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雁翱翔、雁聲陣陣!萬隻大雁連續八年到菏澤東明黃河灘區越冬

2020-12-14 瀟湘晨報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上萬隻大雁飛至菏澤市東明縣黃河灘區越冬。群雁翱翔、雁聲陣陣,為魯西南大地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11月26號,在菏澤市東明縣的黃河灘涂與麥地中,聚集了成千上萬隻大雁正在棲息、覓食、嬉戲,時而成群結隊飛舞盤旋,場面蔚為壯觀。

據了解,每年11月,這些大雁族群從北方的內蒙古、黑龍江甚至西伯利亞等區域遠道而來,長途跋涉到東明黃河灘區越冬,一直停留到來年三月間,截止目前已經連續八年未間斷過。

並從最早的兩三萬隻,增長到了10餘萬隻,成為黃河岸邊一道亮麗的生態風景。

從今年11月初,東明縣森保站和森林警察大隊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對雁群集中分布區域,特別是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主要活動區域,進行觀察、巡邏,為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護航。

菏澤市東明縣林業局副局長張濤:「進入冬季以來,我們就在黃河灘區進行宣傳發動,巡查值守,為候鳥營造一個安全的棲息環境,希望它們年年來我們東明作客。」

來源:東明融媒

【來源:齊魯壹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群雁翱翔、雁聲陣陣!上萬隻大雁遷徙至菏澤黃河灘區越冬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上萬隻遷徙候鳥至菏澤市東明縣黃河灘區越冬。群雁翱翔、雁聲陣陣,為魯西南大地增添了生機和活力。近日,在菏澤市東明縣的黃河灘區,成千上萬隻候鳥在此棲息,時而成群結隊飛舞盤旋,場面蔚為壯觀。
  • 菏澤東明668戶黃河灘區群眾喜搬新居
    ,始終堅持把灘區遷建作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馬集外遷社區是東明縣灘區遷建工程中唯一的外遷社區,1月5日,668戶居民迎來了搬遷日。作為山東媳婦,多年前翟秋連從河南嫁到了山東菏澤東明縣沙窩鎮馬集村,該村地處黃河西岸,備受黃河水患襲擾。正如東明縣沙窩鎮馬集村黨支部書記馬會文所說:「因為我們這個村是東明縣唯一一個在黃河西岸的村,其它村子都在河東。
  • 東明黃河灘區有人毒獵豆雁,菏澤森林公安正全力偵查
    近日,東明縣林業局森林公安兩次接志願者報警稱,有不法分子在黃河灘區毒獵野生動物。有網友也在網上發布「東明毒死數隻豆雁」的信息。據菏澤市林業局森林公安和當地公安查證,在焦園鄉黃河灘區發現疑似毒誘餌玉米粒,在長興集鄉黃河西灘區發現死亡豆雁2隻,網傳「數隻」為失實傳播。
  • ...生」四百多隻大鴇前來越冬 長垣黃河灘區「一級來客」隊伍壯大了
    大鴇在《詩經》裡,在詩句裡的草木之間,也在我省的黃河灘區之內。長垣黃河灘區之內,今年飛來了400多隻大鴇,承載了東方亞種四分之一的大鴇。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是稀客,也是我省的常客。冬天已深,寒風正凜,十萬多隻候鳥停留在這裡,「肅肅其羽」,「其音嘹嘹」,共同度過又一個冬天。
  • 「大河萬物生」四百多隻大鴇前來越冬 長垣黃河灘區「一級來客...
    大鴇在《詩經》裡,在詩句裡的草木之間,也在我省的黃河灘區之內。長垣黃河灘區之內,今年飛來了400多隻大鴇,承載了東方亞種四分之一的大鴇。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是稀客,也是我省的常客。冬天已深,寒風正凜,十萬多隻候鳥停留在這裡,「肅肅其羽」,「其音嘹嘹」,共同度過又一個冬天。
