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盧宇光一九六二年五月一日生於中國浙江,是地道的杭州人。但是盧宇光卻完全沒有江南水鄉那種溫文爾雅的氣質,反而像一個血統純正的大西北漢子。青年時期的盧宇光毅然選擇參軍,在1987年轉業後,來到了浙江人民廣播電臺從事新聞工作。
一直到1994年,不甘現狀,渴望熱血生活的盧宇光,在自己精通俄語的情況下,只身前往俄羅斯。那時,極為強大的蘇聯也只是剛剛解體而已。蘇聯,69年站在世界之巔,瞬間瓦解後,可以想像出當時的混亂局面。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蘇聯解體後形成的俄羅斯聯邦。那時,俄羅斯經濟一路下滑,而周邊地區的矛盾也在這種情況下不斷激化,分秒不停地製造動亂,想要在俄羅斯境內搞出一連串的小動作。
自1987年退伍後,文筆和才藝出眾的盧宇光又回到了西子湖畔,從此踏上了當記者的道路。由於自身能力較強,因此很快就在新聞業中打出了一席之地。亦所謂南方人敢拼敢闖的勁頭似乎全部集中到了盧宇光身上。為能實現生命的價值,為能讓自己的生命發光發熱,1994年,盧宇光只身前往戰亂的俄羅斯領土創辦《華裔報》,成為一名戰地記者。而戰地記者,顧名思義,就是要奔赴前線,在戰場上與戰士們一起戰鬥。盧宇光並不覺得這樣的環境特別險惡,也不覺得極端艱苦。
盧宇光被派往戰場報告的時候,俄羅斯軍隊也派了幾個特種兵來專門保護他的安全。可是戰鬥非常殘酷,誰也不能預測下一秒會遇到的是高速機槍子彈,還是致命飛彈、流彈。在戰役中,盧宇光不小心踩中了一顆地雷,而此時,為了保護盧宇光的安全,俄羅斯特種兵在生死關頭撲向他,竭盡所能地保護他。
萬幸的是,盧宇光只受了一點擦傷,並沒有什麼大礙。而保護他的俄羅斯特種部隊傘兵卻命懸一線,這位英勇的特種兵,臨終前牽著盧宇光,把他的妻兒託付給盧宇光。交代之後,他牽著盧宇光的手便緩緩地垂了下來。此時盧宇光還望著眼前死去的恩人,悲痛不已,久久不能平復。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要好好照顧這個恩人的家人。
悲痛之後,盧宇光完全沒有忘記特種兵的遺言。找到了特種兵的妻兒,向他們說明情況。經過彼此的同意後,他娶了特種兵的妻子,還把特種兵的兒子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來撫養,他們就組成了一個三口之家。可是這樣的舉動卻並不為眾人所理解,周圍的輿論四起,盧宇光仍然一直堅持,守著特種兵的遺願,堅守著自己的諾言。可喜的是,不久,盧宇光同這位俄兵的遺孀,還生了一個寶貝女兒,榮升四口之家。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教育背景,也是導致這四口之家最後一拍即散的最大因素。由於特種兵的遺孀後來對酒精上癮,原本其樂融融的四口之家也最終破碎。
儘管已經分離,盧宇光仍然承擔著照顧俄兵遺孀和兒子的責任。特種兵的兒子跟著盧宇光來到了中國,並成功地步入了哈爾濱大學的校園大門,而女兒也順利地進入了雲南大學。儘管已經離異,盧宇光仍保持著每月給俄國妻子打錢的習慣,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自離婚後,盧宇光一直沒有再婚。
本文章屬於作者原創內容,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歡迎大家點讚、評論、分享!定期分享全世界各地的新鮮事,大家喜歡的話可以關注小編,查看更多有意思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