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自轉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可以持續幾十億年?

2021-02-15 我知即你知

人類制定的時間體系中一天是24個小時,而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時23小時56分,地球自轉是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如果你生活在地球的赤道上,那麼你跟隨地球一起自轉的速度是465米/秒。

地球自轉的力是從何而來,地球的自轉的速度是勻速還是在不斷變化?

在長時間的觀察中,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的速度並不均勻,從長期來看地球的自轉速度呈現以下三種趨勢:

從地球形成開始,自轉的速度在一直變慢,在最近兩千年的時間中差不多減緩了2個多小時,3.7億年前的泥盆紀,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過程中,會自轉大約400圈,也就是說3.7億年前,每天的時間要比現在短暫,經歷一年需要400天的時間。

偶爾地球的自轉速度還會加快一些,春天變慢的機率高,秋天變快的機率高,科學家認為這可能和地球上的季風有關,每年地球上的季風會不斷地從陸地轉移到海洋,再從海洋回到陸地,不斷重複這個過程。

空氣也有質量,每年參與季風的空氣品質大約是300萬億噸,如此大量的空氣從地球的一邊轉移到另外一邊肯定會對地球的自轉速度產生影響,還有冰川的融化和大陸板塊的運動,都可能是地球自轉速度周期性不規律變化的原因。

大部分星球的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是保持一致的,由此可見,自轉的產生受到了引力影響,曾經科學家假想出一種被稱為「以太」的物質,這種假想物質被認為範圍無窮大,在宇宙中無處不在,地球和太陽都在以太的影響範圍內,地球受到了以太和太陽引力的雙重影響,所以才會自轉。

這種傳統的觀點隨著天文學的發展越來越站不住腳,因為以太這種假想物質已經被物理學拋棄,取而代之的是暗物質和暗能量,但是沒有研究證明地球的自轉受到了暗物質的影響,目前最主流的觀點是因為太陽系的「角動量守恆」導致了地球的自轉,,地球自轉的速度在不斷變慢的原因是多種因素的結合。

大約五十億年前,太陽和地球都沒有誕生,太陽系還是一團星雲物質,由大量的宇宙塵埃和氣體組成,最多的元素是氫元素,自從太陽系星雲誕生,太陽系星雲就在自轉,在引力的影響下,一些物質密集的區域會不斷的吸引其他物質,最終形成原始的太陽,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有一個恆星死亡釋放的超新星爆發恰好擊中了太陽系星雲加速了這個過程,太陽中少量的重元素就是很好的證據。

太陽系星雲的中心自然是最重的太陽,而在外圍的「塵層」中,也會有一些塵埃和氣體聚集在一起形成「星子」,地球就是從某個星子演化而來,在行星形成的過程中,會有多個星子不斷發生碰撞和融合,最終形成一顆行星。

因為「角動量守恆」,在太陽系的行星形成後仍然會不斷旋轉,也就是天體的自轉,但是這個解釋並不夠完美,根據角動量守恆,越大的天體自轉的速度應該越快,並且太陽系中全部行星的自轉方向都應該一致才對。

太陽系中大部分天體都是逆時針方向旋轉,但是也有行星和衛星是逆時針旋轉,並且太陽本身佔據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以上,可是太陽的轉動卻很慢,反倒是一些小行星轉動的速度很快。

目前關於太陽系的形成和地球的自轉都沒有一個完美的理論,各種的理論都存在一定的瑕疵和道理,筆者認為地球形成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多種因素,角動量守恆和引力肯定都對地球自轉的產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甚至是在地球形成的過程中,大量的星子相互碰撞,也會對地球的自轉產生影響。

月球的對地球的潮汐摩擦也不可忽視,同時因為地球並不是完美的圓形,而是一個橢圓形的天體,隆起的一面會受到更多的太陽引力,就像是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一樣,地球也會在太陽引力的作用下被強迫運動,這些因素都會對地球的自轉產生影響。

「撞擊假說」認為在地球形成的初期,被一個和火星差不多行星「忒伊亞」發生了巨大的撞擊,兩個天體融化成了一個天體,碰撞中產生了大量的巖石碎片,這些碎片同樣在引力的影響下慢慢聚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現在的月球。

雖然引力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引力無處不在,太陽系和地球的形成引力功不可沒,在前沿的物理學中對引力的研究也一直在不斷的推進,愛因斯坦提出引力的本質是時空的彎曲,在場論中對引力場的研究讓科學家發現了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存在,宇宙中的天體的形成和星繫結構的穩定其實都是在引力的影響下完成的。

地球在太陽的引力場中,而太陽系在銀河系的引力場中,銀河系又在更大更複雜的超星團的引力場中,不斷的向著「巨引源」移動,但是因為宇宙空間本身在膨脹,銀河系永遠也無法抵達巨引源。

從這些角度考慮,地球自轉的形成其實有太多因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角動量守恆」和地球形成過程中遭遇的碰撞,還有地球內部氣候變化和地質活動也會產生一些影響,其他天體的引力也無形之中微微著改變地球的自轉和移動。

總體來看,地球的自轉在不斷減速,二億年後地球自轉一周大約需要30個小時,遙遠的未來地球自轉一周可能會需要240個小時,甚至是720小時,也就是地球上可能會出現類似於兩極的「極晝」和「極夜」現象。當然,人類在那個時候應該早已離開地球,甚至地球可能已經被太陽的引力給撕碎了。

好文推薦:

不焯水不能吃」的食材,以後別再直接下鍋了

為什麼我們的胃無法消化金針菇?

