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丟掉的街亭究竟在哪?諸葛亮因它痛失光復中原之夢

2020-12-16 白馬晉一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街亭之戰,規模雖小,意義卻非凡,直接導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虧一簣,令蜀國失去了北伐魏國最好的機會,之後的諸葛亮及姜維十幾次的北伐,再沒有一次能夠有第一次北伐的成果。可以說馬謖背上後世「言過其實」的罵名倒也是一點不冤。

街亭,時為漢中從大路通往長安的必經之地,咽喉要道,兵家必爭之地。一千七百多年來,山河更易,歷史變遷,街亭的具體位置頗有爭議,一時間出現大約有數十種說法:方位說法,有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西北、莊浪縣東南、秦安縣東北和甘肅清水縣、陝西隴縣之間等說法;地名說法,有隴關道西口一帶的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的恭門鎮、龍門鎮,莊浪縣的朱店鎮、萬泉鎮、韓店鎮,秦安縣的隴城鎮等說法。

街亭具體位置的說法雖多,但主要集中在五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入典籍早,論述者多,響應者眾——甘肅秦安縣東北隴城鎮的街泉亭。《秦安縣誌》、《通典》、《元和郡縣誌》、《太平寰宇記》等歷史典籍、范文瀾、王仲犖、張傳璽等著名史家,《中國古令地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31年)、《中國歷史大詞典歷史地理》(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等工具書都有傾向於隴城說之文,但未成定讞。此街亭位於天水東北的隴山與關山交匯處,是關中地區沿中線到達天水的必經之地,也是歷史上隴右防禦關中進攻的咽喉要地和著名戰場。《中國歷史地名詞典》第4冊記載:隴城鎮既古略陽。

第二種說法,是史籍記錄、地圖記載、學者採納——甘肅天水市東南40裡處的街亭鎮。《鞏昌府志》、《秦州志》、《中國歷史地名大詞典(廣州教育出版社)》和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地圖集》中,均有記載街亭位於秦州(今甘肅天水)的東南70裡。此街亭地處隴山西側,扼古絲綢之路(小路)出隴山的要道,是現今隴右防禦來自關中進攻(特別是直接的進攻)的戰略要點。

第三種說法,是戰地遺址、物證出土、書證記錄——今甘肅莊浪東40裡。《讀史方輿紀要》、《中國通史》(2001年青少年版)和譚其驤主編的《中國古代歷史地圖集》中認為街亭位於今甘肅莊浪東40裡。此街亭位於六盤山與隴山交匯處的關山(又稱小隴山)的西側,是歷史上的古絲綢之路和關中走北中線出隴右的要道,也是著名的古戰場,歷史上各朝代爭奪隴右北部(主要是涇原、固原等地)的戰爭經常在這一帶進行。在該地曾挖掘出一些古代的兵器如弓、箭、弩等,這也是目前將此地認為是古街亭的主要原因。

第四種說法,是史籍推斷、地形推測、戰役推理——今陝西的隴縣北一帶。《唐書地理志》中認為,街亭具體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隴縣縣北,隴山東側一帶。此街亭位於隴山東側,主要是關中地區用於防禦隴右方面進攻的,並不適合於隴右地區對關中的防禦。而且此地距關中較近,而距離諸葛亮駐軍的西縣過於遙遠了。

第五種說法,是北伐駐軍、蜀曹交戰、民間流傳——甘肅省天水市西南的西縣故城。《五代史》中記載,街亭在甘肅的西縣。此地是馬謖是與諸葛亮在一起進行作戰,這與所有的歷史記載都相矛盾。以上就是歷史上對街亭的五種主要說法。

