚至一步步帶著愚昧的皇帝往泥潭裡走。在此之後,力主抗金的臣子都受到了他的迫害,嶽飛更是在勝利前夕被十二道令牌追回。

昔日賣國的行為,已註定了他在後世眼中為「奸臣」的身份。但實際上,倘若只論才華的話,秦檜的書法造詣是極高的。他綜合前人之長,自成一家,創立了一種用於印刷的字體,就是「宋體」。後來人們又模仿宋體字的結構、筆意,改成筆畫粗細一致、秀麗狹長的印刷字,就是仿宋體。

此外,他詩文天下,頗擅筆翰,陶宗儀《書史會要》云:「檜能篆,嘗見金陵文廟中欄上刻其所書'玉兔泉』三字,亦頗有可觀。」還被認為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之一,寫得一手好書法家喻戶曉。

可惜德不配位,狼藉的名聲之下,他只能是一個遺臭萬年的奸臣,而不是好書法家了。

寫詩書法皆優秀 嚴嵩卻「因人廢字」

明朝大學士嚴嵩,和秦檜一樣,在書法方面都很有造詣。在書壇成名是在他初入翰林院的時候。弘治十八年(1505)三月,嚴嵩以二甲第二名的成績被賜予進士出身。不久又以一首《雨後觀芍藥詩》入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明代的翰林院實際上就是內閣的署衙,內中網羅了天下的許多科舉人才,是朝廷的智囊團和書記處。

在館閣的日子裡,嚴嵩的經義文章每每在館試中列為首選,他的詩詞唱酬之作每每在宴集中力拔頭籌。

除了會寫詩作詞之外,嚴嵩的書法更是上品。相傳清代京城有鄉試的貢院,大殿匾額上「至公堂」三個大字,是嚴嵩寫的。為朝廷選拔人才的地方,懸掛的竟然是大奸臣題寫的匾額。乾隆想換掉,下令滿朝能書者書寫這三個字,平日喜好文墨的自己也書多遍。最終還是感覺,自己御筆和其他清朝人所書都不如嚴嵩,只能讓奸臣嚴嵩的三個字高高懸掛。

然而再好的文採,最終還是抵不過「奸相」的糟糕名聲。《明史》將他列為大明六大奸臣之一,評價其是「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在嘉靖皇帝不上朝的二十多年裡,嚴嵩可謂一手遮天,而慘害了許多忠臣良將,一代奸相的罪責已無法補救。

兩面三刀五次當宰相,蔡京德不配位

在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高俅是最為典型的大惡人。實際上除他之外,蔡京也是一個兩面三刀壞事做盡的人物。他因為人奸詐,曾多次被皇帝罷黜,但最終仍能坐上高位,甚至五次當上了宰相,是極為不簡單的人物。

蔡京自幼就是神童,但他為人奸詐,善於弄權,到皇帝面前又極善拍馬逢迎之術,個人生活又奢靡腐化,在歷史上的風評並不好。做盡一世壞事,等到最終被貶官時,他竟活活被餓死了。

但此人卻也寫得一手好書法,就連持才傲物的大書法家米芾都曾表示,他的書法趕不上蔡京。要不是因為名聲實在太不好,也就不至於被人用書法遠不及他的蔡襄替換了。

小結

古人云:「字如其人」,但此處提到到三大著名的大奸臣,卻實在不屬於此評價的範圍之內。倘若身家清白,憑著一手好書法,秦檜、嚴嵩和蔡京三人或許還能是受稱讚的對象。可惜即便作品好得家喻戶曉,在狼藉的名聲之下,他們也不配了。

