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党項人縱橫歷史600年,史籍記載是羌人,自稱是鮮卑人

2020-12-16 騰訊網

党項人歷史上曾經建立了強大的西夏王朝,這個延續兩百年的政權和遼、宋、金等一直三足鼎立,最終於1217年,隨著蒙古軍的凌厲攻勢,消滅在漫天黃沙之中。党項人也結束了他們600多年的歷史。

隋朝開皇年間,党項羌第一次出現在中原王朝的視野中,在楊堅終結五胡亂華以來的亂局以後,沒多久有一千多家党項人投降,次年,首領拓跋寧從率領部眾到甘肅慶陽想皇帝進貢,並且請求容許他們定居。

四海一統,看到有人來歸附,隋文帝很開心,二話不說授予拓跋寧從大將軍的稱號,但是呢個大將軍不太靠譜,剛剛定居沒多久,就感覺生活太安逸,於是搞了個大事情。

在大將軍拓跋寧從的帶領下,進攻會州,現在的靖遠,最後以慘敗收場,再次投降隋朝。這一次,隋文帝沒了往日的慈祥,通過一系列恩威並用的手段將這些党項人州郡化。

走入中原王朝視野的党項人帶了了一串的疑問,根據隋書的記載,党項羌是西羌的一支,東漢時期就在現在青海一代生活。

但是根據党項拓跋氏的描述,後來割據夏州的李繼遷給宋朝的奏摺中自稱他們是後魏拓跋氏的一支,自認為是皇族之後。如果這樣,那麼他們就是鮮卑人。

當時清海境內,確實有一直鮮卑,但他們是慕容鮮卑,就是建立諸燕的那個慕容家,和姑蘇慕容的先祖是一支,而不是拓跋鮮卑。

後來,夏州的這隻拓跋氏因為協助唐朝平亂有功,首領拓跋思恭被封為夏國公,賜姓李,這也是此後國號夏的來源,已經國姓是李的來源。

拓跋思恭是第二個被賜姓李的人,第一個是唐太宗時期的拓跋赤辭,他投降唐朝之後被授予西戎州都督,賜姓李。

在投降之前,慕容土谷渾挑釁唐朝,於是李靖、李道宗等將領攻打土谷渾,當時自認為鮮卑的拓跋赤辭,又是慕容姻親,於是協助土谷渾作戰,在唐軍的攻打下,拓跋赤辭眾叛親離,最後無奈投降。

投降唐朝之後的党項人隨著吐蕃的崛起,不斷內遷。最後慢慢從青藏高原遷徙到了夏州、銀州,這裡曾經是匈奴人劉勃勃建立大夏國的故地,最終,党項人定居在這裡,並且最後消失在這裡。

