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馬謖不駐軍孤山,街亭之戰蜀軍能打贏嗎?其實諸葛亮也沒把握

2020-12-23 WarOH協虎

文/秋小辭

公元226年春,魏文帝西去,魏明帝曹叡即位。然而正逢朝政一派清明之時,邊疆不久傳來的一場戰事打破了魏國沉靜的政堂。曹叡即位兩年後,諸葛亮趁魏朝政不穩之機欲斬獲戰果,遂發動了第一次北伐。

就在蜀國戰事順利之際,諸葛亮違眾提拔馬謖鎮守街亭,然而馬謖違亮授意,剛愎自用,將軍隊駐紮在山上,終為張郃斷水所破。街亭的丟失,使得蜀軍糧道不再,隴右五郡與曹魏關中的道路被打通,蜀軍隨時面臨被包圍的危險,諸葛亮不得已迅速撤軍。

我們不禁惋惜道,倘若馬謖秉承亮旨聽取王平之意,將軍隊當道駐紮依水設防,那麼街亭之戰能否取勝呢?竊認為仍然逃脫不了失敗的結局,且為君等一一細述。

一、從街亭的具體地形來看

街亭是一個寬六公裡,長十幾公裡的開闊地帶,四周又缺乏城郭,幾乎是無險可守。因而馬謖將軍隊駐紮山上憑高視下,或許也是明智的選擇。倘若馬謖將軍隊當道駐紮於此,在有限的兵力下防守極為困難。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戰略重點在於快速攻取隴右五郡,因而諸葛想要利用馬謖軍隊牽制魏國軍隊的主力,為其戰事爭取時間。馬謖若真執行諸葛旨意,必定迅速被張郃擊潰,也就不能完成諸葛交代的任務。

二、從兩軍力量對比及蜀軍構防時間來看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由於歷經兩年準備,可謂傾巢而出,總兵力為十萬,缺乏後援,並分與謖兵兩萬五。然而馬謖統領的部隊是由青羌、板楯蠻族組成的雜牌軍,戰力較低。

而魏國雖倉促備軍,未能充分調動全國兵力,臨時部隊為八萬上下,但後續數十萬大軍可接連而至。對戰將領張郃統兵四萬五,且魏騎兵強悍機動性強,與謖相比,明顯佔優。

因而街亭之戰中,馬謖想要取勝,須得集中兵力伺機而戰。現實來看,馬謖將軍隊駐紮在山上,想要避免與魏交鋒保存實力,或許也是無奈之舉。倘若馬謖將軍隊當道駐紮依水設防(構建大型防禦軍事,十分耗時費力,此時魏蜀雙方都在搶時間),蜀軍構防時間不允許。魏國騎兵效率較高,未等馬謖將防禦設施建設完畢,魏國大軍已至矣,正面力拼,從軍隊數量與質量來看,蜀軍必不能敵。

三、從雙方統兵將領能力來看

張郃早期作為袁紹手下大將,官渡之戰後為曹操效力,多年來久經沙場,曾跟隨曹操攻烏桓平馬超降張魯,常年徵戰於西北,對此地地形極為熟悉,作戰經驗十分雄厚能力過硬,軍中威望頗高。

而馬謖在跟隨諸葛亮後,一直建言獻策佐於中軍之側,未有實戰經驗,然而從其曾經出使東吳圓滿完成任務,以及諸葛對其的評價可知,馬謖擅於口辭,短於沙場。

從諸葛亮安排王平、張休、李盛等輔佐馬謖,令高翔魏延處於街亭左右關隘以待援,以及張郃獨自領兵參戰可知,諸葛亮對於馬謖的軍事能力也是有所擔憂,因此可以推斷馬謖、張郃二人指揮作戰能力差距較為明顯,魏國統帥在能力上強於蜀國馬謖。

因而,在街亭之戰中,即使理想來看,馬謖聽取王平之意,不把軍隊駐紮在山上,且防禦工事提前完成,面對足智多謀的張郃,在近兩倍於己的魏國精銳士兵的輪番進攻下,街亭仍然難以把守。

