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童年時期,最好吃的糖果不是小賣部裡一塊錢好幾顆的西瓜糖,不是甜甜軟軟的大大卷,不是色彩繽紛咬下去有香精味道的泡泡糖,而是一根一根放在老闆櫃檯上的棒棒糖。有多少小孩子能夠拒絕棒棒糖的魅力呢?相信不少80後90後的朋友在看到棒棒糖的時候,都會有一種童年的熟悉感。
小的時候吃棒棒糖,考慮的是棒棒糖的味道,什麼蘋果味、牛奶味、哈密瓜味、蘋果味、葡萄味,現在吃棒棒糖,更多的是滿足自己一時的嘴饞。不過,大家吃棒棒糖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每次吃到最後,固定棒棒糖的塑料棒上都會有一個小孔,裡面填滿了糖果,但我們吃不到糖。
那麼這麼小孔到底是做什麼用處的呢?原來,這個小孔的意義重大,要是塑料棒上沒有這個小孔,我們的棒棒糖也就無法被固定在塑料棒上。這個小孔才是真正起到「固定」的作用。想要知道為什麼這個小孔的意義非凡,我們就要從棒棒糖的製作開始說起。
棒棒糖,原材料是白糖、麥芽糖、食用色素、食用香精。在製作棒棒糖的時候,需要將白糖和麥芽糖按照一定比例化開,和水一同煮成糖漿。當白糖和麥芽糖被完全煮成糖漿後,加入適量的食用香精和色素,讓棒棒糖變成你想要的味道和顏色,熬出來的糖漿倒入事先準備好的模具中。模具可以是圓球形、方形、多邊形,各種形狀都可以。
糖漿倒入模具後,塑料棒就要登場了。趁著糖漿還沒有凝固,將塑料棒放入模具中,沉浸在糖漿裡。這時候,還是液體的糖漿會包裹住塑料棒,塑料棒上的小孔也會湧入糖漿。等到糖漿冷卻開始凝固,小孔內外的糖漿是相連著的,凝固後就會變成一體的糖果。這樣內外同時固定,就能保持糖果被牢牢卡在塑料棒上,不會滑落下來。
如果沒有這個小孔,棒棒糖就固定不住了嗎?答案是可以固定,但是固定不牢,很容易在吃棒棒糖的過程中,糖球因為融化而脫落,到時候你就很有可能面臨兩種選擇,第一是直接把整顆糖球含在嘴巴裡慢慢吃,第二是棒棒糖從棍子上脫落,掉在地板上。
不過,現在又有一種用紙做成紙棒,上面就沒有小孔來固定棒棒糖,糖果也不會脫落下來,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紙棍的摩擦力本身就比塑料棍要大得多,用紙棍來固定糖果,糖果不會因為太滑而從紙棒上滑落。所以用紙棒做成的棒棒糖,就不要一個小孔來固定糖果。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明白棒棒糖的塑料棒上,那個小孔的重要性了吧。小小的棒棒糖,也蘊藏了不少人類的智慧。以後要是想要自己在家製作棒棒糖,也要注意不要買沒有小孔的塑料棍,或是將塑料棍放反了,有小孔的那一端是要放在糖漿裡,用來固定糖果的。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