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馬其頓人的託勒密,為何會成為埃及人的法老?

2021-01-17 鈞儒說史
古埃及文化

在公元前5450年左右時,古埃及文化的雛形就已經出現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埃及逐漸形成了國家,並且出現了不同的階級。而位於階級頂層的則為國王,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法老"。

法老通常都是由埃及人擔任,但是在公元前305年時,一名馬其頓人卻成為了埃及人的國王。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身為馬其頓人的託勒密能夠成功坐上"法老"的寶座,並且一直統治著埃及全境呢?

埃及化後的託勒密的形象

亞歷山大徵服埃及,將其劃入亞歷山大帝國

提起這段歷史,就不得不提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36年,馬其頓王國國王腓力二世因遭遇刺殺事件而亡命,其子亞歷山大被擁立為馬其頓新的國王。在接管了對馬其頓的控制權後,亞歷山大隨即率軍踏上了新的徵程。

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向波斯宣戰。在幾乎失去後勤補給的情況之下,亞歷山大還是擊敗了強敵波斯人,並迫使波斯國王主動割地求和。不過波斯國王所提出的條件遠遠不能滿足亞歷山大的野心,他想要的是整個波斯帝國。

不久之後,亞歷山大率軍來到了埃及境內。有趣的是,亞歷山大是在未折損一兵一卒的情況下就確立了對埃及的統治,並且還成為了埃及人的國王,即法老。

法老坐像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在於:在馬其頓人到來之前,埃及一直處于波斯人的統治之下。波斯人極其不尊重埃及文化,不僅肆意破壞埃及神廟,還搶走了許多珍貴的文物,這便激化了波斯人與埃及人之間的矛盾。

當亞歷山大到來之後,埃及人便認為亞歷山大是來"解放"埃及的。因此,埃及人不僅沒有拿起刀劍與馬其頓人作戰,反而還歡迎壓力山大的到來,並且將他送到了法老的位子之上。從這一刻開始,埃及被正式劃入亞歷山大帝國之內。

亞歷山大戎裝像

亞歷山大辭世,亞歷山大帝國快速分裂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突然病逝,只留下了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和幅員遼闊的領土。在亞歷山大剛剛離世之時,其帳下的將軍就憑藉自己手中的軍權要求瓜分整個帝國,整個亞歷山大帝國陷入嚴重的內亂之中。

亞歷山大帝國疆域圖

叛軍為了確保自己能夠分得一定的土地,不惜將亞歷山大的親屬盡數殺死,隨後又開始相互攻伐。亞歷山大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準備用來擴大帝國領土面積的武裝力量,最後竟成為了割裂帝國的幫兇。對此,利物浦大學古代歷史和古典考古學榮譽教授Frank W. Walbank(弗蘭克沃爾班克)在《Alexander the Great》(亞歷山大大帝)一文中曾經提到:

The empire could hardly survive Alexander's death as a unit。Both kings were murdered,Arrhidaeus in 317 and Alexander in 310/309。The provinces became independent kingdoms,and the generals,following Antigonus's lead in 306, took the title of king。

譯文:亞歷山大死後,其開創的帝國很難再倖存下來。兩位被擁立的國王后來都被謀殺了,即公元317年的阿瑞希達烏斯和公元310/309年的亞歷山大。各省紛紛獨立並成為新的王國,將軍們在公元306年追隨安提戈努斯的領導,獲得了國王的頭銜。

亞歷山大帝國之所以會快速走向分裂,其主要原因在於國家機器尚且還未運轉起來。在亞歷山大去世之前,他還在軍中帶兵並準備發動對阿拉伯半島的攻勢。也就是說,亞歷山大還並沒有精力去調整帝國內部的權力結構和設置制約權力的安全機制。

可以說亞歷山大帝國的根基是不穩固的,這種所謂的"根基"是架設在壓力山大的個人聲望之上。當亞歷山大死後,帝國的根基便隨著他本人生命的終結而終結,帝國頓時四分五裂也是正常現象。

影視劇中,亞歷山大正在檢閱馬其頓軍隊

軍官託勒密割據埃及自立,建立託勒密王朝

在混亂發生後,同為亞歷山大帳下武將的託勒密也有心割據自立。為了順利獲得對埃及的控制權,他主動提出要求各軍官平分亞歷山大留下來的土地。對此,亞歷山大大學古代史名譽教授Robert Werner(羅伯特·沃納)在《Ptolemy I Soter》(託勒密一世)一文中曾經提到:

Convinced from the outset that the generals could not maintain the unity of Alexander's empire,he proposed during the council at Babylon,which followed Alexander's death,that the satrapies(the provinces of the huge empire)be divided among the generals。He became satrap of Egypt……

譯文:他從一開始就深信將軍們不能維持亞歷山大帝國的統一,於是在亞歷山大死後的巴比倫會議上,他提議將總督(這個龐大帝國的各省)分給將軍們。他成為埃及的統治者……

託勒密王朝首都亞歷山大港地理位置圖

公元前305年,託勒密公開宣布脫離亞歷山大帝國獨立,將首都定在以亞歷山大之名命名的亞歷山大港。因其子也名為託勒密,因此這名開創了新王朝的開國君主也被稱之為託勒密一世。

和其他軍官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託勒密一世沒有吞併整個亞歷山大帝國的野心。在他看來,只要能夠鞏固自己及家族對埃及地區的統治就足夠了。在贏得了埃及人的支持後,託勒密一世以埃及為中心,呈放射狀逐步吞併埃及的周邊地區。

在託勒密一世的精心治理下,埃及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當曾經的同僚率軍前來挑戰託勒密一世時,埃及人選擇和他們的法老站在一起共同擊退了敵人。直到羅馬人崛起之後,託勒密王朝在埃及的統治才宣告終結。

在埃及加冕為法老的託勒密一世

不難發現,其實埃及人並不是非常在乎法老是否為埃及人,而是重視法老是否能夠為埃及人帶來穩定的生活環境。波斯人的殘暴,讓埃及人主動投進了亞歷山大的懷抱;而託勒密的仁政,更是讓埃及人心甘情願地承認了他的法老地位。

同亞歷山大一樣,託勒密並沒有強行使埃及希臘化,而是儘可能給予了埃及人在文化領域上的自由。隨著時間的推移,埃及人逐漸接受了希臘文化,並且主動展開了希臘化進程。這種溫和的文化政策,更是讓託勒密政權飽受好評。

直至今日,埃及史學界依然承認託勒密王朝的歷代國王為埃及法老。同時,託勒密王朝也是古埃及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在羅馬崛起並取得了對埃及的控制權之後,古埃及的歷史也隨之終結了。

參考文獻:

【1】《Alexander the Great》,Frank W. Walbank著

【2】《Ptolemy I Soter》,Robert Werner著

相關焦點

  • 外邦王朝——託勒密王朝軍事戰略淺析
    在政治上,託勒密尊重古埃及的法老制度,使用古埃及的「法老」頭銜而非希臘的「國王」頭銜,並通過種種手段加強君主專制。託勒密王朝時期,法老不僅有權支配埃及所有的土地,還有足夠的權威徵調國內的勞動力。法老是政府機構的首腦,所有重要的官員都由國王任命,並直接對國王負責。託勒密時期大量的 王室法令給人的印象是: 君主的決定和政策,他的官員必須執行,即使是顯而易見的瑣碎的事情。
  • 古埃及最後一個朝代,國祚275年,開國法老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心腹
    亞歷山大大帝攻打埃及的時候,統治埃及的是第31王朝,不過第31王朝不是古埃及人自己建立的,而是外族波斯人建立的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滅掉了第30王朝而建立的外族朝代。,他成為了古埃及的實際統治者。託勒密一世準備登基稱法老到了公元前305年,託勒密一世認為時機成熟並準備妥當,他以埃及總督的身份,宣布埃及脫離馬其頓,自己舉行登基大典,成為埃及的新統治者。
  • 埃及豔后為何會迷住愷撒和安東尼?
    因為,這裡的氣候條件,使得這裡成為了著名的糧倉。通過水運,糧食等軍需物資,可以很快抵達賽普勒斯、希臘和義大利沿岸地區。尼羅河三角洲從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到古羅馬的前後三巨頭,幾乎都踏足過埃及。他們最為關心的,都是自己的軍需供應問題。所以,當時統治埃及的託勒密王朝的君主,就順理成章,成為了他們拉攏的對象。
  • 「君主專制、王權神化、經濟壟斷」,馬其頓王朝「東方化」特點顯著
    "埃及希臘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原本的埃及,處於上層社會的人,在國家被馬其頓統治後,開始學習希臘的文化,另一個方面則是在馬其頓王朝中處於中下層階級的希臘人,在進入埃及境內後,開始學習埃及本土的文化。
  • 拉美西斯二世:站在埃及帝國盛極而衰之時的偉大法老
    直到徹底被屋大維吞併,埃及都將希臘人看做他們無法匹敵此後的埃及,更多地在歷史中只配作為他人的配角了。這個持續了兩千多年、輝煌一時的文明在接下來的一年裡不斷易主,成為他人的奴隸。曾經一直臣服於埃及帝國、給法老貢獻黃金與象牙的庫施進行叛亂,並成功在二十五王朝時統治了自己曾經的主人。
  • 希臘殖民古埃及的同時,逐漸埃及化,還是保有了原有的希臘化
    導語:自公元前332年來自馬其頓的傳奇帝王亞歷山大大帝徵服埃及之後,原來古埃及封閉而又穩定的政治格局隨即被打破,埃及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對外開放和文化交流的道路。首先,它是古埃及宗教發展的重要環節,體現了古埃及人的思維特點及其演變。其次,法老崇拜是古埃及人現實需求催生的宗教慰藉。第三,法老崇拜是古埃及制度文明的重要保障。
  • 金字塔18章:埃及豔后
    穿過地中海就是希臘,希臘的諸多城邦如雅典,斯巴達,特洛伊等逐漸被其中一個叫馬其頓的城邦給統一起來,成為馬其頓王國,年輕的國王亞歷山大曾經拜師亞里斯多德,不僅智慧超群,也很懂打仗,其出名的馬其頓方陣能讓整師人馬稱為一個整體,戰鬥力極強
  • 埃及豔后為什麼成為了最後一任法老,她是如何保護了王國的獨立
    埃及豔后是古代最具有爭議但最強大的埃及君主之一,克利奧帕特拉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女人,是最後一位埃及的法老和託勒密王超成員。她聰明、迷人且無情,她以獨特的魅力和才智保護了埃及的獨立。她為了爭奪王位殺害了兄弟姐妹,與強大的羅馬帝國作戰,利用自己的美貌吸引了凱撒大帝和安東尼。
  • 託勒密能夠佔領埃及,建立王朝,全靠「碰瓷」亞歷山大大帝?
    於是,當馬其頓人想把大帝的屍體帶回馬其頓時,託勒密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他直接攔下隊伍。帶走了屍體,運往埃及安葬。在此之前,神權和王權都是相互配合實行統治的,一旦祭司集團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之後,就開始幹擾世俗的王權,當王權處於弱勢地位,神權就成為王權的最大敵人!在託羅密王朝時期延續了法老時期的土地制度,但是又加強了國王對土地的控制權,全國的土地都是國王的,而農夫們只有耕種的權利,他們的一系列活動都是受到國王的嚴格監控下。
  • 穆巴拉克:埃及「最後法老」離去,為何埃及「法老時代」未結束?