世界最深的湖叫貝加爾湖,長江水百年才能灌滿,可供人類用500年

你不知道的邱吉爾,天使外衣下的魔鬼

近百年來,世界地圖上消失了多少國家

聲明:本號內容部分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觀點及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的太陽轉,這屬於公轉;而月亮、地球、太陽等星球,其自身都在繞著一個假想的軸旋轉,這屬於自轉。那麼天體為什麼會旋轉呢?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億年的歷史,就讓我們通過地球的旋轉來揭秘這背後的原理。●什麼是旋轉?所謂的旋轉就是物體繞一個點或者一個軸做圓周運動。
  • 地球為什麼可以自轉和公轉?
    地球為什麼可以自轉和公轉?是誰給它提供的動力?這種轉動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消失嗎?先說公轉,這個容易回答:是太陽的引力導致地球必須繞著太陽轉,公轉的離心力和太陽的引力平衡,使得地球不會落到太陽上燒毀。地球自轉的事情可以這麼理解。
  • 【怪羅科普】為什麼地球會自轉?
    我們知道晝夜交替是因為地球的自轉,但是為什麼地球會自轉呢?最初有什麼力量推動了地球的自轉呢?
  • 地球自轉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地球的自轉也是在變化著的,速度在逐步減慢,下面先看一組現代科學家們通過地質研究來得到的數據剛形成時:  一年1400多天,自轉一圈只需要6小時5億年前:   一年410天,自轉一圈21小時3億年前:   一年400天2.8億年前:一年395天0.6億年前:一年376天現在:
  • 一直說潮汐力在減緩地球自轉,為什麼現在地球自轉卻加速了?
    但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並不是一個不變的常數,這也是為什麼我要用「大約」的原因。    對於地球公轉來說,真實的回歸年平均長度為365.242193天,如果我們總是採用一年365天的話,我們的日曆就會和節氣出現誤差,因此我們有時會在2月給日曆上多加一天(29天),這一月就是閏月,這一年就是閏年(366天),以保證日曆的準確性。今天我們主要說的是地球的自轉周期,它為什麼會出現波動?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核爆炸能改變地球的自轉嗎?
    與此同時,由於地球形成於新生太陽的可居住範圍內,因而它也正在圍繞太陽公轉。我們都知道,地球完成一次自轉的時間是一天,而完成一次公轉的時間是一年,但是,地球除了這兩種我們最為熟悉的旋轉方式之外,還存在著所謂的內核旋轉等現象。那麼,那些相對更陌生的旋轉具有怎樣的特點、科學家們如何測得這些不同旋轉類型的值?像核爆炸這樣具有破壞性的事件,是否又能夠對地球的自轉產生巨大影響?
  • 地球自轉速度在加快?或是月球惹的禍,一天720小時怎麼度過?
    地球自轉速度在加快?或是月球惹的禍,一天720小時怎麼度過?總該有一個參照物吧,這個參照物就是和地球息息相關的月球。晚上當月亮高高升起的時候,古人們在看到這一場景之後,寫下了朗朗上口的詩句, 現代人通過科學的角度,對月球有重新的認識,月球對地球的影響絕對不止如此,比如地球上的海水漲潮現象,就是受到了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引力而產生的。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動力是什麼?
    自從地球在46億年前形成後,就一直重複著旋轉,並且這種旋轉還會繼續,直到地球毀滅,但是地球為什麼要自轉?旋轉的動力來源於什麼?地球誕生之初,就定義了自轉?    太陽系誕生在一片星雲之中,太陽在星雲的中心形成,周圍環繞著大量的氣體和塵埃。
  • 地球正在加速自轉,已超越過去50年,對人類有何影響?
    但事實上,地球的時間也確實在加快,也就是說一天可能將不再是24小時整。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加快,也就是說現在的一天,時間比以前的的一天短了。在地球過去的幾十億年當中,地球自轉的整體趨勢都是逐漸減慢的,但是僅在2020年,無論是單天還是按平均天數來算,地球自轉都刷新了一直以來最短的時間記錄,打破了之前2005年的最短紀錄28次,在2020年7月19日,這一天的時間甚至比標準的一天縮短了1.4602毫秒。這意味著地球的不穩定自轉正在急劇增加。這可讓科學家們傷透了腦袋,現在各國的天文臺以及國際天文聯合會都在討論是否刪除一秒鐘來應對這個變化!
  • 眼睛可以看到地球自轉?傅科擺實驗,讓你看清地球自轉!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地球也是目前已知太陽系天體裡唯一存在生命體的星球。它圍繞著太陽轉,我們稱之為公轉,地球公轉以及黃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同時地球也會自轉,我們之所以可感受到太陽的東升西落,就是因為自轉造成的。
