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傅高義教授,1930-2020
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20日表示,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著名中國問題學者傅高義逝世,享年90歲。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提到,傅高義教授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為促進中美溝通與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作出了不懈努力。「我們將銘記他為推動中美關係發展所作的貢獻。」
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宣告,我們摯愛的前主任、同事和朋友傅高義(Ezra F. Vogel,1930-2020年),哈佛大學亨利·福特二世社會科學榮譽退休教授,於2020年12月20日星期日在麻薩諸塞州坎布裡奇的奧本山醫院因手術併發症不治逝世,享年90歲。
1973年至1975年,傅高義教授曾擔任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的第二任主任。東亞研究中心成立於1955年,後來為了紀念創始主任費正清教授(John King Fairbank)而更名為費正清中心。傅高義教授於1995-99年再次擔任主任。
傅高義教授1950年本科畢業於俄亥俄州的衛斯理大學,1958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獲社會學博士學位。此後他在日本進行了兩年實地考察。他在1960-61年擔任耶魯大學助理教授,並於1961-64年在哈佛大學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漢語和歷史。此後,他於1964年成為哈佛大學的講師,並於1967年成為教授。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時(2016年10月8日),中心主任宋怡鳴(左),前主任傅高義教授和羅德裡克·麥克法誇爾教授合影
傅高義教授為東亞研究做出了傑出貢獻。他的研究範圍涵蓋整個東亞,不但傾注了他對每個國家的深刻了解,更包含了他對該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相互關聯的認識。他的許多著作都體現了多方面知識探索,包括:《日本新中產階級》、《共產主義下的廣州》、《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捲土重來:建立美國商業復興》、《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廣東》、《亞洲四小龍:東亞的工業化》、《鄧小平時代》,以及最新的《中國和日本:面對歷史》。日文版的《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1979年)是至今最暢銷的西方作家在日本出版的非虛構類書籍。
傅高義教授不遺餘力地推動建立機構來支持對東亞感興趣的幾代學者和實踐者。除了費正清中心之外,他還是哈佛大學東亞研究理事會第二任主席(1977-1980),並從1972年哈佛大學本科東亞研究專業創立至1989年擔任主任。1980至1987年,他曾在魏德海國際事務中心(Weatherhead Center forInternational Affairs)擔任哈佛大學美日關係項目的創始主任,並在此後一直擔任名譽主任直到逝世。
1993年,在柯林頓政府執政期間,傅高義教授從哈佛離職兩年,到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擔任東亞情報官。重返哈佛後,他擔任費正清中心主任(1995-1999年)和哈佛大學亞洲中心的創始主任(1997年至1999年),按照他的設想,該中心將支持亞洲地區的跨國和跨區域研究。
傅高義教授在邁瑞·戈德曼教授 (Merle Goldman) (右二)的生日慶祝宴(2013年)
近年來,傅高義教授一直是費正清中心大社區的活躍成員,每周組織一次「中國面臨的關鍵問題」系列講座、在中心及其附近家中接待訪客,並定期前往東亞與當地的學者交流。
作為一位樂觀主義者,傅高義教授始終倡導增進中美之間的相互了解。我們相信,傅高義教授希望我們紀念他的方式就是推動改善中美關係,讓兩國人民共贏。
最重要的是,傅高義教授的善良、慷慨、耐心,和對教學的奉獻精神,將永遠被銘記。他總說自己首先是一位學生,然後才是老師。他的兒子史蒂芬在《日本時報》上寫道:「他無限的樂觀和孩子般的熱情將令人深刻懷念」。
費正清中心前主任、現哈佛大學國際事務副教務長歐立德教授(Mark C.Elliott)寫道,傅高義教授的逝世是「哈佛和整個亞洲研究界的巨大損失」。
傅高義教授是費正清中心的真正衛道者,是一位淵博的學者,也是一位摯友。哈佛的每個人都將深深懷念他。
傅高義教授的追悼會將在新的一年裡擇時舉行。
誠摯的,
宋怡明 (Michael A. Szonyi),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葉志敏 Winnie (Chi-Man) Yip,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代理主任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成立60周年慶,歷任主任與費正清教授的後裔Holly和Laura合影(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