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解釋了普洱茶越陳越香,「香」的到底是什麼?
從上篇文章了解到,普洱茶「越陳越香」主要是由芳香物質和一些水浸出物經過陳化引起的,那麼問題來了,只有普洱茶「越陳越香」嗎?
首先,得了解茶葉「越陳越香」需要滿足的條件。
一、原料純正
茶葉製作原料等級的純正,更有利於茶葉的香氣趨向於單一方向演變,陳化過程中就不會出現雜味。
滋味也一樣,內含物質的轉化,是多樣性的,不同等級不同地方所產的茶葉含有的物質比例不同,後期微生物作用轉化出的各種物質都不好把控。
二、製作工藝
茶葉的陳化主要跟黴的活性有關,紅茶、綠茶、烏龍茶、黃茶製作時經過高溫殺青,基本殺死了黴的活性,而且這幾類茶散茶空隙性大,包裝開封後與空氣接觸面積大,且容易受潮,存放過程中物質發生變化主要靠外來的微生物,以氧化和黴變反應為主。
這幾類茶存放時間長了以後,香氣容易散失,氧化和黴變以後,色澤變暗,茶湯會變得渾濁,口感變差。綠茶要喝新就是這個道理。
普洱茶製作以曬青毛茶為原料,曬青毛茶採用低溫殺青的方式,保留了部分黴的活性。緊壓的普洱茶、黑茶,如餅茶、沱茶和磚茶,後期陳化以厭氧菌的厭氧發酵和茶葉原本的活性酶反應為主。
有一點值得注意,普洱熟茶、黑茶的製作工藝經過人工幹預的後發酵(渥堆發酵),後期的自然陳化影響比較小,所以熟普和黑茶的陳化效果沒有生普那麼明顯。
白茶沒有經過殺青這一步,黴的活性被保留,後期也會慢慢陳化,同樣緊壓的白茶,越陳越香的效果會更明顯。
三、合理儲存
茶葉成品後,都繞不開儲存的問題,再好的茶,儲存不好,品質也會變差。
要知道,參與後期陳化過程的微生物,它們的生存是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的。因為如果完全密封保存,陳化速度會特別慢。
常溫下存放即可,陳化過程需要一定的水分,但不意味著往茶餅上灑水或給儲存室加溼,需要空氣,但不意味著氧氣一定要充足。
茶葉本身的吸附性強,儲存需要避開其他氣味大的東西,否則陳化過程中,會混入別的氣味,就影響了香氣。
還有就是,陳化需要一定的時間,相同條件下,生普的陳化時間比熟普更長。儲存相同時間,生普的滋味變化比熟普更明顯,層次感更強。
綜上分析,除普洱茶外,黑茶、白茶都會發生後期陳化,但是緊壓的生普和白茶,越陳越香的效果更明顯。
本文為原創,轉載需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