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瓦城》是曼谷的「牯嶺街故事」

2021-01-10 騰訊網

[摘要]除了「柯震東復出之作」這一話題性,《再見瓦城》作為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影片,本身就足夠驚豔。導演趙德胤將自己早就精確把握的鄉土氣息,成功融入到一個曼谷版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之中。

【聚焦·威尼斯電影節】

《再見瓦城》

除了「柯震東復出之作」這一話題性,《再見瓦城》作為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影片,本身就足夠驚豔。定居臺灣的緬甸漢族導演趙德胤,將自己早就精確把握的鄉土氣息,成功融入到一個曼谷版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之中,把一個看似波瀾不驚的移民故事,引向爆發性的震撼結尾。

導演準確把握「偷渡客」的日常

柯震東吸毒被抓後的復出之作——理所當然成為了《再見瓦城》最大的話題性。可在此之外,於威尼斯電影節首映的這部影片,也算得上非常驚豔。定居臺灣的緬甸漢族導演趙德胤,將自己早就精確把握的鄉土氣息,成功融入到一個曼谷版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之中,把一個看似波瀾不驚的移民故事,引向爆發性的震撼結尾。

16歲到臺灣念書並成為金馬電影學院學員後,緬甸漢族導演趙德胤,就一步步地通過紀錄片和劇情片,講述自己的故鄉記憶,虛構或再現著緬甸華人故事。

果敢、佤邦、克欽、密支那、臘戍……這些以往只能出現於戰亂新聞裡的緬北城市名字,通過他非常寫實的影像,讓華語觀眾看到和認識了一群生活在邊疆之外、與我們長相相似、飲食趨同、並且說著同樣漢語的華人——緬北華人講述的雲南官話,是片中最常聽到的對白,而作為非群眾演員的柯震東和吳可熙兩位主角,經過當地兩三個月的生活體驗,熟練說出的準確方言,也讓作為雲南人的筆者非常驚奇。

影片中的主角們不停地泡麵吃麵、不斷強調自己來自臘戍第五區,都準確還原著初來乍到的打工青年該具有的生活狀態以及群體認同。故事發生於曼谷,也同樣準確反映著泰國首都的生活物價和工資收入,可偏偏沒有任何人們所熟知的曼谷地標,忙著討生活而無暇逛大皇宮、四面佛、水上市場,這也理應是新到偷渡客的日常吧。

故事脈絡從溫情到暴戾

與楊德昌名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不同的是,《再見瓦城》以趙德胤的御用女演員——吳可熙扮演的女青年視角展開。作為那個來自導演故鄉臘戍的主人公,與柯震東扮演的同鄉青年一道,乘吉普車偷渡到泰國。接下來,是可以推想的艱難打工歷程和漸漸滋長的愛情。

要在曼谷市區找到有著五險一金的正式工作,意味著得有居留身份。於是故事向著為獲取這一身份而做出的努力、妥協甚至肉體犧牲而發展,這也讓電影情節和氣質靠近著《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同樣關於「寧為玉碎的少年」面對「只能瓦全的世界」——經過忙碌而糟心的日常、偶然出現的轉機後,來到讓男主角阿東不可容忍的爆發點。

從庸常生活的記錄手法,用阿東吸食冰毒後憤怒的當代舞式激烈表演,到蜥蜴爬行殺戮進行的超現實主義場景,故事脈絡也就像從溫情脈脈的《天水圍日與夜》來到暴戾叢生的《天水圍夜與霧》。而伴著叢林裡的吉普車和小摩託,又不免讓觀眾進入到侯孝賢《南國再見,南國》中的熱帶氣質之中。同樣的,林強醒目的配樂,讓影片悲劇性得到最終升華。

《再見瓦城》的英文片名為The Road to Mandalay。瓦城,也是曼德勒(Mandalay)的暱稱。故事本身並不涉及這座緬甸第二大城市,如此命名或許因為它在西方世界的知名度——吉卜林在詩中寫過,羅比·威廉士在歌中唱過。(文/影評人Seamouse)