相關焦點

  • 雄踞西北,存在600多年的党項人,西夏滅亡之後去了哪裡?
    党項人常被稱為党項羌,更具這個名字,貌似是羌人的一支,他們曾經強大的西夏王朝,這個延續兩百年的政權和遼、宋、金一直三足鼎立,最終於1227年,隨著蒙古軍的凌厲攻勢,和成吉思汗一起消沒在歷史當中。成吉思汗結束了他一生徵戰無數的生涯,党項人也結束了他們600多年的歷史,消失在漫天黃沙之中,從此,西夏就成了謎,沒人知道他們從哪裡來,也沒人知道他們最後去了哪裡。
  • 青海:古羌人的前世今生
    另外,先秦時期我國古籍對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古羌人以「西戎」、「戎狄」、「西夷」、「西羌」等稱呼,體現出西部羌人與中華民族融合發展的密切關係。 儘管青海是古羌人的聚居地,但對多數青海人來說,古羌人仍然是一個神秘的話題,存在著許多不解之謎。
  • 青海古羌人,你在哪裡?
    我國南北朝時期的史學家範曄(公元398-445年)所著《後漢書·西羌傳》記載,我國歷史上商、周、秦、漢時期羌人在青海等西部地區分布很普遍。商朝時期,羌人與商朝之間存在著激烈的軍事鬥爭,我國3500多年前的甲骨文已出現了「羌」「羌方」「師伐羌」「眾人伐羌」的文字記錄,如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率領13000人的軍隊徵伐羌人取得大勝的史實已從甲骨文中得到考證,特別是婦好已成為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女將領,證明至少商朝期間羌人與華夏族之間的衝突從未停止過。
  • 西夏党項人,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如今他們的後人是那個民族.
    歷史有許多相同的地方,一脈相承,源遠流長,一如綿延悠長的人類。提起党項人,不得不說羌人,因為党項人就是羌人的後裔。
  • 党項人崛起探微
    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項人,原為中國北方古老部落聯盟「西羌」即羌人的一支,早在漢代就有記載,那時候被稱作「党項羌」。隋唐時期,吐蕃開始強盛,不斷北上打擊党項羌,他們不得不經常遷徙,也有些則向皇廷要求內附。從東北方向西遷的鮮卑拓跋部的一支,也逐漸融入党項羌人。
  • 党項人,從哪裡來?
    但是,經過隋唐以來三百餘年的歷史變遷,中國西部的族群有了很大的變化,隨著各方勢力的此消彼長,漢人、吐蕃人、党項羌人、回紇人等在西部紛紛「登臺亮相」,各族雜居、融合、分化、再融合,成為那個時期的主流特徵。
  • 西夏興衰:党項人近350年的奮鬥歷史,為何卻被蒙古人無情地抹去
    就是這句話,使得在歷史上,沒有一個王朝像西夏那樣被消滅得如此徹底。當西夏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消逝,只有賀蘭山下的荒冢殘碑,還真切地宣示著這個王朝的存在。它的歷史,變成一個個謎團,等待著後人去抽絲剝繭。 「党項」部族的起源 最早的文獻記載,党項族群是漢朝西羌的後裔。
  • 党項人前傳:曾受大唐庇護、也為大唐流血,卻為何要在北宋造反
    今天重點要說的就是羌人系。羌人系既能遊牧又能農耕還能漁獵。但是,羌人系卻一直沒能建立強勢王朝。五胡十六國的前秦和後秦,只是曇花一現,且把大本營移到了關中地區。南北朝以來的吐谷渾,嚴格來說,這是一夥來自東北的鮮卑人。羌人係為什麼不能建立強勢王朝呢?
  • 西夏皇族拓跋氏來源於鮮卑拓跋嗎?為何姓李?
    西夏能夠在兩強(大遼與北宋)間立國,偏處西北一隅189年,確有其非凡的能力,實際上拓跋家族統治這一地區可以上溯到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拓跋思恭被任命為定難軍節度使,成了割據一方的「諸侯」,實際統治了三百餘年。西夏,其實是宋朝對其的稱呼,元昊建立國家,叫「大夏」,都城設在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其主體民族是党項羌,《隋書》中記載:「党項羌者,三苗之後也」。
  • 羌人與羌人政權1
    關於「羌」的文字記錄見於商代。殷商甲骨文中頻繁出現「羌」這個字,意為奴隸。歷史上因時代、地域的不同,羌人又被稱之為「姜」、「羌」、「氐羌」、「羌戎」、「西羌」等。1、民族歷史姜姓始祖為炎帝,其最初分布於中國西部地區,「姜」、「羌」、「氐羌」《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左傳·哀公九年》也載:「炎帝為火師,姜姓其後也。」
  • 中國歷史上的鮮卑、匈奴、党項和契丹這些民族現在到哪兒去了?
    鮮卑其實可以說是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一個少數民族了,因為其深度參與中原政治,因此事實上它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恐怕還要超過匈奴和蒙古等名氣更大的少數民族。(鮮卑人古畫)而鮮卑也是漢化最徹底的少數民族之一。而且不僅如此,現在的西伯利亞,有些歷史學家也認為得名於鮮卑的族名,也就是說西伯利亞其實可能可以翻譯成鮮卑利亞。所以鮮卑在現在基本上是漢族的一部分,另外土族和錫伯族應該也可以算鮮卑的後裔。匈奴族去哪了?和鮮卑相比,匈奴族的名氣其實更大。畢竟中國歷史上很多歷史名人和典故都跟匈奴有關。而匈奴族的去向也是一個更大的謎團了。