參考資料:《宋史》、《明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三大奸臣,每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更是家喻戶曉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不少聞名天下的忠臣,例如明代的海瑞、宋代的嶽飛,然而有忠臣,自然也有奸臣。例如宋代的秦檜,清代的和珅,由於這些奸臣無惡不作、專門欺壓百姓,民間老百姓還專門給某些奸臣,創造了符合他們惡行的成語,藉此諷刺這些奸臣。
  • 中國古代四大奸臣,如今家喻戶曉,一人留在一句成語
    中國古代四大奸臣,每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家喻戶曉,你知道嗎? 作為忠臣的對立面:奸臣,是歷史的蛀蟲,不僅蠶食歷史上的各個朝代,也讓歷史一次次的改寫。回望歷史各時期的奸臣,人們無不痛恨,他們既有像和珅一樣的貪贓枉法之輩,也有像李林甫一樣引胡入關最終引發「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 也正因有了這些前危後則,人們總喜歡把這些奸臣的所作所為編寫成各種戒言以及成語,目的也是讓後人可以引以為戒。
  • 古代最有才華的3大奸臣,個個學富五車,名字很耳熟,你肯定聽過
    過去的歷朝歷代,總會出幾個亂臣賊子,加上君主的昏庸無能,這樣一個王朝就慢慢的衰敗了下來,不過歷史上那些有名的奸臣,能夠坐上最高的位置,受到皇帝的寵幸,可不是簡單的憑藉一張阿諛奉承的嘴就能夠達到這個地位的,往往他們也有著自己的本事,歷史上就有三個著名奸臣,偏偏他們個個學富五車,名字很耳熟,你肯定聽過。
  • 高俅蔡京童貫,水滸傳的三大奸臣,歷史上他們的結局如何?
    小說中的108將具有鮮明的個性,但他們最終的結局大多數不是很好,這其中的原因就要拜當時宋王朝的奸臣所賜。《水滸傳》中,一共有三大奸臣,分別是蔡京,高球,童貫。這三個人雖然是小說人物,但歷史上他們是真實存在的,水滸傳中他們最終的命運沒有說得很清楚,歷史上卻詳細記載了他們各自的結局,屢屢陷害梁山好漢的三大奸臣的結局如何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最有才華的3大奸臣:寫的字連書法家都自愧不如,名聲卻聲名狼藉
    字寫的好壞是體現一個人文化修養的重要因素,自古以來便有著「字如其人」的說法,所謂的「字如其人」就是指作者字的風格大致會與他的性格特點相近,這樣的說法是有一定科學根據在其中的,不夠今天說得到這3大奸臣卻是一個意外,他們的字一個寫的比一個好,連書法家都自愧不如,但是名聲卻一個比一個臭。
  • 誰是明朝最有才華的奸臣?壯年被東林黨誣陷,17年後大肆報復
    阮大鋮戲劇印象在這個人身上,充滿了人性的複雜和矛盾,就連《明史·奸臣傳》對他的評價也很矛盾,七個字:機敏滑賊有才藻,就是又機靈,又敏捷,又雞賊,但又非常有才華。要不是知道他是個奸臣,這七個字都有點像在誇他。來看下,他是怎麼一步步變壞的。
  • 電腦書寫最常用的字體,竟然出自中國古代一個大奸臣之手!
    在中國的歷史上,五千年以來湧現了無數的英雄豪傑,但是哪裡都有幾個壞人,在歷史上也有那麼幾個遺臭萬年的大奸臣,遭到幾千年人民的唾棄,這些人是歷史上的汙點,讓人厭煩。其中最著名的奸臣之一就是南宋時期的秦檜,我們都聽過嶽飛的故事,嶽飛文韜武略才華出眾,但是被秦檜陷害,冤死獄中,這樣的人應該遺臭萬年的,但是我們現在最常用的宋體字,竟然是秦檜發明創造的。提起秦檜,人們第一個想起來就是秦檜是一個陷害忠良的奸臣,當時南宋處境十分危險,嶽飛報國投軍,帶領嶽家軍同金軍大戰數百次,將南宋軍民拯救於水火之中,連金軍都對嶽飛聞風喪膽。
  • 中國古代史上的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
    中國古代史上的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在我們國家數千年的歷史上,出現了無數忠臣良將,像諸葛亮,嶽飛,文天祥等人都成為了後世所敬仰的英雄。相應地,也出現了很多令人深惡痛絕的大奸臣!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三個大奸臣比較特殊,他們所犯下的惡行被總結成了成語,並流傳至今……指鹿為馬在大秦幾代國君的勵精圖治下,秦王朝最終成功的統一了天下。秦始皇所創立的很多制度更是影響深遠。但遺憾的是,秦朝卻是一個非常短命的王朝。
  • 中國古代知名的3大奸臣,1人留下1個成語,現如今家喻戶曉
    往往一個國家滅亡的開頭都是因為奸臣當道,他們都想獨攬大權,可又做不出什麼好事。就像明朝的王振,勾結官僚作威作福也就算了,偏偏沒有能力還要勸皇帝親徵。結果導致皇帝被抓,大明的二十萬精兵和五十二位文武大臣全部毀在了他一個人手裡。除了他各朝也還有很多奸臣,其中有最著名的三位,他們還給世人留下了三個成語。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3大奸臣,1人留下1句成語,語文課本上經常見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無數的英雄豪傑,正因為有他們的出現才開創出了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於此同時有光明的地方也註定會有黑暗,今天要說的便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三大奸臣,他們一人留下了一句成語,如今早已經是家喻戶曉,甚至在書本中都很常見。