相關焦點

  • 外媒評《再見瓦城》:外來打工者的愛恨與恐懼
    《再見瓦城》劇照:柯震東、吳可熙飾演兩個從緬甸偷渡到泰國打工的年輕人  (來源/《好萊塢報導者》 編譯/菜頭)緬甸華裔導演趙德胤以曼谷為背景的新作《再見瓦城》,講述了兩個外來打工者的愛恨與恐懼。  相比講述兩個迷失的靈魂的愛情故事的《冰毒》,《再見瓦城》的故事更具普世價值,影片中的一對年輕戀人面對異鄉苦悶的生活採取不同的做法,最終分道揚鑣。郭(柯震東飾)的目標是在曼谷賺夠錢就回到家鄉緬甸,但蓮青(自從2012年的《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以來已多次與導演合作的吳可熙飾)卻嚮往在大城市生活的未來。
  • 柯震東《再見瓦城》復出,竟黑成這樣!
    而對於影片結尾像《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說法,趙德胤表示故事是由真實事件改編,所以必須按照那樣呈現出最真實的狀態,並不是刻意表達一種殘酷。作為《再見瓦城》戲份最吃重的女主角,吳可熙此前和導演趙德胤有過多次合作。
  • 《再見瓦城》入圍威尼斯電影節 柯震東劇照曝光
    《再見瓦城》入圍威尼斯電影節 柯震東劇照曝光 時間:2016.07.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獠牙牙 分享到:
  • 吳可熙《再見瓦城》暴瘦6公斤 睡覺會抽筋痛醒
    《再見瓦城》劇照  中國臺灣籍演員吳可熙演出新片《再見瓦城》提名第53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她花了一年的時間  事實上,吳可熙在《再見瓦城》飾演女主角蓮青,原型正是導演趙德胤的大姐,導演的大姐也曾在紡織廠打工,他當時沒告訴吳可熙要擔任女主角,只跟她說:「這個角色需要很瘦、手臂很粗,外表看起來清新溫柔,但是內心卻是堅強、勇敢的女強人。」當時吳可熙沒有多問角色戲份,聽完導演吩咐之後,她在拍攝前一年便開始展開運動瘦身計劃。
  • 《再見瓦城》先導預告 柯震東黝黑消瘦形象大變
    《再見瓦城》先導預告 柯震東黝黑消瘦形象大變     在《再見瓦城》國際版先導預告當中,一開始看到柯震東裸著黝黑的上半身,使命地拿木柴丟向火爐裡,火焰幾乎要燒到他身上,景象看起來相當驚險。預告中間穿插許多片段,他在片中打扮樸素、髮型也未作修飾,時而開心地與朋友跳舞,時而瞪大眼睛喘息,看來有不少需要展現演技的內心戲。他和女主角吳可熙在預告中甜蜜放閃、卻也有激烈爭執,令人好奇兩人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 趙德胤新片《再見瓦城》批准公映 破緬甸50年禁令
    《再見瓦城》海報  以翁山淑枝為首的新政黨推動下,趙德胤電影《再見瓦城》破50年禁令,首次在緬甸公映。緬甸過去相對封閉保守,連電影審核也嚴格,該片7日受翁山淑枝為首的新政黨的推動下,趙德胤的寫實且帶有血腥的電影《再見瓦城》突破50年禁令在緬甸公開放映,成為當地電影界、文化界「天大的事」,民眾沿街送上鮮花歡迎。  對於長久封閉的緬甸電影界及文化界來說,《瓦城》能夠公開放映是「天大的事」,不過趙德胤倒是很緊張。
  • 別了瓦城,夢從這裡開始,也在這裡結束|《再見瓦城》
    片名/再見瓦城導演: 趙德胤主演: 柯震東 / 吳可熙類型: 劇情 /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緬甸 / 臺灣語言: 漢語普通話 / 泰語 / 緬甸語上映日期: 2016-09-05(威尼斯電影節)/ 2016-12-09(臺灣) / 2017-04-26(法國)片長: 108分鐘又名: The Road to MandalayIMDb連結: tt5974402劇情簡介:憂鬱的熱帶,女孩蓮青(吳可熙 飾)遇見少年阿國(柯震東 飾),都是從緬甸跋涉至曼谷的偷渡客,他們連邊界都穿過了,卻遲遲等不到一紙身分。
  • 華裔異鄉客的生存困境,仿若不歸的悲歌,《再見瓦城》究竟好在哪
    家鄉、瓦城與再見其實導演趙德胤真正要說的,其實是一個告別與再次相見的故事。電影名字叫《再見瓦城》,英文片名是《The Road to Mandalay》,然而緬甸的瓦城曼德勒並沒有在電影出現。(曼德勒,華僑習慣稱為瓦城,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也是華人聚居地之一。)
  • 我在溫哥華VIFF排隊看了場滿座的《再見瓦城》
    《再見瓦城》的第一場,排在了溫哥華市中心專門播放實驗和藝術類電影的一間小型劇院,名叫The Cinematheque。排隊等待觀看《再見瓦城》,一開始的時候,發現亞裔觀眾居多,後來陸陸續續來到的歐美裔觀眾,竟然讓整個影院坐的滿滿當當,完全就是爆滿
  • 《再見瓦城》金馬獎提名 柯震東吳可熙感謝肯定
    導演趙德胤曾以《冰毒》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並奪得愛丁堡影展最佳影片,新片《再見瓦城》籌備長達5年,首度挑戰大規模愛情電影,拍攝成本近《冰毒》40倍,2015年在泰國曼谷、泰緬邊境等實地拍攝,還未完成已受到包括坎城、柏林、釜山等國際影展獎助肯定,日前在威尼斯影展世界首映,風光奪下「歐洲電影聯盟大獎」最佳影片,並且榮登本屆金馬影展閉幕影片的肯定。
