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知道退休後自己能領多少養老金,計算公式看似複雜或者你離退休尚早,但我們仍然可以算一算。
一、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月實際領取的養老金=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帳戶養老金
1、月基礎養老金
月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本人第1年繳費基數/上年職工平均工資+…+本人第N年繳費基數/第N-1年職工平均工資)÷實際繳費年限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或養老金指數),一般為0.6至3.0之間。
2、月個人帳戶養老金
月個人帳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含利息)÷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退休時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因為很多人還不到退休年齡,所以不知道儲存額,但可以簡單這樣計算:繳費基數*8%*12*繳費年限。
計發月數:60歲退休為139個月,55歲退休為170個月,50歲退休為195個月。
二、實際養老金計算
舉例:
杭州一男職工60歲退休。退休時,累計繳費20年。雖然工資是在不斷增長的,但為了方便計算,我們使用平均每年月工資。平均每年月工資為稅前10,000元,繳費基數也為10,000元。杭州市2019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稅前6,834元。計算如下:
1、月基礎養老金: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10,000÷6,834=1.46 (此處假定6,834元為歷年職工平均工資平均額)
月基礎養老金=6,834*(1+1.46)÷2*20*1%=1,681元
2、月個人帳戶養老金:
退休時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10,000*8%*12*20=192,000元 (此處不計算利息)
月個人帳戶養老金=192,000÷139=1,381元
3、月實際領取的養老金:
月實際領取的養老金=1,681+1,381=3,062元
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出,繳費基數越高,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就越高;繳費時間越長,繳納的總額就越多,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往期回顧:
你上班了嗎?這次疫情教會了我們什麼?
面試應該提前多久到?不要太早,有小智慧
疫情好轉,面試時要不要戴口罩?要不要握手?
五險一金斷繳後究竟有多大影響?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