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有同事和網友問我說,自己的父母快退休了,退休之後養老金能領多少錢?正確的計算方式是什麼?這個問題大家都比較關心,所以我們今天在這裡,統一給大家回復一下。大家要知道,不同性質的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也不同。
第一、退休「中人」。
「中人」是指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已經參加工作,但是在《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實施之後才退休的機關事業人員。這裡要劃重點,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他們的養老金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第一部分基礎養老金,這部分錢來自於統籌帳戶,它的計算公式為,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二者之和的平均數,然後再用這個平均數乘以累計繳費年限,再乘以1%,這裡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就是累計繳費年限包含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兩部分,視同繳費年限就是他們在改革前沒有實行個人繳費的工作年限。這裡我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如果你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4500,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3500,累計繳費30年,那麼你的基礎養老金就是(4500+3500)2301%=1200元。
第二部分是個人帳戶養老金,就是你的個人繳費本息總額除以計發月數。那麼這個個人繳費本息是哪裡來的呢?我們知道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是,單位繳納16%,個人繳納8%,這8%就存在我們的個人帳戶裡了,而且是計算利息的,到你退休的時候,帳戶裡的累計額就確定了,再用這個金額除以計發月數,而計發月數跟你的退休年齡有關。
如果是50歲退休,那麼你的計發月數就是195個月,這裡假設你的個人養老金帳戶本息共計18萬元,那麼你每月個人帳戶養老金就是923元,如果是60退休,個人帳戶同樣是18萬元,那你每月的個人帳戶養老金就是1295元。
第三部分是過渡性養老金,因為在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實施之前,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之前,「中人」是沒有個人帳戶的,也就是中人的個人繳費本息總額會比普通職工低很多,為了讓新舊制度平穩過渡、保證這類人的待遇水平,就需要給這類人額外多發一筆錢,也就是我們說的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本人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乘以統帳結合前的繳費年限,再乘以計發係數,計發係數值在1%到1.4%之間,具體由各地測算後確定。
第二、企業退休人員和退休新人。
這兩類人的養老金就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上文我們也說了,這兩種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並且分別舉例了,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計算一下自己的養老金。
另外,從計算的公式裡我們能看出來,養老金的高低和退休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和退休年齡這四方面有關,所以呢,如果你想退休後多拿養老金,在職的時候就要多繳費、長繳費,而且如果可以的話,儘量選擇在月平均工資水平高的地方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