定位街亭的具體位置,就是探究街亭之失是馬謖言過其實,全面推翻諸葛亮部署;還是諸葛亮任人唯親,戰略未實事求是。總而言之,馬謖失街亭,千百年來,一切皆無定論。

筆者按:確切,指準確;恰當。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箴全御過,故文資確切。」街亭,一個原本籍籍無名的小地方,卻因街亭之戰而成為名滿天下的大地方。然而,一千七百多年來,歲月變遷,滄海桑田,街亭之戰的發生地——街亭的具體位置已頗具爭議。因此,確定街亭的位置對馬謖兵敗街亭的原因確認至關重要。正所謂,智者見智。

相關焦點

  • 馬謖失街亭,對於諸葛亮究竟意味著什麼?
    諸葛亮初次北伐中原,有魏國等三郡叛魏響應,佔有軍事上的主動,可是,由於馬謖將街亭丟失,形勢發生了逆轉。
  • 街亭之戰,馬謖為什麼不肯聽諸葛亮的話?
    客觀來說,這確實是一套非常穩妥且保守的戰法,它有很多很多的優點,就像諸葛亮自己所說的,這是十全必克之法。但問題是,這套十全必克的戰法,其實也存在二個致命的缺點:第一,街亭的重要性,曹魏方面自然也很清楚,如果馬謖全力堅守致使張郃在短時間內無法攻破街亭,曹魏肯定會加大增援。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是馬謖丟了街亭,如果馬謖守住街亭結果如何
    諸葛亮北伐可問題是最終馬謖把街亭丟了,僅僅十來天,張郃率領的魏軍主力就通過了街亭,進入隴西,身在隴西的蜀軍如果不退,就會被張郃大軍繼續南下切斷退路,一旦張郃切斷了蜀軍的退路,第一次北伐的諸葛亮就不僅僅只是損失了街亭蜀軍這麼簡單,還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在得知馬謖戰敗後,諸葛亮當機立斷選擇了撤退。
  • 馬謖鎮守的街亭有多重要,為何街亭一丟,諸葛亮就要退軍呢?
    張絕其汲道,擊,大破之,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乃拔西縣千餘家還漢中。收謖下獄,殺之。」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在這場戰役中,諸葛亮將鎮守街亭的重任交給了馬謖。但是,馬謖在街亭違反諸葛亮節度,捨棄水源,並上南山據守而非佔據山下的城鎮。而這,無疑在給張郃機會。在街亭之戰中,張郃率領曹魏大軍包圍山上,又斷絕山上馬謖軍的水源,從而重創馬謖。
  • 馬謖遵從諸葛亮的命令,就能守住街亭嗎?
    街亭之戰在歷史上是有很大爭議的,一部分人認為馬謖無論是捨棄水源在山上紮寨,還是按照諸葛亮的命令據城死守,都是守不住街亭的,原因無非就是兩個:
  • 街亭一戰,到底錯在諸葛亮,還是錯在馬謖?
    因此,諸葛亮交給馬謖的任務其實是斷絕隴道,擋住魏國東邊的援軍,給他部署好隴西防線爭取時間。隴西各郡基本上已經處於諸葛亮控制之下,並不需要留下多少部隊,而為了完成斷絕隴道這個戰略目標,必須以重兵將魏軍擋在街亭之外。街亭方向的蜀軍兵力是極有可能多於曹魏臨時派遣的張郃軍的。《三國志》稱諸葛亮派遣馬謖都督諸軍在前,與魏將張郃在街亭交戰,也印證了這一說法。
  • 馬謖守不住街亭,誰能守住街亭,諸葛亮手下至少3個人可以
    隨後因為馬謖的戰略失誤,導致街亭被曹魏名將張郃奪取,蜀軍的糧道被曹魏切斷,諸葛亮只能被迫撤軍,蜀漢的第一次北伐就此失敗,諸葛亮也因此揮淚斬了馬謖。街亭是連接漢中和隴西咽喉之地,也是蜀漢運輸糧草的必經之路,所以街亭不可失,一旦丟失,將會阻斷漢中和隴西兩地的聯繫,也會導致蜀軍的糧道被切斷,蜀漢的北伐失敗也就在所難免。
  • 街亭之敗,真要怪馬謖嗎?
