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地球要傾斜23°26'自轉?
▼
Hi 大家好,這裡是找靚機,我是墨墨~
回想起學生時期地理老師上課的時候,必備的兩件物品除了一個茶杯,就是有著世界地圖的地球儀了。
地球儀是為了方便人們認識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沒有長度、面積和方向、形狀的變形仿造的地球模型。
相信大家都有發現靜止或者轉動的地球儀,南北兩極在垂直的角度看過去,呈現出有一定度數的傾斜角,也就是地球的自轉。
那麼為何地球自轉相對呈現的是傾斜的呢?
據科學家說,在天體未形成之前,宇宙中到處都是旋轉的氣體和塵埃雲團(簡稱粒子),這些粒子在不斷地相互作用下,即萬有引力的作用下高速運轉,發生碰撞聚合形成大大小小的星球。
地球就是在經過這樣不斷地碰撞中形成的,在40億年前,最後一次大碰撞後,一顆小行星衝撞上了地球,造就了地球這樣一種傾斜的姿態,傾斜度現在為23.5度。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也在不停的圍繞太陽公轉,產生地球四季氣候。
地球要是沒有地軸的傾斜,而是相對太陽直立的,那麼太陽的熱度將沿著赤道為中心往兩極擴散,越接近赤道溫度越高,永遠都是熾熱;到兩極點的地方將是永遠的冰冷。春夏秋冬永遠不會變化,春的地方永遠是春,夏的地方永遠是夏。
現在大家想來,是不是多虧那個行星撞了下地球,才有我們今天的一年四季了。
◆ ◆ ◆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找靚機科普
我們下次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