  • 你知道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嗎?
    自從46億年前形成以來,它就一直如此,直到世界末日——很可能是太陽膨脹成一顆紅巨星併吞噬了地球,但它為什麼會旋轉呢?地球是由圍繞新生太陽旋轉的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圓盤形成,在這個旋轉的圓盤中,塵埃和巖石碎片粘在一起形成了地球。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Smadar Naoz說:隨著它的成長,太空巖石繼續與這個新生行星相撞,產生了推動它旋轉的力量。
  • 地球為什麼自轉46億年不停止,它的能量從哪來呢
    46億年,這難道不算永動機嗎?地球繞太陽運行地球自轉46億年,表面上沒有外力,這似乎是一種永動機,但如果深入研究,你會發現地球自轉並非由自身造成的,而是需要依靠外力才能產生的,那麼引發地球自轉的外力究竟來自何方?
  • 我們的地球一直在自轉,但地球為何自轉?
    ,除了公轉之外行星還有自轉,所以很多人就會比較好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行為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地球一直不停的在做著自轉的運動?地球確實是一直在做著自西向東的自轉,呈現出逆時針的旋轉,這一點相信大家在學習地理的時候都是比較了解的,至於說關於為什麼地球會自轉,其實現在存在著很多各種不同的理論,不過這些都還只是一些理論或者可以說只是一些假說,並沒有得到任何的科學證明能夠真憑實據的來論斷
  • 為什麼有人認為地球是「永動機」?自轉46億年未停,真相意想不到
    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都幻想著能夠發明一種不需要能量就可以對外做功的機器,我們稱這種機器為永動機。人類為了發明永動機,嘗試了各種方法,但是都沒有成功。換句話說,地球已經持續轉動了46億年,按照質能守恆定律,地球運動了這麼久,早該停下來了,然而它卻依然在旋轉,且沒有出現停下來的跡象。好奇的小夥伴們不禁提出質疑:難道地球是一個違背質能守恆定律的「永動機」?又或者說在地球的背後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暗中一直推著地球旋轉?
  • 簡單的傅科擺,為什麼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
    傅科擺的出現是在1851年,這時距離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已經過去了三個世紀,可以說我們很早就知道了地球在運動這件事,但是一直沒法證明。因此就算是到了19世紀,也還是有很多人不相信日心說,這些人以感覺不到地球在動為依據依然死守著地心說最後這塊堡壘。畢竟眼不見不為實嘛,你說地球在自轉,那你給我證明一個看看。
  • 地球自轉為50年來最快:現在一天時長比24小時稍短了一些
    因為地球自轉速度為50年來最快,所以現在一天的時長比24小時稍稍短了一些。為此,全世界的計時人員都在討論是否需要引入「負閏秒」,也就是刪除一秒鐘,以使時鐘的走速重新與地球自轉保持一致。事實上,過去幾十年,地球自轉是在變慢,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已經加入了27個「正閏秒」。這次有可能首次出現「負閏秒」。地球自轉為什麼時快時慢這麼任性?「負閏秒」會真的出現嗎?
  • 地球為何會自轉,它逐漸加速的原因是什麼?為何地球自轉從未停止
    地球持續自轉的原因理論上來說,運動中的物體會一直保持其原有的運動狀態除非你增加或減少其能量。想像你正在玩陀螺,在陀螺脫手的同時,你給予其旋轉的能量。但陀螺的轉速會逐漸下降因為地面與陀螺的接觸面間產生的摩擦力會逐漸將陀螺的動能轉化為其他類型的能量。摩擦就是物體與物體接觸並且相對運動時帶走能量的東西。正如你下山時,用腳在地上拖動以減速時那樣。
  • 水力發電為什麼會影響地球自轉速度?科學家:人類已經影響了地球
    這種日夜交替的現象是由於地球自轉引起,而且我們也認為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說白了就是沒人能控制地球的自轉,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經常會說一句老話:就算誰誰不在了,太陽照常升起。這句話就體現了人不能改變自然規律。
  • ​為什麼地球自轉速度近年來日益加快,2021年將是時間最短的一年?
    據英國媒體報導,科學家們應用原子鐘監測到,地球在2020年的自轉速度是以監測記錄以來最快的一年,而且預測在2021年自轉速度還要加快,同比再提高19毫秒。那麼,地球自轉速度為什麼會變快呢?變快之後有什麼影響?按照道理來說,地球的自轉速度應該逐漸變慢地球在形成的初期,由於繼承了眾多所吸聚星際物質的角動量,當時的自轉速度非常快,自轉一周僅需6個小時左右。
  • 為什麼地球要傾斜23°26'自轉?
    為什麼地球要傾斜23°26'自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