    從時機選擇上,這一年距離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已經過去5年,在這5年裡,蜀漢休養生息,乖得不得了,無論是曹魏還是孫吳,都覺得蜀漢已經老實了。諸葛亮的這個時間選擇,實在具有突發性。戰略排布上,一方面是大張旗鼓要從斜谷進軍,以趙雲、鄧芝為疑兵,據守箕谷;而孔明則直奔祁山。另一方面,諸葛亮還策反了牆頭草孟達,從內部動搖曹魏。
  • 街亭之戰,關乎全局,諸葛亮為什麼偏偏要用「言過其實」的馬謖?
    在我們熟悉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軍事謀略、管理之道一直是史學家們濃筆重墨探討的話題。「馬謖大意失街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在民間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個小典故也能讓我們現代人受到一定啟發。文有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一批謀士,也均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裡。可以說,劉備統治時期,蜀國不缺人才。馬謖在街亭之戰前任參軍,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諸葛亮的參謀長。可這個參謀長「既沒有實戰經驗,又沒有軍中威望,也缺乏臨場指揮能力」,況且劉備白帝城託孤時有言奉告過孔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這些短板,諸葛亮心中應該有數,可為什麼非得用馬謖呢?
  • 街亭失守後,看重馬謖的諸葛亮,卻為何一定要殺了他?
    兵敗街亭,下獄論死諸葛亮與馬謖關係之好連惜字如金的《三國志》也記道:「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然而正是這位被諸葛亮寄予厚望的英才,卻最終辜負了他的厚望。就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關鍵時刻,諸葛亮力排眾議讓馬謖帶領大軍扼守戰略要地街亭,結果為魏國統帥張郃所大敗,導致原先一股銳氣的蜀漢大軍士氣重挫,無功而返。戰敗的馬謖最後被斬首示眾,《三國演義》中將這一幕寫成了精彩的「揮淚斬馬謖」。可憐的馬謖,名字登上《三國演義》目錄裡總就兩回合,前一回合打敗仗,後一回合就被斬了。
  • 失街亭馬謖固然有錯,面對張郃五萬大軍,你認為有人可以守住街亭嗎?
    對於這一事態,曹叡之所以信心滿滿,是基於曹魏有足夠的實力對抗諸葛亮。要搞清楚,曹叡究竟動用了多少兵力,還是看這一戰役究竟是由誰為主帥。有資料說曹叡給張郃加官進爵,命其總督各路軍馬,統帥步騎兵五萬大軍,在街亭阻擋馬謖。有資料也說大將軍曹真督領諸軍,命左將軍張郃救援西北三郡。
  • 同樣在諸葛亮北伐中戰敗,馬謖被斬首,趙云為何只是官降三級?
    劉備因此一病不起,在白帝城託孤,希望諸葛亮能光復漢室北定中原。諸葛亮平定了內部南方部族叛亂後,擺在眼前的只有北伐中原了。再加上蜀國內部荊州、東州、蜀地三個集團的內鬥不斷,諸葛亮為轉移內部矛盾終於決定北伐。為了北伐,諸葛亮提前遷駐漢中為北伐練兵。在一次北伐討論會上,諸葛亮否掉了魏延「博搏一搏單車變摩託」的「子午谷」奇計。統一了兵出祁山佔隴右的方針。
  • 街亭失守,為什麼馬謖必須死?
    一統天下,恢復漢室,一直都是諸葛亮的夙願。為此,對內,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外,他兵出祁山,北伐中原。而其中,第一次北伐,最有可能成功。但是由於馬謖失去戰略要地街亭,令行動失敗,也最讓人惋惜。226年,曹丕去世,魏明帝曹睿登基。當時的魏國,政權交接,而蜀漢已經休養生息數年,此時正是北伐的好時機。