四、從戰爭持久力來看

打仗,除了人為因素外,其實打的就是戰爭持久力。

面對蜀吳多年來的侵襲,魏國仍然坐擁最強國力,可見魏國在人口、經濟、軍事等綜合戰爭持久力方面都完勝蜀國。即使馬謖將軍隊當道駐紮,暫時守住街亭,面對蜀國積貧積弱的現狀,且又深入魏國境內長途作戰,後續糧草等補給必然不足。加之張郃極為熟悉魏國西北地形,面對馬謖死守街亭,張郃難免沒有其他應對方案。

縱然魏軍失去先機,在後續魏兵源和糧草不斷補充的情況下,張郃仍然可憑藉優勢國力迅速調整戰略應對馬謖。因此街亭之戰,魏國戰爭持久力更強,蜀國不能長久堅持。

綜上所述,從街亭地形、魏蜀兩國軍事力量對比、雙方統帥能力及戰爭持久力來看,竊認為街亭之戰蜀軍即使當道駐紮,在戰事不斷深入進行、魏蜀兩國國力差距不斷增大的背景下,蜀國街亭之戰仍然輸多贏少。雖然有魏延等將領在街亭兩側的協助,然而遠水難解近渴。

換句話說,馬謖倘若在街亭此地靈活運用遊擊戰相機而動,或有能力與張郃周旋一些時日。然而時過境遷,街亭之戰的往事早已飄然而逝,歷史也不能重來,唯有滲透其中的英雄情懷為人所頌傳銘記……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是馬謖丟了街亭,如果馬謖守住街亭結果如何
    所以因為馬謖在街亭的失敗,導致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敗,這是典型的因果關係,如果反過來說,馬謖成功地守住了街亭,那麼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能成功嗎?可以肯定地說,能成功,道理很簡單,如果馬謖成功地守住了街亭,那麼曹魏在關中的主力軍隊無法通過街亭和上邽進入隴西,那麼原本屬於曹魏的隴西五郡只有本地的郡縣兵去抵抗諸葛亮北伐的蜀漢軍主力,隴西五郡是根本無法抵抗蜀軍主力的,這是地方保安部隊與蜀漢正規軍之間的對戰,郡縣兵人數少,戰鬥力差,結果毫無懸念,諸葛亮將會成功奪取隴西五郡,完成他第一次北伐的軍事目的。
  • 街亭之戰,馬謖為什麼不肯聽諸葛亮的話?
    客觀來說,這確實是一套非常穩妥且保守的戰法,它有很多很多的優點,就像諸葛亮自己所說的,這是十全必克之法。但問題是,這套十全必克的戰法,其實也存在二個致命的缺點:第一,街亭的重要性,曹魏方面自然也很清楚,如果馬謖全力堅守致使張郃在短時間內無法攻破街亭,曹魏肯定會加大增援。
  • 街亭一戰,到底錯在諸葛亮,還是錯在馬謖?
    因此,諸葛亮交給馬謖的任務其實是斷絕隴道,擋住魏國東邊的援軍,給他部署好隴西防線爭取時間。隴西各郡基本上已經處於諸葛亮控制之下,並不需要留下多少部隊,而為了完成斷絕隴道這個戰略目標,必須以重兵將魏軍擋在街亭之外。街亭方向的蜀軍兵力是極有可能多於曹魏臨時派遣的張郃軍的。《三國志》稱諸葛亮派遣馬謖都督諸軍在前,與魏將張郃在街亭交戰,也印證了這一說法。
  • 街亭之戰,馬謖若當道下寨,能守得住嗎?
    由於街亭的戰略地位對諸葛亮北伐來說極其重要,於是,諸葛亮留下自己的心腹參軍馬謖和大將王平防守街亭,並囑咐務必當道下寨抵擋張郃,並且還讓魏延和高翔在附近駐紮,以防不測。自以為安排妥當的諸葛亮,隨後親率大軍向魏國腹地進發。沒曾想到,馬謖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囑託和王平的規勸,擅自將大軍駐紮在山上,結果魏軍將山上的街亭守軍團團圍住,切斷水源,使得蜀軍潰敗。
  • 馬謖守不住街亭,誰能守住街亭,諸葛亮手下至少3個人可以
    隨後因為馬謖的戰略失誤,導致街亭被曹魏名將張郃奪取,蜀軍的糧道被曹魏切斷,諸葛亮只能被迫撤軍,蜀漢的第一次北伐就此失敗,諸葛亮也因此揮淚斬了馬謖。街亭是連接漢中和隴西咽喉之地,也是蜀漢運輸糧草的必經之路,所以街亭不可失,一旦丟失,將會阻斷漢中和隴西兩地的聯繫,也會導致蜀軍的糧道被切斷,蜀漢的北伐失敗也就在所難免。
  • 馬謖鎮守的街亭有多重要,為何街亭一丟,諸葛亮就要退軍呢?