  • 牯嶺街少年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走!到牯嶺街逛逛舊書攤。」過往臺北人的時髦語言,道盡了牯嶺街昔日的繁華與榮光,牯嶺街是臺北的一條舊書街。網 易 雲 歌 單一伍九的快活寫在前面——比起中文名字《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我更喜歡它的英文名—— A  Brighter Summer Day,與小貓王最後寄給小四的那首歌同名。這個名字會我想起另一部緬懷青春的電影,姜文導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
  • 《再見瓦城》改編真實事件 暗藏殘酷愛情故事
    網易娛樂專稿11月14日報導 演員柯震東、吳可熙新片《再見瓦城》強勢問鼎第53屆金馬獎影帝、影后,片中除了他們是專業演員之外,其他全部都是真實的工人,導演趙德胤在13日曝光的「電影緣起篇」幕後花絮中,透露自己最大的困難是對「真實感」的要求,尤其一場福利社排隊領冰塊的畫面,男、女主角和一堆工人臨演擠在狹小空間裡,原本排隊看起來「假假的」,導演想出一個妙招,馬上讓所有演員「真實演出」。
  • 不在牯嶺街的少年殺人事件:臺灣1960
    《牯嶺街》影片故事的背景設定便是在建中,主角小四因為國文不好,只考上了建中夜間部,爭強好勝的公務員父親各種走門道,託關係,就是想讓他進入正常的日間部。不料混幫派的小四記兩次大過被退學,還在補習準備再考日間部時,用一把利刃插入女朋友小明的腹部。
  • 臺北牯嶺街,建國中學
    開場: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00:30:32-00:32:19電影畫面:學校醫務室,校醫讓小四護送腿部受傷的小明回教室,兩人並排走看過楊德昌作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人,大抵都不會忘記14歲的張震飾演的小四是如何遇到了今生的愛人——那個因為生活困苦而早早知道利用自己的青春與美麗來換取男子庇護的小明。這部長達237分鐘的青春電影裡,楊德昌為無數地文藝青年們呈現了一個乖乖仔世界的崩毀,也叫文青們知曉了臺北有一個地方叫做牯嶺街。
  • 趙德胤<再見瓦城>獲得歐洲電影聯盟大獎最佳影片
    <再見瓦城>威尼斯奪大獎!   威尼斯影展歐洲電影聯盟大獎是影展官方指標性的獎項,從威尼斯日、地平線、影評人周等單元電影一起評比,至少超過60部各國強片參賽,由歐洲影評人、電影製片、專業學者組成評審,選出最佳影片、劇本、新人及歐洲電影4個獎項,《再見瓦城》獲得最大獎項最佳影片,得獎理由:「導演趙德胤運用精準的電影語言及美學,真實的方式呈現演員自然的演出,不拖泥帶水,優雅且精準地描述真實世界的殘酷故事。」
  • 印象廬山,牯嶺街一個讓我流連忘返的地方
    牯嶺街地標性石雕廬山牯嶺有一個別致的英文名字「Guling Town」,音譯諧音為Cooling,即清涼之意,牯嶺夏季的平均氣溫為22.6℃。牯嶺街商店鱗次櫛比,有郵局、銀行、電影院、大會堂等,有接待國際、國內旅遊者的廬山大廈、雲中賓館、蘆林飯店等,還有西式別墅上千棟。牯嶺街三面環山,一面峽谷,東為大月山,西有大林山,南為牯牛嶺,北臨剪刀峽豁口。
  • 《再見瓦城》去威尼斯前放出預告與海報,很有衝擊力
    趙德胤的新片《再見瓦城》即將於 9 月 5 日在威尼斯電影節全球首映。29 日他帶著本片飾演男女主角的柯震東與吳可熙一同開行前記者會。關於《再見瓦城》的劇情,先前趙德胤總是有所保留,觀眾只知道這是在泰國拍攝的愛情故事,就連本片的主角,至今也都還沒看過電影。
  • 《再見瓦城》柯震東獲年度男演員獎
    新浪娛樂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柯震東曾因吸毒事件演藝事業一度墜到谷底,去年他拍趙德胤電影《再見瓦城》,翻身入圍金馬最佳男主角,雖然最後沒得獎,不過聲望逐漸回歸。文藝類雜誌《青年電影手冊》每年都會選出十部好片、十部爛片,《再見瓦城》獲得青睞奪年度十佳影片獎,柯震東代表劇組去北京,自己也拿下年度男演員獎。
  • 《再見瓦城》趙德胤:地獄還有鬼,就需要有佛
    《再見瓦城》海報。  其第四部劇情長片《再見瓦城》在「威尼斯日」單元首映後,獲得了媒體和評論界一致稱讚,《好萊塢報導》寫到「師承侯孝賢,並體現了楊德昌的電影哲學反思……趙德胤證明了,臺灣新電影的精神依然非常活躍。」,《綜藝》則盛讚「趙德胤對情緒、節奏和表演的控制,建立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戲劇。」
  • 華語片《再見瓦城》亮相威尼斯電影節
    導演趙德胤介紹,《再見瓦城 (原標題:華語片《再見瓦城》亮相威尼斯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