  • 諸葛亮一生最大的錯,並非用馬謖去守街亭,而是看錯了此人
    要說到諸葛亮一生當中的汙點,恐怕就是馬謖了,在《三國演義》小說中,當司馬懿看到馬謖在街亭的排兵布陣,就斷言道:''諸葛亮一世英名,必將毀於此人之手!''後來果如司馬懿所料,街亭讓馬謖給弄丟了。 其實劉備白帝城託孤時,就說過馬謖不能大用,然而諸葛亮還是給了馬謖機會,結果丟了街亭,於是後世人都說,諸葛亮看人不如劉備,用人不如曹操,馬謖失街亭,成為諸葛亮一生最大的汙點。
  • 馬謖失街亭後,真的被諸葛亮處死了嗎?別再被《三國演義》騙了
    作為正義的化身,諸葛亮執法甚嚴,無論何人違背軍令,絕不會心慈手軟,最著名的莫過於揮淚斬馬謖之典故。馬謖因給予立功,把諸葛亮的再三叮囑拋之腦後,不聽副將王平勸告,擅自行動,結果街亭落入敵手。馬謖失街亭後,真的被諸葛亮處死了嗎?別再被《三國演義》騙了。 夷陵之戰慘敗,蜀國受到極大打擊,劉備在悔恨交加中病逝,諸葛亮肩負起前所未有的重擔。經過短短幾年休養生息,蜀國實力大增,是時候與曹魏算帳了,於是請求揮師北伐。
  • 諸葛亮這麼厲害,為什麼沒能幫助劉備光復漢室?
    諸葛亮,是三國裡面智慧的化身,水鏡先生司馬徽對諸葛亮的評價是:「臥龍、鳳雛,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的確,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不僅建立了蜀漢,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而且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更是獨挑蜀漢大梁,多次北伐魏國,立志收復中原,光復漢室。可縱然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勞心勞力,最後還是沒有完成劉備的宏願,落了個病死五丈原的下場。
  • 馬謖大意失街亭,如果馬謖在街亭成功堵住張郃,結局會如何?
    馬謖大意失街亭,如果馬謖在街亭成功堵住張郃,結局會如何?
  • 如果馬謖不駐軍孤山,街亭之戰蜀軍能打贏嗎?其實諸葛亮也沒把握
    然而正逢朝政一派清明之時,邊疆不久傳來的一場戰事打破了魏國沉靜的政堂。曹叡即位兩年後,諸葛亮趁魏朝政不穩之機欲斬獲戰果,遂發動了第一次北伐。就在蜀國戰事順利之際,諸葛亮違眾提拔馬謖鎮守街亭,然而馬謖違亮授意,剛愎自用,將軍隊駐紮在山上,終為張郃斷水所破。
  • 諸葛亮為何要揮淚斬馬謖?一張圖告訴你馬謖失街亭後果有多嚴重
    就在蜀漢方面形勢一片大好之際,馬謖大意失街亭,導致北伐功敗垂成。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並上表自請降三級。那麼,馬謖失街亭的後果有多嚴重呢?從上圖可以看出,街亭正好卡在隴山的缺口處,只要守住這裡,張郃大軍就不能進入隴右。馬謖主動請命,諸葛亮本來不允,耐不住他數次請命,只得應允。結果馬謖不聽副將王平之言,不在當道下寨,卻跑到山上紮營。結果被張郃斷了水道,蜀軍大亂,馬謖棄軍而逃。
  • 如果諸葛亮派魏延去守街亭,能不能守得住?
    不過,就趙括之後的三國時期,也出現了這樣一位類似的人物——馬謖。對於「紙上談兵」的馬謖,在街亭違反諸葛亮的安排,捨棄水源,選擇登上南山據守,最終造成了街亭之失,導致諸葛亮的北伐中原功敗垂成,讓不少喜歡蜀漢和諸葛亮的人們感到嘆息。那麼,問題來了,在街亭之戰前,如果諸葛亮派魏延去守街亭,街這一戰略要地還會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