    收謖下獄,殺之。」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在這場戰役中,諸葛亮將鎮守街亭的重任交給了馬謖。但是,馬謖在街亭違反諸葛亮節度,捨棄水源,並上南山據守而非佔據山下的城鎮。而這,無疑在給張郃機會。在街亭之戰中,張郃率領曹魏大軍包圍山上,又斷絕山上馬謖軍的水源,從而重創馬謖。因為街亭失守,諸葛亮只能選擇撤退,導致第一次北伐中原功虧一簣。
  • 如果馬謖在街亭居高臨下全滅張郃,他的地位會有多高?
    如果這,如果那,不用說是歷史觀不對,可真的讀史方法有問題,或是真無知。就如這個問題,還要假設馬謖擊敗張郃,還不如問問如果諸葛亮北伐成功,一統天下,會不會取劉禪而代之來得更刺激。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於何處駐兵防守這樣的戰術問題,本就是一線指揮官的事,遠離戰場的總司令,會指揮一線部隊的火力點位置安排這樣的戰術問題嗎?有點軍事常識就知道這是胡扯,馬謖「不符調遣」是另有所指。街亭之戰,是第一次北伐的戰略決戰嗎?這麼以為的,就是歷史白痴!
  • 馬謖如果不把兵馬放在山上,能守住街亭嗎?
    二是張郃是魏國五子良將之一,作為身經百戰、碩果僅存的名將,對陣毫無軍事經驗,只懂得紙上談兵的馬謖,馬謖根本贏不了張郃,所以馬謖根本守不住街亭。,會讓一個毫無軍事經驗的馬謖去守一個根本守不住的街亭,諸葛亮是腦子有問題嗎?
  • 水煮歷史 街亭之戰
    蜀軍紀律嚴明,諸葛亮聲名在外,魏國的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沒怎麼打就歸降了。魏國朝野上下無比震驚。魏明帝親自到長安督戰,並派出大將張郃抗擊已出祁山的諸葛亮。張郃和張遼、樂進、于禁、徐晃並稱為「五子良將」,是一員戰功顯赫的老將。蜀魏兩軍大戰在即,街亭位於渭河和麥積山之間,可以阻擋魏軍進入隴右,成了戰略要地。諸葛亮派出5 萬人的先鋒部隊去鎮守街亭。
  • 馬謖遵從諸葛亮的命令,就能守住街亭嗎?
    二是張郃是魏國五子良將之一,作為身經百戰、碩果僅存的名將,對陣毫無軍事經驗,只懂得紙上談兵的馬謖,馬謖根本贏不了張郃,所以馬謖根本守不住街亭。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馬謖只要按照諸葛亮的命令,死守城邑,就能守住街亭,原因也很簡單:一是因為北伐是諸葛亮蓄謀已久的軍事戰略,諸葛亮在歷史上也算個響噹噹的軍事家,還有著名的軍事著作《便宜十六策》流傳於世,諸葛亮出其不意地發動一場北伐大戰,會讓一個毫無軍事經驗的馬謖去守一個根本守不住的街亭,諸葛亮是腦子有問題嗎?
  • 街亭失守,為什麼馬謖必須死?
    馬謖當時的身份是參軍,沒有單獨領兵打仗的經驗。但他自以為熟讀兵書,因此違背了諸葛亮的作戰部署,率領士兵在山上據守。他認為居高臨下,打仗時正好可以勢如破竹。經驗豐富的副將王平,多次反對這種作戰部署,但苦諫無用,馬謖不聽。張郃趕到山下,截斷水源,結果蜀軍不戰自潰,街亭失守。此次北伐由戰略進攻轉為防守,諸葛亮無奈,只好率兵回蜀,北伐宣告失敗。
  • 第一次北伐失敗原因真的錯在馬謖嗎?不失街亭北伐真的能成功嗎?
    孔明斬了馬謖,將首級遍示各營已畢,用線縫在屍上,具棺葬之,自修祭文享祀;將謖家小加意撫恤,按月給予祿米。於是孔明自作表文,令蔣琬申奏後主,請自貶丞相之職。琬回成都,入見後主,進上孔明表章。後主拆視之。表曰:「臣本庸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勵三軍。
  • 失街亭馬謖固然有錯,面對張郃五萬大軍,你認為有人可以守住街亭嗎?
    曹真再無能,能做曹魏的大將軍,還是曹丕託孤大臣,能那麼菜嗎?斬了馬謖,處罰了趙雲,諸葛亮不太講理吧。就這個兵力對比,換了誰去守街亭,都不會守得住;換了誰去打曹真,都打不過。好歹馬謖、趙雲都活著回來了,諸葛亮親自去試試?回到核心問題上來,馬謖去的目的是守街亭。張郃去的目的是阻擋馬謖。
