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在近日揭曉的科爾尼《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中,廣州排名大幅躍升。後疫情時代,判斷全球城市競爭力的標準發生哪些變化?是什麼決定了廣州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較高地位?11月21日,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關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
▌從指標變化看城市競爭力的新焦點:綜合實力為王
11月18日,國際知名管理諮詢機構科爾尼管理諮詢公司(A.T. Kearney,下稱「科爾尼」)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榜單。在今年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中國內地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排名均有提升,其中,廣州排名提升幅度最大,從2019年的71名躍升到今年的63名,大幅躍升8位;在「全球城市未來潛力排名」中,廣州從2019年的65名躍升到今年的54名,躍升11位。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關專家表示,全球城市的打造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環境、服務、人力資本等方面,比拼的是全方位、寬譜系、綜合性的實力。
進入2020年,世界地緣政治格局動蕩調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進一步阻礙了全球人員、貨物、服務、資本、信息的跨國流動,全球城市格局出現新的變化與調整趨勢。科爾尼排名作為評估全球主要城市在全球事務中地位、作用和影響的廣受認可的全球城市評價體系,就其評價指標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以往,科爾尼全球城市綜合實力評價包含5個領域的27項指標,依據重要度分為三個等級,依次為商務活動和人力資本(權重均為30%)、信息交流和文化體驗(權重均為15%)、政治參與(權重為10%)。
全球城市指數指標計算權重表
2020年,在27項指標的基礎上,分別在商務活動和人力資本兩個維度上各新增了1項新的指標,分別為「醫學院及醫學院附屬醫院數量」和「獨角獸公司數量」。前者用以衡量醫療體系的世界聯繫度,因為科爾尼認為居民的福祉以及對尖端醫學知識和技術的可獲得能力決定了一個城市的成敗;後者則評估一個城市是否處於企業家精神的最風口和創新的最前沿。
聚焦廣州得分項,可以看出,廣州綜合排名上升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本和文化體驗兩個維度上。其中,廣州在醫學院及醫學院附屬醫院數量、留學生及國際學校數量、常住本地的外籍人口數量這3項指標上有顯著提高。評價指標的變化也恰恰反映了未來新城市競爭力將更注重一個城市在醫療、教育、民生福祉等方面的綜合表現。
▌廣州排名躍升的基礎優勢:醫療、教育、文化、交通、商貿
綜合實力強成為廣州排名躍升的基礎優勢,決定了廣州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較高地位。
醫療:僅次於京滬的全國醫療中心
廣州擁有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等醫療強校,三甲醫院數量38家,共有9家醫院進入《2019中國醫院排行榜》百強,截止2018年底,廣州全市醫療衛生機構4598個,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6.38張,已成為僅次於北京、上海的全國醫療中心。正是廣州的醫療實力,為廣州應對疫情帶來了最堅實的底氣。
教育:華南片區遙遙領先
廣州共有5所大學入選雙一流高校建設名單,包括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暨南大學和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科研實力雄厚。而在基礎教育方面,2018年廣州市幼兒園毛入園率為130%,幼兒園數量基本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幼兒需求;廣州僅越秀區就坐擁25所省級小學,其中百年老校多達13所。
文化:多元包容的嶺南文化中心地
廣州擁有深厚的人文歷史積澱。自秦漢建城歷經2230餘年建城歷史,海絲文化、南洋文化、嶺南文化在廣州融合匯聚,使廣州成為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中國近現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開放前沿地和嶺南文化中心地。多元包容是廣州的文化底色,廣州外來人口超過常住人口的50%,而教育、住房、養老等多項基本公共服務覆蓋率達到100%。
交通:通達世界的綜合樞紐門戶
廣州是海陸空三大國際交通樞紐,2019年,白雲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7338.6萬人次,位居全國第3位、全球第11位,國際通航城市90個。廣州港貨物吞吐量6.27億噸,位居全球第4位。陸路交通樞紐地位保持全國領先,高鐵班次數量全國第1,廣州南站到發量1.89億人次,日均51.8萬人次,居全國首位。
商貿:開放活力的營商環境
作為千年商都,廣州正成為開放活力的國際商貿中心。2019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978億元,連續31年居全國前三,消費增速達7.8%,領先於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商品總值385.9億元,進口總值連續6年位列全國首位。當前,廣州商貿業「網際網路+」優勢明顯,網上零售規模和增速全國領先。
近年來,廣州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先後打出「暖企15條」「穩增長48條」「支持中小微企業20條」「信用助企9條」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有效促進各類市場主體持續健康發展,通過營商環境優化使得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後疫情時代下未來的全球城市看什麼:幸福感為綱
新冠肺炎疫情考驗的是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疫情在加劇城市財政壓力的同時,更對城市醫療衛生水平、城市韌性、包容性等帶來巨大挑戰。本次全球城市排名的大幅躍升,彰顯了廣州一直以來的綜合實力優勢,而這種優勢將在後疫情時代持續彰顯。
科爾尼在全球城市的未來發展潛力排名中,選擇了市民福祉、長期經濟投入、創新發展和城市治理等相關指標。總的來看,未來全球城市發展比拼的是城市的幸福感。
近年來,廣州積極把實現「老城市新活力」落實到「三舊改造」(舊城、舊廠、舊村改造)、「三園轉型「(專業批發市場、物流園、村級工業園轉型)和「三亂整治「(違法建設拆除、黑臭水體治理、「散亂汙」企業整治)九項重點工作中,以「繡花」功夫改善人居環境,優化空間布局,推動業態升級。以存量發展為主線,盤活「沉睡」用地、提升「惰性」園區,將城市的邊角料空間變身為家門口的公園和老幼友好型設施。
自2018年以來,廣州已連續三年被推選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幸福在哪裡?望得見山、看得見水,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交通便利、水陸相依。高校數量全國前三,在校大學生數全國第一;10家醫院上榜全國百強,名副其實的華南綜合醫療中心;海陸空國際綜合交通樞紐,開啟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廣州始終以民生優先,不斷提高教育、醫療、社保水平,建設15分鐘社區生活圈,根據全市人口年齡的空間分布及職住特徵,優質精準供給多樣化的公服設施,給予生活在城市的人們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規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