  • 田豐 陳銀生 著 《築夢黃河灘——山東省東明縣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紀實》出版
    2003年10月,黃河在河南蘭考縣出現生產堤潰口,洪水湧入東明縣南灘,灘區135個村莊,9萬多群眾被洪水圍困,至11月上旬才退去。多年來,黃河灘區內的群眾飽受漫灘洪澇之苦,是否將灘區群眾搬到灘外生活一直牽掛著地方決策者們的心。對灘區內的群眾來說,土地都在灘內,如果搬遷到灘外居住,幹農活就要多走不少路程。而且許多群眾也不願意離開故土,只要修修補補能住下去就不願「挪窩」。
  • 溢泉湖大雁亮相央視啦……
    近日,央視頻以《河北磁縣:數萬大雁棲息溢泉湖越冬》為題,報導了溢泉湖數萬隻大雁不南飛的壯觀景象。 河北邯鄲磁縣溢泉湖 地理位置獨特 生態環境良好 每年都會吸引 數萬隻大雁到此越冬
  • 2018菏澤(東明)黃河生態馬拉松11月舉行
    9月2日下午,2018菏澤(東明)黃河生態馬拉松賽前發布會在濟南銀座索菲特大飯店召開。  記者從發布會獲悉,賽事將於11月4日在「西瓜之鄉」東明縣舉行。11月的正值深秋季節,菏澤氣候十分適宜舉辦馬拉松賽事;二、賽事規模適中。本次比賽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迷你馬拉松,參賽人數1萬人;三、比賽全程綠道。本次比賽是國內首個原生態黃河馬拉松,賽道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東明縣是黃河入魯第一縣,本次馬拉松賽道沿著黃河大堤一路北上,伴著滾滾黃河盡情狂奔,在天然氧吧大口呼吸,沿途自然風景盡收眼底;四、獎金面廣,國內優秀運動員可獲重獎。
  • 與「土味」的黃河灘區「年」在一起
    但對黃河灘區60多萬群眾來說,幸福卻是住得久、睡得香、半夜不被洪水殃。2月4日是中國傳統小年,我們新華社山東分社「走灘區」小分隊在這一天與黃河灘區群眾共同過了一個年,「年」在一起讓我們無限感慨。▲2月4日,新華社山東分社「走灘區」新春走基層小分隊成員張力元(右二)和楊文(右一)在菏澤鄄城縣黃河灘區採訪黃河灘區群眾曾經面臨著「三年墊臺、三年蓋房、三年還帳」的「三三宿命」,因此,灘區群眾過得好不好,成為我國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一役。
  • 秋末冬初,再訪菏澤黃河及障東堤碑
    畢竟,現在的黃河灘區,已經成為菏澤市民的後花園了。 我們從菏澤去鄄城黃河,會沿著蜿蜒的金堤一路向西,途徑董口鎮到達現在的黃河大堤,從董口往西南走到了牡丹區李村鎮的蘭口村,離開黃河大堤南行不遠,即可去看這尊新障東堤碑刻。
  • 張新文到東明縣調研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作
    1月7日,市委書記張新文到東明縣調研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作。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磊參加活動。張新文一行先後深入到東明縣馬集外遷社區、沙窩3號村臺、沙窩2號村臺,現場聽取有關情況介紹,實地了解工程建設進度,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 6000餘人參賽 2018菏澤(東明)黃河生態馬拉松賽開跑
    東明石化·2018菏澤(東明)黃河生態馬拉松賽開跑選手們依次通過起跑線男子全馬冠軍通過終點男子全馬頒獎空中救援直升機在現場待命大眾網菏澤11月4日訊(記者徐德波)11月4日上午,東明石化·2018菏澤(東明)黃河生態馬拉松賽在美麗的
  • 黃河入海—黃河灘區主題美術作品展