  • 馬謖丟掉的街亭究竟在哪?諸葛亮因它痛失光復中原之夢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街亭之戰,規模雖小,意義卻非凡,直接導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虧一簣,令蜀國失去了北伐魏國最好的機會,之後的諸葛亮及姜維十幾次的北伐,再沒有一次能夠有第一次北伐的成果。可以說馬謖背上後世「言過其實」的罵名倒也是一點不冤。街亭,時為漢中從大路通往長安的必經之地,咽喉要道,兵家必爭之地。
  • 諸葛亮為何要揮淚斬馬謖?一張圖告訴你馬謖失街亭後果有多嚴重
    曹魏方面準備不足,被蜀軍以雷霆之勢攻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關中震動,曹叡親自坐鎮長安督戰,並派張郃率五萬洛陽中軍入隴西支援。就在蜀漢方面形勢一片大好之際,馬謖大意失街亭,導致北伐功敗垂成。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並上表自請降三級。那麼,馬謖失街亭的後果有多嚴重呢?
  • 馬謖失街亭,對於諸葛亮究竟意味著什麼?
    本來,這次北伐諸葛亮是非常看重馬謖的,因而放著魏延和吳壹這樣的大將不用,而是選擇了馬謖,讓他擔當都督先頭部隊的重任,目的就是給他實戰鍛鍊的機會。可是馬謖卻不堪重用,丟失了街亭,將北伐的大好局面葬送。不過,自古都有「勝敗是兵家常事」一說,敗軍之將也不都是以處死治罪。就是在這次軍事行動中失敗的還有一個趙雲,他也只是由鎮東將軍貶為鎮軍將軍。如果比照對馬謖的處罰,是不是顯得要輕很多?
  • 才器過人的馬謖為什麼就沒能守住街亭?
    來源:網絡近來,有一則話題,說:如何才能守住街亭,假如把馬謖換成其他的人,結果會怎麼樣呢?
  • 街亭之戰
    諸葛亮攻祁山時,眾人都建議用舊將魏延、吳懿等人任先鋒,但諸葛亮不聽,任命自己十分賞識的參軍馬謖領導諸軍,後於軍事重地街亭防禦曹魏將領張郃的進攻。馬謖在街亭違反諸葛亮節度,舉措煩擾,更加捨棄水源,選擇登上南山據守而非佔據山下的城鎮;禆將軍王平曾多番規勸,但馬謖都不接納。張郃到後,包圍山上,又斷絕山上馬謖軍的水源,並且大舉進擊,大破馬謖軍,士卒四散,潰不成軍。
  • 馬謖大意失街亭,如果馬謖在街亭成功堵住張郃,結局會如何?
    導語:公元228年,諸葛亮一切準備妥當,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北伐。這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然而卻以馬謖丟失街亭敗北,無奈只能退兵。那如果諸葛亮用人沒有出現失誤,街亭也沒有被張郃攻破,接下來諸葛亮的進軍計劃又是如何呢?北伐的結局又將會是怎樣的呢?諸葛亮交給馬謖的任務是守住街亭,至少也得守住半個月,這期間諸葛亮將帶兵去收服隴西各郡。
  • 街亭之戰,關乎全局,諸葛亮為什麼偏偏要用「言過其實」的馬謖?
    在我們熟悉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軍事謀略、管理之道一直是史學家們濃筆重墨探討的話題。「馬謖大意失街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在民間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個小典故也能讓我們現代人受到一定啟發。諸葛亮一、街亭之戰的分析蜀國初期,劉備帳下名將雲集,人才濟濟。武有關羽張飛趙雲等五虎上將,個個都有萬夫不擋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