  • 世界三大頂級美術學院油畫作品欣賞
    世界上最好的美術學院,世界頂級三大學院的油畫實力。1、義大利佛羅倫斯美術學院佛羅倫斯國立美術學院,1785年世界三大頂級美術學院油畫作品欣賞成為國立美術學院,學院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產物,也對歐洲文藝復興產生過巨大影響,因對世界美術界,世界美術教育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有「世界美術最高學府」和「寫實主義大師匯集的皇家美術學院」之稱。
  • 古代歷史上的四大奸臣,每個人留下了一個成語,而今家喻戶曉
    從古至今,在朝堂之上有忠臣,當然也就有奸臣。可是能讓人深深記住的,要麼是忠心耿耿的忠臣要麼是大奸大惡的奸臣。而奸臣在世人眼裡就是擾亂朝綱的存在,他們站在正義的對立面,利用手中的權力殘害忠良,欺壓百姓,使其哀怨不斷。
  • 古代三大奸臣,個個都遺臭萬年,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盡皆知
    還有一部分人,為了一己之私,他們逢迎獻媚,結黨營私,欺君罔上,殘害忠良,甚至弒君殺臣,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災難,這些人則被統稱為:奸臣。奸臣,亦作「僭臣」,出自《管子·七臣七主》:「吏肅而嚴,民樸而親。官無邪吏,朝無奸臣。」縱觀中國古代的歷朝歷代,幾乎都會存在著那麼幾個奸邪小人,他們欺君罔上,危害王朝,是社會的蛀蟲。
  • 歷史上著名的三大奸臣,一人一個成語流傳至今家喻戶曉
    有光明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陰暗,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說得不假。在我國封建王朝歷史中,最不缺乏的就是忠臣良將,但是相應的也出現了許多奸佞小人。有人能為國家之大義而犧牲小我,那就必定有人反其道而行之,為了一己私慾而棄家國於不顧,甚至還視忠貞良士如絆腳石,要設計謀害了才肯罷休。
  • 韓國遭遇32年不遇強降水 昔日熱鬧市場一片狼藉
    受暴雨影響,以水質清澈、水量豐富而聞名的蟾津江變得渾濁不堪,同一旁清澈的河川形成鮮明對比。韓國傳統市場「花開市場」內更是泥濘不堪,受災嚴重。8月9日,市場內的商家們紛紛開始重建商鋪,清理受災物品。昔日熱鬧、充滿煙火氣的市場,如今一片狼藉。
  • 在中國古代,四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現在大家都知道
    在中國古代,記載貪官汙吏,奸臣的野史,遠比歌頌偉人,英雄,忠臣的正史多。這些奸臣強暴出了伎倆和特點。他們的故事不僅成為典故,而且隨著歷史的變遷成為成語。今天提到的這四位,在古代奸臣中脫穎而出,成為「典範」。第一個是秦始皇身邊的太監趙高。嬴政死後,勾結丞相李斯篡改遺詔,將皇位傳給了秦二世胡亥。
  • 我國這三大著名奸臣,竟是這三個成語的「創始人」,有點意外!
    那就是,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有忠臣和姦臣。說到歷史上的忠臣,可能許多人都會想到嶽飛,因為他是「精忠報國」的代表。但今天,小編想給大家分享一些有關奸臣的故事。歷史上的奸臣數量也不少,我們就與大家分享一下其中三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今天不說這三大奸臣的陰謀手段,而是講他們與著名成語的故事。
  • 美女奸臣與昏君,歷史的三大背鍋俠,多少辛酸淚?
    這位學者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美女奸臣與昏君,這三者是所有人討厭的存在,也是歷史上的終極背鍋俠。仔細想想,這位學者還說得有道理,因為打開二十四史,任何一個國家的毀滅,全怪君主的無能,全怪奸臣們的無恥,還有美女的傾國傾城。從商紂王的酒池肉林和妲己再到烽火戲諸侯的褒姒,再到明末楊嗣昌的奸佞,我們滿眼望去都是這三大元素,都認為是他們導致了歷史的毀滅。
  • 中國古代的這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
    我國古代曾經出現過許許多多的奸臣,他們有的擅權專恣,在朝中作威作福;有的利慾薰心,在民間壓榨百姓。總之,他們的存在不利於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阻礙了歷史的發展,因此,後世對於他們的評價往往都是十分惡劣。歷史上,有這樣三個奸臣,他們分別為後世留下了一個著名的成語,時至今日,人們仍然會經常使用。
  • 他是北宋開國名將,輔助宋太祖統一中國,卻被小說醜化成千古奸臣
    小說和各類文藝作品從來都是虛構的,所以後世在小說和各類文藝作品中看到的歷史人物,在真實的歷史上或許完全相反,說白點就是明君、賢臣、名將等被嚴重醜化成昏君、奸臣、庸將等,比如商紂王和隋煬帝就是被小說和各類文藝作品嚴重醜化的帝王,事實上兩人都很有本事,對中國歷史有一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