    黃河入海—黃河灘區主題美術作品展開幕時間|Opening2021年1月9日 10:00展覽地點|Venue山東省文化館主辦|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藝術學院承辦|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山東省文化館協辦|山東藝術學院藝術實踐與創作處王力克《黃河古道》 100x80cm 油畫王克舉《果洛 —東傾溝》100x80x2cm 油畫 楊慶義《黃河溼地之一》 100x80cm 油畫宋齊鳴《金秋》 80x160cm 油畫常勇《灘區新村臺》50x60cm 油畫譚智群 《黃河之水》120x80cm 油畫
  • 菏澤東明縣黃河灘區遷建工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夢媛 菏澤報導午飯後,55歲的張留芳像往常一樣來到了菏澤東明縣長興集鄉八號試點村臺查看工程進展情況,這幾乎成為了他飯後固定的項目黃河自東明縣進入山東,在山東範圍內共計628公裡。「三年攢錢、三年墊房臺、三年建房、三年還帳。」曾是東明縣村民逃不掉的魔咒。張留芳說起現在居住的地方,連連搖頭。「就像是在山區一樣。」為了避免洪水漫灘,家家戶戶都墊了最少三四米高的房臺,鄰裡之間溝壑縱橫,下雨時積水嚴重,極不安全。
  • 淤築大村臺 早圓安居夢--山東省東明縣黃河灘區脫貧遷建紀實
    黃河灘區,即黃河主河槽與防汛大堤之間的區域,面積大,覆蓋人口多,易受洪澇災害影響。長期以來,黃河灘區群眾為躲避洪水,實現安居,在蓋房之前要把地基墊高,一座房子需要一個房臺。墊房臺花費很大,很多灘區群眾把一生的精力和財富都用在了墊臺子、蓋房子上,導致生活困難。
  • 鄄城將建黃河灘區遷建紀念館
    原標題:鄄城將建黃河灘區遷建紀念館5月25日,鄄城黃河灘區遷建紀念館項目方案匯報會召開,菏澤市委副書記、鄄城縣委書記張倫出席會議,山東省工業展覽館館長、山東百特展覽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風光參加會議。
  • 東明黃河灘區居民遷建一期村臺工程10月迎開工
    尚未搬遷的村落,家家房臺高築,雨後悶熱潮溼,蚊蟲橫飛  大眾網菏澤9月22日訊 近日,東明縣5天召開3次會議研究部署推進黃河灘區居民遷建村臺一期工程相關事項  9月15日縣委書記魏琳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議研究討論灘區遷建等相關議題。  9月16日全縣黃河灘區居民遷建村臺一期工程動員會議召開。魏琳在講話中指出,今年5月份,東明縣啟動了兩個試點村臺建設,經過4個多月的先行先試,積累了一些有益經驗,為村臺建設全面鋪開奠定了基礎。
  • 三百多種鳥類的家園,鄭州要建萬畝鳥類棲息地保護區
    大河報記者實地探訪了解到,保護區投資超過一億元,計劃2021年完成全部建設工程。【環境】鄭州與開封交界處的黃河灘區 冬季是三百多種鳥類的家園盛夏時節,多雲天氣,黃河岸邊。渾濁的黃河水來勢洶洶,侵蝕著南岸的大片大片的土地。站在中牟候鳥棲息地保護區內,土方隕落黃河之內的聲音,更顯出灘區的寂靜。
  • 山東省聯社菏澤審計中心 東明農商銀行召開支持復工復產信貸產品...
    3月26日,山東省聯社菏澤審計中心與東明農商銀行在總行八樓會議室召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復工復產信貸產品新聞發布會。山東省聯社菏澤審計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崔玉光,審計中心綜合科科長蔡效彬,審計中心業務管理科科長徐龍光等一行,以及東明農商銀行全體班子成員出席新聞發布會。
  • 大眾日報1.8萬字黃河灘區脫貧遷建紀實,全景記錄灘區遷建歷程
    進入新時代,行走千裡灘區,柳枝綠映黃河,卻鮮見「斷頭」。看來,斷頭柳的名號,是名不副實了。苦難,曾年復一年。黃河河槽和防汛大堤之間的土地為灘區,既發揮行洪、滯洪作用,又承載著灘區群眾的生產生活。黃河山東段長628公裡,灘區面積1702平方公裡,60萬名群眾居住其間,飽受水患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