    中東強人:穆巴拉克的離世,為何說埃及「最後法老」還將延續?2020年2月25日,號稱「中東強人」的穆巴拉克離世,埃及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如果要在8年前,或許穆巴拉克的離世是悽涼的,因為那時執政者是「穆兄會」的穆爾西。如今埃及總統塞西隆重送走了穆巴拉克。
  • 【敘利亞戰爭】塞琉古與託勒密之間的百年爭霸 第一章
    亞歷山大繼位後,託勒密隨同他出徵各地,屢建功勳。亞歷山大死後,他在巴比倫舉行的分封會議上「被任命管理埃及和利比亞以及其他一些與埃及相毗鄰的阿拉伯地區。而之前被亞歷山大任命做這一轄區總督的克裡奧門尼(Cleomenes),則成為託勒密的下屬」(阿里安《亞歷山大遠徵記》)。託勒密的母親阿爾西諾伊曾是腓力二世的情婦後來嫁給拉古斯,後來生下了託勒密。
  • 埃及豔后,美貌與計謀,終難挽救埃及王朝覆滅
    實際上這個稱號並不準確,她的真實身份是埃及託勒密王朝最後一位女法老,也就是說她是王,而非後。當然,後人如此稱謂她也自有道理,畢竟她是依靠徵服男人而保住天下的女王。她的一生就是一部傳奇,以至於現在的人們仍在研究她的經歷與傳說,幾千年來從未中斷。
  • 埃及法老在不同時期信仰的太陽神也幾經變化
    埃及法老信仰的是太陽神,他們自稱是太陽神之子,古埃及時期法老的信仰有非常大的變化。古埃及自前3100年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國開始到前30年的託勒密王朝被羅馬徵服而滅亡,法老信仰的太陽神也幾經變化。
  • 埃及豔后讓凱撒和安東尼迷戀,讓羅馬人恨之入骨,憑的是美貌嗎?
    八十年代結婚照為什麼會這麼想,是因為在歷史上,曾有一個奇女子,她先後委身於兩代君王,大家都認為是她驚為天人的外貌迷住了他們,她就是是埃及託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位女王-克婁巴特拉七世。埃及豔后劇照大多數人是通過電影知道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的,認為她僅僅依靠著美貌,就誘惑羅馬兩任君王成為她的丈夫,並成功地保住了埃及。
  • 埃及豔后破口大罵,人類文明瑰寶毀於一旦
    這裡提一下埃及國內很特殊的傳統,那就是法老一般會迎娶自己的親姐妹為妻,這是一種源遠流長的傳統,此時統治埃及的託勒密王朝雖然祖上是隨同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東徵的將領,但也入鄉隨俗,也老實遵循這個傳統。而到了克婁巴特拉時代,她和她的弟弟兼丈夫的關係相當惡劣,對於埃及的大權那是爭得不可開交,不過在凱撒抵達之前,託勒密已經佔據了上風。
  • 埃及豔后又矮又醜,為何還能迷倒一群男人?被人稱為尼羅河畔妖婦!
    但是在羅馬人流傳的故事中,她的形象卻是又矮又醜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到底真實的埃及豔后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呢?既然埃及豔后又矮又醜,又為何還能迷倒一群男人呢?
  • 亞歷山大「繼業者」中最廣為人知的一位,託勒密的早期生涯
    託勒密大概是亞歷山大繼業者中最廣為人知的一位,他開創了埃及的馬其頓世襲王朝。埃及傳統衍生的異國風味與古老魅力,加上希臘人頭腦中的清晰條理,使他建立的王朝很能吸引普羅大眾的眼球。「埃及豔后」克裡奧帕特拉給西歐人留下金字塔前的公主形象,而其他希臘化王國則沒有這樣充滿魅力的具體形象。另外,學術界對埃及的研究也相對集中,尤其是在拿破崙入侵尼羅河三角洲後,那裡出土的精妙絕倫的文物引起歐洲的關注,這就使人們對這個國家的了解遠多於其他國家。
  • 埃及豔后:一個徵服了兩個重量級男人的迷人女人
    克裡奧帕特拉是託勒密王朝時期的最後一位法老,但她卻不是埃及人,應該算是馬其頓人。三分天下的時候,亞歷山大的一個部將,託勒密,來到埃及,佔領統治了埃及,造就了埃及的託勒密時期。當時,整個地中海這一片文明是羅馬統治,埃及是受羅馬庇護的一個國家。
  • 湯湯:古代埃及人的神阿努比斯
    阿努比斯(Anubis古希臘語:Ἄνουβις)是古埃及神學體系中的神,以胡狼頭、人身的形象出現在法老的壁畫中。對古埃及人來說,來生極其重要,因此阿努比斯在很早以前就為人所崇拜。阿努比斯長著一顆胡狼頭,胡狼是一種常見的在墓地搜尋腐食的野狗。人們向它禱告,祈求保護亡者,它還幫助伊西斯將奧西裡斯 (Osiris) 製成了木乃伊。
  • 埃及豔后:迷倒兩位羅馬巨頭的「妖后」鼻祖,終用毒蛇自殺
    ,後得封埃及領土,成為埃及總督。 亞歷山大去世後,託勒密一世開創了託勒密王朝,自立為王,稱埃及法老。 該家族統治埃及長達300年時間,並以殘暴和混亂聞名於世。 為了保持法老「神之血脈」的純潔,王室家族盛行近親通婚,比如父與女、母與子、姐與弟等等,而彼此之間為了爭權奪勢,更是不惜骨肉相殘,頻頻出現流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