  • 党項人的幾次大遷徒
    「Tangghut」這個名字最初是在鄂爾渾突厥魯尼文碑銘中出現的,時間是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這是漢文史書中最早出現「党項」這個稱謂。藏文史書裡稱党項為「彌雅」(མི་ཉག),也是党項羌的自稱,有的專家說,党項這個名字最初必定是來源於某種阿爾泰語系的形式,此後很可能是通過中亞的媒介——可能是于闐語或粟特語,也有人認為是從吐蕃的自稱衍生出來的。
  • 橫山:党項人的第二故鄉
    據考證,今天的橫山縣一帶是党項在陝北的落腳點和根據地,因此橫山在歷史上被稱為党項人的第二故鄉、西夏政權的發祥地,這給橫山縣留下了珍貴的區域文化財富:李繼遷的出生地古銀州,聞名遐邇的李繼遷寨,宋夏對峙的著名古戰場永樂城、狄青塬、種鄂臺,無不訴說著傳奇的党項史……近日,由橫山縣政協、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北方民族大學文史學院和榆林學院政法學院共同承辦的党項史跡與陝北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榆林召開
  • 三木才:《西羌賦》
    牛毛織皮象徵羌人生活。35、黑頭凡人: 藏族自稱″果納彌",即黑頭凡人。聞名世界藏學界的苯教古文獻《黑頭凡人的起源》,據認為成書於13世紀。書名和內容均為「黑頭凡人」的歷史。世界藏學界專家認為"是不可缺少的一本研究藏族歷史的重要文獻」。是一部概述「黑頭凡人」所有情況的文獻,是「世界上唯一一份手稿"。它把"黑頭凡人」作為藏族的代稱推向世界。
  • 揭秘 党項人愛到深處就殉情? 西夏王國的九大謎團
    西夏是以党項羌人為統治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與其他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相比,西夏是歷時最長的!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權存在了171年。南北朝、五代十國時期的少數民族政權,或者幾年,或者幾十年,像走馬燈似的,都只能是歷史的匆匆過客。女真貴族建立的金朝,入主中原後,經歷了120年。元世祖建立的元朝,也只有98年。如果把成吉思汗創建的蒙古汗國連在一起算,總共也才163年。
  • 西夏王陵 党項人的絕唱
    党項人的前身是四千多年前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峚人,他們將馴養的牛羊作為禮物與內地的夏、商往來,夏、商則將他們生活的地方稱為「羌方」,這個「羌」字就是以他們之間往來的羊為原型創造的。這是一群跟在牛羊背後,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通過草木榮枯來記年的族群,他們行走於高原,在夏冬季節跟著牛羊的腳步變換駐地,他們是最早的羌人。
  • 鮮卑人,從哪裡來?
    後來鮮卑族建立北魏政權,魏書中記載鮮卑先民在大鮮卑山中「畜牧遷徙」,但是從出土遺存來看,在嘎仙洞一代活動的早期鮮卑人沒有進行農業和牧業的生產工具,以及馴養家畜的證據。所以到三國時期曹魏所面對的北方遊牧政權主要是鮮卑各部了拓跋、宇文、慕容是其中最著名的三支宇文鮮卑可能是匈奴血統最多的,鮮卑化的匈奴人▼公元235年,為了防止鮮卑部族與蜀漢勾結,曹魏政權派刺客刺殺了鮮卑首領柯比能
  • 淺析党項人的發祥地,及最終遷徙到甘肅黃土高原的原因和過程
    西夏國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神秘的國度,建立西夏國的党項人也成為最神秘的民族。   党項人在建立西夏之前的歷史是怎麼樣的?党項人的發祥地在哪裡?党項人為什麼從青藏高原遷徙到甘肅的黃土高原?党項人為什麼在唐朝獲封定難軍節度使?  本文將根據殘存的歷史信息,做一個大概的梳理,儘量梳理出一個歷史的脈絡出來,解答些疑問。
  • 長知識金塔人:你是胡人,鮮卑人,突厥人,匈奴人的後代嗎?
    胡人與鮮卑人是同一個祖先?他們生活在中國什麼地方?起源於哪裡?古代有「五胡」:匈奴、鮮卑、羯、羝、羌。鮮卑人是胡人的一支。  生活在東北地區,現在東北人山東人的相貌俊美、性格驃悍,就是血液中鮮卑融合在漢族中的表現。 這五胡目前之後羌族存在,最遺憾的是羯人,他們在古代歷史上記載,被漢人殺了30多萬,造成滅族。
  • 金城故郡 穿越歷史的鮮卑往事
    公元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王朝,形成了南北對峙的政權,轉向定居農業生產。隨著封建化進程的加深,民族融合程度的深入,隋唐時期,鮮卑作為民族實體和政權實體融入其他民族中,逐漸消亡。只是,歷史痕跡總會刻意或者不刻意地遺留在時光的肌理中。金城蘭州,與這已逝民族有著割裂不斷的聯繫,它總是在輕描淡寫間,不露痕跡地講述著昔日的故事。